設計方案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那么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方案 篇1
1.邀約明星參加,或者為明星舉辦演唱會: 這是很常見的形式,“簡單暴力”,利用明星強大的粉絲團體和超高的人氣,來獲得大量的媒體曝光度和眾多的追捧者的參與。從而達到很好很強大的宣傳效果與成交量。但它可能會存在資金花費相對過高,時間限制性較大,極度依賴明星的檔期時間來舉行活動。
2.舉行各類現場表演活動:如舞獅,小品,相聲,歌舞等各類娛樂節目。以喜慶,歡樂的形式來達到宣傳目的。此種方法較大眾化,普遍化。吸引眼球的力度不大,缺乏一定的創新性,宣傳效果不明顯。
3.舉辦相關性的展會:在房產推介活動的同時舉行各種家具展,車展等,這種方法相關性大,買房買車買家具一條龍,為購房者省時省力。但是這種方式的宣傳效果與一般直接介紹樓盤的形式有什么區別呢?
4.利用時裝走秀等方式的“美女營銷”:此種方式能很好的吸引眼球,時尚大氣,潮流,宣傳效果也較好。此種方式的缺點就是宣傳效果不明顯,參與人群有一定的局限性,畢竟時尚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5.利用節日做文章:比如“濃情圣誕嘉年華” 通過節日來策劃活動很溫情地的`達到宣傳效果,充滿節日氣氛。同時它的和第一種類似,受時間的限制性較大,畢竟值得利用的節日一年就那么幾次。參加人員也相對較少,過節大家都忙著其他的活動呢。
6.舉辦各種比賽:籃球賽,足球賽,輪滑賽,書畫賽,攝影賽,攀巖賽等比賽,在競技的過程中體現豐富的社區活動,此種方法極具體驗性,參與性高,資金花費相對較低,缺點就是宣傳效果不夠明顯,媒體曝光度不夠。
設計方案 篇2
關鍵詞:礦井建設;開拓方案;優化思路;永久裝備
現代礦井的建設總體方案優化一般分為3個部分,分別為建設方案優化、提升方案優化以及通風方案優化。其具體的優化實施往往需要結合不同的礦井條件和開拓方法。譬如在主井的方案設計中采取先貫通先改絞,就需要設計者對工期時間、運輸安全進行全盤的考慮。因此筆者在進行方案優化設計時選用了具體的礦井實例進行研究,使優化設計方案可以落到實處。
1實例礦區條件概述
1.1礦區自然條件
本文所選取的實例礦區是我國西北部某省份擁有一定交通條件且面積較大的礦區,該地區屬于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600mm,均溫10℃,海拔1300m。從地質構造角度分析,該礦區的地層劃分應當屬于華北地層中的鄂爾多斯盆地分區,含煤層在侏羅紀中統延安組中,走向分布為凹陷區和隆起區相間,煤層傾斜角度最高為5°,且賦存穩定,厚度大,適宜機械作業。在某8.0Mt/a井田中,基底構造對煤層的控制較大,因斷層稀少、無巖漿活動,可借助三維地震勘探進行首采區研究,保證采礦生產安全。
1.2礦井開拓方案
針對該礦區的自然條件和地質構造,開采施工團隊擬定了施工開拓方案。礦井采用立井開拓,在場地內集中布置,并使用裝車方式進行布置裝車線遷出,場地中井筒分為主立井、副立井、回風筒3個,以保證開采后期的通風安全。3個立井在車場水平落底,并選用皮帶運輸作為主運輸方式,實現單水平開拓。布置集中開拓大巷,各盤區巷道由分煤組布置,且在東西兩翼選用帶式輸送機、一二號輔助運輸、一二號回風的五巷布置。
2礦井建設的優化設計
2.1井筒貫通設計
對井筒貫通方案的設計,首先針對主井與副井。主井和副井距離為135m,需要通過對井底車場布置的研究,確定二者的相對關系,利用貫通方法形成環形車場[1]。本文在設計優化中選用了2條線路進行貫通方案進行了分別設計.第一貫通線路施工時間短,無交叉點,且面向的貫通巷道斷面不大;第二貫通線路施工時間長,需要盡早展開工作面,為了保證施工質量,換裝硐室需要采用小斷面設計。主井和風井之間的距離為175m,同樣需要明確井底車場布置以及相對位置關系,本文為其設計了一條貫通線路。設計內容中,西側回風大巷設計為35m,聯絡巷50m,二號回風大巷45m,主井井底聯絡巷道70m,撒煤清理硐通道40m,總長度240m,預計施工期為100天[2]。
2.2臨時改絞方案設計
在礦井開采過程中,一般會通過將矸石提升到地面的方式來保障施工速度。在該井田的開采中,總共4條長度約為2900m的輔助運輸順槽,其出矸量超過了1200m3/d,因此需要對主井和風井設計優化臨時改絞方案。其中,主井臨時改絞方案的確定在研究的了井筒提升機、直徑、提升方向后確定選用。方案中,設計一組雙層雙車的臨時罐籠,使其提升能力滿足750m3/d的既定標準要求,使人工推車的勞動強度最大限度降低,提升施工周轉效率。風井臨時改絞方案則選用了曾在內蒙古泊江海子礦井中取得優異效果的1對8m3箕斗、1架1.5t單層雙車臨時罐籠的方案,通過二者的共同工作,使提升能力達到了2300m3/d。其中,箕斗的能力大,潛力強,對高速施工的適應能力好,能夠滿足本礦井的提升需求[3].
2.3施工提升
在實例礦井建設期間,主要將主筒施工、巷道施工進行了分別提升。其中,主筒施工的提升優化方案設計為:將副井井筒、主井井筒和風井井筒根據其特點進行提升機和吊桶的配套。本文選用了大型提升機3套以及大吊桶3套為主井井筒和副井井筒進行配套,大型提升機2套和大吊桶2套為風井井筒配套,利用吊桶掉底的方式,借助提升機進行提升。其中,主井吊桶的提升時間設計為400天,副井吊桶提升時間設計為540天,風井吊桶的提升時間設計為380天。巷道提升則涉及到巷道的臨時罐籠能力、提升能力以及出巖量等內容。以出巖量為例,本文對施工期間巷道斷面、巖石的松散系數以及各時段出巖高峰進行了統計,最終得出了煤松散系數約為1.72,巖石松散系數約為2.11。對于工作面來說,這一系數的得出使得施工設計將之前的5個掘進頭增加了2個,以保證工程的順利展開[4]。
2.4壓風與通風安全
在礦井建設過程中,相較于生產期間,用風量有十分巨大的'提升,因此為了滿足施工需求,結合各類壓風設備的特點,本文針對主副井和風井不同的風量進行了壓風設備的選擇。其整體原則為以地面臨時壓風系統為主,必要時選用永久壓風管路。在井筒的施工建設期間,需要通過通風方案的設計來保證工作面形成的炮煙順利排出,保證生產安全。鑒于本文所選用的礦井實例中主井、副井、風井3個井筒的深度都在600m左右,且凈直徑達到8m以上,因此采用了壓入式的通風方案設計,利用安裝在地面的局部通風機,將新鮮的風流導入,并借由通風機中的玻璃鋼風筒到達工作面,乏風排除[5]。
3礦井建設一般優化思路
3.1優化思路前提
在本文的井田開拓施工中,主井井筒的施工時間為12月底、風井井筒則為1月中旬,副井井筒為11月初,對于西北方地區年均溫10℃的氣象條件來說,這一時期正值隆冬,氣溫寒冷。對于困難的氣候條件對施工工況的影響來說,優化設計需要首先預算施工周期,保證施工完成時間氣候條件滿足,從而為回采留出瓦斯抽離的時間。
3.2優化方案選擇
本文在進行礦井的總體施工方案優化設計時供給設計了3套優化方案,分別以副井的永久裝備的根基,通過主井和風井永久裝備的協調來滿足不同施工條件的需求。在具體的方案選擇過程中,設計者需要認真對比考察永久裝備順序、提升運行中運行與持續的時間、瓦斯抽放系統的運行方式、生產煤總量、經濟效益的預估等多個層面來進行研究,從而明確自身設計的側重點和傾向方向,最終選定優化方案,保證施工質量,實現建設優化。
4結論
本文在進行礦井的建設總體方案優化設計研究中發現,設計者需要結合礦井的具體自然條件和施工環境,通過不同內容和側重點的對比,來最終確定優化設計方案。在分析和探討時,可以針對方案優劣勢、經濟效益、安全可靠性等大方向進行研究。在方案執行的過程中,還需要對開采施工中的難點和重點進行實時跟進,從而保證問題的及時解決。
參考文獻:
[1]陳吉華.張集礦井開拓布置及其特點[J].煤炭工程,20xx(12):7-9.
2]董方庭.井巷設計與施工[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4.
[3]曹佐勇,周治林.木孔礦井開拓方案技術經濟優化分析與探討[J].煤炭工程,20xx(12):9-11.
設計方案 篇3
教學內容:教材第六單元《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內容。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目標:
1、鞏固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筆算乘法和估算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增強計算能力,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并能去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激趣定標
1、復習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
2、出示教學目標。
二、自學互動,適時點撥
1、師生一起說說復習單元的的內容:口算乘法、筆算乘法、估算乘法。
2、小組分工合作完成,并逐一展示,最后全體評議。
(1)先出示口算乘法算式,分小組指名回報,全體評議。
(2)請寫出你自己喜歡的不進位的筆算乘法,并完成計算。
(3)請寫出你自己喜歡的`不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并完成計算。
(4)請寫出你自己喜歡的連續進位的筆算乘法,并完成計算。
(5)請寫出你自己喜歡的一個乘數中間有0的筆算乘法,并完成計算。
(6)請寫出你自己喜歡的一個乘數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并完成計算。
(7)請寫出你自己喜歡的估算乘法的筆算乘法,并完成計算。
三、測評訓練
1、列豎式計算
24×5=? 123×3=? 412×6=? 324×5=? 138×6=
108×6= 204×5=? 150×6= 300×3= 235×3=
39×5≈ 302×8≈ 599×6≈ 71×9≈? 108×4≈
2、解決問題
(1)小紅每天上學騎7分鐘自行車,他平均每分鐘騎185米,小紅家和學校距離多少米?
(2)老師把全班分成9組做實驗,每組5人。后來有改成每組9人,這樣可以分成幾組?
設計方案 篇4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里比較嬌慣,表現出的心理特征是自我為中心,缺乏互相謙讓、互相關心的良好品德,與人相處、協商、合作的能力較差。而《小羊過橋》這個故事形象生動,富有很強的教育性,故事情節、角色對話通俗易懂,幼兒比較容易接受。通過學習幼兒能從中得到教育,明白相互謙讓也是一種美德。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走獨木橋,其用意在于通過這一環節讓幼兒感知獨木橋的特點,獲得過橋的.體驗,同時也為以下的環節做鋪墊,使活動有動有靜,動靜結合,讓不同領域得到整合,幼兒得到綜合的學習,使活動形式更豐富,接著再結合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該課件聲形并茂,使得幼兒的多種感官得到刺激,更容易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活動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的:
1、理解兒歌主要內容。
2、懂得同伴間要互相謙讓、不爭吵、不打鬧。
二、活動準備:
視頻動畫、情景創設(一條河、河面上有一座獨木橋)、(小白羊、小黑羊)頭飾、兒歌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游戲“走獨木橋”進入教室。
1、幼兒走獨木橋入室,提問:獨木橋什么樣的?剛才走獨木橋的時候有什么感覺?
2、幼兒自由發言,師總結并交代兒歌的名稱。
(二)聽錄音,把握兒歌主要內容。
提問:1、兒歌叫什么?有誰?2、發生了什么事?
(三)欣賞動畫,理解兒歌內容。
1、引導幼兒觀看動畫,并提問:兩只羊走到獨木橋中間,小白養和小黑羊說了什么?
2、兩只羊越吵越兇,互不相讓,后來怎樣啦?為什么會這樣?
3、你想對兩只羊說些什么?
4、小結:小白羊和小黑羊沒有互相謙讓結果掉河里了,平時小朋友要怎樣做到互相謙讓呢?
(五)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帶頭飾表演故事。
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
一、認識四個生字;
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了解課文圍繞“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一問題講了什么。
四、 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學重點: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布置預習。
了解銀河系、太陽系等方面的知識。
二、學生自學課文,自由朗讀課文,劃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三、討論學習。
1、 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能不能從課文中找出理由。
2、 討論:天體上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條件。學生閱讀理解后,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
3、 科學家探索火星上有無生命的情況及結論。
1) 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思考:科學家是怎樣對火星進行探索的`?
2)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存在?人們的猜測是怎樣被推翻的?
4、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1) 從課文中能不能找出答案?
2) 我們該怎樣知道答案?
四、課外實踐活動。
“宇宙的奧秘”資料展。
板書設計 :
宇宙生命之謎
提出問題 生命條件 探索火星 解決奧秘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11-03
設計方案11-08
設計方案03-09
設計方案02-29
設計方案02-29
設計方案03-01
設計方案02-29
設計方案03-04
設計方案03-04
設計方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