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培訓設計方案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員工培訓設計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員工培訓設計方案1
一、廚房員工培訓的種類
1、按培訓的時間分
(1)短期培訓
(2)長期培訓
2、按培訓形式分
(1)脫產培訓
(2)不脫產培訓
3、按培訓性質分
(1)崗前培訓
(2)崗位培訓
(3)換崗培訓
(4)不稱職員工培訓
二、培訓的內容
廚房人員的培訓主要包括職業道德,專業理論知識,專業實踐技能的培訓,以及企業文化,政治思想和文化知識的培訓。
1、專業理論知識培訓包括
(1)食品原料知識
(2)食品生化知識
(3)食品衛生知識
(4)食品營養知識
(5)烹飪工藝流程知識
(6)烹飪美學知識
(7)廚房生產成本核算知識
(8)廚房管理知識
(9)菜品開發與菜品創新知識
(10)其他相關知識
2、職業道德教育
3、烹飪專業技能包括
(1)各種原料的加工技術
(2)本店所提供的菜點制作技術
(3)創新菜點品種的推廣使用
(4)新的烹飪工藝技術
(5)新型調味料的使用與味型開發
(6)其它相關技能(如新進廚房設備的使用保養等)
4、培訓的.方法
(1)講授法
(2)討論法
(3)演示法
(4)實踐指導法
5、培訓時間
(1)集中學習10天
(2)實際操作10天
三、廚房員工培訓方法
1、餐飲廚房人員講授法:可聘請有豐富知識的專業人員,通過口頭語言講授的形式向受訓者傳授知識。講授力求生動、易懂,要能結合實際工作中的有關問題進行解剖性講授。講授法一般用于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等課程。
2、餐飲廚房人員討論法:當培訓者提出一個或數個問題后,受訓者圍繞問題開展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后由培訓者歸納總結,得出問題的正確答案。討論法適用于有一定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基礎同時又具有理解問題和分析問題能力的員工,但不適宜在新員工培訓時使用。對于烹飪的制作工藝、加工工藝等問題可使用討論法,以達到相互學習的目的。
3、餐飲廚房人員演示法:通過有經驗廚師的示范操作,來提高受訓者的操作技能的一種方法。演示法是一種較為常用的培訓方法。比如,廚師長要推出一道新菜肴時,單靠口頭講授不能達到目的,而通過示范操作,分步驟講明操作要領,就能夠使有一定技術基礎的受訓者很快地掌握技術要領。演示法除了示范操作外,也可以組織受訓者通過觀看專業電視片、錄像等來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4、餐飲廚房人員實踐指導法:培訓者根據培訓計劃的要求,指導、組織受訓者進行實際操作,把學到的知識付諸實踐,達到鞏固知識,培養技能的目的。此法可用于廚房設備的操作培訓、菜點制作培訓等等。
在實踐指導中,培訓者要具體指導受訓者的操作方法,并及時糾正受訓者的不規范操作,對制作的菜點成品要進行講評,并對操作的全過程進行總結,找出問題,提出改進方法。
對于上述幾種培訓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應做到靈活運用,不斷總結經驗,找到更佳的培訓方法,以達到培訓的目的。
員工培訓設計方案2
一、目的
1、為了更好的引導員工行為,加強員工的自我管理,提高工作績效,發掘員工潛能,同時實現員工與上級更好的溝通,創建一個具有發展潛力和創造力的優秀團隊,推動公司總體戰略目標的實現。
2、為了更確切的`了解員工隊伍的工作態度、個性、能力狀況、工作績效等基本狀況,為公司的人員選拔、崗位調動、獎懲、培訓及職業規劃等提供信息依據。
二、適用范圍
績效考評主要是對全體正式員工進行的定期考評,適合公司所有已轉正的正式員工。新進實習員工、競爭上崗的見習員工、轉崗、晉升、降職等特殊階段員工的考評另行制定,不適合此考評,但可以引用績效考評結果的客觀數據信息,作為決策的依據。
三、考評分類及考評內容(考評結構圖見附表1和附表2)
根據考評崗位不同,分三類:一線員工、機關職員、管理人員,分別進行績效考評,三者的考核范圍和側重點不同。
1、一線員工績效考評
(1)一線員工包括:營業員、總臺服務員、禮賓員、收銀員、舊金回收員、顧客關系員、交易員等在賣場工作的普通員工;
(2)一線員工半年考評一次,每年底綜合考評一次。
(3)考評方法有:百分考評匯總成績,顧客意見調查意見匯總,典型事件加減分,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評定,民主評議、銷售完成率、工作計劃完成和工作目標達成評定等
(4)品行考評(占績效考評總成績的30%)
①行為品格(10%):百分考核記錄情況考評員工遵章守紀
星級服務規范履行情況、顧客意見調查結果匯總考評員工服務行為,顧客表揚加分,顧客投訴扣分。滿意加1分,不滿意減1分
(注意:因調查次數多少不同,加減分不機率不等現象,為此要記錄調查次數折平均折合后才具有可比性)
②工作態度(10%):遲到、早退、事假、加班等考評員工出勤、加班情況;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請事假一天扣一分,病假不扣分,為更好地完成工作主動加班一次加1分,任勞任怨服從計劃外工作安排一次加1分。
合作精神非曲直各項工作任務協作配合性尤其是臨時性工作任務主動積極承擔加1分,無故推卸減1分(典型事件加減分,或定期進行民主評議)
③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質(10%):員工日常言行表現,如是否主動為公司聲譽作正面宣傳、是否正確理解并宣傳公司政策考評員工是否熱愛公司,是否支持公司的各項政策方針。(關鍵事件加減分)
員工的日常工作狀態,對待同事的態度考評員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質。(針對典型事件加減分,或定期進行民主評議,要防止只扣分不加分,防止對不良行為過于敏感而對積極優良行為卻感知不到)
注意:品行考評分數記錄只累計,不在日常工資表中直接體現,只作為考評本期考評原始數據依據。各部門主管在記錄員工日常表現時一定要分清,不要重復獎懲。
(5)業績考評(占績效考評總成績的70%)
①銷售業績(40%):平均銷售任務完成率;換算成40分制。
②工作職責履行情況(10%):有失職行為減分,按要求高效高質量完成本職責工作或其他臨時性工作加分。不間斷記錄,每月評一次。半年匯總一次并進行完全評定一次。(要多獎勵,多加分,多給員工肯定鼓勵員工不斷能力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③臨時工作任務執行情況(10%):交給員工的臨時性工作任務執行效果,由任務布置人負責評定,每次大型活動或任務結束評一次,或每月部門主管評一次。(依據XX年下發的《關于大型活動組織的規定和要求》對所有參與活動組織工作的人員進行表現記錄)
④業務技能測試(10%):部門組織的各項較重要的考試和測試成績,換算成百分制平均分。(由部門出題、組織,人力資源部監督執行。測試成績人力資源部備案)
注:非營業員崗位:“工作職責履行情況”占30%,“臨時工作任務執行情況”占20%,“業務技能測試”成績占20%。
員工培訓設計方案3
一、相關理論概述
員工培訓是指為了提高員工工作績效水平、實現組織目標而使員工獲得工作需要的知識和技能等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根據培訓對象的分類,企業培訓可以分為普通員工培訓、班組長培訓、管理人員培訓、技術人員培訓、決策者培訓等;根據培訓活動與員工崗位關系來劃分,員工培訓可分為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及外派培訓等三種,其中崗前培訓又分為一般性和專業性的職前培訓,在崗培訓又可分為補充差距培訓、人際關系培訓、思維能力拓展培訓、拓展訓練等;企業培訓按培訓方式可以分為在職培訓、脫產培訓、半脫產培訓、掛職培訓等。培訓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模擬法、實踐法、案例法、課堂講授法、研討法等。
二、員工培訓現狀及其分析
(一)培訓現狀
針對基礎工作員工(尤其是新進員工)。本公司強化教育培訓計劃的剛性管理,按照培訓計劃對員工進行培訓,例如編制公司“三華”同步電網相關知識培訓方案并組織實施及培訓數據統計報表,開展職能電網知識全員培訓,組織參加集團公司舉辦的各類培訓班,有選擇地參加國家電網公司和中電建協組織的培訓班等,培訓效果良好。
(二)存在的問題
盡管公司建立了相應的培訓制度,近年來根據市場需要開展了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工程師、干部崗位培訓、計算機和英語培訓、新員工培訓等,但培訓工作仍存在許多問題。
員工培訓需求調查分析不充分。公司在制定培訓計劃時,不是以基層培訓需求調研資料為依據,而是以以往的培訓項目、上級主管或領導要求的培訓項目為基礎進行組織培訓的。
培訓資源建設與管理體系不完善。目前公司的培訓課程還不成體系,雖然已經具備了教育培訓中心,有專職培訓教師,定期舉辦經濟管理、外語、計算機、經濟法規等培訓班,但是通過訪談和調研發現,培訓課程的針對性不強,課程主要根據實際工作的需求和問題來被動設置,缺乏針對性和前瞻性。
培訓效果評估不系統。(企業管理論文 )公司雖然進行了大規模的員工培訓,但培訓效果評估還主要以現場演練和考試為主,并沒有關注員工到底進步了多少,還有哪些知識、技能需要進一步提高,員工培訓活動并沒有真正的提高員工的工作知識與技能,在花費企業成本的前提下,并沒有為企業發展帶來直接效益。
三、員工培訓體系優化設計
在分析員工培訓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根據本公司自身實際情況,對其員工培訓體系框架進行優化:
(一)培訓需求分析和需求評估體系設計
根據員工培訓的實際情況,本部分的設計主要包括:員工培訓需求類型分析、員工培訓需求分析過程設計、員工培訓需求體系設計和員工培訓需求評估體系設計。其中,員工培訓類型主要包括崗前培訓、在崗培訓、脫崗培訓和繼續教育等形式;員工培訓需求分析主要包括組織需求分析、任務需求分析和員工需求分析三個過程;公司主要采用組織、任務、個人三個層次和職業生涯規劃的`“三”+“一”培訓需求體系設計模式;針對組織培訓需求和個人培訓需求不盡相同甚至發生沖突的問題,建立了公司需求和個人需求契合度模型,并以此作為公司員工培訓需求評估體系,為其培訓計劃的制定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和理論依據。
(二)培訓評估體系設計
要改變過去僅對部分培訓進行反應層面和學習層面評估的現狀,必須建立科學完善的評估體系。本研究中培訓效果評估包括對組織者、教師、學員三個方面的評估,培訓效果評估體系分為反應層面、知識層面、行為層面和結果層面四個層次,其中結果層面是對成本—效益的分析,根據結果層面的研究結果不斷地完善資源體系和數據庫。本次培訓評估活動主要在培訓結束后或年末進行,主要采用訪談法、問卷調查法、角色扮演法和討論法等方式,針對培訓老師的授課水平、學員的知識與態度的提高以及培訓內容對員工績效的影響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不斷地完善培訓評估體系,為企業培訓計劃的制定與完善提供建設性意見。
四、結論
本文圍繞公司的現狀分析及其培訓體系的優化,主要得出以下結論:
要建立科學的培訓體系,保證培訓體系的有效運行,必須和企業的發展戰略、人力資源戰略和企業文化緊密結合。
明確提出將所有培訓資料數字化,建立培訓資源建設與管理系統,實現內部培訓資源的共建和共享。
培訓需求分析和評估要與公司的戰略目標及員工的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相結合。
要保證培訓的有效性,一定要建立科學的培訓效果評估體系。
【員工培訓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新員工入職培訓設計方案05-08
培訓設計方案模板03-06
培訓課程設計方案03-20
員工活動設計方案精彩10-26
員工福利設計方案07-25
員工培訓計劃全體員工培訓計劃11-03
新進員工的員工培訓計劃04-01
員工福利設計方案4篇03-01
員工福利設計方案(4篇)03-01
員工培訓總結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