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家務勞動我能行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時間:2024-09-15 15:05:17 方案 我要投稿

小學家務勞動我能行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我們應該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家務勞動我能行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家務勞動我能行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小學家務勞動我能行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培養熱愛生活,熱愛進行家務勞動的生活態度。

  2.學會整理房間的方法,掌握相關家務技能。

  3.初步培養對家庭的責任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布置整理房間的道具。(如:衣柜、各類服裝、書架、各類圖書、生活用品等。)學生準備:每人準備一件衣服;每人準備一個書包;注意桌椅擺放,留出較大的活動空間。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1.情境激趣:同學們,你們喜歡去別人家做客嗎?今天,我就帶你們認識兩個新伙伴--東東和玲玲,到他們家去看一看,你們愿意和我一起去嗎?

  2.播放兩段家庭生活錄像:一段是玲玲的家,突出干凈整潔;另一段是東東的家,物品擺放雜亂無章。

  3.請學生談一談看到這樣兩個完全不同的環境,心里有怎樣的感受。如果被邀請去做客,客人會有怎樣的感覺。

  二、情境體驗,練習整理1.參與實踐,掌握分類整理方法。

  (教師在課前準備好模擬練習用的物品,如:書柜、衣柜、服裝、生活用品等,擺放在教室一側。)

  (1)請學生幫東東整理雜物。

  A1思考討論:怎樣才能整理得又快又好呢?從討論中明確整理物品時應先分類。

  B.請6名同學到前面來動手分類整理,全班給予評價。

  (2)師生共同回顧,總結出正確的整理物品的方法。

  2.模擬現場,整理房間。

  過渡:剛才,同學們看到東東家里亂糟糟的,我們把物品進行了簡單的分類,但房間里現在能稱得上是干凈整潔嗎?

  (1)分別討論整理書柜、衣物、雜物時的具體方法和注意事項,引導學生明確在整理物品時要堅持"物品擺放要方便合理"的原則。

  A.雜物可以放到整理箱中。

  B.整理書柜可以按照書的類別、大小、常用與不常用等標準進行擺放。

  C.整理衣柜時,要考慮哪些衣服適合掛起來,哪些衣服適合疊平整。并請一名學生進行疊衣服示范,再開展全班疊衣服比賽。

  (2)學生分3組,分別進行整理書柜、衣柜和雜物的體驗活動,并在體驗過后進行適當的評價。

  3.回憶父母做家務的情境,感受父母的.忙碌。

  利用課件,展示幾組父母每天辛勤做家務的圖片,結合剛才的體驗活動談談自己的感受。

  三、聯系生活,活動拓展過渡:現在讓我們再來看看第二位小朋友玲玲在平時是怎么做的,她在教我們做什么事?

  1.交流生活技能,學習疊被子的方法。

  (1)全班交流:你在家自己疊被子嗎?你是怎么疊的?

  教師請會疊的學生現場演示,并隨機給予指導。

  (如班里沒有會疊的學生,可請他們觀看疊被子錄像,學習正確疊被子的方法。)(2)學生動手實踐,學疊被子。學生以毛巾當被子,以小組為單位練習疊,然后在小組內進行評價。

  2.開展整理書包競賽活動。

  過渡:同學們,整理書包是每天都要做的事,哪些同學自己會整理書包呢?

  (1)開展整理書包競賽,評出優勝個人。

  (2)請獲勝的學生介紹整理書包的經驗方法:教師隨機點撥,引導歸納出看課程表整理書包的方法。

  四、暢談收獲、知情達意1.說認識,談收獲。

  說一說在生活中我們做的哪些事也是在整理?談一談學習這節課的收獲。

  2.結束語:大家說得真好,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收獲。雖說整理是件小事,可要天天堅持自己整理也不容易,相信同學們會克服困難,主動分擔家務,讓父母少操心,用自己的方式去回報父母之愛!

小學家務勞動我能行綜合實踐活動方案2

  一、指導思想

  開展以“快樂實踐”為主題的第xx屆“勞動節”活動,讓學生通過學習、實踐,體驗勞動所帶來的快樂,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通過在學校、家庭兩個層面參與不同類型的勞動,培養少先隊員積極勞動的熱情,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并能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二、活動主題

  快樂實踐。

  三、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四、活動內容

  家庭層面:

  低年級(1—2年級):

  1、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并能做到我的餐桌上沒有一粒剩飯(菜);

  2、學會自己穿衣服、系鞋帶、整理書包;

  3、學會幫助家長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

  中年級(3—4年級):

  1、知道2個全國勞模的名字和他們的事跡;

  2、學會幫助家人洗襪子、掃地;

  3、和爸爸媽媽一起對自己的家進行一次衛生大清掃;

  4、做一份“勞動最光榮”手抄報,每班上交五份。(上交時間:xx月xx日之前)

  高年級(5—6年級):

  1、在父母的協助下,會蒸米飯、學會做一道菜等;

  2、學會整理自己的“小天地”;

  3、“我和媽媽換一天崗”,做一天媽媽每天要做的家務活,體驗勞動的甘苦。

  本屆“勞動節”采取學校和家庭相結合的原則,學校下發“家長反饋卡”,由家長對同學們的勞動成果做出相應的評價,學校將對同學們的勞動技能掌握情況進行抽查。

  學校層面:

  1、五年組同學深入學校食堂開展“今日我是小廚師”主題實踐活動;

  2、學校“菜地”由學生承包;

  3、學校“啡香小筑”將繼續面向學生進行招聘;

  4、四年組“花樣餃子”大賽。

小學家務勞動我能行綜合實踐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培養熱愛生活,熱愛進行家務勞動的生活態度。

  2、學會整理房間的方法,掌握相關家務技能。

  3、初步培養對家庭的責任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布置整理房間的道具。(如:衣柜、各類服裝、書架、各類圖書、生活用品等。)學生準備:每人準備一件衣服;每人準備一個書包;注意桌椅擺放,留出較大的活動空間。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情境激趣:同學們,你們喜歡去別人家做客嗎?今天,我就帶你們認識兩個新伙伴--東東和玲玲,到他們家去看一看,你們愿意和我一起去嗎?

  2、播放兩段家庭生活錄像:一段是玲玲的家,突出干凈整潔;另一段是東東的家,物品擺放雜亂無章。

  3、請學生談一談看到這樣兩個完全不同的環境,心里有怎樣的感受。如果被邀請去做客,客人會有怎樣的感覺。

  二、情境體驗,練習整理

  1、參與實踐,掌握分類整理方法。

  (教師在課前準備好模擬練習用的物品,如:書柜、衣柜、服裝、生活用品等,擺放在教室一側。)

  (1)請學生幫東東整理雜物。

  A、思考討論:怎樣才能整理得又快又好呢?從討論中明確整理物品時應先分類。

  B、請6名同學到前面來動手分類整理,全班給予評價。

  (2)師生共同回顧,總結出正確的整理物品的方法。

  2、模擬現場,整理房間。

  過渡:剛才,同學們看到東東家里亂糟糟的,我們把物品進行了簡單的分類,但房間里現在能稱得上是干凈整潔嗎?

  (1)分別討論整理書柜、衣物、雜物時的具體方法和注意事項,引導學生明確在整理物品時要堅持"物品擺放要方便合理"的原則。

  A、雜物可以放到整理箱中。

  B、整理書柜可以按照書的類別、大小、常用與不常用等標準進行擺放。

  C、整理衣柜時,要考慮哪些衣服適合掛起來,哪些衣服適合疊平整。并請一名學生進行疊衣服示范,再開展全班疊衣服比賽。

  (2)學生分3組,分別進行整理書柜、衣柜和雜物的體驗活動,并在體驗過后進行適當的評價。

  3、回憶父母做家務的情境,感受父母的忙碌。

  利用課件,展示幾組父母每天辛勤做家務的圖片,結合剛才的體驗活動談談自己的感受。

  三、聯系生活,活動拓展過渡:現在讓我們再來看看第二位小朋友玲玲在平時是怎么做的,她在教我們做什么事?

  1、交流生活技能,學習疊被子的方法。

  (1)全班交流:你在家自己疊被子嗎?你是怎么疊的?

  教師請會疊的學生現場演示,并隨機給予指導。

  (如班里沒有會疊的學生,可請他們觀看疊被子錄像,學習正確疊被子的.方法。)(2)學生動手實踐,學疊被子。學生以毛巾當被子,以小組為單位練習疊,然后在小組內進行評價。

  2、開展整理書包競賽活動。

  過渡:同學們,整理書包是每天都要做的事,哪些同學自己會整理書包呢?

  (1)開展整理書包競賽,評出優勝個人。

  (2)請獲勝的學生介紹整理書包的經驗方法:教師隨機點撥,引導歸納出看課程表整理書包的方法。

  四、暢談收獲、知情達意

  1、說認識,談收獲。

  說一說在生活中我們做的哪些事也是在整理?談一談學習這節課的收獲。

  2、結束語:大家說得真好,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收獲。雖說整理是件小事,可要天天堅持自己整理也不容易,相信同學們會克服困難,主動分擔家務,讓父母少操心,用自己的方式去回報父母之愛!

小學家務勞動我能行綜合實踐活動方案4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人物在勞動中的動態美,激發熱愛勞動的情感。

  2.了解勞動時的動態規律,初步學習畫人物動態的方法。

  3.在創作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表現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人物動態的畫法。

  難點:勞動場景的美感表現。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水粉畫顏料等

  (教師)有關勞動場景的課件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情境引入。

  (1)教師用課件播放《勞動最光榮》的音樂,展示各行各業人們辛勤工作的畫面。啟發學生:你們平時都參加過哪些勞動?需要使用哪些工具?當時的心情怎樣?

  (2)學生回憶并交流。

  2.欣賞感受。

  (1)教師用課件出示作品《夯歌》,請學生欣賞討論: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他們的勞動動作有什么特點?

  (2)教師小結:人在勞動時產生了有規律、有節奏的優美動態。

  (3)小組活動:在小組內欣賞其他繪畫作品,分析交流作品中各種勞動動態及特點。

  3.研究體驗。

  (1)設問:人在勞動時身體各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2)體驗:同桌互相模擬動態并觀察分析身體各部位的變化,尋找規律。

  (3)展示:教師用課件演示人體勞動時的動作變化和身體各部位的協調、平衡關系。

  (4)小結:任何動態都有他的動態特點,頭、軀干和四肢之間相互配合,發生位置關系。人在活動時都有身體的活動趨向,從而身體產生了不同趨向的線,這就是動態線。繪畫時抓住表現出動態趨向的動態線,就很容易表達動態。

  4.嘗試練習。

  (1)作業要求:用記號筆嘗試描繪各種勞動的動態。

  (2)提出建議:人體活動時肩胛線和骨盆線傾斜呈相反狀,可以參考書中的動態線范例。

  5.作品交流。

  展示學生作品,師生共同評價。評價建議:作品是否表現了勞動時的動態?線條是否流暢、肯定?

  6.課外拓展。

  觀察各種勞動的場景,用速寫的形式記錄各種勞動動態。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水粉畫顏料等

  (教師)有關勞動場景的.課件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欣賞體會。

  (1)欣賞作品《拾穗》,分析作品中人物和背景之間的關系。

  (2)教師小結:選擇勞動中最典型的動作和周圍的環境可以使畫面達到傳神的效果。

  2.討論研究。

  (1)小組活動:欣賞學生作品,分析作品是抓住勞動中哪些最典型的動作和環境來表現主題的?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現方法?你認為這些作品哪些地方處理得特別好?

  (2)匯報交流,教師小結。

  3.創作表現。

  (1)提出要求:畫一畫自己從事過的某種勞動。

  (2)教師建議:除畫出自己勞動時最典型的動態外,還要畫出當時使用的工具以及周圍的環境等。色彩的使用也應突出主題。

  4.展示評價。

  (1)學生展示作品,交流介紹自己的創作思路。

  (2)同學互評,教師小結。

【小學家務勞動我能行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家務勞動我能行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通用10篇)06-09

綜合實踐活動家務勞動我能行教學反思(通用13篇)04-28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4-24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8-09

家務勞動我能行作文02-17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通用03-09

綜合實踐的活動方案06-21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4-16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評優課方案11-2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а∨天堂久久 |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aⅴ |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在线播放 | 日本一区二区精品偷拍 | 亚洲第一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曰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