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教學能手代表的發言稿
各位領導、老師:
下午好!
我是來自虹口區第四中心小學的許珺,今天很榮幸能代表教學能手在此發言。此時此刻,我的心中除了喜悅,想得更多的是感謝。感謝教育局的領導,為我們青年教師搭建了這么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臺,使我們能在參與的過程中有機會向優秀教師學習,從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得到鍛煉,得到提高
我在師范大學里讀了7年的教育,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親朋好友們都很詫異我最終還是回到了小學。他們說:你一個研究生去小學,不是大材小用嗎?而我覺得自己卻是“小材大用”。大家看,我小小的身材卻擔負著兒童學習生涯啟蒙人的重托,那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一個社會的希望,一個國家的希望。而看似簡單的小學教學工作,也時常對我的腦力與體力提出挑戰,激勵著我不斷自我充電以滿足專業發展需要。
回顧工作7年來的'成長歷程,我覺得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那就是——固“精”、補“氣”和提“神”。為什么這么說呢?
由于我自幼喜歡中醫。在中醫里認為,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維持生命的動力是“氣”,而生命的體現就是“神”的活動,所以說——精充,氣就足;氣足,神就旺。因此,古人稱“精、氣、神”為人身“三寶”。
其實在教學中,我們也有“精、氣、神”這三寶。
教學中的“精”乃對教學內容的正確把握、有效設計與科學評價。我在參與區小學數學教研員徐向穎老師的名師工作室時,通過“三人抱團”磨課,課堂教學評價研究以及教學四問課例研究,明白了要上好一節課首先要厘清四個問題,即為何學、學什么、怎么學和有何效。這四個問題幫助我從教材、學生、過程、方法、評價等方面綜合思考課堂教學,從學生的經驗出發,向兒童的生活世界回歸,啟發思維,尋求方法,為學生創造一個富有生機、充滿活力的學習天地。
教學中的“氣”乃是我們的教學技能。從第一年跨入教師崗位,教育學院的老師們就開始了對我們“接地氣式”的專業培訓。例如新教師培訓給予了我全方位的專業知識,讓我快速適應工作崗位;各級學科教研活動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讓我開拓了學科視野;各類教學比武與競賽,又讓我從實戰中快速成長,更好地提升教學技能。另外,教育局領導還不斷為我們創造國際交流的平臺。在參與上海市教委的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中,我不僅向英國師生展示了我們“ShanghaiStyle”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通過相互交流學習了英式注重學生學習體驗的教學策略。這樣的交流,也給我的教學技能增加了那么點兒“洋氣”。
教學中的“神”指的是課程教學中的變化與活力。我校的協同教學研究通過整合各學科課程中的相關教學資源,以學生的知識起點為基礎,為學生打造立體的知識框架。我在課堂教學中也因為課題的實踐研究而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記得有一次在執教四年級的《折線統計圖》一課中,我們通過協同教研發現,在三年級的科學課上已有相關的知識呈現,而且學生通過科學課上的學習,對折線統計圖有了初步的認識。于是我們一改往常冗長的教學引入設計,轉而以開門見山的方式引入課題,從而將節省的時間用于培養學生數學思維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固“精”、補“氣”、提“神”讓我在教中積累、教中研究、教中思考、教中提高。然,正如我們陳校長經常所說的那樣:在學習的跑道上,我們都是一名老運動員,學無止境,我們更需勇往直前。作為青年教師,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我仍然要做到三個詞:存“精”、養“氣”和守“神”。
存“精”就是要更加勤于向優秀教師學習,鉆研教學,以我校的課程領導力項目研究為契機,更加勇于教改與實踐研究。
養“氣”就是要養為人處世豁達開朗的大氣、高風亮節的正氣、謙遜誠懇的和氣,更要養有效駕馭課堂的才氣。
守“神”就是要在實踐中更好地體現教育教學之魅力,以協同教學研究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提高學生學習學力。
最后,我希望能和青年教師們一起借助人才梯隊這一平臺,使自己成為一名有“精、氣、神”的教師。我也會把這次學習機會看作一個新的起點,奮發向上,積極創新,并為自己騰出一片心靈凈土,遠離喧囂與浮躁,彌留書香,撒播愛與希望。
謝謝大家!
【區教學能手代表的發言稿】相關文章:
區教學能手代表的發言稿5篇01-09
教學能手代表的發言稿(精選6篇)01-20
教學能手大賽評委代表發言稿范文11-14
區銷售代表的發言稿02-23
教學能手發言稿(精選5篇)11-12
教學能手教學總結08-16
教學能手教學總結08-16
營銷能手發言稿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