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

時間:2024-07-22 08:15:59 分析報告 我要投稿

【精品】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7篇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7篇

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1

  隨著高等醫學?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醫學院校辦學條件得到較大改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數量和質量大大提高。但是在全國總的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因此,我們在臨床醫學一系臨床醫學專業20xx屆462名畢業生中開展了一次就業意向調查,并進行分析。

  一、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

  (一)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人數在增加,就業難度逐漸加大

  近年來,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發生了變化。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由供不應求變為供過于求,就業難度日趨加大。由于高等醫學院校擴大了招生規模,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總量明顯增加,加劇了就業競爭。例如,我院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由五年前的200多人發展到今年851人。另外,目前絕大多數醫院的發展重點不在擴大規模而是以急需的、具備一定資歷的專業人才為主,大量接收畢業生的狀況將不存在。因此,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的難度越來越大。

  (二)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擇業觀念陳舊,就業期望值過高

  目前我院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擇業價值觀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許多同學的就業觀念比較狹窄,缺乏開闊的行業視野,缺乏創業創新的精神準備。很多年來,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相對于其他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的確定性比較強,就業形勢一直較好,使他們缺乏競爭意識,沒有緊迫感,多少有一點優越感。多數畢業生看好大城市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把擇業定位在城市、大醫院、經濟效益好的單位,反映出畢業生追求高薪、追求舒適、追求名氣的心態,就業的期望值過高。通過我們這次調查發現:在我院臨床醫學一系臨床醫學專業20xx屆462名畢業生中,91%的畢業生傾向于在省、市級單位就業,9%的畢業生愿意在縣級單位就業,而鄉級以下單位則無一人考慮;72.6%的畢業生傾向于在三級(三甲,三乙)醫院就業,27.4%的畢業生愿意在二級(二甲,二乙)醫院就業,而一級醫院則無人問津;88%的畢業生認為自己剛畢業月薪就應該在1000元以上,甚至20xx元以上。然而,大城市和發達地區的醫療衛生機構日趨飽和,醫學人才市場上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接納畢業生時考慮的問題已由數量向質量轉變,大中城市的綜合性醫療機構、經濟發達地區的縣級醫療機構原則上都需要碩士,其次就是獲得?英語?六級、計算機二級證書。因此,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擇業期望值過高,造成了就業難現象。

  (三)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供需矛盾

  主要表現為:1.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多,但需求不多。2.學歷層次供需不平衡,各級醫療單位都有精簡機構和分流人員的趨勢,使傳統的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接收能力有所下降,大量吸收本科畢業生有一定的困難,對醫學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出現對人才結構的需求層次上升。3.地區之間供需不平衡,經濟發達地區和一些中心城市醫療機構需求量不多,但要求高,想去的畢業生多,而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少;經濟不發達地區和農村鄉鎮醫院需求量多,但愿意去的畢業生少。

  二、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對策

  (一)學校應該提供的就業指導服務

  1.在以往的新生入學教育中,可以增加一部分就業指導內容,幫助同學們及早樹立目標,明確職業理想。教育他們,個人的職業理想是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的規劃和構想,必須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之上。

  2.入學以后至?實習以前,針對每位同學不同的個性和學習情況,不斷教育同學們做就業準備、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在這一階段的就業指導,主要是積累自己的實力,認真學習?文化課程、加強?體育?鍛煉、培養多方面興趣、努力提高綜合素質,為在激烈的職業競爭中實現職業理想打下堅實的基礎。

  3.針對大部分同學在實習期間就該為各自今后的目標著手實施,因此,在進入實習點之前應該規定一段時間,集中指導同學們學會自我推銷。這一點,我院近幾年已經做了大量工作,如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等,今后還應嚴格考勤、豐富形式,增強效果。這一階段就業指導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宣傳就業政策,分析就業形勢,提供對畢業生參軍、報考公務員、考研等方面的政策咨詢;通過人才素質測試,引導畢業生客觀地進行自我評價,及時修正就業目標,確立合理的就業期望;全面、合理地收集、處理、利用就業信息;模擬就業現場,訓練求知技巧,如求職材料的書寫,?面試、簽約的要領、技巧及應注意事項、如何推銷自己等。

  4.實習結束還有半年在校時間,利用這段時間可以針對不同情況做不同指導:針對去向仍不明確的同學們,指導他們盡快轉變角色、適應社會。精心組織好各類招聘會,為畢業生求職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畢業生完成學業,走向社會,奔赴新的工作崗位,這無疑是人生的一大轉折,走向社會的大學畢業生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盡快適應社會,成功的實現由學校到社會、由學生到職工、由本科到研究生的角色轉變。因此,我們還應該針對已經明確去向的同學提供相關指導,這樣做也有助于接收單位滿意我院畢業生,提高蚌醫聲譽。

  (二)學生應努力完善自己的文化知識和綜合能力

  1.文化知識

  一是扎實的基礎知識。基礎知識是知識結構的根基。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求職無論選擇本專業或相關專業,都少不了寬厚扎實的基礎知識。近年來醫學技術發展迅猛,知識更新加快,這里的知識更新是在基礎知識上的更新。今天醫學生的就業、擇業已不可能“從一而終”,職業崗位隨時會發生變化,要工作,就必須有扎實寬厚的基礎知識。在校期間要擴大知識面,把基礎知識的面擴得越寬越好。

  二是精深的專業知識。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畢竟是高等醫學院培養出來的、從事醫學專業很強的高級專門人才。因此,臨床醫學專業知識應是知識結構的核心部分,也是醫學?科技?人才知識結構的特色之所在,而專博相濟,以博促精已成為當前社會對高科技人才的重要要求。美國曾對1311位科學家作了5年的調查,結果發現,有成就的很少是僅通一門的專才,而是以通才取勝,如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多是進行綜合性研究的通才。我們的大學生要為獲得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和其它證書而不斷努力學習。

  三是有一定的其它知識技能。除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之外,掌握一技之長,如音樂、體育、書法、繪畫、駕駛、等方面知識技能的大學生求職更易成功。

  2.應該具備的能力

  一是適應社會的能力。適應社會首先需要調整自己的觀念,勇敢的'面對挑戰、融入社會,適應社會能力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反映。

  二是人際交往能力。據統計,人們除了8小時的睡眠以外,在其余的16小時中,約有70%的時間都在進行交往、溝通信息。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在培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上應注意以下幾點:一要大膽參與,抓住機遇,積極參加社團和社會實踐活動。二要心理相容。在與人交往中,要有寬闊胸懷,不計較個人得失,要做有遠大理想、開朗、豁達、謙讓的人。在大學期間善于交往的同學在求職中往往也顯得更為自信和成熟。三要誠實守信。沒有人愿意與不誠信的人成為好朋友,只有講誠信才能與人交往。四是平等互利。作為一種能力品質,我們強調的是人格平等。幫別人就等于幫自己,那種顧全大局、先人后己的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會得到人們的贊同和敬佩。

  三是組織管理能力。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不可能每個人都走上領導崗位從事管理工作,但每個人在將來的工作中卻都有可能應用到組織管理才能,這是現代社會對綜合性人才的新要求。一直以來,大學畢業生中的黨員和學生干部總是用人單位的優先考慮對象,其重要原因就是因為看重他們具備的組織管理能力。

  四是動手能力。對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而言,無論你今后是從事教學、科研工作還是在基層第一線,動手能力的強弱都將直接影響到你的能量的發揮程度。因此,要特別重視實習,在臨床實習期間努力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

  五是創新能力。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應該主動參加我院各個教研室的科研興趣小組,積累知識,增長才干;向專家教師們學習,培養想象力、創造性思維學會全方位、多層次的思維方式。

  六是競爭能力。大學生是最具有競爭力的就業群體。競爭是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實力的展示。在同等學歷的畢業生中,外語能力(四級或六級)、計算機能力(國家二級或三級、四級)等等,都會引起用人單位的特殊興趣。

  七是表達能力。它有口頭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兩方面。口頭表達能力首先要敢于說話,大學生要敢想敢干敢說。其次要有話可說,大學生要多讀書多看報,關心國家大事,掌握更多的信息,關注人們普遍關心的話題,這樣才能有話可談?偛荒芤惠呑又徽剬I,不談其它。再次還要善于談話。大學生除要學習心理學、辨證法及語法修辭外,還要學習一些說話、論辯的技巧。

  盡管當前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總的就業形勢嚴峻,但只要我們學校和學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找準定位,每一位畢業生還是能夠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2

 。ㄒ唬┳龊么髮W生自我定位。

  要想在這激烈的競爭中生存,解決就業壓力,大學生首先要適當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值。就業市場化、自主擇業給大學生帶來了機遇與實惠,但仍有部分大學生對就業市場的殘酷性認識不足,對就業市場的客觀實際了解不夠。因此大學生要適當調整就業期望值,要有從最壞處著想。向最好處努力的思想準備,在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發展觀念上確立自己正確的人生軌跡,要樹立長遠的職業發展觀念,放棄過去那種擇業就是“一步到位”,要求絕對安穩或絕對理想的觀念。

 。ǘ┏闪I的'輔導機構。

  大學生普遍都存在錯誤的就業觀念,而且大學生對就業方面的迷茫和困惑如果得不到解決和輔導,很容易陷入錯誤的就業觀念無法自拔或降低大學生對就業的信心,同時也不利于培養他們的就業意識。所以,各高校應成立一個專門的就業輔導機構,由相關老師輪流值班,供同學們前去咨詢請教,解決就業疑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增強就業意識,輔助他們更好地在自身就業方向上前進,對減弱大學生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中的迷茫起到輔助性作用。

 。ㄈ┨峁┬染蜆I實習崗位。

  大學生在大學中應多參與積極有益的課外活動,比如加入有關就業的社團,豐富自身的就業知識;參與就業活動,提升自身的就業素養。很多高校都有成立就業協會,例如,吉林工商學院也有自己的就業協會,會在每年的10月進行社團招新,給社員提供很多有關就業的信息,開展就業培訓,介紹許多知名企業的應聘經驗,帶領社員參與實踐的就業活動,比如實地觀摩某企業的運作。通過社團有組織性的活動,潛移默化地提升大學生自身的就業知識與能力,使大學生在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能夠處變不驚。

  大學生就業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學校、社會和學生自身共同努力才能解決。在這里提出幾條解決對策,只想起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以期更多的人來關注大學生就業,來解決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3

  20xx屆大學畢業生就要離校了,就業也再次成為熱議話題。而今年,比去年整整多出19萬的699萬名全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讓形勢變得更加嚴峻,有人稱這是“最難就業季”,也有人發出了“沒有最難,只有更難”的無奈感嘆。中國在進入21世紀以來,就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農村還存在大量的剩余勞動力,要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過程中從土地勞作中轉移出來由于二元經濟社會結構的存在,在農村還沒有實現工業化的時候,某些老工業基地卻出現走向后工業化的征兆,傳統產業開始衰落,大量產業工人下崗;國有企業的`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提高效率的要求使國有企業不得不進行大幅度的人員精簡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己經超過300000億元人民幣,基數的加大和對粗放擴張戰略的放棄可能會使今后很難再達到10%以上的增長率,一就業機會的增加會變得更加困難;產業結構的調整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和信息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都使技術和資本對勞動的替代過程加速;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某些行業的勞動就業將會受到外國資本和技術的擠壓包括高校畢業生在內的新增勞動力源源不斷地進入勞動力市場,面臨著就業困難?偟膩碚f,中國前面臨的就業問題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存在。

 。ㄒ唬┛佳腥藬抵鹉暝龆。

  隨著連續十多年的擴招,高校的考研率也在迅速增長,慘淡而嚴峻的就業形勢讓越來越多應屆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為了增加求職的祛碼,很多人從一入學就樹立了考研的目標。根據人民日報的統計數據,20xx年,報考研究生人數為151.1萬;20xx年,報考研究生人數為165.6萬;20xx年,報考研究生人數為176萬。

 。ǘ⿲I性別限制較多。

  在大學生就業總體形勢不容樂觀的情形下,就業市場卻是幾多歡喜幾多愁。據各大人才市場消息,近幾年外語、文秘、計算機等專業就業形勢看好。不少高校計算機、通信、電子等專業供需比達1:10以上,有的甚至更高,畢業生選擇余地非常大。據統計,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省市接收畢業生人數最多的都是計算機類,達到接受總數的50%以上。國際金融、經濟學、法學等投資回報率高的專業,就業形勢比較好。文、史、哲類畢業生就業比較困難,面臨挑戰。

  在就業市場,女大學生遭遇尷尬,性別歧視明顯。在大大小小的招聘會上,都能看到公開貼出的“只限男性”或是“男生優先”的字樣。

 。ㄈ┯萌藛挝粚W生能力日趨提高。

  從全國重點城市人才市場反映的情況看,用人單位對高學歷畢業生需求量增大,就業與學歷層次密切相關。按學歷比較,總體上碩士以上(含碩士)學歷求職人數與職位數之比為1:1.03,本科學歷人員求職人數與職位數之比為1:0.51,而大專以下(含大專)的求職人數與職位數之比為1:0.43。事實也是如此,在就業市場上,碩士生、博士生就業競爭力強于本科生,F在一個博士起碼有四個就業崗位任其選擇。用人單位看重學歷,雖與一些單位盲目追求高學歷人員有關,但就業市場中,對畢業生能力要求提高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F在一些用人單位除了要求畢業生具備基本素質、基本技能、基本素養以外,還要求畢業生具備一定的上崗能力。某文化傳播公司負責招聘的主管說:“我們需要的是能夠立刻上手的人。如果明天就讓你上班,你能立刻為公司產生效益嗎?”因此沒工作經驗已成為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一道門檻。

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4

  為深入了解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狀況及存在問題,掌握第一手的資料,國家統計局湘潭調查隊于20xx年4月—5月組織專題調研,實地走訪了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湖南工程學院、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等五所在潭高校,與就業指導部門負責人和部分大學畢業生就當前的就業形勢與就業方向開展座談、交流,并和市人事局、教育局、勞動局等部門有關專家進行了深入探討。調查中,向應屆畢業生發放了無記名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36份。

  一、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

  1、企業進校招聘明顯萎縮,簽約率大幅下降。

  4、就業呈現性別差異。

  除了專業差異,高校就業市場還呈現了明顯的性別差異,女生的就業難度遠遠大于男生。調查問卷顯示,男生的正式簽約率為1

  5、?啤⒏呗殞哟萎厴I生就業情況明顯好于本科生。

  據教育部發布的信息顯示,20xx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平均就業率達到95.77%,從20xx年開始全國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四年達到95%以上。今年雖然受金融危機影響,但就目前調查的情況看,我們發現?、高職層次的畢業生整體就業情況要明顯好于本科畢業生,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的整體就業率高出湘潭大學、湖南工程學院近20個百分點。

  ?、高職畢業生在對薪酬的心理預期和職業層次的要求都相對要低,而且很多?、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本來就定位在實用型“藍領”人才,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動手能力,很多院校采取聯合辦學、“訂單式”培養等方式,使學生的就業成功率大大提高。譬如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是省建設廳的下屬院校,其建筑類專業的學生很大一部分能在建設系統相關單位實現就業;湘潭教育學院對全日制學生實行訂單式培養,與廣東、江浙等地多家用人單位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為畢業生多方提供帶薪頂崗實習與就業平臺。

  6、定位城市,不愿去西部、下基層。

  雖然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很多大學生轉變了觀點,不再一窩蜂的涌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孔雀東南飛”的景象也一去不復返,但是相當大比例的畢業生仍不愿去西部省份,不愿下基層工作。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7.2%的學生在求職時優先考慮個人發展機會,盡管有95.6%的畢業生表示贊成“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及政府新近出臺的大學生到農村基層擔任“村官”計劃,但是只有35.3%的學生表示愿意去西部或農村尋求個人發展,有45.6%的學生認為這會限制個人未來的發展,而且有35.3%的學生對相關措施的配套優惠政策缺乏信心,湖南科技大學08年還有5名通過了村官考試的`畢業生出于種種顧慮放棄了當村官的機會。

  7、考研、“考公”熱持續升溫。

  8、就業難引發了明顯的社會問題。

  一些學生遭遇多次求職受挫之后,容易引發焦慮、自卑、失落、懷疑等消極情緒,甚至出現了媒體上報道的就業不成而厭世輕生的慘案。調查問卷顯示,在求職受挫后有8.8%的學生個人生活態度比較消極,有16.9%的學生懷疑自己的能力,5.1%的人懷疑政府的能力。湘潭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介紹,很多貧困生傾家蕩產舉債讀大學,一畢業就失業,心理落差很大,校方擔心因學生們找不到工作,無法正常離校而帶來一系列不安定因素。

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5

  當今社會,科技經濟發展飛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成為社會的熱門話題。社會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隨著這一發展潮流而產生變化,掌握當今社會真正需要什么類型的大學生,對大學生以后就業大有裨益。并且有利于在校大學生了解最新社會人才動態需求,做好準備。

  二、調查人

  等人

  三、調查對象

  深入農村,城鎮,企事業單位,調查走訪社會各階層

  四、調查時間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五、調查方法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

  六、調查內容

  通過對鄉村、城市、企業及社會各行各業各年齡段人員的問卷調查,了解社會對大學生能力的要求,社會人士對大學生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評價及期待,以及剛畢業已從業大學生給在校大學生的良好建議,對大學生的未來全面發展,成為滿足社會市場需求的人才,實現人生價值具有重要意義,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影響。

  七、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中%的被調察者屬于25-45歲年齡段的各個學歷層次各個行業的人。 從調查中發現,大部分人對大學生關注度還是挺高的。%的人對大學生未來的發展趨勢比較樂觀,%的人認為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得十分努力,%的人認為困難很大。我們不得而知,大學生的的就業前圖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會人士觀念還是比較開放的',%的人認為名牌大學學生的能力并不比一般大學學生強,。只有保持這種客觀的態度,社會、企業才會給大學畢業生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普通大學的畢業生們才會拋棄那些沒有必要的包袱,減輕思想壓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態在應聘面試的激烈競爭中完整的展示自己。

  調查顯示,不同的人對“您認為現在什么專業的大學生更容易就業”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答案,例如:經濟類、管理類,機械類、工程類,教育類、語言類,醫學類、法學類,其他。這就說明,社會并不偏向任何單獨某一類專業,俗話說的好“行行出狀元”,只要我們肯虛心好學,腳踏實地的奮斗,都會創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不能老是抱怨自己沒選對專業了或者是對所學專業失去興趣了,其實,無所謂什么專業不專業,只要自己愛學習,不是專業的也能成為自己的專業。

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6

  作為移動互聯網的主要使用人群,大多數青年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目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大,形勢嚴峻。

  就業形勢一:畢業生留在一線城市的難度更大

  高等教育大眾化以來,應屆畢業生人數越來越多,就業壓力也隨之越來越大。中國青年報記者梳理發現,20xx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為495萬人;到了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已增至630萬人。從20xx年開始,國內高校應屆畢業生的規模以每年近30萬人的數量增長,20xx年為699萬人,20xx年為727萬人,今年將達749萬人。

  伴隨高校畢業生人數“水漲船高”,留在國內一線、二線城市工作、生活的門檻進一步提高了。據財新等媒體報道,有關部門縮減了20xx年度高校畢業生進京落戶的計劃指標,各中央單位在20xx年基礎上指標壓縮17%;畢業生進京落戶條件比以往更加嚴格,并實施違規責任追究制等。

  部分應屆畢業生還反映,稱已簽訂就業協議的國企以無法解決北京戶口為由,要解除就業協議。引起應屆畢業生不滿的是,某一線城市對市屬用人單位引進落戶的應屆畢業生提出年齡限制,要求畢業當年本科生不超過24歲、碩士生不超過27歲、博士生不超過35歲。

  國內一線、二線城市高門檻、高房價、高房租的“三高”壓力令大學畢業生對這里“望而卻步”。據中青輿情監測室統計,在互動空間上有28.6%的人認為,今年就業形勢嚴峻,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國內某教育協會秘書長向本報記者透露,連他們這類中介組織都有很多人求著給孩子的就業協議蓋章。有的家長就說,幫忙蓋章先交差,畢業后來不來就業是另外一回事。

  就業形勢二:大學生創業熱

  大學生創業成功的畢竟是少數。有的網友認為,大部分高校畢業生還是要進入用人單位工作,急需解決的是這部分人的就業問題。

  當下,國內一方面是高校畢業生感到就業難,另一方面企業與用人單位卻普遍招不到想要的人,高校畢業生規模與社會用人需求出現結構性矛盾。

  有關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國內高校壓力最大的.是在每年6月,開具派遣證明、畢業生離校后,巨大的就業壓力就由教育部門轉到了人社部門。

  關于如何應對當前的大學畢業生就業高峰,有關人士介紹,首先是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其次是在高校建立彈性學制,允許在校學生休學創業;第三,在高校全面推進和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等。

  此外,如何幫扶大學畢業生實現有序就業和科學創業?《中國工商時報》等媒體刊文建議,一方面,建立健全與實施國家層面的就業規劃,確保各類畢業生均衡有序就業。另一方面,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謂的學歷教育和學歷待遇,對就業規劃、指引、幫扶以及創業保障等一系列體系、機制進行再造或優化。

  有時候你必須硬著頭皮,朝著你堅持的東西走下去!加油!同學們!

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7

  從20xx年第一批擴招后的大學生畢業以來,就業難的問題每一年都會被輿論拾起,成為人們眾說紛紜的焦點。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景不同,20xx年學子們在為工作奔波忙碌時,對前景似乎比以往更加迷茫。大學生面對就業市場眾生相,無奈之余,只好“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1、高學歷,卻敲不開企業的大門

  本科生遍地都是,碩士生也沒那么稀罕,博士都擴招了,所謂的高學歷還能在市場上所向披靡嗎?不看學歷看能力,學歷只不過是求職就業的“敲門磚”,很久以前人們這樣說。時過境遷,曾經被人們看好的高學歷在今天似乎怎么也敲不開企業的大門。

  研究生白送都沒人要

  根據麥可思對20xx年考研學生所做的調查顯示,34%的人選擇考研的理由是“就業前景好”,在眾多考研理由中位居榜首。然而,研究生的就業前景真如學子們想像中那么好嗎?在論壇上,有一位網友發表了“我是研究生,白送都沒人要”的帖子,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其他網友的共鳴。在20xx年各大媒體不時爆出研究生找工作屢吃閉門羹的事件,學子這邊手持高學歷期盼企業能夠多看自己一眼,企業那邊挑挑揀揀到頭來還是棄之門外。

  就學歷來講,研究生在求職中處于“上不去、下不來”的尷尬位置。同樣在論壇上,一位HR這樣說:“我們公司只有研發部門才招研究生,其他的崗位還真是沒有這個必要;如果要讀研究生,那就讀到博士,這樣出來才會有‘銷路’。”

  選擇考研,學子們本想以此為就業拓寬道路,期待獲得可以給自己增重的學歷砝碼。然而,當他們走出象牙塔再次面臨就業的時候,卻發現學歷在市場上的吸引力已大大縮水。

  招聘洗碗工,要求本科學歷

  20xx年廈門市公安局翔安分局要招聘一名高學歷的洗碗工,其條件之高被網友怒稱“這是對國家學歷的藐視!”雖然在輿論的壓力之下,招聘方修改了苛刻的招聘條件,豐富了工作內容,可被傷自尊的網友還是“窮追不舍”。相比之下,有些網友則顯得“淡定自如”,51job論壇網友“時間換空間”回帖說:“聽到這樣的消息,15年前憤怒,10年前麻木,5年前呵呵一笑!”另有網友則在高唱“你傷害了我,我一笑而過,你要求貪婪我只能懦弱”。

  這一事件,不僅直射學子就業難,同時也使學歷貶值的問題凸現出來!

  學歷貶值,大學真的無用?

  當所有看似殘酷的事實集中呈現我們眼前時,人們很容易草率的`得出結論,讀完大學,有了學歷依然很難找到工作。學歷貶值、大學無用論便在學子們的腦海中應運而生。

  前不久,“熊貓燒香”的作者李俊提前出獄,國內一些知名IT公司得知消息后紛紛向他發出邀請函。李俊因“毒”得“名”,“熊貓燒香”雖不是為“名”而作,卻讓大眾看清這位連高中都沒有考上的水泥工藝技校生在網絡安全領域的天賦。早年李俊曾在北京、廣州等地闖蕩過,無一例外地被數家網絡安全公司因學歷低而拒之門外。在51job論壇上的一項調查顯示,43%的人曾遭遇過“學歷歧視”,位居各種常見就業歧視的前列。

  高學歷敲不開企業的大門,除了埋怨社會的不公,企業的苛刻,大學生能否從自身的角度來考慮“敲門”方式存在的問題呢?在采訪德勤華東區校園招聘經理胡艷紅時,她一再強調:“德勤非?粗貞笇W生在校的學習成績、組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許多大學生以學不到東西為由揮霍四年的青春時光,或者為拿一紙文憑而晃晃度日,面對HR的“火眼晶晶”,這樣的學生定會“原形畢露”!

  高學歷敲不開企業的大門的原因之一,不是學歷貶值,而是學歷的“含金量”降低!學生在校不好好學習專業知識,實習時不積累為人處事能力,再高的學歷對于企業來說只是一張象征意義的白紙而已。

  2、就業難,紛紛回爐短訓

  20xx年9月末媒體報道“哈爾濱大學生‘回爐’短訓就業受寵”,新年伊始,廣東曝出“技校生就業好過大學生”,“企業爭搶技校畢業生,造成人才提前‘脫銷’”等類似的新聞。即學即用的技校培訓PK“華而不實”的大學教育,學子們心寒之余,不得不“識時務者為俊杰”,紛紛加入“回爐”培訓的行列。

  曾經有一些專家和學者認為大學生“回爐”技校是一種人才和教育資源的浪費,然而隨著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凸顯,大學畢業生為了增強就業競爭力回技!俺潆姟钡默F象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認同,“回爐”大學生也從當初的“個別現象”發展到今天成為一個群體。

  技校生受寵,大學生“回爐”,曾經的“天之驕子”,如今卻需要技校的“鍍金”才能真正發射光芒。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員曾燕波在解釋這一“反常”現象時說:“技校、職校不可能替代大學教育,當大學畢業生紛紛回潮讀技校尋找就業出路時,拷問的不是教育體制,更深層次折射出的是當前經濟結構的問題。目前,我國的產業結構不完善導致一些重要產業對大學生的需求有限,社會上需要大學畢業生從事的白領崗位不足!

  3、有工作,卻與農民工同酬

  掙扎在職場中的大學生千辛萬苦找到工作,還來不及慶幸自己拿到了眾人相傳的20xx元薪酬的市場價,中國社科院發布的統計數據無疑又一次刺傷了學子脆弱的心靈。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xx人口與勞動綠皮書》顯示:“隨著大學畢業生的增加和有經驗的青年農民工的搶手,兩者工資待遇有趨同的趨勢。國家統計局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1歲和22歲的大學畢業生與同齡的青年農民工的工資分布進行對比,都是“千元檔”,甚至青年農民工的平均工資水平略高于大學畢業生!

  社科院的這一統計也許是無心之舉,可已經覺得倍受歧視的學子們這下似乎又被揭了傷疤。媒體上沸沸揚揚的炒著“大學生與農民工同酬”,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所所長蔡昉也表示:“部分青年農民工進入勞動力市場較早,積累了經驗技能,具備一定的就業競爭力,可能會與剛出校門的大學畢業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就業競爭關系!

【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11-12

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07-14

(必備)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07-15

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必備)07-21

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精選7篇)11-30

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7篇11-28

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精選7篇11-28

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9篇)06-10

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3篇)06-11

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精選11篇)06-0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天堂在线看片 | 亚洲AⅤ三级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aⅴ |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 亚另类在线观看 | 特级精品三级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