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體化課程培訓心得感悟(通用6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體化課程培訓心得感悟(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體化課程培訓心得感悟1
10月15日-10月18日,我有幸參加了渭南高新區“名師+”英語研修共同體組織的《學習新課標 踐行新理念》主題培訓活動。為期四天的講座系統、全面、深入的剖析新課標,促進教師成熟地踐行新理念,拓寬了我的的教學視野,提高了站位,放大了格局。
這幾天教授們的講座讓我獲益良多,感觸頗深。其中梅德明教授以“落實新課標理念,推進英語‘教學評’新發展”為題的講座讓我印象深刻。梅德明教授從教學評融合觀、核心素養為綱、明確教學目標、對標學業質量、改進育人方式、促進學生成才這六個方面和大家進行交流。他指出要面對多年來英語課程教學奉行“評價即考試”“學業即考分”“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學什么的`”的觀念,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應該樹立“教學評”一致性和一體化的理念,倡導素養立意的教學和評價。要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重在通過對日常教與學情況的過程性觀察、監控、記錄,全面認識學生的個體特征、學習效果和發展潛能。
反思之前的教學,我更多地注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忽略了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的巨大作用。采用單一的評價方式、“預設”的固定答案、對學生課堂反應的“一致化”評價,均不利于學生主動性的調動。我深知要想實現一體化教學,必須深入挖掘多元的評價方式,以有效的評價促進教學。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英語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根據新課標描述的“能做某事”,實現學生能用所學語言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展語言、思維、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并注重在課堂評價中,通過教師的評價、生生互評和小組互評等多元評價方式,引導學生成為各類評價活動的設計者、參與者和合作者,運用評價結果改進學習,關注每個學生的獨特感受,以激勵為主,敏銳地捕捉其中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從而使課堂評價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通過本次培訓活動,讓我明確了自己今后的教學方向。我將用心鉆研教材,努力創設高效課堂,挖掘多元的評價方式,以有效的評價促進教學提升教育教學。
一體化課程培訓心得感悟2
最近英語教學熱議的話題是單元整體教學,我也曾收集網絡資源試圖了解什么是單元整體教學,但所知所感模模糊糊。今天周老師的講座猶如一場及時雨,解決了我許多困惑。
周老師細致的梳理了“大觀念”和“單元整體教學”的內涵與意義,讓我們進一步認識、了解它們。接下來周老師更是結合生動的案例講解,精準的提煉了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流程。周老師指出,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我們要挖掘單元主題下反映育人價值的大觀念,將長遠的學科核心素養目標具體化、可視化、可實現。教學活動更要能促進知識結構化、功能化、素養化。在教學設計中要以學生的認知發展為基礎,以主題引領,以語篇依托,讓學生自然習得語言、探究意義和解決問題,推進教學評一體化。
從周老師的講解中我懂得了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是指教師基于課程標準,圍繞特定主題,深入解讀、分析、整合和重組教材等教學資源后,結合學習主體的需求,搭建起的一個由單元大主題統領、各語篇子主題相互關聯、邏輯清晰的完整教學單元,從而生成基于該單元主題的大觀念。我想,單元整體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堆砌,不是變換知識點的前后順序,不是單一的模塊重組,更不是一口吃一個胖子。
英語教師要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扮演好“規劃師”的角色,從整體上布局教學,精準把握單元目標,圍繞單元主題,將單元板塊進行合理整合,根據學生的學情,循序漸進地帶領孩子們走進英語的殿堂,將英語知識轉化為能力素養的重要途徑,實現“1(A let’s learn)+1(A let’s talk)+1(B let’s learn)+1(let’s talk)+1(Read and write)+1(story time)>6”的效果。英語的教學強調系統性、整體性與情境性,我們在教學中要整體解讀教材,整體設定目標,整體組織教學內容,整體設計教學過程,整體進行單元評價,通過文本重構,將分散的知識點按照語境、話題、層次等邏輯順序重整排列,把一盤散開的`璀璨的珍珠,用一根結實的繩子串起來,一定會更有價值。
周老師提到教學目標必須圍繞單元大主題的建構展開,具有關聯性、構建性、遞進性等特征,單元目標的實現必須基于各個課時目標的實現;同時,課時與課時之間也有更緊密的關聯,課程還需要有承上啟下的銜接性。我們要在學生現有知識水平的基礎上,循序漸進,為學生搭建腳手架,課時與課時之間相互銜接,互為支撐,為學生逐步認識、掌握知識形成“滾雪球式”逐級上升的態勢。我們需要深層次地研讀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相關的教學內容,更好地梳理單元主題與單課話題間的聯系,善于“瞻前顧后”地設計任務,“化零為整”地創設情境,豐富課堂學習的內涵與深度,有效引領教學,從而達到進一步優化整體教學,提升課堂教學實效的目的。
除此之外,我們要深研教材,橫向縱向分析本單元在本教材體系的地位;聯系學習者的實際生活與學習經驗,將本單元話題融入真實的生活情境,提煉出單元的大觀念;單課構思,將本單元的語用任務,按照層層遞進的邏輯劃分到每個單課時內,并結合大觀念的目標設計好每個單課時的小觀念,訂好單課時的話題;有意義的活動設計,思慮每個活動的意義和價值,以及在單課時的位置,讓學生充分在任務難度螺旋上升式的活動中體驗學習;多模塊資源的整體規劃,依托活動設計,遴選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功能性聽覺視覺資源。
通過本次培訓,我再次深深的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教研是終身行為。不管是以往的相對集中火力相對孤立的備課形式還是現在的大觀念下的單元整體教學的備課形式,扎扎實實備好每節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素養,從而形成積極、樂觀、快樂的生活方式是我們作為教師的初心不變的追求。在今后的單元整體教學的探索中,如何基于單元主題和語篇內容體現單元大小觀念?如何在課堂中更好地推進教學評一體化?如何在課時與單元、課時與課時之間建立有機關聯?需要我們不斷實踐,不斷探索。
一體化課程培訓心得感悟3
經過一個多月的《教師成長》的學習,通過劉良華博士的精辟講解,讓我獲益匪淺,既增長了知識又讓我認識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且受學生歡迎的教師,是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探索。
作為一名教師,踏上工作崗位后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擔任初中一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這對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經過一個多月的磨合,通過不斷的找老教師請教方法,主動接近孩子,我感到對待學生不應總是擺出教師的架子,把自己擺在高高的位置上,這樣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從而上課不愿聽或聽不進去教師的課。我們要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這樣他們才能接受你,從而去聽你的教育和指導。
雖然我的`教學時間并不長,可我的心得體會卻頗深。
1、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
2、重視課堂40分鐘的教學實踐。辛苦的備課歸根到底還是為上課作準備的。我非常重視課堂的40分鐘,在教學的過程中盡量做到內容豐富充實,教態自然大方,語言生動活潑,并且每天都以愉悅、飽滿的精神面貌面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親切舒適的氛圍。在講課過程中,我留心注意學生的反應,及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注意加強和學生的交流,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對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課后輔導。針對不同的后進生的具體情況,我制定了相應的計劃和目標,利用課余時間,對這部分同學有計劃地進行課后輔導。我對他們經常進行鼓勵,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有時在課堂上提問他們一些容易回答的問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4、多聽不同老師的課,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身教勝于言教,教師們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值得我認真用心學習和領會。聽有經驗的教師的課,我次次都有不同的領悟,都能收獲到很多東西,經常有“聽君一節課,勝思一整天”之感。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要力爭做到:
一、熱愛學生。給我們的學生多一些愛心,關心,責任心,寬容心,細心等,我們教授學生的同時,多與他們交流,發自內心的尊重他們,關愛他們,同學們也會尊重這樣的老師,愿意上他的課。
二、獻身教育事業、教師被譽為“蠟燭”,點燃了自己,照亮了別人,這是教師獻身精神的真實寫照。我,一位平凡的教師,要為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成為一位優秀教師,學生喜歡的教師,社會滿意的教師。爭取在最短的工作學習中,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以上是本人通過網絡培訓學習后的一些心得體會。作為一名教師,我時刻準備著,勤于學習,樂于教學,用愉快的心情應對每一天的工作。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會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參加網絡培訓,讓自己更完美,力爭做一名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師。
一體化課程培訓心得感悟4
暑期腳步漸近的時候,我們一行人在劉書記的帶領下來到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參加了為期三天的學習培訓。6月30日上午,我們聆聽了鄭立平老師的《德育課程的整合與創新》。
鄭立平老師是全國知名教師,全國十佳班主任。他的著作《把班級還給學生》、《做一個聰明的班主任》、《優秀班主任成長之路》深受教師們的喜愛,他被譽為班主任民間領袖。他讓我們明白怎樣去面對教師的工作:我們要把工作做的輕松,效率高而不是機械麻痹的去應付;我們應該做教育的掌控者而不是受害者;我們要做幸福快樂有余糧的教師。
他認為我們所教育的對象就像我們所承包的土地,要辛勤耕耘,才能有好的收成。在專業知識方面鄭老師的見解也很獨到:通過向別人介紹自己的職業來闡述他對數學教學方面的理解。
鄭老師說開始他說自己教數學,接下來他又說自己是教學生學數學,到最后他說自己是教學生通過學數學認識生活。這就是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的轉變。
每個學生都有他自己的獨特性,我們要做聰明的教師,我們要有太陽的吸引力、包容力和發展力。生命是互構的,我們成就學生的`同時,學生也成就了我們。所以教師自身的成長是教育的根本。
班級管理的根本方法是:管好自己。"觀光,獻光,借光"都不如把自己點亮。劉習洪老師《核心素養背景下家校共育創新發展的方法與策略》主體報告精彩,接近生活,可行性很高。
劉老師分別從班級規劃的產生、有效班級活動的組織、家長互相影響和互相教育、開展家校共讀等幾方面做了詳細闡述。班級規劃:
讓每個孩子養成一兩種良好習慣,一輩子過優雅的“貴族”生活。
(1)《童眼看世界》作文集。二年級開始讓孩子寫作文,教師輸入班級博客,家長點評。開始只要求字數,培養孩子們的寫作能力。時間長了,作品多了家長們主動要求出專輯。
(2)每周一字,鼓勵孩子們寫毛筆字,這樣可以讓孩子們靜下來,專心的去在事。時間長了,孩子們的書法作品有了飛躍發展,好的習慣也培養出來了。
其他幾位專家也各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聆聽完這些專家的精彩報告,我們又做了一番實地考察。
滿滿三天的培訓轉眼即逝,但專家們的風趣幽默,激情四射的話語依然回響在耳邊,在今后的教育實踐中要加以實踐。
一體化課程培訓心得感悟5
今天審調安全工作培訓班上省紀委李行同志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授課,談到一些干部辦理留置案件時認為有這么多人看護,有這么多道門守護,有這么多視頻監控,還能出什么事時,我想起了自己初到留置點時不也有過這種思想嗎?其間通過一段段典型事例,一遍遍在我耳邊敲響警鐘,讓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審調安全工作的政治屬性和極端重要性,能讓日理萬機的中央領導人高度重視的安全工作,我們有什么理由不重視。解讀“走讀式”談話安全工作,讓我對事前、事中、事后的工作要求和方式方法有了更細更深的.認識和理解,要把審調安全作為辦案工作的生命線,牢固樹立“萬無一失,一失萬無”的底線思維,切忌僥幸心理,最關鍵的就是嚴格按規矩制度執行,以實際行動來檢驗我們的政治覺悟和忠誠度。
一體化課程培訓心得感悟6
上午的授課內容詳實、操作具體,豐富了我的業務知識庫,打破了我作為非案件查辦部門干部的業務局限性。我將結合省、市、區紀委培訓,進一步強化主動學習意識,不斷增強業務能力。同時,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通過“以干代訓”的方式,積極參與到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工作中,逐步提升業務水平,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嚴實深細”的工作作風,為月湖區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一體化課程培訓心得感悟】相關文章:
一體化課程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0篇)12-13
一體化課程培訓心得體會范文(通用20篇)03-27
管理培訓課程心得10-10
課程感悟心得09-20
生物新課程培訓心得06-30
校本課程培訓心得05-15
幼小銜接課程培訓心得01-13
班團一體化培訓心得感悟(精選18篇)12-13
教學評一體化培訓心得感悟(精選15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