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范文(通用5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3年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1
大年初一,看了剛上映的《流浪地球2》。片子很長,將近三個小時,但節奏緊湊,我連人的三急都生生憋著。
一邊看一邊用寫故事的思維去分析,起承轉合真精彩,每一部分里面又有自己的起承轉合。害怕劇透,就不細說了。
除了學習寫故事,這部電影引人思考的地方很多。
當災難發生在一百年后,現在是應該采取措施阻止它,把人類文明繼續傳承下去?還是享受當下,未來的事讓未來的人去操心?
兩種選擇都有不少支持者。所以才會出現電影里的情況:未來的`災難還未降臨,現實中反對災難應急預案的人卻造成了現在的災難。
想起小時候學過的課文《斑羚飛渡》,每一頭小羊都踩在老羊的背上跨過險境,種族得以保存希望的種子。
動物都能如此,何況人?
當電影中需要航天員主動犧牲時,五十歲以上的宇航員主動出列,像極了那些自愿當墊背的老羊。
種族的延續,文明的傳承,永遠離不開這樣的大義犧牲。
人類文明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時至今日,人工智能已是大勢所趨。
電影延續上一部的內涵,再次讓人思索人工智能會不會在有一天生出自我意識,背叛人類。
我想不明白,但牢牢記住了那句臺詞:“沒有人的人類文明將毫無意義。”
人工智能的發展,最終目標是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是取代人類。
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2
看電影之前,我對《流浪地球2》的近三個小時的長度表示懷疑。電影時間太長了,觀眾真的坐得下嗎?
故事在太陽毀滅、人類合力在地球上制造推進器、離開太陽系、尋找新家的背景下展開。總體感覺是,《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傳,為后續的展開做了鋪墊。
整個故事框架宏大,三條主線交錯前行,說明劉培強的成長和歷練,圖恒宇對數字生命的執著和堅持,以及周老師作為中方代表在拯救地球行動中的堅定和信任。既有大的情節上的記述,也有小的細節上的描寫,整體很有魅力。
作為普通觀眾,參觀體驗良好。引人注目的是,特效畫面震撼人心,特別是在片頭,有世界末日和充滿希望的感覺。對人物的感情描寫,對家人、國家、地球等,并沒有過度的.煽動和渲染,比如張鵬在引爆核彈時,只是淡淡地說了句“地球還很美”。另外,關于數字生命的討論也很有吸引力,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可能需要在續集中進行更多的討論。
也有不好的地方。故事很豐富,想要理解它,需要很多細節,需要很多時間,觀眾也抓不住重點。
看到末日即將到來,有人提前離開,但更多的人選擇繼續留下來,或者坐下或站著,看完它,耐心地等待雞蛋。這可能表達了觀眾對這部電影的真實看法。
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3
昨天下午和家人看了電影《流浪地球2》。談談個人的感受吧。
1、這部電影總體上不如《流浪地球1》好看。我很少看電影打瞌睡,但是看了這部電影半個小時后,電影的情節又無聊又無聊,筆者睡著了。筆者看了16:45的回,這時候不是一般容易犯困打瞌睡的時候,筆者確實睡了一會兒。這表明,該片在情節安排上,至少不會全程吸引人,至少有些情節對筆者沒有代入感。
2、這部電影的特效不錯,和美國科幻片一模一樣。如果事先不知道是中國電影,觀眾可能會認為那是美國好萊塢的龐大系統!太空電梯、各種飛機、運輸船和空間站都制作得體面、酷炫、充滿高科技感。讓美國好萊塢的電影技術設計也不是這樣。
3、這部電影學到了美國科幻電影的全部精髓!美國許多科幻電影,如星球大戰、獨立日等,都在宣傳美國的科技力量和軍事力量。美國領導全世界,最后的結果是很多美國人拯救地球,拯救全人類。這些影片通過巨大的'全球票房,將美國的文化影響力傳遞到世界各地,無數人無形中向美國致敬,認同美國領導世界的理念。《流浪地球1》和《流浪地球2》,最后的結果也是一兩個中國人通過犧牲自己,拯救了地球,拯救了全人類。畢竟是中國人拍的科幻電影。畢竟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綜合國力已經與美國無限接近。所以,宣傳中國的影響力,中國人領導世界拯救,自然是很平常的事情。中國電影人應該制作更多類似風格和題材的電影,獲得全球票房。以影視藝術為題材,更好地宣傳中國,讓世界觀眾從內心深處靈魂深處發起革命,深刻認同“中國引領世界”理念。當然,《流浪地球2》比《流浪地球1》具有更廣闊的全球視野,在故事設置上更傾向于實現中國領導下的世界各國合作與合作拯救地球的目標。
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4
因為挺喜歡《流浪地球1》,所以說今天不假思索就直接上映第一天就看了《流浪地球2》,沒想到比第一部有過之而無不及。
先說故事,整部電影高度宏偉,格局宏大,卻又能從很多細節入手,構思巧妙,把三條看似孤立的三條線逐步完善統一起來,也把整個故事講的條理清晰,情節又驚心動魄。非常具有吸引力和完整性。
故事中的三條主線的第一條是吳京飾演的劉宇航員在具體執行行動中的一面,但也講述了愛情、親情、戰友情的很多細節。第二條是劉德華飾演的圖網絡工程師在整個流浪地球網絡操作系統方面的情節,這中間主要是親情與友情。第三條線就是李雪健飾演的中國駐聯合國官員,為了團結與激勵各國政府和百姓所做出的大量努力。
這三條線中間都加入了很多人為了共同的生存而無私付出的情節,既體現了“小我”,又體現了大愛無疆的人類信念,還恰巧非常貼合了目前人類面臨共同的.敵人新冠病毒的思想。
在結尾的彩蛋中,也巧妙的留下了下一部電影想象的空間,這個細節也非常具有好萊塢風格。
如果說非要給電影找茬的話,那還是根據第一部的很多科學迷的想法,就是很多細節可能在科學上很難實現。
總之,這部電影非常具有想象力和吸引力,非常值得推薦!
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5
一直以來,我始終有個慣性思維:優秀影視劇的續集,往往就是“狗尾續貂”。目的不過是為了,最大化透支前部的良好“聲譽”,以實現“收益”的最大化。但是,在看完《流浪地球2》之后,我卻并沒有這樣的感覺。
坦白說,《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電影。因為:有歡笑,有淚水,有思考。與《流浪地球》相比,只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實,票房和評分就是很好的證明。正所謂: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觀眾的雙腳是誠實的,哪一場精彩就會走去哪一個放映場;觀眾的“屁股”不好請,因為,只有影片足夠出色才能吸引住他們,進而把“冷椅子”坐成“熱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驚心動魄的場面。空間站遇襲,無人機大戰,“太空電梯”被劫持,人類與“人工智能”對決,核武“轟炸”月球……每個場景都十分震撼,堪稱是視覺上的一場饕餮盛宴。但這些都還是表層上的東西,除了表層的東西,那些深層次的能夠引發人們思考的東西,才更具價值。
比如:當地球面臨毀滅的巨大災難時,她還美好嗎?影片中,劉培強的回答是:地球不美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又改變了這個想法。因為,他遇見了愛情——愛情很美好——所以,地球上依然有美好的東西。而愛情的力量,也是無窮大的。沒有什么能夠阻擋它,哪怕地球會毀滅,人類將滅亡,只要一息尚存就會去愛!
公平從來都是奢侈品,尤其是當災難來臨時。所以,影片中聯合政府中國代表周喆直會說:不求公平,只講責任。區區幾個字,彰顯出的卻是:對“人類大義”的深度思考。而后,當布置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動”引爆時,中國宇航員張鵬站出來,鏗鏘有力地說道:中國航天飛行中隊,50歲以上出列!他們是去組建敢死隊,明明就是有去無回,卻毫不猶豫、義無反顧。他們正是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周喆直“不求公平,只講責任”的大義。
影片中最扣人心弦的依然是親情。劉培強愛家人勝過愛自己,圖恒宇為了死去的女兒丫丫,寧愿“以身試法”、以命相搏。為了替家人換得一張進入地下城的門票,劉培強選擇離開家人入駐空間站。但是,在把這張票給妻子還是給岳父上,讓他犯了難……圖恒宇不滿足于女兒丫丫只有兩分鐘的“數據生命”。所以,即便拿到了進入地下城的門票,他也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放棄,而是繼續躬身于科研,以讓女兒丫丫的“數據生命”變成永恒。當老馬提示他:擁有了永恒“數據生命”的丫丫,可能是個天使,也可能是個惡魔時。他選擇了相信。所以,當自己溺水時,讓女兒記住了秘鑰。并在最危急關頭,拯救了全人類。
通觀整部影片,無不圍繞著“災難”與“拯救”兩個關鍵詞。災難是太陽系不再適合人類,地球必須要去流浪。而“拯救”則是多方面,多層次的:有人類的自我拯救,有英雄的自告奮勇、舍生忘死,有全球的合作——如:聯合政府的成立,有人類最高端武器的應用——如:核武轟炸月球,有“數據生命”的積極參與,還有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其冷靜與睿智,令人印象深刻。當人類在地球是否要去“流浪”上爭論不休時,人工智能制造了一些災難,以此來逼迫人類盡快做出理性選擇。也許手段不夠委婉,但初衷卻是好的,也算勉強能夠接受。不過,至少透漏出一個信號,那就是:當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識之后,它會自行判斷而不會聽從人類的“發號施令”。
這就不禁讓我們擔心:這樣的.人工智能,若是再具備了自我迭代能力,掌握了龐大的資源,擁有了超強的力量……那么,它還能夠始終不改造福人類的初心嗎?我想未必。人類不能對此太樂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人類必須要保持清醒,確保在與人工智能的博弈中,始終處于優勝。不然,人類就可能失去對于自身命運掌控的權利。
當然,整部影片也并非是完全無懈可擊的。如:地球真的需要去流浪嗎?流浪出太陽系,真的是最優選擇嗎?我們完全沒有辦法去改造太陽嗎?地球上現有的“人造太陽”技術,不能拿出來應急嗎?在停止自轉的情況下,用上萬個引擎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地球會否如雞蛋一樣散了黃?以及,地球流浪前,真的必須要拋棄月亮嗎?把它改造成“小太陽”,照亮地球流浪的路,不行嗎?
誠然,類似的疑問還有很多。而這些,也不是一部電影所能夠解決的問題。電影終歸只是一種藝術形式,一場視覺宴會,而不是科學研究。更多的問題,還需要留給科學來解決。影片其它的一些不足,也基本都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總之,《流浪地球2》已經達到了科幻電影的一個新高度。值得一看。
【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相關文章:
《流浪地球2》小學生的觀后感(精選5篇)01-31
流浪地球作文09-04
流浪地球2觀后感通用01-31
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范文(精選15篇)01-29
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通用5篇)01-29
小學生流浪地球2觀后感范文(精選7篇)01-31
流浪地球2小學生觀后感范文(通用5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