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無名》觀后感

時間:2023-02-01 10:00:48 感悟 我要投稿

2023電影《無名》觀后感范文(通用10篇)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3電影《無名》觀后感范文(通用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3電影《無名》觀后感范文(通用10篇)

  電影《無名》觀后感1

  在年初一去電影院觀影是近幾年我家的新節日儀式感,所看影片選了《無名》,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抗戰時期的諜戰題材全家人都喜歡。

  本來我是帶著點兒“可能這是一部主要觀看對象為粉絲”的影片的心態的,但是從一開場,我就徹底改觀了這種多少有些戲謔的心情,不得不被電影鏡頭帶入其中情境,認真觀看起來。

  結論是我很喜歡這部電影,從昨晚看完影片到現在過去24小時了,仍然在回味其中的一些細節。

  所以這將是一篇比較認真的觀后感,優點缺點我都會談到。為了不劇透,我將盡力不談情節,只說令我非常喜歡的關于電影表達本身的部分,以及我感覺到稍顯不足的部分。

  首先談談我喜歡的部分。最喜歡的就是本片的鏡頭表達,通過不同風格的畫面來替故事訴說著它的心思。例如,前一秒唯美純凈平和的潔白羔羊,下一秒就是一鍋胡亂燉著的肉,甚至連能令人產生食欲的好顏色都沒有。這種反差畫面鏡頭,在本片里出現很多次,或許希望觀眾感受到視覺沖擊,或許僅僅是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著現實的殘酷。不論是什么,這些不需要臺詞的畫面,就是電影這種藝術形式最直觀的一種表達。

  攝影畫面的色彩上,在黑白灰對比,暗色調和明色調的運用,都有值得好好品味的地方。使我比較深刻記住的是那碗噼啪亂跳的蝦。環境的顏色都不鮮明,唯獨那碗活蝦的料汁的暗紅色令我感覺刺眼,那顏色和牢房里的地面上永遠洗不干凈的血污豈不是一樣?而蝦這個掙扎跳躍的主角雖然被泡在料汁里,卻也分明是黑灰色的。導演想說什么欲言又止,但恐怕觀眾是可以領會到的了。這就是鏡頭的語言,是攝影的溝通方法,是電影的表達藝術。

  鏡頭里的一些特寫細節,也是在講述線索,仿佛是猜謎,每一點蛛絲馬跡都是在幫觀眾推測出情節的鏈條關系。至于這些鏡頭所透射出的種種隱喻和思索,則是另一種讓觀眾回味的地方,各人都會有各自的解讀,所以產生的后勁也是很大的。

  敘述。電影不是按照時間順序或者事件發展順序講述故事,也就是說,是非線性敘事模式。可能這種方式不是每個觀眾都適應或者喜歡的,我很喜歡,并且我驚喜地聞到了一點黑澤明的味道。

  其實這個故事在影片結束的時候,把事件按照時間順序重排,觀眾會發現其實并不復雜,甚至可以說是個比較簡單的故事。因為在那個年代,我們那些為了民族抗爭奮斗在隱秘戰線的先輩們的故事,大體上都是沒有驚天動地精彩紛呈的,他們越是平常才越是勝利的保證,甚至很多生死攸關的經歷是能用一句話就概括得完的。正是如此,我覺得這個非常規的講述方式更合適,更容易讓觀眾印象深刻。

  開篇看起來的“東一句西一句”的講述,我認為是一種對每個人物的素描,然后針對每個人物開始各自表述。也就是說,這種插敘倒敘和人物視角的切換,是將每個人物逐步豐滿立體的過程。比起平鋪直敘的講故事方式有利于故事情節理解來說,這個看起來雜亂無章的方式顯然更有利于塑造人物的層次感,就好像散文那樣,“形散意不散”。

  這也呼應了片名《無名》,它想講的是一群人,而不僅僅是講一個故事。對于一個并不算復雜的故事來說,這個非線性敘事的方式給人物樹立是起到了助力的。

  不夠完美的部分。前面說了很多的畫面和色彩的表達,搭配上相對簡單的故事情節,可能會讓一些觀眾覺得影片有點形式大于內容了。我認為影片想引起人們注意的那些過于龐雜的歷史過往的`方方面面,實在不是一個故事一部電影就能說得完的,能用鏡頭語言給觀眾留下一些記憶,已經是一部好電影了。但如果故事能更加豐滿一些,一定會讓對信息量和邏輯性上要求更高的觀眾得到滿足和享受。

  演員方面只說說王一博。王一博的角色適配度其實是超出我的預想的,他的表現是合格的,甚至可以得分更高點。日語臺詞和上海話臺詞都非常加分,武戲也是個加分項。

  可我也不得不說他的演技不足的地方。和梁朝偉以及日諜長官對戲的時候還好,因為有年齡和地位的差距,他表現得謙遜和弱勢并沒有什么明顯的不合適。反而是與平輩的“同僚和朋友”的王傳君對戲的時候,讓我感覺略顯不足。尤其是最后和王傳君對峙一段,明顯沒有接住王的氣場,若能體現出內心情感沖突后更堅定強烈的“必殺”的殺氣,就完美了。

  說了這么多,肯定有我沒有講到的地方,但我自己喜歡和覺得有遺憾的點基本上是交代完了。總體來說我很喜歡這部電影,是一部值得再看的影片,也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各種細節,欣賞電影這種藝術形式種種的細膩之處的影片。

  也借《無名》向那些生前無名,故后仍然無名的英雄們致敬。

  電影《無名》觀后感2

  看罷電影《無名》,心里一陣陣翻涌,感嘆影片的結構巧妙,也感慨那個時代的一個又一個無名之士。

  故事發生在1937年~1941年的上海,是紙醉金迷的上海,舞廳熙熙攘攘,燈紅酒綠;是被稱為“一座喧鬧的孤島”的上海,海上尸橫遍野,痛哭聲彼此起伏,灰色的…島上的人不會眺望著大海,他們被黑夜蒙蔽了雙眼…在這樣的上海,日本軍官任命何先生(梁朝偉飾,地下共產黨)前往舉報人處獲取有關共產黨情報,何先生臉上笑然答應,實則已計劃好暴露自己,將舉報人滅口,并讓葉先生(王一博飾)逮捕自己,進一步讓葉先生取得日軍的信任。計劃成功后,日軍派葉先生逮捕何先生與他夫人,并成功取得了日軍信任,看到了日軍計劃攻占滿洲的地圖。最后日本戰敗,關東軍潰不成軍,日軍撤出滿洲。我認為《無名》這部電影最大特色一是在結構的調整。與普通影片不同,電影的開頭穿插了倒敘、插敘,看得著實使人“一頭霧水”,例如把日軍得知滿洲已敗的消息的崩潰放在最開頭,留給觀眾懸念,為的是一步一步去深究,一步一步揭開謎底,看到最后恍然大悟,前面的疑問自然豁然開朗。二是在色彩的搭配,我發現導演很喜歡運用對比手法。難民在坑底被澆上水泥,在廢棄的工廠前被一個個槍殺。那時候,地上是灰色的,天也是灰色的,人是灰色的,整個中國都是灰色的,看不到一點點光亮。再對比有日軍的場景,明亮的星空下,飲著小酒,圍爐小聚,暢談甚歡,在鄉間郊野的小道上,藍天白云,哼著小歌,騎著小車。再到江小姐(江疏影飾)一襲紅衣在稻田中結束自己的生命。這讓我感到窒息,一些場景的色彩的搭配對于觀眾來說的確是一種美的享受,但也卻是諷刺的歷史。三是導演做了很多的隱喻和細節,其中有幾幕我印象很深刻:陰雨天廢墟上的.斷了腿的喪家狗被軍官趕了出去,實際上是代表被殘害的百姓,喪了家,也喪了國;人們被水泥活活淹沒后,鏡頭里出現的羊,也是代表百姓,羊被日本人吃了,百姓們被日本人活埋了,中國被苦難淹沒了,就像羊入虎口,無法逃脫…《無名》結構很精妙,名字起的也妙。它的英文不是直接翻譯的“nobody”而是“hiddenblade”,中文直譯過來就是隱藏的刀刃,那個時代的潛伏者們,是刀刃,刀刃是鋒芒畢露的,但他們不行,他們要隱藏自己的光芒,要將自己隱藏起來,要隱姓埋名,要無名…

  除此之外,我還有另一個對于影片主旨的體悟。電影里所有的角色都沒有大名,最多一個姓,再加一個先生、小姐,我想這也是呼應了影名。無名,無名…憶往昔,千千萬萬個為驅逐日寇犧牲的士兵、亦或者是影片中的潛伏工作者;看今朝,千千萬萬個因疫情付出的醫護人員…他們是每一個無名英雄。電影同名主題曲《無名》中唱道:“不妨再一起等一等,等無名者陽光閃耀的那天。”隧道盡頭終有光,像世界會如常…

  電影《無名》觀后感3

  今年第一場電影,一個人觀看,在眾多的春節檔電影內選擇了《無名》,選擇看這部電影的理由很膚淺,因為有梁朝偉出演,我喜歡看他電影,大概是從看王家衛的《花樣年華》開始的,心想有個老戲骨出演的電影應該不會太差。

  電影講述的是日本侵華至日本投降期間,各方力量特務之間的潛伏及周旋。電影使用了蒙太奇手法,用了大量的低角度拍攝,反復在不同的場景之間開展故事,使用相似的物品作為轉場,而轉場的物品承擔了一定的暗喻。整部電影看下來我的感受是緊張而又刺激。將看似無關的跳躍片段故事梳理一遍,故事完整清晰。

  印象深刻的是,開篇沒多久,三個親日分子(走狗王部長,包含兩個潛伏共黨:何主任、葉秘書),在他們工作的監獄里走著,監獄的多個籠子里關著犬只,充斥著狗吠聲。我覺得這里是有三種暗喻,首先是,狗作為“走狗”來內涵這三個親日分子背叛祖國;其次是,狗是警覺的.,為后來兩人的謹慎潛伏做了鋪墊;再次是,狗被關在籠子里是困獸,也比喻后來兩人出現的危機。后來三人抓捕了共黨江小姐,在監獄內江小姐說想換個地方,這里的狗叫讓她不舒服,我的理解是江小姐在罵他們走狗。何主任最后放走了要被槍決的江小姐,從這里已經初見端倪何先生是共黨。在草原上行刑放了空槍,鏡頭又出現了“狗”,相比起刑場耀武揚威的警犬,轉場后出現的這只狗就遜色很多:在日軍轟炸后的廢墟中,瘸著腿的犬只在尋找食物,雨水無情地拍打著它,在這種情境下人的溫飽都成問題,它自然是沒有找到食物的。它一拐一跳的走進擠滿了人的防空洞內避雨,防空洞內兩個士兵,一個士兵拿槍來想砸這只敗犬,另一個士兵制止了他,將一塊餅扔出防空洞外,犬只跑去叼起來,后被飛機投下的炸彈炸死。士兵沒有保護殘疾的犬只,而是去欺負它,那他們將會如何對待民眾呢?

  第二個暗喻,是出現在日軍找水源,找到一口井并喝了里面的水,發現井水被污染無法飲用勃然大怒,將村民放到坑里用水泥活埋。之后電影出現了透過方框向外看,一只小羊在尖叫的畫面。小羊代表了無法反抗的村民,及被活埋時候的絕望。后來畫面轉到日軍圍著大鍋吃羊肉,平民像羊一樣任人宰割。

  第三個暗喻是鏡子,它多次出現,都在最為復雜的“葉秘書”這個角色的情景中。我開始一直以為葉秘書是一個堅定的走狗,直到電影最后半小時,他的身份才開始反轉。人看鏡子,是在審視、反思自己。當葉秘書喜愛,喬裝成舞女的共黨方小姐罵他走狗,讓他去死;在執行日軍的刺殺任務之前;在最后跟日軍頭目攤牌自己是共黨,每個關鍵的轉折點都出現了對鏡凝視的鏡頭。

  還有一個場景的轉場很妙,是一個透明帶蓋子的碗里面,鮮紅的醬汁泡著一些在跳的蝦,這道菜是王部長的父親做的。電影不久后出現的場景:葉秘書執行日軍的刺殺任務,一個手榴彈扔出,一群人倒在血泊中,跟這碗生腌蝦多像。電影還有一幕用生腌蝦做轉場:到了和平年代,葉秘書在一家餐室吃生腌蝦,鄰座(應該是王部長的父親)說他兒子前些年在上海,現在還沒有回來,生腌蝦的血紅色也是暗示了王部長被人殺了。

  電影也用了色彩去渲染氣氛,例如用黑色等深色來烘托緊張的氣氛,用橙色的陽光來表達溫暖和平的氛圍等等。

  我喜歡看電影呀,可以從電影學到攝影的知識,有什么好看的影視快點分享給我吧~

  電影《無名》觀后感4

  作為一個外在不認為社恐實際非常的人,感覺看到《無名》就像是拯救,拯救了那心亂如麻的爛七八糟,安靜的演技震撼心底,水滴石穿。最喜歡的要數那一句,“我是一個軟弱的人,不適應巨變的時代。”

  其實穿透了我,我也是一樣的.心境,三年了,練就了我的處變不驚,但卻還是這句臺詞打動了我。不是所有人都要乘風破浪,偶爾去看看心底軟弱也是對自己的保護。

  如果我行動敗露,我會選擇什么呢?估計我會和黃磊那個角色那般做差不多的選擇。但最終被反殺了,無怨無悔,我承認勇敢,也同樣軟弱我也認可。

  回到真正的好電影上,我認為要讓人恢復感知力,是提高自己審美的過程。我覺得跟隨角色的變換,去轉換自己的視角,其實也是在這段時間里幫助我社恐的突破,其實社恐的本質是關注自身的。

  而總覺得和現在部分自媒體所說的,不要關注別人的生活這一塊又相悖論。可能是我覺得要先了解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相關,不了解自己,去胡亂配藥方,屬實是奇怪的,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去看部分評論。

  “不妨再等一等,不再壓抑的那一刻。”

  寫完這些聽了《無名》的推廣曲

  電影《無名》觀后感5

  大年初一我和家里的小伙伴看了電影《無名》。

  在看《無名》之前,我和小伙伴還發生了一番爭執。

  本來我們打算去看張藝謀導演的《滿江紅》,票都買了。結果,快開演前的三小時,小伙伴改簽了《無名》。我生氣地道,怎么回事,票買都買了,還三反五反的改來改去?小伙伴火氣也大,改之前不跟你說了嗎?梁朝偉演的諜戰片《無名》,你明明點頭說也行。你要是不愿意就明白說出來,買了后,又不樂意。

  我平穩情緒,心說,和直腸子的年輕人打交道要痛快,不能擰巴,不能口是心非,不能含蓄。《滿江紅》改天看。不急這一會。

  看完《無名》,從電影院出來后,我還沉浸在電影中,對小伙伴由衷地說,《無名》好看,看來你的選擇是對的。我這番話讓小伙伴很受用,高興地說,當初就說了這電影會好看,現在年輕人沒有幾個不喜歡諜戰片,何況是梁朝偉演的,王一博也沒有讓人失望。我拍了拍他的肩,表示贊同。

  演得最好的是梁朝偉扮演的地下特工何先生和被王一博殺掉的日本軍官。小伙伴繼續說。

  那當然,都是老戲骨,還有被梁朝偉殺掉的來“棄暗投明”的那個張先生,演得也好,女演員服裝、扮相很美。周迅的戲感更足。我說。王一博好像是唱歌的吧,沒想到他演的葉秘書還是很有張力。在未婚妻方小姐面前不能說實話的壓抑,在離開和失去未婚妻后的痛苦和怒氣,在得知朋友王隊長背叛的真相后傷心難過,毫不猶豫的對他痛下殺手,和梁朝偉之間的聰明對打,殺森大佐時的'凌厲狠氣,表現不像一個流量明星的演技。不過扮相上有點干凈,妝容上要是顯一點閱歷會更好,面部表情要豐富些,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有點小心翼翼,王一博在年輕人中還是有號召力的。

  那個張先生是黃磊演的,王一博也是超出我的意外,還是有幾分演技的。他畢竟還年輕。小伙伴也興奮地和我討論劇情。

  啊,那是黃磊,我是覺得面熟,黃磊怎么這樣胖了。我有點遺憾道。歲月真是一把殺豬刀啊!

  也不看人多大了?黃磊五十多啦。不過梁朝偉哪里看得出是六十歲的人?體型,精氣神都不像。不愧是影帝。小伙伴是梁朝偉的粉絲。有個地方沒有看懂,那個公爵被殺怎么回事?

  梁朝偉把放著名單的蛋糕盒放在一個柜子里,周迅扮演的特工陳小姐去取了,情報到手后,沒有叛變的張先生組織地下黨把公爵和那些日本兵給殺了。公爵是近衛內閣的兒子,日本軍二代,在中國當兵,將來會回去掌握軍權的,他隱藏很深,卻被殺,導致日本和重慶的談判失敗,梁朝偉扮演的汪偽政權的中共地下特工何主任就暴露了。這樣只有讓王一博扮演的葉秘書,打入敵人內部,取得日本高層的信任,繼續潛伏。才會有梁朝偉和王一博的假戲真作的武打動作戲。這都是一環扣一環的。我在路上跟小伙伴復盤《無名》。

  嗯嗯,小伙伴說,是不是為表現戰爭的殘酷和日本人的侵略本性,公爵喝了臟水,為了誰把臟東西扔到井里,用水泥把干活的勞工全部活埋?

  我點點頭,那個臟東西是被殺的日本人尸體。

  人不能當墻頭草和侵略者,那個黃磊演的叛徒張先生,還有唐部長、森大佐就是下場。方小姐以前沒有被殺,葉秘書暗中也保護了的。她從舞會散場,被日本人調戲,導致日本人被殺,葉秘書在她身后看見了。葉秘書告訴她最近風聲緊,讓她不要再搞暗殺。她不聽勸,這種風聲緊的情況,難道她的上級不知道,沒有上級去阻止嗎?小伙伴疑惑道。

  劇中的方小姐畢竟年輕,這不算漏洞。也符合人物性格和邏輯。我微笑說。

  我很高興和小伙伴就電影《無名》進行觀后的討論。也曾想寫一篇影評,后來看不少人專業人士寫了,也就打消了我這個非專業人士念頭。

  《無名》這部電影敘事方式結構一改傳統線性敘事方式,雖受人詬病,用倒敘、插敘、閃回、斷裂等非線性敘事方式,有些人看得一頭霧水,認為是讓簡單的事情復雜化,我倒認為這樣一部打磨了7年的片子,面世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爭議,這就是電影的最大魅力。

  《無名》在各家影院打出的購票關鍵詞是諜戰片和懸疑片。電影時長128分鐘。在約定俗成的導演代系劃分中,程耳是出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葉,中國第六代導演。他的出生年代決定他導演的片子跟張藝謀為代表的第五代導演不同,更追求個性的表達。(張藝謀被定義為國師,他那代導演經歷過磨難,也享受了改革開放的紅利,他們對東西方電影元素都能把握,更了解中國各民族各階層心理,對民族電影元素的把握更接近大眾化。老實說,第五代導演和第六代導演沒有好壞之分,都對中國的電影藝術作出了貢獻,拍的電影對中國觀眾提供了藝術的享受。)我作為普通觀眾想說的是,看過程耳導演的《無名》的大多有種感受,制作精良,畫面精美,有種王家衛和李安雜糅的風格,頗受新生代的喜愛,這是電影的一種進步。

  電影《無名》觀后感6

  春節期間,去看了電影《無名》和《深海》,再去看評價,發現兩極分化嚴重,有連呼叫好的,有說看不懂的。表面上,《無名》和《深海》兩者無一相同,但我卻發現同一個弱點,就是故事性不足。

  電影《無名》相對好一些,因為梁朝偉、周迅、黃磊都太會演戲了,他們對電影人物角色的詮釋都很有層次,所以叫好的觀眾有一點是客觀的,即表演太給分了。

  一般來說,由人物延伸出去的劇情應該有足夠多的沖突,《無名》這部片子片長128分鐘,但它有多少沖突來體現其戲劇性呢?屈指可數。

  于是導演想出一個“高級”的好辦法,即故意錯亂的時間敘事線。簡單地說,這個片子一小時完全講得下,但由于許多情節回放了兩三次之多,幾番操作之下,片長被撐開了一倍多。

  有人解構說,這是為了呈現出電影“拼圖”的高級感。

  有人被這種“拼圖”的高級感所感動,認為這展現了電影人的鉆研精神,但我私以為這種感動有點自作多情——觀眾從不虧欠電影人任何東西,電影人奉獻才華,我們報之以票房,這才是大家平等溝通的基礎。

  我一直堅信藝術包括電影,其實是需要大量練習的,通過不斷冒險與試錯,才能明白剔除“華麗卻沒用的”這條也很重要——《無名》電影完全被支離破碎的敘事節奏給搞亂了,雖然故事的“拼圖”出來了,但脈絡卻寸斷。所以電影故事不能只看形式,華而無實,形式應為內容服務。

  再說電影中的非線性敘事,這不是一個新概念。

  26年前上映的《甜蜜蜜》里也用過,不過篇幅短暫。該片講述了改革開放初期,從中國內地來香港討生活的黎小軍和李翹結識,兩個孤獨異鄉人產生出了真愛的故事。影片結尾一個短暫的倒敘呼應開頭,讓人恍然大悟,原來十年前男女主角兩人第一天來香港的那一天就相遇了!本片屢次被網友評為愛情經典,卻從沒被人奉為“高級愛情經典”。

  電影《無名》中,王一博飾演的葉先生,表演整體尚可,雖然和其他老戲骨的演技比還有差距。但該片定位為“超級商業片”,要的是市場回報,王一博充當的是電影里的流量擔當,對于整部電影來說,這個優點足夠突出。

  然而有點別扭的是,電影《無名》在強調自己是“超級商業片”的`同時,還不肯放棄文藝片的個性。編劇、導演,甚至剪輯都是程耳一人包攬,實屬非常個人的操作。這樣做的優勢很明顯,喜歡“文藝片+諜戰片”這類影片的觀眾會很喜歡,但劣勢也很明顯,目標人群比較小眾,不喜歡這類電影格調的人會難以接受,甚至表示看不懂。

  電影看不懂不是觀眾的錯,關鍵是導演打不打算讓觀眾看懂?我有個朋友說,電影圈也要經濟復蘇,高喊“超級商業片”無可厚非,但一邊要追求商業片的高回報,一邊又給觀眾設置高級文藝片的門檻,是很奇怪的事。

  我想說,如果“超級商業片”的目的是娛樂大眾,那么就應該讓離開電影院的人們帶著觀影的滿足和精神上的共鳴離開,而不是帶著所謂的“高級感”的錯覺,懷著似是而非的心情離開影院。

  電影《無名》觀后感7

  首先給一博說聲不好意思,因為單位一直值班的問題,昨天終于歇班了,訂了大早上第一場,去看了《無名》。去看前面,也在網上看了很多片段,但是都不及自己親自去看,整個影片真的很震撼,拋開粉絲濾鏡,我想說一博演的真的很棒,當面對未婚妻,他有太多的難言之隱,面對敵人,他又不得不做出讓自己很討厭的樣子。和梁朝偉的打戲應該也是一博的第一次拍現代打戲,看的我心驚膽戰,每個動作每個表情都表現的淋漓盡致,我是和我媽一起去看的,她經常看諜戰片,她看的過程中一直在說一博是漢奸,說明演的效果達到了,我也是看到了最后才明白原來他是好的,這就說明他投入進去了。不明白網上為什么會有很多人去黑這部片子,但是我想當你看過以后可能你就不會去那樣做了,因為這真的'是一部好的電影作品,在當今我們生活在無憂無慮的日子里,更應該明白現在的幸福日子是靠以前無數的無名英雄打拼過來的,所以,最后我想說,你如果喜歡一博可以去看看他的《無名》他的演技真的會讓你眼前一亮,即使你不喜歡,也可以去看看《無名》,因為它真的是一部好的作品,絕對值得你去觀看!

  最后,預祝《無名》票房大賣!

  電影《無名》觀后感8

  本來是沖著影帝去看的電影,結果意外get到了全員的演技。除了開場半小時,我對他跳來跳去的剪輯有點懵逼以外,后面適應了,居然有種找到線索的感覺。

  先說說我喜歡的幾個地方,開頭梁朝偉和黃磊的對手戲,好精彩。兩個戲骨,飆戲的時候真的把那種緊張的氛圍感搞起來了。黃磊飾演的機要員,右手一直顫抖的細節,也特別真實。梁朝偉飾演的表哥,那種從容不迫,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氣勢,拿捏的太到位了。

  第二段是在監獄里讓人棄暗投明,說話的樣子有些嘲諷,還有些無奈。對應開頭的那段廣州空襲,真的是讓人從內而外的感到了無奈和憤怒。

  第三段是吃日料的時候,五個人五種心理活動,這段處理的非常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第四段就是表哥和陳小姐見面那短暫的一小段,已經表哥主動迎戰,讓陳小姐在屋子里鎖好門那段,陳小姐的哭戲真是絕望而又無奈。包括后面葉先生砸門,明明害怕卻蓄滿淚水的樣子,讓人動容。

  第五段就是卡車那段,葉先生的挑釁,以及表哥的反應。那段真的很絕。兩個人打戲的時候就很精彩,而這段這個挑釁,真的把那種瘋批的感覺表現出來了。

  其實這部電影出乎我的意料,我開始看的時候就覺得,反正是諜戰,不好看就當看個影帝影后算了,結果沒想到意外上頭了。

  電影的表現方式就好像是那種,先放一個提要,然后用一段篇幅補充說明這個提要,有一種每個人的.故事都拆成了一個個的單元,最后把這些碎片串聯,來完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其實前三十分鐘,我差點想走,幸好我沒走,還認真的看完了。

  影帝影后就不用說了,王傳君和王一博這兩個人的片段其實還挺驚艷到我的。王一博雖然是個流量,但是能看到他的演技明顯進步了,開始對于王傳君飾演的朋友是真的不設防,而且一起吃早餐,一起抽煙的時候像個孩子一樣。結果后來兩個人分道揚鑣,各自有不同的信仰。朋友在他身后開槍那段,他那段哭戲,真的很絕。

  他這個角色真是我意料之外,原本想著他就算演不好也沒事,反正我為了影帝。沒想到超出了我的預期,打戲和哭戲真的是高光。客觀評價,雖然他沒辦法去和那些戲骨去比,但是在自身突破這個方面,他是做到了。

  葉某這個角色,可以說是最慘的,表哥和陳小姐最后還都活著,可是葉先生的未婚妻卻死了。明明兩個人都是從事革命事業,可是到死,未婚妻都在誤解葉先生是漢奸。有時候為了信仰,不一定會舍棄什么,是愛情,是友情,是親情,更有可能是生命。

  大年初一,我慶幸選擇了《無名》。致敬那些無名英雄。

  電影《無名》觀后感9

  先說結論:值得二刷得電影,細節滿滿,畫面很美,沖擊力強,后勁很足。

  《無名》延續程導一貫的敘事風格和畫質特點,可以參考他的《羅曼蒂克消亡史》,沒有看過程導作品的可以參考王家衛的電影,王導的作品是愛情文藝片,程導的屬于諜戰文藝片。

  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多余鏡頭,如果有,那一定是你分神了。梁朝偉衣袖的一滴血漬、王一博連換好幾條領帶、五人用餐時醉蝦的特寫、王一博眼皮微微跳動的那一下、還有梁朝偉問黃磊是不是殺了陳小姐的微表情,等等等等,太多細節了,結尾都會一一對應,完美詮釋。

  步步留懸念處處有交代,到最后一個鏡頭時忍不住拍手叫好,不愧是大導演大制作,劇本、演員、畫質均是上成,看完后勁很大,還想去二刷。

  看網上很多吐槽王一博(飾葉秘)演技的,有一說一,和影帝影后對戲的那幾場沒覺得一博落太多,反而是和張婧怡(未婚妻方小姐)得對手戲有點接不住,這是整部劇為數不多的情感鏡頭,王一博在感情戲的處理上還是比較稚嫩,不過打戲干凈流暢,畢竟是有舞蹈功底在的。

  影帝影后的演技就不做過多評價了,梁朝偉的皺紋都是戲,周公子每一根睫毛每一條肌肉都是戲。讓我意外的是張婧儀和大鵬的表演,很松弛,很有代入感,眼神戲滿滿。全劇最佳鏡頭我給葉秘,看了最后囚車上那個鏡頭,我都想沖上去打他。前面的細節不難斷定他是共黨,但是那個眼神和笑讓人產生自了我懷疑了,覺得他是反派,然后盥洗室里又出現反轉,牛,真的牛,給編劇和導演一個大大的贊!

  全片沒有用配音都是演員自己講臺詞,整部影片有三種語言:普通話、上海話、日語,單這一點就能看出制作團隊的誠意和演員的修養。

  說說畫質,整不電影得光影感特別強,是那種帶有年代的厚重感,像油畫,很唯美。影片里不同得人給了不一樣的特寫鏡頭:何主任(梁朝偉)的皮鞋、張先生(黃磊)的手、陳小姐(周迅)的睫毛,給到葉秘書(王一博)的特寫是臉,我想不光是因為這張臉好看,而是導演是想用這種方式讓我們記住那些無名英雄!何主任(梁朝偉)有妻子,張先生(黃磊)江西有田地,王隊長(王傳君)有家人,和葉秘書唯一相關的`是一句臺詞:我們有婚約,未婚妻也死了,他是沒有任何退路的人了……

  “我會有新的愛人,一個勞工或知識分子”,方小姐和葉秘的最后一次對話,殺人誅心啊!(這是當年民族英雄用生命想要實現的愿望,今天我們物質豐盈溫飽解決,卻被三座大山壓的不敢結婚婚不敢生孩子,一步步邁向低欲望社會,多么痛的領悟啊!)。

  整部電影像是玩拼圖,看似破碎零離的片段,在最后幾個鏡頭出現時,啪,嚴絲合縫,一副精美的畫面呈現了,那種快感在影片結束時久久不能抽身……

  這種諜戰題材本來和賀歲檔的氛圍有點不搭,但我更認同讓人民在享受佳節團圓的同時不忘國仇家恨,銘記歷史!

  電影《無名》觀后感10

  我從定檔后就開始期待無名了,在兩次觀看后回家細細復盤,然后又去翻了那個時期的一些歷史,今天下午因為沒有場次沒辦法再刷,所以坐在電腦前想為《無名》寫點兒什么。

  《無名》被定義為諜戰、懸疑,我始終覺得有些不夠完全準確,但我好像又無法準確定位它該屬于什么,因為單從這兩個角度來說,故事性是要非常強的,而《無名》更多的是在刻畫人,在描述人……非常大篇幅,在描述人性,在記錄那個時候的人。

  “我何某人在廣州沒被炸死,是我幸運!”

  “我是軟弱的人,不適應巨變的年代。”

  “我也不知道到底希望成功還是失敗……終于失敗了”

  “我沒有被團結的價值,只有一條路走到黑,也許能殺出一條血路來”

  “我們要建立樸素的世界,一個勞工的世界”

  “歷史告訴我們,騎墻者沒有好下場”

  它更像是民國時代的一副緩緩展開的眾生畫像。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路要走,有自己的立場,有自己的欲望,愛上了刺殺對象的江小姐,難以為繼的'張先生,堅守信念的方小姐……殘忍如同侵略者,也會說起當航空兵的哥哥,而與唐部長有血緣之親的何先生,在被丟棄的時候也是沒有絲毫被顧忌……王隊長在上一秒還是葉先生的好友、給爸爸過生日的好兒子,下一秒就成為了劊子手,對朋友的老婆、對自己同胞下手毫不留情。人性薄弱如窗上薄紙,那么一戳就破了……形形色色的人在那個時代洪流的推動之下被逼選擇,被逼向前,最終指出了歷史的方向。

  然而就是這些擁有私欲,看起來如滄海一粟的人,在那個生命如草芥的年代,背負家人的不解,背負漢奸的罵名,背負一切不能言說的秘密和痛苦,讓自己的血淚扎根開花,重新使陽光鋪滿大地,迎來春光與生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隧道盡頭終有光,《無名》是無名者的史詩。才疏學淺,文筆簡陋,但震撼之感至今無法平息。活在當下的年代,真的是最幸運……

【電影《無名》觀后感】相關文章:

無名電影的觀后感(精選5篇)01-29

電影無名的觀后感(精選5篇)01-29

電影《無名》觀后感(精選5篇)01-30

《無名》電影的觀后感(精選6篇)01-30

電影《無名》觀后感(精選6篇)01-30

無名電影的觀后感(精選8篇)01-30

電影《無名》的觀后感(精選5篇)01-31

《無名》電影的觀后感(精選5篇)01-31

電影無名之輩觀后感11-07

電影無名的觀后感(精選5篇)01-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开心五月欧美激情在线 | 亚洲欧美激情国产综合久久久 | 制服丝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色资源站在线 | 中文字幕色色五月天 | 午夜福利亚洲一线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