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觀后感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花木蘭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花木蘭觀后感1
中國古代的《木蘭詩》膾炙人口,婦孺皆知。今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美國迪士尼制作的'動畫電影《花木蘭》。我們聽了興奮極了,都想快點兒目睹花木蘭在電影中的風采。結果,看完以后,整部電影令大家大跌眼鏡,吐槽不斷。部分槽點如下:
槽點一:花木蘭是女中豪杰,在我們心目中她應該是武藝高強,不慕虛榮的女漢子。結果電影一開頭,她便涂脂抹粉地向地主獻媚,一心想嫁入豪門。這點兒出息和我們心中的女英雄形象實在是大相徑庭。
槽點二:在原詩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的詩句,這說明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事情從來沒被發現過。然而在電影中,花木蘭的女性身份三次被發現。第一次是在戰斗中負傷,在救治過程中被軍醫發現;第二次是上司李翔在例行檢查中發現;第三次是在營救皇帝時被皇帝和其他戰友發現。這么多次露餡,居然還能保住秘密,真是離奇!
槽點三:在營救完皇帝之后,皇帝竟然對她產生了愛慕之心。同時,將軍李翔也對她一往情深。活脫脫演繹成了一出美式三角戀肥皂劇。花木蘭真是豪放不羈啊!
哎!回頭想想,電影就是娛樂嘛,何必較真呢!
花木蘭觀后感2
花木蘭,一個中國的傳統故事,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女孩。在中國,花木蘭是孝道、愛國、有職責感、有勇有謀的象征。欣賞完《花木蘭》這部動畫片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花木蘭不怕困難,艱苦練習,最終爬上桿頂拿到了那支箭的場景。
一個柔弱女子有著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一遍又一遍的反復練習,最終到達了成功的頂端。我敬佩花木蘭的勇氣和那種不屈的精神,誰說女子就不能闖出一片藍天?誰說女子就不能拯救天下百姓?誰說女子不如男?
對,就是她,花木蘭,她做到了。她證明了自我的本事,擁有了英雄般的剛強氣質。她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女漢子”!
“我只想證明自我的本事,我只想證明!”我記住了這句樸素而充滿力量的`話。想想自我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經常因為遇見困難而退縮、放棄,我自嘆不如,感到十分羞愧。也許有的時候,我缺少的就是這樣一句激勵自我的話;缺少的就是這一份堅持。今后我要學習花木蘭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認真學習,爭取更大的提高。
花木蘭觀后感3
《花木蘭》這部電影主要介紹了以下內容:在很久以前,中原戰事連年不斷。為了抵御匈奴入侵,皇帝下令每家都要出一名男子去參軍打仗。在一個村子里,有一位叫花木蘭的姑娘她聽到這個消息后,心里很著急。因為花家沒有去當兵的男丁,她父親年老多病,而弟弟又很小,不到當兵的年齡。于是,花木蘭就剪掉長發,女扮男裝,穿上鎧甲,佩上寶劍躍上汗馬,出發了。來到戰場前,花木蘭認識了新校尉李翔和戰友們。李翔帶領部隊進行了各項訓練,對花木蘭來說,所有的訓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她用自己的機智和力氣通過了各項訓練。在這部電影中,我認為最精彩的片段是:一天,新兵營接到緊急命令,要求他們立刻出發前去支援前線部隊。士兵們在雪地里艱難地前進著。突然,匈奴首領單于率領士兵向他們發起了突然襲擊。李翔和士兵們奮勇作戰,可是寡不敵眾,眼看就要潰敗了。這時,花木蘭看見山頂上厚厚的積雪正好在匈奴兵的上方。她靈機一動,搶過最后一門大炮,對準山頂猛然發射過去。花木蘭的`計策成功了!炮彈的爆炸引起了雪崩,匈奴兵全軍覆滅。李翔也打敗了單于。來到京城后,她又用智慧救了皇帝,最終,花木蘭和家人團聚了。
從這部電影中,我能看出花木蘭是個聰明、機靈、英勇善戰的女將軍。我們也要向她學習,做一個像花木蘭一樣能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的人!
花木蘭觀后感4
10月15日,我和媽媽在電視上點播了電影《花木蘭》。花木蘭是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電影中的花木蘭既忠又孝,有情有義,讓我很是敬佩。
花木蘭是北魏人,北魏遷都洛陽之后,經過孝文帝的改革,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較為安定。但是,當時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身體多病,沒辦法上戰場,所以,木蘭決定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二年的軍旅生活。
去邊關打仗,是很艱苦的`事,木蘭既要隱瞞身份,又要與伙伴們一起殺敵,在戰場上與鄰居費小虎共同作戰,英勇殺敵,多次立功;又認識了英俊的文泰。
在柔然族發生兵變后,獨裁的獨門當上了新的單于,對花木蘭他們進行了追殺,后因接應的大將軍未來營救,文泰犧牲自己保全了大家。后木蘭喬裝打扮進入柔然軍隊,殺死了獨門救出了文泰。
最后,花木蘭帶領軍隊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凱旋歸來。皇帝因她的功勞,封她為大將軍,不過,花木蘭拒絕了,她請求皇帝能讓自己回家,去補償和孝敬年老的父親。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樸。
花木蘭觀后感5
今年暑假,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我特意觀看了豫劇的經典之作——《花木蘭》。這部戲曲主要講述的是花木蘭女扮男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屢建其功的故事。
這是我第一次看戲,看到戲臺上人物美麗的服飾,豐富的表情,干練的動作,自己被戲曲的魅力深深吸引。尤其是開場是一位即將執行任務離開家的軍人和女兒的對話,爸爸說:為什么不閉上眼睛睡覺啊?女兒說:我怕閉上眼睛,爸爸會離開。女兒的'回答,道出了孩子們的心聲,貼近現實生活,更是把我引進了劇情。于是,我便專心致志地看起來。
當我看到敵人像潮水般涌來,在洶涌澎湃的敵軍浪潮前,花木蘭一馬當先,沖入敵陣,一匹白龍馬猶如一道白色的閃電,她手中的銀槍舞起一股白色的旋風,敵人觸著即死,碰著即亡,敵人在她的槍下一個又一個地倒下,恐懼中一片鬼哭狼嚎時,我的眼睛禁不住濕潤了。花木蘭,這位了不起的英雄,她的心靈是多么的純潔和高尚,她的思想是多么的樸實和堅強,她的精神是多么的偉大和閃光!我們是在共和國的陽光里出生的少年,我們生活在這樣美好而幸福的時代,我不應該努力學習,保家衛國、忠孝雙親嗎?
通過觀看《花木蘭》這部豫劇,不僅豐富了我的文化生活,我還從戲曲藝術中受到了思想熏陶,同時,我還要繼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瑰寶之一——豫劇發揚光大!
花木蘭觀后感6
“唧唧復唧唧,木蘭戶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句詩正是出自于膾炙人口的《木蘭詩》中。
看過《木蘭詩》的人都知道,花木蘭是一個巾幗英雄,為平定匈奴立下了汗馬功勞,戰場上有勇有謀,是一個有孝心的人。她是個女兒家。
這次冬令營,看電影這項活動,我們就看了《花木蘭》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里主要講述了可汗去村子里點兵從軍,不巧卻點到了花木蘭的父親,父親體弱多病,有可能一去不回了。花木蘭就決心要替父出征。于是,她戴上了沉重的鎧甲,手持韁繩,腰別利刀,不辭而別。花木蘭從此在戰場上披荊斬棘,立下汗馬功勞。
花木蘭殺了單于之后,皇帝要給花木蘭嘉獎,花木蘭卻不接受賞賜,要回家盡孝道。出征十二年,父親天天盼著女兒歸來,早早拄著木拐去村口等待,終于等來了花木蘭。他鬢發已花白,花木蘭也扶他進門,從此,過上了平常人的`生活。
當我看到這里,心里為之一顫,花木蘭文武兼備,還有孝心,我震撼之余,不由地稱贊花木蘭。
據說,以前是不準女子從軍的,從軍是強壯男子的事,婉約女子卻只能在家紡織,可花木蘭不顧陳腐的觀念,在戰場上毫不遜色于男子。從此,“女勝于男”就一直傳揚在人們心中。
誰說女子不如男?花木蘭是英雄,也是令人廣為傳頌的女中豪杰。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花木蘭觀后感7
花木蘭是一位孝順父母、堅強、勇敢、替父從軍的女孩子。
這部電影主要是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村莊,村莊里住著木蘭一家人,花木蘭的父親在年輕時打仗一條腿殘疾了,在家休養。可是,就在木蘭十幾歲的時候,國家下達了命令,每家要派一位男子充當壯丁去前線參加戰斗,其中就有花木蘭的父親,木蘭為了父親女扮男裝替父從軍。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段就是:木蘭和軍隊一起上戰場打仗,就在這時,還剩下最后一個火炮,木蘭拿走火炮,瞄準雪山,只聽砰的一聲,火炮向雪山飛去,引起了雪崩,埋住了敵人。木蘭的長官也差點被埋起來,幸好木蘭救了長官一命,把長官救了上來,木蘭卻受了傷,長官立刻讓醫生替木蘭治療,這時長官發現木蘭是個女的,拿起劍,準備砍掉木蘭的'頭,長官把劍摔在地上,說了一句話,一命還一命,說完就帶著軍隊走了。
看這就是一位堅強、勇敢、了不起的花木蘭。我們在學習上就應該像木蘭一樣,不要一遇到困難,就退縮,還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
花木蘭觀后感8
由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動畫片《花木蘭》,改編自中國古老的傳奇故事。講述了一個性格直爽、心地善良的好女孩代父從軍的故事。北魏時期,北方匈奴來犯,國家大舉征兵,花木蘭的父親也被征召上戰場。花木蘭知道父親的腳受過傷,不能去打仗,于是半夜剪掉了頭發,帶上圣旨、黑馬和父親的盔甲偷偷去了軍營。后來花家的老祖宗知道了,便派了一只木須龍去保護她,隨行的還有它的`朋友蟋蟀。在軍營,花木蘭靠刻苦和毅力練就了一身真功夫。在與匈奴的對決中,軍中炮彈不足,花木蘭急中生智,以大炮轟炸雪山造成雪崩,消滅了敵人。在與匈奴作戰時,花木蘭因受傷暴露了女兒身,她與木須龍被拋棄在冰天雪地的邊疆,即使在如此惡劣的情勢之下,木蘭也沒有放棄對抗挫折的勇氣,在戰友都不相信她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消滅了在雪崩中逃脫的單于等敵人,救了皇上。
這部影片幽默、風趣,非常適合兒童觀看。影片雖然改編自中國傳奇故事,但也添加了一些神話色彩,如老祖宗、木須龍及會說話的蟋蟀。影片語言風趣、行為搞笑,如送信的騎的不是馬,而是熊貓,嘴上還說“快遞”來了!這些輕松的風格,都易于被兒童理解和接受。
影片通過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曲折故事,宣揚了中國傳統的孝順、堅韌、愛國等美德,樹立了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具有較為積極的教育意義。
《花木蘭》是一部精彩的動畫影片,適合兒童觀看,也適合童心未泯的“老兒童”觀看。
花木蘭觀后感9
花木蘭是《木蘭辭》當中的一個人物,《木蘭辭》是南北朝中國時期的一個民歌,他順口好記,描述了一個中國女孩,因為父親的年齡大,不能再上戰場,就替父從軍的故事。
美國的迪士尼電影公司,和中國的《木蘭辭》,描寫的'是與眾不同的,因為當時美國只有歐美的票房。就想做一部電影,來打開中國電影市場的大門,他們最后選定了用花木蘭這樣一個形象。因為花木蘭是中國人都知道的一個完美的女性的形象,美國為了把這部電影做好發老師,找到了600多位世界頂級的漫畫大師,共同完成這部電影。
美國人用他們崇尚自由的特性,和崇尚武力的民族傳統,為我們打造了一個,隨心所欲,英勇善戰的女漢子形象,她把木蘭辭當中的,描寫,我寫的惜墨如金,而把木蘭詩當中的丈夫喝母乳,他在電影前面加入了木蘭香氣,在打仗時又寫出了一段他他的節制,用一個人的力量就把,許許多多的匈奴兵,殺死,打開文章的最后,又寫了木蘭一個人就皇帝,爸爸國人眼里的一個善良勤勞勇敢,我熱愛和平的花木蘭,寫的是那么的粗心大意,毛手毛腳,但是卻寫出了木蘭的智慧、勇敢,讓人記憶猶新。
花木蘭觀后感10
今天看了一遍花木蘭,覺得拍的整體不錯,支持國產片是對的,但也要拍出來的影片過硬才有支持的動力。因為不是名人,所以挑不出那么多的'骨頭。感覺影片整體很和諧,沒有太大的跳躍和看不懂的情節。除了趙薇和陳坤,感覺房祖名和李玖哲演的也很投入就是戲少了點。VITAS感覺就是可有可無,配角也好,客串也好導演多少給人點戲份呀。
演員這行不好干呀。雖然大多人都感覺最后的結尾沒有大決戰有點惋惜,但我感覺結局還可以接受。整部影片能給我留下印象的就是花木蘭準備和敵軍拼死一戰前的對白。我們大魏將士永不屈服,絕不退讓,士兵可以叛我,將軍可以棄我,但我花木蘭絕不背叛國家。個人認為這是整部影片最有影響力的一段。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干嗎非要諷刺呢,有的人就是喜歡在別人的成果上加刺這樣他才過癮。就像當年的大話西游,放映時,所謂的專家也好學者也好對影片一頓轟炸。
最后變成票房毒藥,可后來怎么樣,喜歡的人還是多數。好的作品是跑不掉的。
花木蘭觀后感11
花木蘭是一位巾幗英雄,原來是一位秀女,能秀出栩栩如生的繡品,只要她的繡品一亮相就會有蜜蜂來采蜜,蝴蝶來采花粉。
但她的命運十分坎坷,有一次被可惡的柔然人弄得雙手一直顫抖無法使用織機,就是一些最簡單織布繡花都不能做了,但一位名叫“八輩蠶”的`人叫花木蘭學習飛針從而治好了花木蘭得手。她還被柔然人用毒煙毒瞎了眼睛,但一位柔然的王子在潛伏在魏國時喜歡上了她決定幫她拿到解藥,幾經周折才好不容易拿到了解藥幫花木蘭回復了眼睛。
花木蘭等幾名秀女完成了和親圖,為了這和親圖花木蘭的母親和她好友的母親的死了,都成了刀下冤魂。完成了和親圖,還嫁了一位西海公主去了柔然應該不會再發生戰爭了,但柔然命人搶了和親圖聲稱自己沒拿到和親圖挑起戰爭向魏國發起攻擊。因為花木蘭的父親生病了,花木蘭就把名字改為“花弧”主動替父從軍。
“花木蘭傳奇”這部電影拍的很好,花木蘭傳奇的主人翁挑選的也很好,這位演員表現出了男兒的血氣方剛,在戰場上有帶兵打仗的能了她有“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先動”的預知能力。
我挺喜歡花木蘭身邊的柱子,為人忠厚老實,是一名出色的近身格斗家,為花木蘭保守了許多秘密是一位可靠的好伙伴。我個人不喜歡書生,他雖然很聰明但很驕傲自大,喜歡聽別人的阿諛奉承,而且很會吹牛。
花木蘭傳奇是一部不錯的電影把花木蘭的個性表現得漓淋盡致,相信我看完它你會受益匪淺。
花木蘭觀后感12
在一個村子里,花木蘭的父親以前從過軍,而花木蘭的父親又常年有病,所以,花木蘭就負責整理家務,有一天,皇帝派人來到了這一個村子下圣旨,傳令官讀完圣旨以后,大家才知道,原來,柔然人又侵犯邊疆了,所以,才讓花木蘭的父親和其他人去打仗,而花木蘭的父親已年過五十,而且有體弱多病,所以,無法去打仗但是,圣旨已下,不能不去呀,所以,花木蘭便帶著父親的劍、軍牌,騎著父親的馬就出發了,到了第二天的早上,花木蘭的父親起來,便看見花木蘭已經走了,非常傷心。花木蘭在軍營中認識了很多的朋友,其中有一個叫文泰,在戰場上花木蘭奮勇殺敵,從一個無名小卒,一直升到了鎮北大將軍,而他的好朋友文泰,和他一樣,也是將軍,而文泰卻在一只慢慢的鼓勵著她,最后,花木蘭和文泰終于把柔然的單于給殺了,因此,花木蘭回到了京城,又和他的父親在一起了。
在這個電影中,我喜歡文泰,因為他非常的`善良,他為了能讓花木蘭學會堅強,他就讓人告訴花木蘭自己死了,就是因為文泰的這個舉動,才讓花木蘭學會了堅強。
在這部電影當中,我還喜歡花木蘭,因為他是一個善良、活潑、有孝心的一個女孩,他為了不讓父親出去打仗,他就不怕犧牲的代替父親去打仗,所以我喜歡他。
通過這一個電影,我覺得,花木蘭是一個非常有孝心的孩子,他的父親為他驕傲,我也要向他學習,我喜歡這部電影。
花木蘭觀后感13
電影《花木蘭》講了我國古代有一個名叫花木蘭的女孩,在國家大舉征兵時,毅然決定替父從軍。女扮男裝的花木蘭,在軍營里克服了種種困難,憑借頑強的毅力和過人的智慧,打敗了匈奴人的進攻,最后光榮地回到了家鄉。
花木蘭的故事,發生在古代,一直流傳至今,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為什么這么有名呢?如果故事的主人公是個男的,還會這么轟動嗎?我想不會。
正因為花木蘭是個女的,而且發生在我國古代,那這事就是傳奇了。要知道,在我國古代,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因此很多工作女人是不能做的,特別是女孩子,在沒有出嫁之前,一般是不能隨便出家門的,大部分只能在家里學做家務。一個女孩子,舞刀弄槍,甚至女扮男裝,上戰場打仗,是一件破天荒的事。但是,花木蘭做到了。她從軍后,克服種種困難,適應軍隊生活,憑借頑強的毅力和聰明才智,逐漸成為軍隊的指揮官,并最終帶領軍隊打敗了匈奴軍隊。花木蘭用自己的行動,書寫了一段歷史傳奇,也證明了女人和男人一樣能做好事,甚至更好。
我也是一個女孩子,我生活的時代比花木蘭好多了。但慚愧的是,和花木蘭相比,自己差得太多了。我想自己缺乏的正是花木蘭那種面對困難,敢于迎難而上、百折不撓的.精神。沒有比腳更遠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我相信只要堅持理想,腳踏實地做事,堅忍不拔拼搏,就沒有跨不過的河,翻不過的山,最后迎接我們的一定是鮮花和掌聲。
花木蘭觀后感14
《花木蘭》這個故事,因為花木蘭的付出,使之流傳千古,讓更多人記住了這個偉大的名字——花木蘭。
木蘭從小就是一個好動,調皮卻又機靈的孩子,身為女子的她卻是從不輸于男子,從小就有了遠大抱負。敵國來襲,木蘭的父親被選征入伍,她便毅然代父從軍,獨自面對激烈殘酷的戰爭。即使知道將來要面對千難萬阻也從未退縮。
戰場是殘酷的,身為女子的木蘭在開始時并沒有那么遠大的理想,只是想要活著回到家鄉,回到父親身邊,就是因為有生的希望,在遇到困難時她以自己的聰明才智破關斬將,漸漸的她由一名無名小將變成了赫赫有名、有著卓越戰績的平北大將軍,無不讓人佩服,正所謂是巾幗不讓須眉!
而反觀我們現在,雖然沒有那樣激烈的戰爭,但是花木蘭那般有著遠大理想抱負的思想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作為學生應該早早為自己做好未來的`打算,規劃自己未來想要走的路,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所以,有著良好的遠大目標是我們所必須的,它能使我們更好的前進,向著自己的理想前進,鼓足勇氣,堅定信念,堅持不懈,闊步向前方邁進沖破重重障礙,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
《花木蘭》這部電影不僅僅是告訴了我們一個女人的傳奇故事更是要告誡我們要有好的目標,有理想的目標,在不斷完善自己的同時向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就如花木蘭一樣成為一位現代化巾幗!
花木蘭觀后感15
《花木蘭》這部電影我看了好多遍,我覺得花木蘭有好多優良品質:有責任感、孝順、團結 ……
她在兄弟有難的時候救他們,是團結、有保家衛國的時候,是有責任感、在代父從軍的時候,是孝順……
她武藝高強,很快就在一場戰爭中被提升成了副營主,不久又升成了一名小將軍。人們稱她為花將軍。我很驚訝,因為一個小女兵怎么能升成一個小將軍?花將軍的本事有多高呀?她殺敵的數量有多少?有至少3 萬人,俘敵三千,而且還是至少哦!她的戰績使大將軍有了嫉妒之心。
在一次戰爭中,大將軍沒有給原先訂好計劃的花將軍應有的補給,所以花將軍和士兵們都餓著在峽谷里喝馬血生存。就快沒希望時,花木蘭說了一段話,是這樣說的:“各位,大將軍已經背叛了我們。你們和大將軍可以背棄我,但我花木蘭,決不背叛國家。身后就是家鄉。吃完這頓,斬殺他們的單于,砍倒他們的大旗,讓我們血染沙場!”最終,花木蘭還是殺了他們的.單于,保住了魏國。
花木蘭是一個偉大的人,她的優良品質助她保住了魏國。所以我要向她的優良品質學習。
【花木蘭觀后感】相關文章:
《花木蘭》觀后感觀《花木蘭》有感11-17
花木蘭03-01
花木蘭的作文05-03
花木蘭作文09-23
《花木蘭》觀后感01-20
花木蘭觀后感01-24
《花木蘭》觀后感01-25
《花木蘭》觀后感01-27
花木蘭觀后感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