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災物資自查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救災物資自查報告3篇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救災物資自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救災物資自查報告1
(一)救災物資儲備情況
1.制定計劃
嚴格按照北京市民政局救災物資儲備計劃,制定了本區2016年救災物資儲備計劃。并申請了2016年采購計劃和經費,區財政局審核后,經費落實到位。采買物資有財務和紀檢部門監督使用,捐贈中心通過政府采購,購買救災物資。各科室負責人為責任人,負責落實。
2、措施執行
嚴格按相關規定,實施救災項目政府采購;財務科資金保障、紀檢科嚴把合同,救災科和捐贈中心嚴把質量,確保救災物資數量和質量符合要求。每年項目資金60萬元,都能及時到位。
3、物資儲備
救災物資儲備37類22474件,八大類物資儲備達到了保障3000人的規模。
目前蘇家坨、溫泉、東升鎮三個物資儲備分庫已投入使用,可以保障100人規模。
(二)救災物資儲備政策創制
1、參照《中央救災物資儲備管理辦法》(民發〔2014〕221號)和《北京市救災物資儲備管理辦法》(京民救發〔2016〕60號)文件精神制定了《海淀區救災儲備物資管理辦法》(海民發[2016]51號),已于2016年8月10日下發個街道辦事處及鎮政府執行。
2、編寫和修訂救災物資儲備庫業務指南,并裝訂成冊。完成區級救災物資儲備庫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并裝訂成冊,各項規章制度在庫房一層大廳顯著位置張貼(見附件)。
在此基礎上,一是嚴格值班制度。目前,儲備庫聘用監控人員5名,保安員4名,電工1名,庫管員1名,保潔員1名,捐贈中心抽調2名同志負責庫房的日常管理,其中監控和保安人員分別24小時值守,捐贈中心所有人員每天輪流帶班。二是嚴格庫區巡檢制度,每天早晚定時由帶班員會同保安員或監控人員一起對庫區重點位置進行巡視,并做好巡檢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設法解決。
(二)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
1. 為加強海淀區區級救災儲備物資管理,切實提高我區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救助保障能力,建立高效、快捷的救災物資運行機制。2010年初,經區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租用東升鄉小營村委會一棟商業樓,并投入800多萬元進行裝修改造,作為區級救災物資儲備庫,整個庫區建筑面積共10279㎡,每年租金為550萬元。
我區應急物資儲備庫除存放民政救災物資外,還存放區地震局、消防支隊、水務局、衛生局、紅十字會以及市政市容委等9個職能部門的應急物資,備有餐車、帳篷、電臺、沖鋒舟、發電機等13類80余種22524件救災物資,可為我區應對突發事件時,提供3000人物資保障。
(三)管理工作情況
1、嚴格執行救災儲備物資管理相關文件規定,救災物資調撥手續完備、健全。
2、救災儲備物資庫房實行專人、專庫管理,消防設施及設備、溫濕度監控設備、通風系統、防鼠設施等配備齊全。
3、物資儲備管理,實行了分區、分類,顏色化管理,建立單元化儲備模式,確保物資出庫快速、準確、安全。
為了提高救災物資的保障效率,儲備庫的物資實行分區、分類管理,將庫房劃分為不同的區域,物資相對集中分類存放。同時,在市捐贈中心的指導下,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災情的特點,采用單元化存貯,將使用概率高的物資存放在傳輸便捷的位置,以確保緊急情況下的快速反應能力。
捐贈中心接到應急辦的調撥通知后,按照《救災物資物資出入庫管理規定》在24小時內完成救災物資的發運工作。
辦理救災物資出庫須有兩名以上管理員在場辦理,出庫人員按要求仔細查驗物資數量、品種、規格等,做到“三不三核五檢查” (三不:即未接單據不翻帳,未經通知不備貨, 未經審核不出庫;三核:即在出庫時,要核實憑證,核對帳卡,核對實物;五檢查: 即對單據和實物要進行品名檢查,規格檢查, 包裝檢查,件數檢查,重量檢查。)。
辦理出庫人員按要求詳細填寫出庫清單、收集物資出庫憑證并建檔,發現問題應及時上報、協調,暫存緩出。
辦理出庫人員按照出庫單及時消減卡、賬數量,并由雙方責任人簽字確認。
4、為保證儲備庫安全有序地運行,我們及時制訂了《海淀區應急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同時,還制定了《應急儲備庫消防工作預案》、《應急儲備庫緊急出庫預案》等一系列工作方案。
為了更加有效的應對突發事件,做到召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一方面,捐贈中心與海淀轄區內規模較大、信譽較好的物流企業簽訂物資運輸合作協議,要求當遇有突發事件時,公司將按照災情需要在半小時內組織車輛趕赴現場。為此,捐贈中心利用調撥物資的機會多次對其進行檢驗,總體效果良好。另一方面,與社救科共同組織民政局應急救災分隊參加市應急委組織的.512救災學習;與民防局合作開展救災帳蓬搭建訓練;與區水務局聯合開展沖鋒舟水上救生演練。
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演練活動,參訓人員既掌握了救災設備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也增強了救災搶險意識和應急反應能力。在2014年12月29日發生的清華附中工地腳手架坍塌事件以及上莊農戶發生的火災中,我區救災儲備物資就發揮了應急保障作用,受到了區相關領導的好評。
5、海淀區積極參加全市救災物資儲備業務培訓,制定了本區培訓計劃,定期開展街道、鄉鎮志愿者隊伍培訓工作。
6、海淀區建立了聯動響應機制,本區有專兼職救災物資管理信息員,按時報送庫存動態數據信息、受災需求情況;確定本區救災物資應急運輸的路線、集散點、聯系人。
救災物資自查報告2
為切實做好我鄉應急突發事件的.處置救援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持社會和諧穩定,鄉黨委、政府精心組織,落實責任,認真抓好了應急救災前期準備工作。根據x府辦函〔20xx〕15號文件要求,現將我鄉應急救災物資儲備情況自查如下:
一、成立機構,制定預案,明確分工。
結合本鄉實際,成立了《xxx鄉防汛抗旱指揮部》(x府發〔20xx〕17號)、《xxx鄉地質災害防御指揮部》、《森林防火領導小組》、《道路交通安全巡查小組》等各類應急救災領導機構,切實加強了領導。制定并下發了《xxx鄉處置森林火災應急預案》(x府發〔20xx〕16號)、《xxx鄉二0一0年防汛預案》(x府發〔20xx〕21號)、《xxx鄉20xx年地質災害防御預案》(x府發〔20xx〕19號)、《20xx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應急預案》(x府發〔20xx〕20號),確保了應急工作的有效實施。為切實掌握了解各種隱患,鄉政府落實專人對全鄉進行了維期一周的實地查堪,并形成了《xxx鄉地質災害重點監控地域情況一覽表及應急分隊人員名單》、《xxx鄉20xx年防洪重點易發區及防汛責任人一覽表》,進一步落實了責任,明確了分工。
二、物資儲備情況
防汛抗旱:全鄉物資儲備了編織袋2000條、麻袋2000條、草袋3000條、鉛絲0.5噸、汽(柴)油5噸、水泥30噸、救生衣200件、汽車10輛、防洪石500方、雨具200個、工具200件、照明燈50個、發電機2臺、水泵3臺、水管500米、樁木100頭。
地質災害:由xxx鄉政府提供專項應急資金2萬元,鄉場鎮街道儲備汽車3輛,鄉人武部準備專用服裝(作訓服)20套,安委辦儲放手電30支、微型喇叭2個,xxx鄉商會儲備編織袋200條,水泥50噸。
道路交通:在鄉道出口隔灘溪村建立臨時安全檢查點1個,對過往車輛進行安全檢查,配備安全保衛車1輛,道路巡查摩托車3輛。
食品藥品:儲備礦泉水45件,消毒藥品22件,腎上腺素10盒,荷香正氣液200盒,手術床1臺,擔架2臺,B超機1臺,洗胃機1臺,心電圖機1臺。
森林防火:儲備防護服5套,手臺激動消防泵1臺,滅火器10個。
疫情防疫:儲備豬瘟疫苗100頭份、豬口蹄疫苗2000頭份、豬藍耳疫苗4700頭份,狂犬疫苗50頭份、牛羊口蹄疫2000頭份、禽流感2500羽份,疫苗冷凍箱2個。
總之,我鄉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應急管理原則,切實抓好了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工作。同時,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實行領導帶班和干部值班制,嚴格執行應急救災報告制度,準確掌握各類災情,且及時上報鄉指揮部。并要求民政辦如實做好救災工作,全面準確及時收集災情并上報,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
救災物資自查報告3
(一)救災物資儲備情況
1、制定計劃:嚴格按照北京市民政局救災物資儲備計劃,制定了本區20xx年救災物資儲備計劃。并申請了20xx年采購計劃和經費,區財政局審核后,經費落實到位。采買物資有財務和紀檢部門監督使用,捐贈中心通過政府采購,購買救災物資。各科室負責人為責任人,負責落實。
2、措施執行:嚴格按相關規定,實施救災項目政府采購;財務科資金保障、紀檢科嚴把合同,救災科和捐贈中心嚴把質量,確保救災物資數量和質量符合要求。每年項目資金60萬元,都能及時到位。
3、物資儲備:救災物資儲備37類22474件,八大類物資儲備達到了保障3000人的規模。目前蘇家坨、溫泉、東升鎮三個物資儲備分庫已投入使用,可以保障xx0人規模。
(二)救災物資儲備政策創制
1、參照《中央救災物資儲備管理辦法》(民發〔20xx〕221號)和《北京市救災物資儲備管理辦法》(京民救發〔20xx〕60號)文件精神制定了《海淀區救災儲備物資管理辦法》(海民發[20xx]51號),已于20xx年8月xx日下發個街道辦事處及鎮政府執行。
2、編寫和修訂救災物資儲備庫業務指南,并裝訂成冊。完成區級救災物資儲備庫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并裝訂成冊,各項規章制度在庫房一層大廳顯著位置張貼(見附件)。在此基礎上,一是嚴格值班制度。目前,儲備庫聘用監控人員5名,保安員4名,電工1名,庫管員1名,保潔員1名,捐贈中心抽調2名同志負責庫房的日常管理,其中監控和保安人員分別24小時值守,捐贈中心所有人員每天輪流帶班。二是嚴格庫區巡檢制度,每天早晚定時由帶班員會同保安員或監控人員一起對庫區重點位置進行巡視,并做好巡檢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設法解決。
(三)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
1、為加強海淀區區級救災儲備物資管理,切實提高我區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救助保障能力,建立高效、快捷的`救災物資運行機制。20xx年初,經區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租用東升鄉小營村委會一棟商業樓,并投入800多萬元進行裝修改造,作為區級救災物資儲備庫,整個庫區建筑面積共xx279?,每年租金為550萬元。我區應急物資儲備庫除存放民政救災物資外,還存放區地震局、消防支隊、水務局、衛生局、紅十字會以及市政市容委等9個職能部門的應急物資,備有餐車、帳篷、電臺、沖鋒舟、發電機等13類80余種22524件救災物資,可為我區應對突發事件時,提供3000人物資保障。
(四)管理工作情況
1、嚴格執行救災儲備物資管理相關文件規定,救災物資調撥手續完備、健全。
2、救災儲備物資庫房實行專人、專庫管理,消防設施及設備、溫濕度監控設備、通風系統、防鼠設施等配備齊全。
3、物資儲備管理,實行了分區、分類,顏色化管理,建立單元化儲備模式,確保物資出庫快速、準確、安全。
為了提高救災物資的保障效率,儲備庫的物資實行分區、分類管理,將庫房劃分為不同的區域,物資相對集中分類存放。同時,在市捐贈中心的指導下,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災情的`特點,采用單元化存貯,將使用概率高的物資存放在傳輸便捷的位置,以確保緊急情況下的快速反應能力。捐贈中心接到應急辦的調撥通知后,按照《救災物資物資出入庫管理規定》在24小時內完成救災物資的發運工作。辦理救災物資出庫須有兩名以上管理員在場辦理,出庫人員按要求仔細查驗物資數量、品種、規格等,做到“三不三核五檢查”(三不:即未接單據不翻帳,未經通知不備貨,未經審核不出庫;三核:即在出庫時,要核實憑證,核對帳卡,核對實物;五檢查:即對單據和實物要進行品名檢查,規格檢查,包裝檢查,件數檢查,重量檢查。)。辦理出庫人員按要求詳細填寫出庫清單、收集物資出庫憑證并建檔,發現問題應及時上報、協調,暫存緩出。辦理出庫人員按照出庫單及時消減卡、賬數量,并由雙方責任人簽字確認。
4、為保證儲備庫安全有序地運行,我們及時制訂了《海淀區應急物資儲備庫管理辦法》,同時,還制定了《應急儲備庫消防工作預案》、《應急儲備庫緊急出庫預案》等一系列工作方案。為了更加有效的應對突發事件,做到召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一方面,捐贈中心與海淀轄區內規模較大、信譽較好的物流企業簽訂物資運輸合作協議,要求當遇有突發事件時,公司將按照災情需要在半小時內組織車輛趕赴現場。為此,捐贈中心利用調撥物資的機會多次對其進行檢驗,總體效果良好。另一方面,與社救科共同組織民政局應急救災分隊參加市應急委組織的512救災學習;與民防局合作開展救災帳蓬搭建訓練;與區水務局聯合開展沖鋒舟水上救生演練。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演練活動,參訓人員既掌握了救災設備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也增強了救災搶險意識和應急反應能力。在20xx年12月29日發生的清華附中工地腳手架坍塌事件以及上莊農戶發生的火災中,我區救災儲備物資就發揮了應急保障作用,受到了區相關領導的好評。
5、海淀區積極參加全市救災物資儲備業務培訓,制定了本區培訓計劃,定期開展街道、鄉鎮志愿者隊伍培訓工作。
6、海淀區建立了聯動響應機制,本區有專兼職救災物資管理信息員,按時報送庫存動態數據信息、受災需求情況;確定本區救災物資應急運輸的路線、集散點、聯系人。
【救災物資自查報告】相關文章:
救災物資自查報告(3篇)09-28
配送救災物資的簡報(通用11篇)07-20
配送救災物資的簡報范文(通用11篇)11-15
救災物資庫規范化管理實施方案07-20
救災物資庫規范化管理實施方案8篇05-09
救災物資庫規范化管理實施方案(8篇)08-11
救災物資庫規范化管理實施方案(合集8篇)08-27
社區醫生自查報告范文-自查報告08-02
個人自查報告(個人自查報告范文)08-21
網吧自查報告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