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暑期調查報告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那么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生暑期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生暑期調查報告1
今年我系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宣傳方面取得了教大成功。中國共青團網站、新浪網、臥龍網站、《江西教育報》、南城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單位先后十余次對我系大學生暑期社會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了報道,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一方面,這得益于我系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良好的運行機制,經過多年來的實踐,我系已形成了“以團委為指導,帶隊老師組織落實,小分隊成員分工負責、落實到人”這樣一個合理的機制,活動離不開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大伙擰成一股繩,“上下齊心,全民皆兵”;另一方面,較強的宣傳意識也是原因之一。
社會實踐活動的收獲
(一)“三下鄉”注重解決實際問題是根本
誠然,由于服務對象是正在發展地區的居民,他們的思想文化水平都不高,所以他們更注重你實際上給予了他們什么。我們在活動中對當地農村經濟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與了解,在了解該村經濟正在迅猛發展的情況下,我們應該給他們的是建議,使得經濟得到進一步的飛躍。我們給予當地的貧困戶一些利用自身優勢發家致富的建議;給予那些已經有很好發展的農戶一些實用的經驗;對于該村的一些貧困小學生,我們除了送去學習用品和衣物之外,還鼓勵他們人窮志不短,一定要抓住機會好好學習來回報社會的關愛。等等。實踐服務隊深入村民,對該村一些農民所關注關于國家政策和發展問題給予詳細解答。在宣傳國家“三農”政策的同時,我們也把諸如“華西村”等一些先進農村經濟模式推廣給他們,以期取得良好影響。在農村經濟正在發展的情況下,我們應該給他們的是建議,使得經濟得到進一步的`飛躍。
(二)群眾的支持與擁護是活動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活動自始至終都得到路東村父老鄉親的支持與配合。我們剛進村就得到了全村人的熱情的接待和幫助,無論是宣傳活動,或是深入農村的調研,抑或是文藝匯演,當地群眾都熱心的幫助我們,這是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
(三)隊員們的奉獻之心是活動富有成效的關鍵
青年志愿者用科學文化服務社會的奉獻之心與投入實踐活動的熱情,是“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富有成效的關鍵。在活動期間隊員們冒著高溫,頂著酷暑,感人事跡時有發生,這些都鼓舞著其他隊員把“三下鄉”任務給順利完成。
小學生暑期調查報告2
一、調查目的: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并且在“總目標”中對課外閱讀的總量有了具體而明確的量化規定: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小學一至六年級階段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為了確保學生完成這一課外閱讀量,更快地建設一個和諧的書香校園,我校在幾年前就針對學生課外閱讀“量少而窄”,沒有充足的閱讀時間等問題,學校開設“午間閱讀”課,建設班級圖書角;今年又進行全校范圍的“讀書漂流活動”,把各班學生的課外閱讀作為考查、評比的內容。每學期學校都為學生推薦一系列課外讀物目錄,并在假期布置一定量的課外閱讀作業。
為了檢測全校小學生暑假讀書完成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各班推選出一至兩位“閱讀大王”,我校進行了此次調查。
二、 調查的對象:
四年級190名學生及家長,以深入了解四年級學生的暑期課外閱讀現狀,聽取有關家長對小學生課外閱讀方面的看法和建議。
三、調查的內容:
調查我校四年級學生暑期課外閱讀情況,主要從“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生課外閱讀的書籍”、“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家長意見”四個方面了解、分析學生的暑期課外閱讀情況。
四、 調查結果分析:
我對收到的學生問卷與家長問卷進行了整理、歸納,現將有關調查結果情況分析歸納如下:
(一) 學生缺乏閱讀的興趣。
暑期讀書時間統計
閱讀時間
每天看2-3小時
2-3天看一次
一周看一次
父母要求下看
人次
36
61
50
43
所占比例
18.9%
32.1%
26.3%
22.6%
調查表明:只有18.9%的學生每天都堅持看課外書,32.1%的學生能經常讀課外書,26.3%的學生只是偶爾看課外書。其中22.6%的學生讀課外書是家長督促下進行,而且也是在家長想到的情況下提醒孩子看書,看的時間和什么書家長也并不作什么要求。故學生在假期中總的閱讀量不多。
原因:電視、錄象、電腦游戲等大眾傳媒的普及,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有極大的沖擊。通過對我所教四(5)班53名學生口頭調查,一半以上的學生暑期看電視的時間每天超過4小時,個別學生每天在父母控制下不超過1小時。數據表明更多的學生在電視與課外書之間更喜歡前者,但是如果讓學生過分地依賴聲像材料,久而久之,就會削弱兒童感受語言文字的能力。
(二) 學生閱讀面較窄
暑期讀書類型統計
書籍類別
名著寓言童話類
漫畫類
科普類
作文類
人數
87
47
21
35
所占比例
45.8%
24.7%
11%
18.5%
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一位心靈高尚的人交談。因此,要找到適合學生讀的課外書籍尤為重要。然而調查結果不令人滿意。45.8%的學生讀的書籍很集中,基本都是《水滸傳》、《三國演義》和《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等, 24.7%的學生喜歡讀《大話西游》、《烏龍院》和日本的一些漫畫類;而作文類書籍則是在家長督促下才閱讀的,家長的目的是想讓孩子在短時間內提高寫作水平。另外,通過對本班53名學生家庭藏書的調查, 41%的家長只是偶爾帶孩子上書店,買書也任由孩子自己挑選,這其中還不乏漫畫類的書。家里孩子讀的書有100冊以上的只占5%,50冊以上占44%;63%的家長給孩子只買練習冊。學生課外讀物的匱乏,無疑是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礙之一。
(三) 學生閱讀方法不科學
暑期讀書方法統計
閱讀方法
能寫讀后感
摘抄好詞好句
圈點讀
不做任何標記
人數
12
18
23
137
所占比例
6.3%
9.5%
12.1%
72.1%
從上面表格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學生的課外閱讀令人擔憂,學生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閱讀作業數外,其實平時學生的閱讀只是像走馬觀花一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讀書習慣對學生似乎還很遙遠。書中的內容也就不能真正印入學生的腦海中,走進他們的心靈,更談不上汲取書中的營養,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好多家長抱怨孩子看的書不少,怎么寫作水平和閱讀能力還是很差,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閱讀方法的不科學。
(四)家長對課外閱讀價值的認識不足
家長對暑期課外閱讀重視程度統計
家長支持情況
重視幫助孩子閱讀
偶爾督促孩子閱讀
由孩子自己決定
人數
28
35
127
所占比例
14.7%
18.4%
66.8%
從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只有少數家長重視孩子的課外閱讀。在調查了解中知道,造成家長對子女閱讀不夠重視的原因有:
⒈家長的育兒觀念未能適應教育新形勢所需,只注重子女的學習成績,缺乏全面提高的素質教育觀念。
⒉自身的文化素養偏低。在受調查的190學生家長中,學歷在高中畢業以上的有75人,占39.4%。家長讀書看報者甚少,未能較好地為子女提供學習的榜樣。
⒊擔心課外閱讀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允許花更多時間在課外閱讀上。
⒋受家庭經濟負擔所影響。我校外來打工者的子女較多,家庭收入并非豐厚,無暇顧及也無力應付價格偏高的少兒讀物。本地家長則暑假寧可出錢讓孩子上各類補習班或提高班,可見,應試教育對家長的深厚影響,使得被譽為開啟智慧之門的課外閱讀受到了無辜的“冷落”,也讓愛好讀書的孩子也與書無緣。
五、 調查建議:
(一)、培養讀書興趣。
結合小學生喜歡聽故事的特點,有意識地挑選一些精彩生動的兒童讀物的故事片斷。在晨會或班會課上講講。當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時便戛然而止,引發學生產生想迫切看看這本書的愿望。在學生廣泛閱讀的基礎上,認真開展好系列讀書活動,把講、讀、寫、做幾個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開展讀書知識競賽、讀書演講、讀書征文比賽、講故事比賽及小發明、小制作活動,對于一些知識面廣的學生應多予以肯定和表揚。可授予他們特有的稱呼,如:“故事大王”“小作家”“閱讀大王”等,這樣,既激發他們努力向上的信心,也為同學樹立榜樣,增強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培養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良好學習習慣。使學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都能得以發展。
(二)、幫助選擇讀物。
1、閱讀由課內走向課外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文化市場上書籍雜亂,很多讀物并不適合學生閱讀。作為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做好讀物推薦工作。課外閱讀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我們推薦讀物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如上完了《桂花雨》,我們可以讓學生閱讀《琦君散文》、《冰心散文》等文學作品;學習了課文《開天辟地》,可以向學生推薦《中國神話故事》和中國的四大民間傳說;學習了《維生素C的故事》可以向學生推薦《十萬個為什么》叢書;學習了課文《虎門銷煙》,可以向學生推薦《中國上下五千年》等。
2、推薦與學生年齡特點適宜的書籍
小學六年,跨度較大。我們推薦讀物時,不能一刀切,必須根據每一級段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向學生提供書籍名單。如:三、四年級的孩子,他們的識字量比較豐富,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我們就可以向他們推薦《格林童話》、《兒童科幻小說》、《中國名人傳記》、《藍貓淘氣三千問》等書籍。
3.定期推薦書目
幫助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教師要定期在學校的宣傳櫥窗里向學生推薦好的書籍。把推薦的書目的封面和主要內容展示給學生看,鼓勵他們購買或上圖書館借閱,并通過書中的有獎問答激發學生去看書。同時做好每學期的報刊雜志征訂工作,向學生推薦優秀的讀物。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閱讀的廣度,糾正學生“偏食”的閱讀習慣。
(三)、傳授讀書方法。
1、處理好精讀與略讀的關系
閱讀方法一般包括精讀、略讀。精讀即抓住重點詞句,細細揣摩,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略讀即先看序言、提要、大意和目錄,以了解全文的內容和規模,再閱讀全文章節標題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瀏覽全文,知道書的大意。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常用的是略讀。培養學生閱讀方法,我們要遵循課內帶課外,扶放相結合的原則,要讓學生掌握一般的閱讀順序,即先初讀,感知課文大意,然后精讀品析,最后評議摘錄
2、輔導學生做讀書筆記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外閱讀應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讀書筆記類型很多:摘抄類:摘抄文中好詞好句,生活小常識,科學小知識等以豐富語言,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感想類:在讀完一本讀物后,結合現實和個人經歷寫出對有關問題的認識和體會,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創作類:主要是續編故事,改寫故事,發展聯想和想象能力,培養創新思維。我們要根據學生所閱讀的圖書要求他們做相應的讀書筆記,從而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
(四)、轉變思想觀念。
當前,整個社會仍未真正脫離“應試教育”的陰影,注重分數,重視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死記硬背。家長看重的也是孩子的學習成績。認為讀課外書對學生成績的提高沒有多大作用,因此,教師和家長都要認清形勢,特別是課改后的語文試卷,課外閱讀在試卷上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應該認識到多看課外書是提高孩子語文成績的一條重要途徑。同時學校也要采取相應措施,注重學校圖書室的建設,充實藏書數量,定時向學生開放,為學生創設借閱課外書的條件,給足學生閱讀課外書的時間,并向家長推薦適合孩子閱讀的少兒讀物,鼓勵他們購買。特別是暑假,是學生進行大量閱讀的最好時機,教師要規定學生購買或借閱一定量的圖書,并指定寫讀書筆記的篇數,要求家長督促完成,讓他們在硬性規定下,慢慢有被動變成主動。
總之,課外閱讀作為課內閱讀的延續和補充,能夠極大的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積極拓展渠道,為學生的課外閱讀保駕護航。
【小學生暑期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暑期調查報告03-13
暑期企業調查報告04-18
大學生暑期調查報告02-15
大學生暑期調查報告范文03-28
大學生暑期關于濕地的調查報告04-17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4-25
小學生教育的調查報告04-01
有關小學生的調查報告05-08
小學生肥胖調查報告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