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教學質量抽測分析報告

時間:2024-08-14 08:54:51 思穎 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九年級化學教學質量抽測分析報告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化學教學質量抽測分析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九年級化學教學質量抽測分析報告

  九年級化學教學質量抽測分析報告 1

  九年級化學是初中義務教育階段最晚開設的一門學科,是化學的入門階段,它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學科思想和科學素養,從而建立起學習化學的興趣,為高中的學習打下基礎。

  命題意圖:

  1、主要測試學生對初中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考點均為初中化學核心知識和主干知識。本試卷涉及的學科基礎知識主要有儀器裝置的認識、氣體的制取、催化劑、儀器的組裝、化學反應類型、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等。

  2、體現學科內綜合,處處體現新課程理念和中考改革的要求。第一題將初中階段的兩大氣體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制取結合起來,提升了學生對反應原理的認識,集實驗、化學用語、反應類型等考核于一題,綜合性強,能力要求高。

  3、關注學生是否具備應有的化學觀和價值觀,考查化學研究基本方法的掌握,關注科學研究經歷的思維過程。第二題將化學問題抽象成為數學問題,利用數學工具,通過計算和推理(雜質的處理)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閱卷分析:

  化學部分滿分為30分,總平均分為17.5分;就各單位情況來看,平均分最高為23.2分,最低分為10.3分,相差13分;學生最高分為30分,最低分為2分。反映出的主要問題和典型錯誤主要有:

  1、基礎知識有缺陷;瘜W方程式的書寫錯誤較多,存在不配平、化學式錯誤、漏掉氣體符號、沒有反應條件等問題;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理解不透徹等等。

  2、部分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較弱,思維的嚴密性、完整性有欠缺,考慮問題不夠全面 ,造成顧此失彼的現象經常出現。如一個集氣瓶中一長一短兩個導管裝置的用途,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從密度的角度去思考。

  3、規范答題能力和化學計算能力較差。計算題設未知數時帶單位、計算過程不帶單位、相對分子質量計算錯誤、計算不準確的現象普遍存在。

  4、不重視教材的運用。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只是側重綜合能力訓練和相關資料的使用,不注重回扣課本,如計算題為課本題的簡單變形,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得分在2分以下。

  幾點建議:

  1、展示化學魅力,培養學習興趣!痘瘜W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堅持突出義務教育化學課程的基礎性和啟蒙性,倡導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密切結合化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充分感受和領悟化學學科的價值。因此在化學教學中一定要結合身邊事物,讓學生學習有用的化學、有趣的化學,讓學生體會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

  2、關注薄弱學生,實施分層教學。教學中要以學生學會沒學會設定目標,要給每個學生成功的機會,不要只是關注個別“尖子”學生,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做到分層輔導,對教師來說要搞“題!庇柧殻瑢庾由訌姟邦}型”訓練,對中等生要做好 “題量”訓練,對薄弱學生強化 “必考題”的訓練。

  3、加強規范訓練,提高書面表達能力;瘜W用語是化學最基礎的東西,要特別強化化學式的.規范書寫;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條件、狀態的標注;化學專有名詞及儀器名稱的書寫。同時還要注意計算題解題格式的規范性。

  4、重視實驗教學。要充分挖掘化學實驗中蘊含的各種教育功能,改革化學實驗教學,利用各學,F有的條件開齊開好實驗,鼓勵有條件的學生做好一些家庭小實驗,教師至少應該利用已有條件,做好演示實驗,可結合實際情況,改革教材中的“活動天地與實驗探究”等欄目中的實驗內容,因地制宜地搞好實驗教學;建議各學校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采取“看實驗(錄像、教師的演示)+做實驗”等多種手段,使學生體驗實驗探究的魅力,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九年級化學教學質量抽測分析報告 2

  一、答題總體情況

  本次化學科的期末考試,我校學生在答題方面的總體表現如下:

  1、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扎實。表現在對化學式的意義表述不清;對化學反應的量的關系不能正確理解;對物質的分類混淆不清;計算能力非常薄弱;對化學用語的表達含義不能準確理解;不會書寫化學反應的方程式等等。

  2、實驗基本技能差。不會組合正確的實驗裝置和排列合適的實驗操作順序等。

  3、能力與方法問題。閱讀理解、綜合分析與歸納、語言表達、科學探究等能力較差,對化學學科中常用的科學方法不熟悉。表現在不會進行探究性學習;根據現象總結結論的能力較差。

  4、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表現在不能根據所設計的問題情境,結合自身體驗來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5、語言表述不清楚,邏輯性較差,缺乏條理性。表現在不能用精練的、準確的語言來描述具體的反應現象,或對反應現象敘述不清;回答問題不能抓住重點問題去闡述,不能答出關鍵點。

  6、計算能力薄弱。表現在根據化學式計算元素的質量分數和元素的質量比,以及化學反應中有關量的計算。

  二、各題答題常見錯誤、出現此類錯誤的比率、錯誤成因分析及其對策

  第一大題選擇題14題,全部答對的只有1人,主要答錯的題目有第7題、第10題、第11題和第14題。學生對上述題目的理解不好,基礎知識沒有得到落實,尤其是第11題,錯誤率達50%以上,要根據化學方程式來找物質A的化學式,其依據是質量守恒定律,不少學生對這類型的題目做不好,這可能與學生的思考力有關,也與教師平時對這類型的題目訓練不夠,第14題有一定的難度,錯誤率達80%以上,要有想象力并要基礎扎實的學生才能做得好。

  第二大題填空題,考核的是學生對化學符號、物質微觀結構圖等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情況。很多學生在第15題失分嚴重,如氖氣的化學式很多學生寫不出來,有的寫成Ne2,答案是Ne,2Al不少學生理解成2個鋁分子,答案是兩個鋁原子。第17題的某微觀結構示意圖:當x=8,氧離子結構圖應是xxx,離子符號為O2-,C60是原子還是分子,不少學生理解不清,不少人認為這小題xxx是表示一個碳60分子由60個碳原子組成,其實,這里指的是C60這種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

  第三大題主要由推理題組成,其中第20題,學生要對氫氣、氧氣、氮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這6種氣體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有較清楚的認識。理解好才能做好,寫出相關的反應方程式又考出了學生的真正實力,我校的學生很少能夠做出正確的答案,看來這類題型在下一階段要加強訓練。

  第四大題與實驗有關的題型,歷來都是常識題與操作題的必考題型,要求學生寫出典型的氣體制取的化學方程式,如氧氣、二氧化碳的制取的化學方程式、所用的實驗儀器的名稱、發生裝置、收集裝置以及有關的實驗現象等,我們的學生對這種題目理解不好,很多學生都一知半解,答對的學生較少。

  第五大題的計算類型題,其中24題,不少學生能夠做出來,正確率不高,這題主要考學生對相對分子質量、某些元素的質量比之類,通過前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對這種基礎計算題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計算能力提高不夠,最后一題的計算題,全校學生只有5名學生做對,說明我們的學生對有難度的題目欠缺深入的理解、訓練,思維能力還不夠強,這類要利用化學方程式、質量分數之類的題目。在我們學校只有較尖的學生才能答對,因此,此次考試,我們學校的學生的成績總體上不算高。

  三、教學建議

  1、增強質量意識

  要抓住期中調研測試這一契機,認真進行總結,反思教學效果,全面、客觀地分析教學中的得與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問題的癥結所在,思考對策和解決問題的辦法,要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實,跟蹤督促,直至問題真正解決。要針對答卷中的典型問題,分析錯誤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補救工作的同時加強學法指導。要根據學情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實效,提高教學質量。

  2、抓基礎、重應用

  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對重要的化學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學用語(如:化合價、化學式、離子符號等)和基本的化學思想方法(如:組成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等)要加強理解,對記憶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實際運用的基礎上加強記憶。要進一步強化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率,課堂教學要實在、有效。要加大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要能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有關的化學問題。

  3、加強實驗教學、重視活動與探究

  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和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對學生實驗設計、評價和在新情境中應用實驗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要求在提高。這里的提高,主要并不是難度的提高,而是實驗涉及面的擴大,是對思維廣闊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是對動手進行實驗操作、掌握實驗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也是對實驗技能在實際應用中的要求的提高。一些開放性試題強調實驗、觀察、實踐過程的討論和遷移,從答案唯一向開放性轉化。要注意培養表達能力,要能抓住問題的關鍵,正確分析、準確表達。

  4、課堂教學要體現新理念

  課堂上教師要少講、精講,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要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自己歸納、自己表達,體驗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方法,訓練表達能力,在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和品質。

  5、注意規范答題的訓練

  答卷中反映出學生不會審題、字跡潦草、寫錯別字、化學式書寫錯誤、相對分子質量算錯、隱含在圖示及表格中的信息不會引用、語言表達不規范等,這說明在規范答題訓練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時的作業訓練及測試評講中加強答題規范的訓練,注意科學性和規范化,以減少答題的失誤,并形成良好的做題習慣。

  九年級化學教學質量抽測分析報告 3

  一、引言

  九年級化學是初中義務教育階段最晚開設的一門學科,作為化學的入門階段,其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學科思想和科學素養,從而建立起學習化學的興趣,為高中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命題意圖

  測試基礎知識與技能:主要測試學生對初中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考點均為初中化學核心知識和主干知識。涉及的學科基礎知識包括儀器裝置的認識、氣體的制取、催化劑、儀器的組裝、化學反應類型、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等。

  體現學科內綜合:試題設計注重學科內綜合,體現新課程理念和中考改革的要求。例如,將初中階段的兩大氣體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制取結合起來,提升學生對反應原理的認識,集實驗、化學用語、反應類型等考核于一題,綜合性強,能力要求高。

  關注學生化學觀和價值觀:關注學生是否具備應有的化學觀和價值觀,考查化學研究基本方法的掌握,關注科學研究經歷的思維過程。例如,將化學問題抽象成為數學問題,利用數學工具,通過計算和推理(如雜質的處理)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三、閱卷分析

  成績概況:化學部分滿分為30分,總平均分為17.5分;最高分為30分,最低分為2分,平均分最高為23.2分,最低分為10.3分,相差較大。

  主要問題:

  基礎知識有缺陷: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錯誤較多,存在不配平、化學式錯誤、漏掉氣體符號、沒有反應條件等問題;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理解不透徹。

  邏輯推理能力較弱:部分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較弱,思維的嚴密性、完整性有欠缺,考慮問題不夠全面,造成顧此失彼的現象經常出現。

  規范答題能力和化學計算能力較差:計算題設未知數時帶單位、計算過程不帶單位、相對分子質量計算錯誤、計算不準確的現象普遍存在。

  不重視教材的運用: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只是側重綜合能力訓練和相關資料的使用,不注重回扣課本,如計算題為課本題的簡單變形,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得分在2分以下。

  四、改進措施

  加強基礎知識教學:重視“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教學,腳踏實地打好基礎。特別要注重化學用語的規范書寫,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條件、狀態的標注等。

  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牢固掌握知識點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同步導學的訓練,及時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

  關注薄弱學生,實施分層教學:教學中要以學生學會沒學會設定目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對尖子生加強“題型”訓練,對中等生做好“題量”訓練,對薄弱學生強化“必考題”的訓練。

  加強實驗教學:充分挖掘化學實驗中蘊含的各種教育功能,利用各學,F有的條件開齊開好實驗,鼓勵學生做好家庭小實驗,教師做好演示實驗,因地制宜地搞好實驗教學。

  提高學習興趣:結合身邊事物,讓學生學習有用的化學、有趣的化學,讓學生體會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培養學習興趣。

  五、總結

  九年級化學教學質量抽測分析報告顯示,學生在化學學習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但通過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關注薄弱學生、加強實驗教學和提高學習興趣等措施,可以逐步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成效和教學質量。

【九年級化學教學質量抽測分析報告】相關文章:

教學質量分析報告08-12

教學質量分析報告02-17

小學教學質量分析報告02-02

學校教學質量分析報告09-14

教學質量分析報告(15篇)06-01

英語教學質量分析報告06-01

學校教學質量分析報告范文06-06

教育教學質量分析研判報告01-14

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精選19篇)06-17

教學質量分析總結報告06-0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五月丁香婷中文 |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精品中文三区 | 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 | 制服肉丝袜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