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精選6篇)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很多場合都離不了制度,制度對社會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對社會公共秩序的維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 篇1
1)在護理活動中必須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遵守護理服務職業道德。
2)各護理單元有防范處理護理不良事件的預案,預防其發生。
3)各護理單元應建立護理不良事件登記本,及時據實登記。
4)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要及時評估事件發生后的影響,如實上報,并積極采取挽救或搶救措施,盡量減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有關的記錄、標本、化驗結果及相關藥品、器械均應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
6)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的報告時間:當事人應立即報告值班醫師、科護士長、區護士長和科領導。由病區護士長當日報科護士長,科護士長報護理部,并交書面報表。
7)各科室應認真填寫“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單”,由本人登記發生不良事件的.經過、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對不良事件的認識和建議。護士長應負責組織對缺陷、事件發生的過程及時調查研究,組織科內討論,對發生缺陷進行調查,分析整個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層級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確定事件的真實原因并提出改進意見或方案。護土長將討論結果和改進意見或方案呈交科護士長,科護士長要將處理意見或方案提出建設性意見,并在1周內連報表報送護理部。不論是院外帶入壓瘡或院內發生壓瘡,一旦發現,均需填寫《壓瘡報告單》。
8)對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組織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對事件進行討論,提交處理意見;缺陷造成不良影響時,應做好有關善后工作。
9)發生不良事件后,護士長對發生的原因、影響因素及管理等各個環節應作認真的分析,確定根本原因,及時制訂改進措施,并且跟蹤改進措施落實情況,定期對病區的護理安全情況分析研討,對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制定相關的防范措施。
10)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個人,如不按規定報告,有意隱瞞,事后經領導或他人發現,須按情節嚴重程度給予處理。
11)護理事故的管理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執行。
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 篇2
1.護理不良事件分為護理差錯、護理事故、在院跌倒、護理并發癥護理投訴及其他意外或突發事件。
2.護理部及各科室具備防范、處理護理不良事件的預案,并不斷修改完善。
3.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當班護士要立即向護士長和當班醫生匯報,本著病人安全第一的原則,迅速采取補救措施,盡量避免或減輕對病人健康的損害,或將損害降到最低程度。
4.護士長要逐級上報不良事件的原因、經過、后果,并按規定填寫對應的登記表,情節嚴重的.差錯、投訴或病人自殺等突發事件半小時內上報護理部,其他不良事件12小時內上報護理部,護理部及時了解情況,給予處理意見,盡量降低對病人的損害。
5.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各種有關記錄、檢驗報告、藥品、器械等均應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必要時封存,以備鑒定。
6.護理部制定護理投訴和糾紛的接待流程,熱情接待、認真調查、尊重事實、耐心溝通、端正處理態度,5個工作日內給予答復,重大護理投訴,上報醫院備案、討論。
7.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后,病區和科室要組織護士進行討論,分析原因,提高認識、吸取教訓、改進工作。
8.執行非懲罰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并鼓勵積極上報未造成不良后果但存在安全隱患的事件以及有效杜絕差錯的事例,如不按規定報告、有意隱瞞已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一經查實,視情節輕重給予處理。
9.各科室和護理部如實登記各類護理不良事件。
10.醫院成立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和護理技術管理委員會,對上述事件每月匯總進行討論,從制度合理性、制度執行、環節管理、工作流程、職業道德、主觀態度等方面綜合分析,根據事件的情節及對病人的影響,確定性質,提出獎懲意見和改進措施,在全院護士長會上傳達,共享經驗教訓,不斷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 篇3
一、各護理單元應建立護理不良事件登記本,一旦發生應及時報告護士長,科室在24小時內匯報護理部,若發生嚴重事故應立即上報護理部及醫務科。
二、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應積極采取補救措施,以減少或消除對病人造成不良后果。
三、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護士長應組織本病房、本科或院內有關人員進行討論,分析原因,提高認識,提出防范措施,并將事情經過及討論結果詳細填寫在登記表中及時報護理部。
四、與護理不良事件有關的各種文書資料、藥品、器械等均應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
五、護理部定期組織護理不良事件分析,確定性質,提出處理意見及防范措施。
六、鼓勵護理人員主動呈報護理不良事件,如發現有隱瞞不報則從嚴處理。
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 篇4
1.建立不良事件報告登記本和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登記表,內容包括:皮膚壓瘡、患者跌倒、導管滑脫、意外傷害、用錯藥、打錯針等護理事件。
2.一旦發生不良事件后,當事人應立即向護士長報告、護士長及當事人第一時間做好病人及家屬的安撫工作,積極采取補救措施,以減少或消除由于不良事件造成的不良后果。
3.護士長及時組織人員對不良事件進行調查,針對具體情況,組織科室有關人員開展討論,進行原因分析、總結經驗教訓、制定防范措施,并進行詳細的記錄。同時填寫《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登記表》,記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地點、過程、后果、處理及防范措施,上報科護士長和護理部。
4.科室在組織調查護理不良事件過程中,應當專人保管相關病案和資料,任何人不得涂改、偽造、隱藏、丟失,違者按情節輕重予以嚴肅處理。
5.一般不良事件發生后要求24小時內報告;重大不良事件,情況緊急者應在處理的同時立即報告護理部及醫教辦。對發生不良事件的科室和個人有意隱瞞不報者,按情節輕重給予處理。
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 篇5
護理不良事件是指在護理過程中發生的與護理行為相關的患者人身(包括身體、精神等)損害、財物損失(如費用增加等)等負面影響事件的總稱。包括護理意外、護理并發癥、護理過失、醫德醫風4大類事件。
(一)范圍
1.護理意外事件是指在診療護理活動過程中難以預料、難以避免、難以克服的事件。主要針對具有完全行為能力且無特殊病情提示的患者所發生的跌倒、墜床、走失、燙傷、自傷、誤吸、窒息、物理傷害、管道自拔等事件。
2.護理并發癥事件是指在護理過程中可以預料,而難以預防和克服的不良事件。護理人員可通過一些風險評估,對患者及其家屬施行安全告知義務和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從而最大程度減輕護患雙方的負面損害。與護理行為固有風險有關的護理并發癥事件主要包括:操作相關性并發癥、約束相關損傷、特殊藥物外滲、管道滑脫及與限制行為能力有關的患者(未成年、精神異常、特殊病情等)所發生的跌倒、墜床、走失、物理傷害等。
3.護理過失事件是指護理活動中由于過于自信或疏忽大意而未能履行護理職責及執行護理規范而引發的不良事件。主要包括護理告知不當及施行過失,如用藥錯誤、輸血錯誤、標本采集錯誤、醫囑執行錯誤、藥液及無菌物品過期、不恰當約束、設備設施問題、注意事項交代不清、病情觀察失敗延誤救治等。
4.醫德醫風事件態度生硬、言語過激等。
(二)上報管理
本著“非懲罰性”原則,要求事發科室主動上報護理不良事件。
1.凡發生護理不良事件,一經發現應立即停止或阻止不良行為,并采取補救或搶救措施密切觀察病情,立即報告醫師,及時糾正不良事件所致影響,盡可能地將危害降到最小,避免事態進一步惡化。
2.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要妥善保管有關的原始資料及物品,并按規定封存,嚴禁涂改、偽造、隱匿、銷毀。因輸液、輸血、注射、服藥等引起的'不良后果,按規定對現場的物品封存保留,以備檢驗。
3.不良事件發生后,當事人應立即報告護土長,填報《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嚴重不良事件(I~Ⅳ級)在6h內上報,一般不良事件(V~Ⅶ級)要求在24~48h上報護理部,重大事件、情況緊急者應在處理的同時口頭上報。
4.對已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當事人應當認真分析原因,護士長應于1周內組織科內護理人員對其原因及性質進行分析討論,制訂防范及改進措施,并在“護理不良事件登記本”上詳細記錄。
5.鼓勵科室主動上報護理不良事件,對于主動上報的科室,根據事件的情節、性質、對患者造成的后果酌情免于或減輕處罰。對于隱瞞不報的科室,經查實后加重處罰。
6.科室護士長每個月統計分析、講評護理潛在的安全隱患,對有分享價值的案例及時上報。對于上報護理安全潛在隱患的科室,護理部可根據具體情況獎勵護理質量評分
(三)評定
護理部核實各科室上報的材料后,由醫院護理不良事件管理委員會進行分析、定性評級,提出改進措施并及時反饋科室。凡經評議后屬于護理過失事件的應根據事件對患者的危害程度定級。
醫德醫風事件根據情況另行評定。定級標準如下
Ⅶ級:事件在執行前被制止。
Ⅵ級:事件發生并已執行,但未造成傷害。
Ⅴ級:輕微傷害,生命體征無改變,須進行臨床觀察及輕微處理。
Ⅳ級:中度傷害,部分生命體征有改變,須進一步臨床觀察及簡單處理。
Ⅲ級:重度傷害,生命體征明顯改變,須提升護理級別及緊急處理。
Ⅱ級:永久性功能喪失。
Ⅰ級:死亡。
(四)反饋與改進
護理部每季度組織護理不良事件管理委員會例會,評議所上報的護理不良事件,并將評審結果及改進建議及時下發到相關科室,科室根據評審表的整改時限及時改進并填報結果驗證。護理部驗收科室持續改進情況,并定期組織全院護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會,達到警示、教訓、分享的目的。必要時對相關的管理制度及流程進行修訂完善。
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 篇6
一、護理不良事件定義
護理不良事件是指在護理過程中發生的對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負擔的事件;護士不希望發生的、未預計到的'事件;包括跌倒、墜床、壓瘡、用藥錯誤、走失、誤吸或窒息、燙傷及其他與患者安全相關的、非正常的護理意外事件。
二、護理不良事件的范圍
1、 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壓瘡、跌倒、墜床、導管滑脫、用藥錯誤、走失、誤吸或窒息、燙傷及其他與患者安全相關的護理意外。
2、 因護理操作失誤導致患者出現嚴重并發癥、住院時間延長或住院費用增加等。
3、 嚴重藥物不良事件或輸血不良反應。
4、 嚴重院內感染。
三、不良事件報告的原則
非懲罰性、主動報告的原則。
護理部鼓勵護理人員主動、自愿報告不良事件,包括報告本人的或本科室的,也可以報告他人的或其他科室的,可以實名報告也可以匿名報告,對主動報告的科室和個人的有關信息,護理部將嚴格保密。
【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相關文章:
護理不良事件報告01-29
醫療不良事件報告制度03-25
護理不良事件檢討書06-01
護理不良事件檢討書05-27
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03-2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制度07-02
藥品不良反應報告11-01
不良品改善報告范文08-23
護理規章制度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