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小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報告范文
想要了解一些情況或事件時,我們有必要仔細地調查清楚,最后將調查結果、戰略性的建議寫進調查報告。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調查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當代小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報告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調查內容:
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調查目的:
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在思想道德情操、科學文化知識、身體和心理素質、勞動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得到和諧發展為宗旨的,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核心內容。但現階段涉及較多的還是心理問題較明顯的大中學生,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仍未受到足夠的重視。而實際上由于社會的發展、各種競爭的不斷加劇以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一些失誤,許多心理問題都表現出了向低齡化發展的趨勢。同時大中學生存在的許多心理問題的成因也常可追溯到他們的小學時代。因此,對小學生開展心理素質教育非常有必要。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
調查過程:
1、我們的調查選用華東師范大學心理系編制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entalhealthtext,簡稱MIIT)作為測驗材料。
2、從璜山鎮小的四和六年級八個自然班抽取被試共327人,其中男生173人,女生154人。年齡為11—13歲,基本上來自工人、一般干部和知識分子家庭。
調查結果:
1、就璜山鎮小大多數的小學生而言,心理發展總體還是較健康的。
2、小學生中的心理問題還是普遍存在的。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來自社會、學校和家庭,其中最主要的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的一塊誤區。受中國傳統意識的影響,也受社會、學校的片面人才觀的影響,加上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許多家庭存在著“重養育輕教育,重生理輕心理”、“智育中心論”等錯誤的家教觀念。一方面對孩子過分溺愛,一味滿足孩子的各種需要,對孩子過分保護,在許多事情上包辦代替,養成孩子依賴性強、任性固執等個性,使之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又片面追求孩子智力發展,把聰明、有知識、學習成績好作為孩子的唯一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而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長期以來學校教育沿用的應試教育模式則不但忽視對兒童心理素質的培養,還由于一味追求升學率、以分數論學生好壞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總之,從上述調查結果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杭州市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還是普遍存在的,應該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2、解決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根本是由應試教育真正向素質教育轉軌,在小學廣泛開展心理素質教育。
3、要注重改善家庭教育的方式,改變錯誤的家教觀念,保持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4、要特別重視女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當代小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調查報告范文01-15
小學生家庭作業調查報告范文12-22
小學生關于近視的調查報告12-31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計劃書10-08
中小學生思想道德調查報告范文12-30
小學生作文現狀調查報告09-15
小學生調查報告的作文合集5篇07-13
小學生調查報告的作文合集6篇07-02
小學生作文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