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結題報告

時間:2021-08-17 10:07:51 報告 我要投稿

合作學習結題報告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合作學習結題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合作學習結題報告

合作學習結題報告1

  一課題實驗與研究的提出

  小學數學作為義務教育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除了應傳授給學生一些初步的數學知識以外,還擔負著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歷史重任。傳統教育模式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忽視知識的發生過程、忽視情意教學目標、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現象,在傳統觀念的禁錮下,老師還有意無意地強化著學生對老師的依賴。從而造成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負擔過重,探索精神與創新意識的匱乏。同時,在科技日益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看到,任何大的科學研究和試驗、任何大的工程建設,都不可能由一個人獨立去完成,它需要集體的智慧與合作,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養正有日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如何探索一條適合學生生動發展,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合作品質培養的教學路子,成為新時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對的新課題。因此,我們決定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小學數學小組組合作學習”的研究,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個性探索與小組的合作探索有機結合,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體性、創造精神、實踐能力及合作意識、交往品質等多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主要原因有三:

  (1)新課程的需要:小組合作學習是對現行以知識本位、教師中心和傳授、灌輸為主要特征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造,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主動探索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全面、多樣的主體實踐活動,促進他們主體精神、實踐能力和多方面素質的專題發展;與此同時,實現對傳統課堂教學過程的根本性變革,以煥發出課堂教學的真正活力。良好的人際關系能促進學生的認知、情感和行為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習心理狀態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能在課堂上積極交往的機會,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及在交往中養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培養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極大作用的。

  (2)提高課堂效率的需要:多向交往,除了師生討論外,允許學生互相學習,這樣有利于形成積極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各類信息的溝通,有利于學生間的互幫互學、相互啟發,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無論潛能還是差異,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它們都是亟待開發利用的教育資源。越是人數多的班級,越需要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學習既拓展了課堂教學的時空,又加強了教學的個別化;因小組的精誠合作,課堂才不會再有被冷落或遺忘的角落,效力才能全面提高。同時教學由師生的雙向交流變為師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形成網狀立體的交流。

  (3)學生發展的需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民主、開放的教育環境中,學生所煥發的潛能和展現的差異,令人吃驚。這就要求在較短的課堂時間內給予學生較為充裕的活動時間,包括動手操作與相互交流、相互啟發、探索創新的時間,而小組合作學習就較好的解決了這一矛盾,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關心與相互信任相結合。學生就不會把教師單純地看成嚴厲的監督者,也不會把評分當成一種棍棒。使學生能在和諧的氣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學習、逐步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凡是給人以成功的樂趣的腦力勞動,總會收到發展學生能力的結果的。因此我們要以課題研究為契機,探索一種科學的學習指導模式,全面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進一步推動我鎮教育教學改革。

  二課題實驗與研究的目的

  1.通過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找到合作的途徑,掌握合作的基本方法。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探索出新的教學方式。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努力體現新課程理念,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體意識。

  4.通過合作學習與教學評價整合實驗與研究,給教師創造一個參與學生合作學習的機會和評價學生的平臺。

  三課題實驗與研究的意義

  交流、合作是人類社會生存至今的重要動力,面對知識經濟的到來和高科技的飛速發展,競爭越加激烈的21世紀社會,合作意識更是21世紀人才的重要意識。因此,在基礎教育改革浪潮中,實施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渠道的課堂教學,探索小組合作學習與小學生素質的發展,其實踐意義是很明顯的。該課題研究對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途徑和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小組合作學習與促進小學生社會化等教育教學理論問題也是一種有益的探索。

  四課題實驗與研究人員

  1.花溝鎮研究人員:組長賈美忠

  主要成員王君峰賈學燕陳秀榮高春燕

  2.實驗與研究人員分工

  王君峰理論研究、材料整理、成果積累、實驗與研究報報告的撰寫

  高春燕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實驗中數據的整理與收集

  五課題實驗與研究的方法

  1.加強理論學習。

  通過查閱報刊資料,上網搜索等收集有關小組合作學習方面的資料,研究內容,內化吸收,為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作好理論準備。

  2.理論指導實踐。

  在課題實驗與研究中,我們采取了邊研究、邊實驗、邊總結、邊傳播的方法。實驗教師作為首批課題實驗與研究的教師,在教學中大膽實踐,注意及時反思總結經驗,并及時把經驗匯總,傳遞給第二批實驗教師,使第二批教師能夠更充分的認識小組合作學習,讓更多的教師參與到課題實驗與研究中來。

  六、課題實驗與研究的內容

  1.建立有實效的學習小組。

  科學建立學習小組是成功的關鍵。①將同班的學生按異質分組的原則,把不同性別、不同成績、不同能力的四名同學按前后桌位排列,以便隨時討論。②在廣泛發動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推選組織能力強,有責任心,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組織、領導全組的討論活動。③對全班同學進行小組討論學習的動員和訓練,鼓勵每個學生都要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在討論中爭做發現者、創新者,特別關注后進生,要克服自卑,認真研究,大膽發言,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④及時對小組長提出要求,提高其組織、領導能力。

  2.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流程程序。

  我們課題組經過反復實踐與論證,總結出了適合課堂教學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流程:營造合作氛圍——明確合作目標——指導合作過程——匯報合作成果——評價合作結果。

  3.在小組合作學習與教學評價整合的實驗與研究中,重點做了如下幾點:①在評價態度上,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②在評價內容上,既肯定學生學習的結果,又鼓勵學生學習的努力程度。③在評價的視角上,站在了學生的高度上。④在評價的標準上,以個體縱向比較為主。⑤在評價的公正上,讓學生有發展的信心。⑥在評價方式上,采取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評、成長記錄袋等。

  七課題實驗與研究的步驟及過程

  第一步:(20xx.1——20xx.6)我們通過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建立小組合作學習機制。

  第二步:(20xx.9——20xx.6)在總結和改革第一步的同時,我們創造性構建出“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流程模式。

  第三步:(20xx.9——20xx.6)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流程模式,進行了完善小組合作學習的擴大范圍實驗與研究,并取得了滿意效果。

  第四步:(20xx.9——20xx.12)我們在完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基礎上,進行了小組合作學習與教學評價整合的研究和實驗,深化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第五步:(20xx.1——20xx.12)我們針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驗與研究成果,召開了課題實驗、研究的總結與交流會議,并撰寫了課題實驗與研究的工作總結和結題報告。

  八課題實驗與研究的成果。

  1.小組合作學習實驗促進了學生的評價能力的提高,規范了學生的學習行為。

  通過實驗,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減輕了學生的課外負擔,端正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學習行為,而且他們在課堂上表現活躍,回答問題積極,社會實踐、調查能力增強,課堂氣氛活躍,性格發生了很大變化。

  下邊是我們對陳秀榮老師執教的三年級數學實驗班進行的.學習行為問卷調查:

  有效問卷學習數學態度%小組合作學習與評價的能力%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評價他人的能力%

  喜

  歡一

  般不

  喜

  歡樂意合作與評價一

  般不樂意合作與評價積

  極一

  般不

  積

  極樂

  意一

  般不

  樂

  意

  前測94.71958.338.92.860.221.118.753.315.231.552.628.518.9

  后測97.31976.323.7084.215.8075.624.4081.615.43

  比差018-15.2-2.824-5.3-18.742.316-31.529-13.1-15.9

  由上表可以看出:小組合作學習實驗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利于提高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教學評價的能力。

  2.創設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氛圍,有利于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興趣是的老師,小組合作學習由于采用了小組討論、所學知識與社會調查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從而為課堂創設了一種的教學氛圍,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各種能力。下面是我們對賈學燕老師實驗前和實驗中學生進行嚴格的問卷調查,所取得的一些數據

  人

  數對小組合作學習感興趣%參加社會調查的能力%社會實踐操作

  能力%對教學中的評價%

  感

  興趣一

  般不感

  興趣樂

  意一

  般不

  樂意熟

  練一般不

  熟練樂

  意一般不

  樂意

  實驗前2857.921.12131.55018.528.931.634.565.828.95.3

  實驗中2884.215.8081.615.4354.936.88.381.618.40

  由以上對照數據可以看出,實驗中學生學習興趣有了顯著的改觀,社會調查、實踐能力、對教學的評價有了較大提高。具體表現為實驗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敏捷,能主動提出問題。喜歡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生的各種興趣和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3.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教學的多邊互助,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平等參與的機會。

  小組合作學習增加了個體與個體、個體與小組、小組與小組、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的機會,學生獲得的表現機會要比單純的小組合作學習更多得多。下面是實驗教師王君峰與對照班教師教學同一內容的比較表:

  班級實驗班對照班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嘗試教學法

  教學內容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師直接講授時間10分鐘22分鐘

  學生發言人數23人16人

  討論時間10分鐘0

  課堂作業完成課本練習和提高性題完成“做一做”和課本練習

  做題正確率95%83%

  從而可以看出:王君峰老師非常注重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使他們在動口、動手、動腦、團結協作、取長補短中獲取知識,對此學生做題正確率高。

  4.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小組合作學習是師生互動、互評和個別指導與個別評價的有機結合,引導學生的個別差異作為一種積極的教育資源加以利用,做到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后進生“吃得了”的分層效果,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使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5.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下面是王君峰老師與對照班的一次成績對比統計表。

  班

  別教

  法實驗前實驗后

  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末考試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人均分及格率優秀率人均分及格率優秀率

  實驗班小組合作學習71.484.5%63.4%89.193.3%73.3%

  對照班嘗試教學法72.291.6%66.7%80.888.3%45.7%

  從上表可以看出: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很大益處。

  6.實驗中構建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流程模式。

  在實驗與研究中,我們不斷總結經驗,繼承實驗中的成果。結合我鎮實際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經過反復論證和實踐,在全體實驗教師的努力下,我們總結出一套適合我鎮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流程模式。

合作學習結題報告2

  一課題實驗與研究的提出

  小學數學作為義務教育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除了應傳授給學生一些初步的數學知識以外,還擔負著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歷史重任。傳統教育模式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忽視知識的發生過程、忽視情意教學目標、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現象,在傳統觀念的禁錮下,老師還有意無意地強化著學生對老師的依賴。從而造成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負擔過重,探索精神與創新意識的匱乏。同時,在科技日益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看到,任何大的科學研究和試驗、任何大的工程建設,都不可能由一個人獨立去完成,它需要集體的智慧與合作,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養正有日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如何探索一條適合學生生動發展,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合作品質培養的教學路子,成為新時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對的新課題。因此,我們決定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小學數學小組組合作學習”的研究,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個性探索與小組的合作探索有機結合,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體性、創造精神、實踐能力及合作意識、交往品質等多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主要原因有三:

  (1)新課程的需要:小組合作學習是對現行以知識本位、教師中心和傳授、灌輸為主要特征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造,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主動探索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全面、多樣的主體實踐活動,促進他們主體精神、實踐能力和多方面素質的專題發展;與此同時,實現對傳統課堂教學過程的根本性變革,以煥發出課堂教學的真正活力。良好的人際關系能促進學生的認知、情感和行為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習心理狀態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能在課堂上積極交往的機會,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及在交往中養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培養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極大作用的。

  (2)提高課堂效率的需要:多向交往,除了師生討論外,允許學生互相學習,這樣有利于形成積極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各類信息的溝通,有利于學生間的互幫互學、相互啟發,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無論潛能還是差異,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它們都是亟待開發利用的教育資源。越是人數多的班級,越需要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學習既拓展了課堂教學的時空,又加強了教學的個別化;因小組的精誠合作,課堂才不會再有被冷落或遺忘的角落,效力才能全面提高。同時教學由師生的雙向交流變為師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形成網狀立體的交流。

  (3)學生發展的需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民主、開放的教育環境中,學生所煥發的潛能和展現的差異,令人吃驚。這就要求在較短的課堂時間內給予學生較為充裕的活動時間,包括動手操作與相互交流、相互啟發、探索創新的時間,而小組合作學習就較好的解決了這一矛盾,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關心與相互信任相結合。學生就不會把教師單純地看成嚴厲的監督者,也不會把評分當成一種棍棒。使學生能在和諧的氣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學習、逐步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凡是給人以成功的樂趣的腦力勞動,總會收到發展學生能力的結果的。因此我們要以課題研究為契機,探索一種科學的學習指導模式,全面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進一步推動我鎮教育教學改革。

  二課題實驗與研究的目的

  1。通過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找到合作的途徑,掌握合作的基本方法。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探索出新的教學方式。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努力體現新課程理念,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體意識。

  4。通過合作學習與教學評價整合實驗與研究,給教師創造一個參與學生合作學習的機會和評價學生的平臺。

  三課題實驗與研究的意義

  交流、合作是人類社會生存至今的重要動力,面對知識經濟的到來和高科技的飛速發展,競爭越加激烈的21世紀社會,合作意識更是21世紀人才的重要意識。因此,在基礎教育改革浪潮中,實施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渠道的課堂教學,探索小組合作學習與小學生素質的發展,其實踐意義是很明顯的。該課題研究對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途徑和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小組合作學習與促進小學生社會化等教育教學理論問題也是一種有益的探索。

  四課題實驗與研究人員

  1。花溝鎮研究人員:組長賈美忠

  主要成員王君峰賈學燕陳秀榮高春燕

  2。實驗與研究人員分工

  王君峰理論研究、材料整理、成果積累、實驗與研究報告的撰寫

  賈學燕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的實驗和日常材料積累(1)

  陳秀榮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的實驗和日常材料積累(2)

  高春燕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實驗中數據的整理與收集

合作學習結題報告3

  一、課題實驗與研究的提出

  小學數學作為義務教育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除了應傳授給學生一些初步的數學知識以外,還擔負著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歷史重任。傳統教育模式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忽視知識的發生過程、忽視情意教學目標、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現象,在傳統觀念的禁錮下,老師還有意無意地強化著學生對老師的依賴。從而造成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負擔過重,探索精神與創新意識的匱乏。同時,在科技日益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看到,任何大的科學研究和試驗、任何大的工程建設,都不可能由一個人獨立去完成,它需要集體的智慧與合作,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養正有日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如何探索一條適合學生生動發展,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合作品質培養的教學路子,成為新時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對的新課題。因此,我們決定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小學數學小組組合作學習”的研究,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個性探索與小組的合作探索有機結合,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體性、創造精神、實踐能力及合作意識、交往品質等多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主要原因有三:

  新課程的需要:小組合作學習是對現行以知識本位、教師中心和傳授、灌輸為主要特征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造,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主動探索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全面、多樣的主體實踐活動,促進他們主體精神、實踐能力和多方面素質的專題發展;與此同時,實現對傳統課堂教學過程的根本性變革,以煥發出課堂教學的真正活力。良好的人際關系能促進學生的認知、情感和行為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習心理狀態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能在課堂上積極交往的機會,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及在交往中養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培養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極大作用的。

  提高課堂效率的需要:多向交往,除了師生討論外,允許學生互相學習,這樣有利于形成積極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各類信息的溝通,有利于學生間的互幫互學、相互啟發,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無論潛能還是差異,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它們都是亟待開發利用的教育資源。越是人數多的班級,越需要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學習既拓展了課堂教學的時空,又加強了教學的個別化;因小組的精誠合作,課堂才不會再有被冷落或遺忘的角落,效力才能全面提高。同時教學由師生的雙向交流變為師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形成網狀立體的交流。

  學生發展的需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民主、開放的教育環境中,學生所煥發的潛能和展現的差異,令人吃驚。這就要求在較短的課堂時間內給予學生較為充裕的活動時間,包括動手操作與相互交流、相互啟發、探索創新的時間,而小組合作學習就較好的解決了這一矛盾,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關心與相互信任相結合。學生就不會把教師單純地看成嚴厲的監督者,也不會把評分當成一種棍棒。使學生能在和諧的氣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學習、逐步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凡是給人以成功的樂趣的腦力勞動,總會收到發展學生能力的結果的。因此我們要以課題研究為契機,探索一種科學的學習指導模式,全面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進一步推動我鎮教育教學改革。

  二、課題實驗與研究的目的

  1、通過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找到合作的途徑,掌握合作的基本方法。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探索出新的教學方式。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努力體現新課程理念,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體意識。

  4、通過合作學習與教學評價整合實驗與研究,給教師創造一個參與學生合作學習的機會和評價學生的平臺。

  三、課題實驗與研究的意義

  交流、合作是人類社會生存至今的重要動力,面對知識經濟的到來和高科技的飛速發展,競爭越加激烈的21世紀社會,合作意識更是21世紀人才的重要意識。因此,在基礎教育改革浪潮中,實施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渠道的課堂教學,探索小組合作學習與小學生素質的發展,其實踐意義是很明顯的。該課題研究對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途徑和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小組合作學習與促進小學生社會化等教育教學理論問題也是一種有益的探索。

  四、課題實驗與研究人員

  1。花溝鎮研究人員:組長:賈美忠

  主要成員:王君峰、賈學燕、陳秀榮、高春燕

  2。實驗與研究人員分工

  王君峰理論研究、材料整理、成果積累、實驗與研究報告的撰寫

  賈學燕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的實驗和日常材料積累

  陳秀榮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的實驗和日常材料積累

  高春燕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實驗中數據的整理與收集

  五、課題實驗與研究的方法

  1、加強理論學習。

  通過查閱報刊資料,上網搜索等收集有關小組合作學習方面的資料,研究內容,內化吸收,為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作好理論準備。

  2、理論指導實踐。

  在課題實驗與研究中,我們采取了邊研究、邊實驗、邊總結、邊傳播的方法。實驗教師作為首批課題實驗與研究的教師,在教學中大膽實踐,注意及時反思總結經驗,并及時把經驗匯總,傳遞給第二批實驗教師,使第二批教師能夠更充分的認識小組合作學習,讓更多的教師參與到課題實驗與研究中來。

  六、課題實驗與研究的內容

  1、建立有實效的學習小組。

  科學建立學習小組是成功的關鍵。

  ①將同班的學生按異質分組的原則,把不同性別、不同成績、不同能力的四名同學按前后桌位排列,以便隨時討論。

  ②在廣泛發動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推選組織能力強,有責任心,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組織、領導全組的討論活動。

  ③對全班同學進行小組討論學習的動員和訓練,鼓勵每個學生都要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在討論中爭做發現者、創新者,特別關注后進生,要克服自卑,認真研究,大膽發言,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④及時對小組長提出要求,提高其組織、領導能力。

  2、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流程程序。

  我們課題組經過反復實踐與論證,總結出了適合課堂教學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流程:營造合作氛圍——明確合作目標——指導合作過程——匯報合作成果——評價合作結果。

  3。在小組合作學習與教學評價整合的實驗與研究中,重點做了如下幾點:

  ①在評價態度上,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

  ②在評價內容上,既肯定學生學習的結果,又鼓勵學生學習的努力程度。

  ③在評價的視角上,站在了學生的高度上。

  ④在評價的標準上,以個體縱向比較為主。

  ⑤在評價的公正上,讓學生有發展的信心。

  ⑥在評價方式上,采取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評、成長記錄袋等。

  七、課題實驗與研究的步驟及過程

  第一步:(——)我們通過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建立小組合作學習機制。

  第二步:(——)在總結和改革第一步的同時,我們創造性構建出“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流程模式。

  第三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流程模式,進行了完善小組合作學習的擴大范圍實驗與研究,并取得了滿意效果。

  第四步:(——)我們在完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基礎上,進行了小組合作學習與教學評價整合的研究和實驗,深化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第五步:(——)我們針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驗與研究成果,召開了課題實驗、研究的總結與交流會議,并撰寫了課題實驗與研究的工作總結和結題報告。

  八、課題實驗與研究的成果。

  1、小組合作學習實驗促進了學生的評價能力的提高,規范了學生的學習行為。

  3、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教學的多邊互助,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平等參與的機會。

  4、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5、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6、實驗中構建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流程模式。

  在實驗與研究中,我們不斷總結經驗,繼承實驗中的成果。結合我鎮實際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經過反復論證和實踐,在全體實驗教師的努力下,我們總結出一套適合我鎮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流程模式。

  參考文獻:

  裴娣娜: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主體教育發展性教學實驗室研究報告

  王坦:《論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教育評論1994。

  張斌:《論合作學習及其對學生行為和態度的影響》,教育理論與實踐1999

  曾令鵬:《小學數學教學與評價》20xx。10

  尹縱禹、張梅玲:《和諧、合作、發展》20xx。

  田建芬:《合作學習淺析》

【合作學習結題報告】相關文章:

課題結題鑒定意見02-25

課堂教學模式可行性研究結題報告02-12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15篇)12-23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15篇01-14

小組合作學習工作總結12-30

生物小組合作學習工作總結11-26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精選6篇)01-07

小學小組合作學習總結范文(精選5篇)01-08

有關學習委員述職報告三篇08-11

林地開發合作03-1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精品成人区中文字幕 | 色综合久久综合国产精品 | 亚洲无玛中文字幕久久婷婷 | 亚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第一页 |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地址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