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教媒體對美術課堂教學的作用
摘要:電教媒體是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的新型教育手段,也是現代教學的一個重要標志,通過這種先進教學手段的運用,能夠增加美術課程的內容,豐富學生的審美想象,促進美術教學形象化以及直觀化,也讓美術課程顯現出更大的說服力與感染力。普通高中美術教師要認清電教媒體在優化美術課堂教學當中的積極作用,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之下靈活引入電教媒體手段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促使學生直觀品味美術藝術的特色和魅力,增強學生的審美素質。
關鍵詞:電教媒體;普通高中;美術課;優化作用
普通高中美術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僅要關注傳統教學方法的運用,發揚傳統教學的優勢,更要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特別是把電教媒體應用到美術課堂實踐中,真正讓美術知識與技巧交融成一個整體,讓學生在優質的教育環境之下提升創作水平以及美術素養。普通高中美術教師要達成美術教育目標,在提高學生創作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層次,就必須在改革傳統教育方案的背景下,靈活引入電教媒體手段,對美術課堂教學進行合理設計,給學生營造一個生動直觀的美術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當中完善技巧,提高學生美術核心素養[1]。
1、電教媒體對美術課堂教學的優化作用
教育現代化的落實與現代科技的普及存在著密切的關系,電教媒體作為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手段擁有傳統教育手段不具備的優勢,把電教媒體應用到美術課堂教學中當然也獲得了非常突出的作用[2]。電教媒體和美術課堂教學整合的作用和優勢主要體現在:第一,提高普通高中生美術學習動力。電教媒體不同于學生以往接觸的教學手段,實現了圖文聲像等多元要素的結合,能夠利用更加立體全面的方式為學生呈現美術知識,增加學生的知識經驗積累,促使學生品味美術藝術的獨特魅力。第二,豐富美術課堂教學內容。課外的美術資源是學生美術素質得以發展的保障,特別是網絡平臺上的美術資源,內容和形式都非常豐富,可以帶給學生無限享受,也能夠拓寬學生知識面,彌補學生美術學習中的不足。第三,活躍美術課堂氛圍。在積極推動美術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引入新型教學模式,改變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狀態,是教育改革的重點。電教媒體的引入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活躍寬松的學習環境,建構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讓學生在優質的學習環境下充分發揮創造力,在精彩紛呈的美術課堂上實現創新發展。
2、電教媒體在美術教學應用中的原則
電教媒體是一種新型教學工具和手段,是打破傳統美術教育模式,給美術課堂帶來新活力的方法。雖然這種教學手段在美術教學當中的功能優勢得到了驗證,但是如果教師對電教媒體手段運用的方法把握不當,則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影響美術教育的長效發展[3]。美術教師在電教媒體的應用當中應該積極遵循以下原則:一是適時原則。電教媒體手段的運用應該把握好時機,而不是不顧場合和學生內在需求的情況下隨意使用電教媒體手段,否則會影響教學手段作用的發揮,也會影響美術教學科學性。如教師可以在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學習、設計美術課堂導入、進行美術教學歸納等時間點利用電教媒體,幫助學生輕松解決美術學習難題。二是適度原則。電教媒體在美術教學當中應用的頻率應該進行有效把握,并不是運用的越多越好,而是充分考量美術教學要求,堅持適度運用,如果一味用電教媒體替代對學生的知識技巧指導,很容易讓美術教學流于形式,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三是互動原則。教師在用電教媒體輔助美術課堂教學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主動和同伴以及教師進行互動交流,踴躍表達各自的觀點和想法,累積更多的成功學習經驗,構建新型師生關系,體現互動教學的優勢。
3電教媒體應用于美術課堂教學的實踐策略
3.1利用電教媒體優化課程導入。課堂導入環節是教師特別重視的一個教學環節,通過科學導入方法的選擇和應用能夠讓課堂教學順利開場,在極短的時間內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開始階段就對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興趣,主動參與到進一步的學習活動當中。雖然課堂導入在一節課當中并沒有占用很多時間,但是卻直接影響整堂課的教學成效。所以教師往往會在課堂導入環節下功夫,積極思考科學化的教學手段,保證學生的學習實效。對于美術教學來說,電教媒體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也是優化美術教學導入的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以及興趣愛好引入學習資料,并用電教媒體進行直觀呈現,帶給學生耳目一新的學習感受,順利完成新課導入。例如,在教學“什么是美術作品”時,教師就可以課前收集大量極具代表性的美術作品,在課程導入階段,用電教媒體展示在學生面前,比方說現代雕塑作品、《最后的晚餐》《八駿圖》、剪紙作品等。在給學生呈現出這些作品之后,學生自然會對美術作品的概念形成初步的認識,也可以在直觀分析以及歸納總結當中把握美術作品的共性,在順利完成導入任務的同時,啟迪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思想。3.2利用電教媒體啟發想象能力。從心理學角度進行分析,想象力是人在大腦當中加工已有表象進而創造新形象的一個過程,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遠遠比知識重要,原因是知識有限,想象力卻是無限的囊括世界上的所有,也為知識進化提供了重要的動力源泉。想象能力培養是普通高中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更是達成美術素質教育目標的任務。電教媒體在培養學生藝術想象力方面有著非常獨特的優勢,教師可以挖掘電教媒體當中的多種活躍因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考空間。一是利用音樂形象培養想象力。音樂和美術是姊妹藝術,在對音樂進行欣賞的過程中,常常能夠讓人生成聯想與想象。于是教師可以利用電教媒體給學生播放多種不同類別的音樂作品,比如《金蛇狂舞》《命運》《小夜曲》《野蜂飛舞》等,然后要求學生結合音樂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利用抽象的點線面以及色彩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和想象,創作出富有變化的畫面。二是運用畫面形象激發想象力。想象力的發展離不開豐富的表象信息,而電教媒體就能夠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表象材料,豐富學生的藝術經驗以及實際積累,為學生創作出優質的.美術作品提供保障。3.3利用電教媒體創新鑒賞教學。審美鑒賞能力培養是美術教學的核心任務,重點關注的是學生對自然美以及藝術美的感知與欣賞能力。為了讓學生的欣賞水平以及審美素養得到有效發展,教師需要對傳統的鑒賞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改革,重點側重激發學生的審美追求,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讓學生把欣賞作品以及從作品當中獲得營養作為美術學習的重中之重。電教媒體是美術鑒賞教學可以創新的有效手段,在美術欣賞課程實踐當中可以利用幻燈片投影展示名家作品,利用更富吸引力的方法展現名家美術作品的精華和獨特性,確保鑒賞教學有效性。比如在引導學生鑒賞法國畫家莫奈的《日出印象》時,就可以用幻燈片呈現作品,把學生帶入到富有真實感的審美世界當中,讓學生如同真正是看到了日出時海邊的美景有朝霞有朦朧的霧氣,還有閃耀光芒的天光水色,這些都不禁讓人贊嘆。等到給學生呈現了這些作品之后,教師還可以就作品時代背景、思想藝術內涵、風格等進行說明,促進學生鑒賞能力的綜合提升。現代科技的發展和應用讓計算機逐步走入課堂,用先進技術手段輔助教育教學已然成了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在美術教育領域,現代教育手段能夠體現出極強的輔助作用,給教育教學提供創新模式與廣闊空間,拓寬學生的眼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電教媒體能夠變抽象為具體變平面為立體,促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進行美術作品的分析與理解,激活學生創新思維,增加學生創作靈感,讓學生在美術學習當中獲得更精彩的發揮。普通高中美術教師在運用先進技術優化美術教學時,應該秉持適度、適當以及適時運用的原則,充分發揮電教媒體的輔助功能,讓先進的教育手段為美術教學服務,真正做到錦上添花。
[參考文獻]
[1]李丹陽.淺析如何巧用電教媒體優化美術教學[J].新課程,20xx(11):40-41.
[2]劉潔.利用電教媒體探索幼兒美術教學新路[J].文理導航,20xx(33):28-29.
[3]張黎紅.淺析如何在美術教學中貫徹直觀性原則[J].教師,20xx(18):103.
【電教媒體對美術課堂教學的作用】相關文章:
3.催告函的作用
4.媒體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