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國融資租賃現狀調查報告
根據發展需要,抽樣調查了全國融資租賃行業排前10家企業經營特色及經營業績情況,并進行調查研究分析,現將情況進行交流。
近幾年,國內融資租賃行業資產規模與業務規模增長較快,在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國家及地方扶持政策不斷加碼,支撐融資租賃行業發展的會計、監管、稅收、法律“四大支柱”不斷完善,融資租賃行業發展步入黃金時期。同時,隨著中國宏觀經濟進入“新常態”和經濟增度中樞的下移,融資租賃行業呈現出典型的“順周期”特點,增長速度收緩、利差收窄、不良暴露,加之行業盈利模式的高度透明和產品的嚴重同質化,融資租賃行業也面臨著如何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環境下,進行經營特色轉型、資產配置重構和風險偏好的調整。
報告在分析國內融資租賃行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選取全國前10家融資租賃公司(其中,金融租賃公司8家,包括銀行系金租6家、產業系金租2家;融資租賃公司2家,包括內資租賃1家、外資租賃1家)作為重點調查研究對象,并通過分析其發展情況、經營特色和業績狀況,為恒豐金融租賃公司的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國內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現狀
(一)企業戶數。
截至2015年底,全國在冊運營的各類融資租賃公司(不含單一項目融資租賃公司)金融租賃、內資租賃、外資租賃三類融資租賃企業總數約為4508家(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三類融資租賃企業戶數已到達5022家),比上年底的2202家增加2306家,總增幅達104.7%。其中,金融租賃47家,同比增長56.7%;內資租賃190家,同比增長25.0%;外資租賃4271家,同比增長111.4%。
(二)注冊資本金。
2015年底,租賃行業注冊資本金統一按人民幣計算,約合15165億元,比上年底的6611億元增長8554億元,增幅為129.4%。其中,內資租賃為1027億元,增加188億元;金融租賃為1358億元,增加386億元;外資租賃約為12780億元,增加約7980億元。
(三)業務合同余額。
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國融資租賃合同余額約4.44萬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底的3.2萬億元增加約1.24萬億元,增長幅度為38.8%。其中,金融租賃合同余額約1.73萬億元,增長33.1%;內資租賃合同余額約1.3萬億元,增長30.0%;外商租賃合同余額約1.41萬億元,增長56.7%。截至2015年底,全國融資租賃合同余額約為4.28萬億元,比上年底的3.20萬億元增加1.08萬億元,增幅為33.8%。
(四)資產規模。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末,全國主要40家金融租賃公司,資產總額16314.25億元,負債總額14388.39億元,所有者權益1925.86億元,實現凈利潤177.51億元。2015年,金融租賃公司通過融資租賃服務積極支持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三農”、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經營情況和資產質量保持良好。
二、國內融資租賃行業發展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一)宏觀經濟下行,融資租賃行業難以避免“順周期”效應。
宏觀經濟發展進入下行周期,以往投資驅動型的經濟增長模式難以為繼。宏觀經濟不利環境將會從三個方面對融資租賃行業產生負面影響:一是,國內投資需求不旺,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下滑,對整個行業業務量增速有所制約;二是,生產領域持續通縮打開貨幣政策放松空間,央行很可能進一步降息,這會降低新增業務的利差收益,從而對國內融資租賃行業盈利造成影響;三是,優質資產獲取難度增大,融資租賃公司的信用風險暴露開始增加,影響融資租賃行業的資產配置和議價能力。
(二)監管力度加強,行業逐漸規范化。
銀監部門對金融租賃公司的監管一直較為嚴格。融資租賃行業近幾年持續爆發式增長,行業內公司數量眾多,存在良莠不齊和分化現象,監管更加注重租賃公司實質性開展業務的情況,并要求金融租賃公司堅守行業本質,通道類、類貸款方式的融資租賃業務引起監管重視。
(三)全面“營改增“,抑制售后回租業務發展。
自2016年5月1日起,中國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占比高達80%的售后回租業務被列入貸款類業務執行6%的增值稅率,但同時規定下游企業不能作為進項抵扣,故承租人實際融資成本上升,租賃公司減少的稅負遠少于承租人實際增加的融資成本,使得售后回租喪失了相對銀行貸款的節稅優勢,這將對金融租賃行業的發展速度、業務模式、定價結構及行業競爭力產生影響。
(四)總體信用風險或將繼續上升,但行業差別明顯。
2016年,融資租賃行業整體面臨的信用風險處于上升趨勢,但不同細分行業差別較大。例如,鋼鐵、煤炭等一些傳統的周期性行業產能過剩較為嚴重,預計信用風險將持續上升。而對于技術含量較高的高端裝備制造,或者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健康醫療等弱周期行業,他們或掌握核心科技,或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或市場需求旺盛,這些領域的信用風險較為可控。
(五)租賃行業人才匱乏,招攬人才難度較大。
融資租賃行業是集技術與貿易、融資與融物于一體的新型金融產業,需要懂技術、法律、會計、金融和風險管理的復合型人才。目前,多數融資租賃公司的管理模式較為粗放,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得益于其股東背景,管理和運行則相對規范。行業內懂業務、懂風險、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相對匱乏,而且人員流動性較強,招攬人才難度較大。
三、全國前10家融資租賃企業經營特色分析
(一)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6家
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經營特色: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優勢在于股東信用背書優勢、融資優勢、渠道優勢、管理優勢和人才優勢,業務布局傾向于航空、船舶、政府平臺、大型設備、能源、醫療等領域,單筆業務規模較大,融資利率與銀行貸款持平或略高。未來幾年,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將逐漸向輕資產方面轉型,資產的周轉速度和配置結構將會出現分化,高新技術、節能環保、高端裝備等戰略新興產業將會成為競爭的焦點,行業聚焦、客戶聚焦、差異化經營將會催生某一行業領域里的專業化公司。
(二)產業系金融租賃公司2家
產業系金融租賃公司經營特色,以調查的某公司為例:①產業行業。公司把能源行業業務作為支柱業務,以深度產融結合和開發“大能源”領域市場作為戰略核心,實施優先發展石油天然氣,煤炭、水電、核電、風電、光電并舉的能源市場投放策略,并在相關領域具備產品設計能力。②交通運輸。公司將交通運輸作為繼能源領域之后的又一重要業務板塊,在鐵路運輸、道路運輸、水上運輸、航空運輸及管道運輸等國民經濟基礎產業不斷優化投放結構,積極支持優質項目,以創新的方案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專業化、特色化融資服務。③公用事業。積極投入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公司將城市公用事業作為第三大支柱業務板塊,為供水、供氣、供熱、供電、固廢污水處理等行業的客戶提供高效的資金解決方案。
(三)融資租賃公司2家
融資租賃公司經營特色:融資租賃公司與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因股東背景和監管對象的差異,在業務領域、盈利模式、經營模式、風險偏好、融資來源、人員素質、薪酬體系、風險緩釋措施等方面有所不同。融資租賃公司市場化程度較高,其平均綜合租賃率在10-15%左右,其單筆業務規模往往較小,從業人員數量多,人均利潤較低。
四、恒豐金融租賃公司應借鑒及思考的方面
(一)戰略定位思考
以國家“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自貿區建設為契機,充分利用深圳前海打造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的歷史機遇,秉持“穩健經營、持續發展”的經營理念,確立“立足前海、輻射全國、面向海外”的區域定位,堅持“差異化競爭、精細化營銷、專業化經營、集約化發展”市場策略,秉承恒豐“狼兔”文化精髓,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以打造“風險管理最佳、經營特色鮮明、盈利能力一流、創新能力突出”的國內一流金融租賃公司為目標,為客戶提供專業化的金融租賃服務,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二)區域定位思考
1.立足前海。充分依托深圳前海自貿區各項制度政策優勢和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城市的重要定位,深耕細作,立足大本營,逐步確立恒豐金融租賃公司在深圳市和廣東省內金融租賃行業的龍頭地位。
2.輻射全國。貫徹恒豐銀行“植根魯蘇、深耕成渝、拓展中部六省及海西、進軍京滬廣深”的區域發展策略,將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山東、南京、杭州、重慶、福建作為重點異地業務區域,通過確立在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珠三角的市場地位,逐步形成輻射全國的業務發展局面。
3.面向海外。充分利用深圳前海 “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和“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的各項優勢,積極利用中國與東盟10國的國際貿易往來,貫徹落實我行“國際化”經營戰略部署,創新融資渠道和業務模式,開展跨境人民幣融資和跨境融資租賃業務,逐步形成面向海外的業務發展局面。
(三)行業定位思考
根據廣東省、深圳市、前海自貿區以及國內核心異地業務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形勢,審慎科學的選擇可以開展租賃業務的行業和產業,建立行業、客戶準入退出機制,積極支持配合國家和地方戰略要求,傳統產業與新興戰略產業相結合,擬開展的主要行業如下:工業生產設備及機器人領域融資租賃;公共交通融資租賃;石油機械設備及油田勘探裝備;工程機械設備及裝備制造融資租賃;航空運輸設備融資租賃;船舶運輸設備及海工領域融資租賃;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領域融資租賃;環保設施及醫療設備融資租賃;智能工廠設備及電動生態汽車相關設備融資租賃;中小企業及“三農”龍頭企業農業機械設備融資租賃。
五、調查分析對后期發展的建議
經過籌備和對行業的了解,對恒豐銀行發起金融租賃公司籌備和設立以后的發展有如下建議:
1.金融租賃公司籌備要采取“邊籌建、邊拓展儲備業務”的方式。通過積極開拓營銷,選擇符合國家行業發展導向的優質企業,大力儲備“資產端”客戶;積極協調中小法人商業銀行達成授信意向,確保恒豐金融開業后“負債端”的資金來源。
2.重視人才的組合使用,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分配機制,力爭實現“六能”即: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以高效多能的機制開展工作。
3.開展總行與金租的協同聯動發展,實現系統內總分支行與恒豐金租積極加強在產品、項目、技術、創新、租后管理和分配激勵機制等方面的聯動合作。
4.實現規模效應,開業1-2年內,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快速做強做大資產規模、效益、質量,樹造品牌影響力,奠定穩定的行業地位。
5.積極適應監管要求,力爭1年內達到監管三級評級,2年內達到監管二級評級;實現規模、質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長。
6.尋求股東和董事會的幫助支持,公司在成立后的3年內不進行分紅,1-2年逐步增加注冊資本金50-100億元,充分發揮資本撬動資產規模的效應,從而增加公司的會計資本。
7.在符合公司治理要求的前提下,循序漸進的設置前臺營銷業務部門,遵循經濟手段管理經營的策略,實現投入產出和成本效益匹配原則,恰當設立機構,增加人員,確保規模、效益和質量的同步發展。
8.恒豐金融租賃公司成立以后,還要總行給予大力支持,希望從人力資源、風險管控、財務管理方面給予派駐管理人員,進行扶持、幫助、監控管理,實現與公司雙向協同推動發展。
【我國融資租賃現狀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我國土壤污染現狀調查報告06-26
我國民宿產業現狀調查報告范文06-29
融資租賃發展現狀與合同范本10-27
我國土壤污染現狀調查報告分析07-20
現狀調查報告06-10
融資租賃協議10-01
【經典】融資租賃的合同09-19
融資租賃合同06-13
融資租賃的合同09-15
農村現狀調查報告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