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湖北、甘肅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調查報告
《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抽樣調查報告——北京、湖北、甘肅》日前在北京發布。據《報告》顯示,北京等三地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較低,為8.41%。即每100個15~69歲居民中,僅有不足9人具備環境與健康基本理念、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而基本理念、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素養水平分別為20.11%、5.85%和24.27%,其中,基本知識水平低是導致環境與健康素養總體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據介紹,為了解現階段公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在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的組織領導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聯合北京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和蘭州大學等完成了三省(市)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抽樣調查,調查采取整群隨機抽樣方式從北京、湖北、甘肅3省(市)選取15~69歲常住居民3128人。
從基本理念有關問題回答看,北京三地絕大部分居民已了解環境對健康的重要性,且城鄉居民沒有明顯差異,但普遍對環境與健康之間復雜關系認知不足,如沒有暴露在污染環境中就不會有影響、不存在“零風險”等問題的正確回答率僅27.84%、22.01%。另外,居民普遍了解自我防護以及預防的重要性,但自身采取行動保護環境進而維護健康的參與意識不強。
從基本知識有關問題回答看,居民對空氣、水、輻射、鉛污染等環境與健康熱點問題有關科學知識掌握不足,相關問題正確回答率低于30%;居民對霧霾防護、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的行為知識掌握仍然相對較低,正確回答率低于30%。其中,城市居民的正確回答率,對霧霾防護和預防鉛污染行為知識等的掌握程度均高于農村居民。
從基本技能有關問題回答看,城鄉居民對信息獲取渠道上的'認知沒有明顯差異,總體上看,城鄉居民普遍掌握了信息獲取、應對突發事件、投訴和維權的簡單技能和嘗試,但對信息理解的正確回答率,以及具體操作細節,城市居民都明顯高于農村居民。
《報告》還顯示,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低加大了社會治理成本。居民高度關注環境與健康問題并具有強烈風險感知,但局限于表面認知,知識儲備、理性認識不足,不利于個體保護環境、維護健康行為的養成,既增加個體健康風險進而加重社會疾病負擔,也妨礙風險交流。
此外,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提升任務艱巨。農村、女性、低學歷、高年齡段人群素養水平整體較低,與經濟水平、受教育程度以及宣教科普投入力度、覆蓋率和可及程度等有關,即便是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相對較高的城市、高學歷、低年齡段居民,其基本健康知識也是明顯“短板”。
當前我國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但在重度霧霾時,北京等城市的大街上,依然處處可以看到人們在跳廣場舞;在粉塵排放較多的車間里,工人沒有戴口罩等防護工具……
《報告》稱,基本知識的不足必然影響基本理念的形成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因此,提高公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是需要全社會關注的問題。為營造保護環境、促進健康的社會風尚,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應大力推進環境與健康普及傳播工作,建議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等把環境與健康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引導新聞媒體設立環境與健康有關的科普類專欄、頻道等;鼓勵社會組織和環保志愿者等開展環境與健康知識的普及;將整體提升公民環境與健康素養納入環境保護重要議事日程,把監測和評估公民環境與健康素養作為“十三五”時期環境保護的一項常規工作,并針對不同人群制定差異化的素養提升目標和措施。
本次調查對象來自北京、湖北、甘肅3省(市)的9個市/區、18個鄉鎮/街道、36個村/居委會。調查按照統一的質量控制方案,對各關鍵環節實施了嚴格的質量控制,問卷應答率100%,問卷有效率99.2%,問卷填寫漏項率、邏輯錯誤率均低于5%。
【北京、湖北、甘肅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居民健康檔案工作計劃(10篇)01-19
居民健康檔案規章制度范本(精選6篇)12-08
健康狀況調查報告11-15
環境調查報告作文08-12
環境調查報告最新08-10
心理健康調查報告范文01-15
關于環境整治致居民的一封公開信12-10
家鄉環境變化調查報告08-12
環境調查報告(15篇)08-06
社區環境問題調查報告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