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上網調查報告
近日,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未來網與360互聯網安全中心聯合發布了國內首個《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習慣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八成青少年缺乏全面的個人隱私保護意識,九成學生愿接受網絡安全教育。
“95后”上網習慣
使用移動客戶端
數據表明,53.1%的青少年已使用手機上網,31.4%使用家庭臺式電腦上網,13.1%使用平板電腦上網,僅有2.4%的青少年使用網吧或學校的臺式電腦上網。這意味著,“95后”的上網習慣主要通過自己的設備,且傾向于使用移動端設備。
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盡管青少年上網環境相對單一且上網時間短,但仍舊無法避免不安全的網絡環境和各類網絡威脅。記者從調查報告中看到,近六成青少年曾遭遇到網絡威脅,其中電信詐騙和賬號被盜最為常見,其次是個人信息資料被竊取。統計數據表明,八成青少年缺乏全面的個人隱私保護意識。
令人欣慰的是,在類似青少工程等公益項目的努力下,針對青少年網絡安全的教育工作正在大力推進。與之相應,青少年的網絡安全意識也在逐步提高。記者查閱調查報告發現,目前,超80%的青少年在遇到電腦病毒時會立刻使用殺毒軟件進行查殺;面對個人信息問題,青少年最不愿意透露證件號碼、電話號碼、地址等信息;同時,九成以上的青少年認為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全面的網絡安全教育。
學生年齡越大
網絡受騙者越多
青少年上網都在做什么?調查發現,聊天交友、聽音樂、玩游戲是青少年群體最熱衷的網絡活動,而查資料、看電影電視劇等活動相對較少。其中,在青少年最喜歡的游戲top20中,植物大戰僵尸、賽爾號、小黃人快跑名列前茅。在家長對待孩子上網的態度調查中,只有不到10%的家長表示反對孩子上網,這表明“70后”“80后”家長對孩子上網持比較開放的態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青少年網絡詐騙受害者中,年齡最小的僅為11歲,且年齡越大,報案的受害者越多。“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我國16歲以下的.青少年網民數量約為1億至1.2億左右,占中國網民總數的16%~20%。”360公司總裁齊向東認為,面對日益上漲的青少年網民數量和網絡安全現狀,針對青少年開展全面的網絡安全教育已刻不容緩。
相關鏈接
1.2億人次中小學生接受網絡安全教育
“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工程”始于2013年,是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合指導下,由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發起、未來網和360公司承辦、并由360公司提供技術與資金支持的校園網絡安全教育公益項目,旨在全面提升青少年網民的網絡安全素養,建立適應性和可持續的校園網絡安全教育體系。
據悉,該工程以開展網絡安全課程教育和公益活動為主,目前已全面覆蓋北京、上海等10個省市、59座主要城市、3萬多所小學、40多萬個班級,影響中小學生約1.2億人次,吸引800多家傳統媒體及網絡媒體報道,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網絡安全知識的學習熱潮。
【青少年上網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上網調查報告01-29
班級內上網情況的調查報告01-29
中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報告(通用5篇)12-30
違規上網檢討書01-22
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06-15
青少年足球俱樂部章程06-07
晚上出去上網檢討書01-22
學校學生上網檢討書01-22
中學生文明上網守則05-24
在家上網課曠課檢討書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