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調研的調查報告
篇一:水利現狀調查報告
秦市鄉水利現狀調查報告
5月下旬至6月中旬,我們對全鄉農村水利現狀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鄉農村水利基本概況
秦市鄉位于江陵縣東南部、江漢平原腹地、東接監利縣程集鎮,南抵石首橫溝市鎮,西與普濟鎮接壤,北連沙崗鎮,總承雨面積54.36平方公里。轄20個村,2個居委會。2009年末總人口2.86萬人,5678戶,其中農業人口2.72萬人。全鄉實有耕地面積4.8萬畝,其中水田3.3萬畝,旱地1.3萬畝,臨時性耕地0.2萬畝。
我鄉現有各類水利工程2725處,其中排灌渠道341條,總長303.2公里,各類配套橋、涵、閘2363處,現有電力排灌站34 處,44臺套,總裝機容量2625KW。其中電排站16處,22臺套,裝機容量1555KW;電灌站13處,15臺套,裝機容量610KW;排灌結合泵站4處,7臺套,裝機容量460KW。有效灌溉面積2.49萬畝,占耕地面積的42.2%。現有農村安全飲水工程2處,保證全鄉近2萬人生活用水。水利事業的發展為全鄉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
二、2012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情況
去冬,我鄉根據工程性質的要求,分縣級工程和鄉級工程,采取統一標準,分片施工,集中驗收的形式開展工作。集中全鄉勞力、領導,上排水機械21臺(套),調集挖掘機15臺,推土機3臺(套),經三十多天的戰斗,開挖大小排灌渠道163條,渠堤加固2條,疏
挖堰塘6口,共完成土方78.09萬方,投入工程資金273.57萬元。
1、2012年度縣安排我鄉任務是:總任務22.19萬方,標工8.49萬個, 其中縣級工程土方2.92萬方,標工1.7萬個;鄉鎮工程土方17.71萬方,標工5.94萬個。到2011年12月20日月為止,全鄉完成土方22.19萬方,標工8.49萬個,占全鄉任務的100%,其中完成縣級工程2.92萬方,標工1.7萬個,;血防工程完成土方1.56萬方,標工0.85萬個;鄉鎮工程完成土方17.71萬方,標工5.94萬個. 共投入工程資金32.64萬元。
2、去冬今春我鄉“三萬”活動掀起農田水利建設的高潮,規劃疏挖排灌渠道145條,長17.8萬米,土方54.1萬方,疏挖堰塘7口,土方5.4萬方。實際完成渠道疏挖工程142條,長度17.5萬米,土方53.1萬方,完成堰塘疏挖工程6口,土方2.8萬方,共投入資金240.93萬元。
三、近五年的農田水利發展規劃
㈠、縣,鄉交界垸堤加固工程。
1、石江渠加固工程(2012年度):長4600米,工程量55000方,規劃投入資金27.5萬元;
2、加渠加固工程(2013年度):長4200米,工程量51000方,規劃投入資金25.5萬元。
㈡、紅聯河引水抗旱工程。
1、千合引水渠工程(2014年度):長1500米,工程量15000方,規劃投入資金7.5萬元;
2、連心引水渠工程(2014年度):長3500米,工程量35000方,規劃投入資金17.5萬元;
3、永豐方家灣引水渠工程(2015年度):長3200米,工程量32000方,規劃投入資金16萬元;
4、陽湖引水渠工程(2015年度):長1000米,工程量10000方,規劃投入資金5萬元。
㈢、工程設施的維護與管理(2012-2016年度)。
1、現有電力排灌站34 處,44臺套,總裝機容量2625KW,每年度需投入維護管理資金13.1萬元;
2、現有各類配套橋、涵、閘2363處,每年度需投入維護管理資金23.6萬元。
㈣、依托土地整理項目(2012年度),搞好西干渠以北水利工程建設。
四、存在的問題及形成原因
雖然我鄉農村水利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農村水利依然是農村基礎設施的薄弱環節,制約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并沒有消除,農村水利明顯滯后的局面仍然嚴重,農業“靠天吃飯”的現狀并沒有根本好轉。其主要問題是:
1、渠系問題。一是排灌渠系利用紊亂,排灌不分,農級渠系尚未形成;二是渠道淤塞嚴重,灌排水不暢,支渠、支溝淤塞0.7米左右,斗渠、斗溝僅低于田面0.6米左右,平均淤塞0.5米左右。農田排澇標準達不到10年一遇,灌溉保證率達不到60%;三是配套建
筑物工程老化嚴重,渠系建筑物配套率不到30%,且年久失修,現狀工程完好率不足70%,跑水漏水現象十分嚴重;四是排灌條件遠不能適應農業現代化生產需要,導致種植農業結構調整困難。
2、機電泵站的問題。通過今年的汛前檢查,我鄉現有的機電泵站能正常啟用的泵站為27處,36臺套,裝機容量2030KW,其完好率占總數的81.8%;需局部維修的泵站為4處,5臺套,裝機容量425KW ,占泵站總數的11.3%。主要是秦家場電排站2臺130KW機組泵體及啟動柜需維修;張公垱中白渠南電排1臺機組泵體出水管銹穿需更換;東陳嶺電排1臺55KW機組泵體故障需檢修,補償器需維修,永豐提灌站1臺55KW機組泵體出水管銹穿需更換。另有千合村電排站變壓器待安裝、陽湖電排站出水池底板和擋土墻塌陷,需及時搶修;新建的未運行泵站為3處,3臺套,裝機容量190KW,占泵站總數的6.8%,分別是聶譚電排站、河譚電排站、張家澤溝電排站。
3、管理體制問題。水利工程的建設管理沒有實行統一歸口,有鄉管、村管和民間組織管,各自為政。權屬不清,責任不明。
4、投入機制的問題。目前大部分農村水利工程尤其是小(微)型水利工程管理主體不明確,尚未形成一套良性的運行管理機制,農田水利的投入補償機制未形成,鄉鎮財政十分困難,造成工程日常管理維護經費不足。稅費改革取消“兩工”后,農民投工投勞的數量大幅度下降,投工投勞的積極性銳減,農村青壯年大量外出務工,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設勞力難以保證,建設舉步維艱,水利工程使用周期縮短。
導致以上問題的產生,既有觀念上的障礙,也有現實的原因。綜合分析,我們認為主要是以下因素的影響:
1、治水思路的影響。過去我國農村水利建設主要靠農民,走的是“農民的事情農民辦、農村水利農民建”的路子,農村水利基本上處于“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自求平衡”的狀態。中央實行讓農民休養生息的政策后,采取多種措施減輕農民負擔,在農村稅費改革中又取消了“兩工”,再讓農民作為農村水利建設主體已不適應新的形勢。面對新的情況,顯得有些束手無策。
2、資金投入不足的影響。國家水利建設投資體制改革后,只有中型以上工程,國家才立項建設,中型以下由地方自建為主,國家投入很少。我鄉財政只能維持正常運轉,每年財政用于農村水利建設的資金很少,無法開展大規模建設。加之農業比較效益低,農民投入的積極性也不高。由于農村水利的公益性特點,社會效益好,經濟效益差,因此在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灌站工程等農村水利設施領域很難吸引社會資本投入。
3、思想觀念的影響。部分干部覺得農村稅費改革后組織農民投資投勞興修水利無能為力,存在等、靠、要思想,有畏難情緒,更喜歡抓急功近利、見效快的工作,對于象水利建設這些投資大、見效慢的工作組織不力,發動不夠,抓得不實。一些農民認為國家取消了農業稅,也不準搞集資,因此水利建設費用、抽水費用自然也不該交了。
五、幾點建議
篇二:水利工作調研報告
根據市委通知精神,我們結合十一屆市委成立以來儀征水利水務總體工作和基本經驗,就圍繞儀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加快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有關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開展調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十一屆市委成立以來的總體工作情況
自十一屆市委成立以來,儀征水利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突出安全水利、資源水利、環境水利和民生水利四大任務,加強水利建設、強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推進水利創新,較好地完成了上級交辦的各項水利水務工作。五年來,先后投入近5.3億元資金,完成城鄉防洪工程、區域供水、農村河塘清理、灌區節水改造、小水庫除險加固、血防工程、城鄉污水管網等一大批城鄉水利水務工程。
(一)五年來,水利建設躍升新臺階
1、全面完成區域供水工程。完成了省及揚州市下達我市的區域供水目標任務,實現了山區22萬群眾期盼已久的飲上長江水的愿望,這在揚州各市縣(區)中乃至于全省爭得了位臵。三年來,投入2.5億元,鋪設一級主干管網35.4公里,二級管網124公里,三級管網2496公里,完成鄉鎮103家小水廠回購。
2、大力推進水環境整治工程。投入資金7776萬元,先后實施清真寺排水溝截污整治、四中(環衛)排水溝截污整治一期、
荷花塘整治、大鹽塘截污整治等工程,改善了城市水環境,實現雨污分流。通過對管網的改造,城區遇雨積水的區域明顯減少,雨后排水能力有了明顯的改善。通過污水主干管和截污管道建設,提高了城市截污能力,改善了城市水環境,明顯提升城市居住環境。
3、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塘田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工程地處市中后丘陵山區,總投資為2431.93萬元 在2011年5月底可全面完成工程。塘田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靜態總投資為2431.93萬,該項目的實施有利于改善灌區農業生態環境、村容村貌、灌區基礎設施、農業生產條件等,對實現灌區農業現代化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五年來,農村水利實現新跨越
1、農村河塘清理整治工程。2010年10月以來,根據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和生態市創建工作要求,投入2億多元,按照“抓大顧小、抓近顧遠、抓清理顧綠化、抓當前顧長遠”的原則,對全市17條縣級河道(總長約112.7公里,清淤量322.3萬方),611條鄉村河道(總長約1305公里,清淤量2085.1萬方),1萬多口莊塘、當家塘(面積54215畝,清淤量4451.9萬方),75座水庫(清雜面積2459畝),進行了全方位、拉網式、干凈徹底地清理。我市河道疏浚省級項目提前兩年通過考核驗收,不僅恢復和提高了河道的引、排能力,還有效增強了河道和當家塘的蓄水能力,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將改善排澇面積118萬畝、灌溉面積32萬畝,增加旱澇保收面積12.5萬畝、蓄水量近5500萬方。
2、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自2006年起,累計投入5860萬元,分別實施了樸席鎮、十二圩辦事處水利血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東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潘家河水利血防工程、儀征市通江河道水利血防工程,共計解決農村飲用水不安全人口15萬人。
3、水土保持項目工程 。2006年青山鎮水土保持工程項目總投資為20.81萬元,該項目于2007年9月開工建設。項目實施后,改善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有利于地方經濟的發展,大大地緩解了過去水土破壞的現象,改善灌溉面積0.12萬畝,提高了糧食產量,促進農民增收。儀征市劉集鎮達天沖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總投資400萬元,于2009年9月開工建設。項目實施后,使得項目區的水土流失現象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區域內植被得到恢復,對水蝕的抵抗力進一步加強,減輕了洪、澇、旱災害的發生,項目區內生態環境得到基本改善。
4、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工程。(1)2007年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工程總投資670.28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100萬元,省財政補助167萬元,鄉村及群眾自籌403.28萬元。(2)2009年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專項工程工程總投資500萬元,其中省級以上財政補助300萬元(中央財政60萬元,省級財政240萬元)儀征市財政配套200萬元,其它清雜費用由項目受益群眾通過投勞投資或通過“一事一議”解決。
(三)五年來,防汛防旱得到新提升
1、長江沿線防洪除澇工程建設。投入1150萬元,,組織實施了儀征市輪船站西至東方化工廠段應急護岸工程和儀征紅
旗河口西側長江江灘坍塌應急搶險拋石處理工程,護岸拋石10.5萬方,在防洪保安和穩定河勢等方面充分發揮了作用。
2、城區防洪排澇工程建設。投入5800萬元,開工建設儀揚河應急除險加固工程、石橋河整治工程、紅葉排水溝綜合整治工程以及四中排水溝截污排澇整治工程,河道堤岸防洪水平得到顯著提升,排水排澇能力得到明顯增強。
3、防汛應急機制進一步完善。5年來,全市的防汛防旱工作始終堅持“以防為主,防重于搶,有備無患”的指導思想,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災”,我們嚴格按照“查全、查細、查實”的要求,對江港堤防、骨干河道、水庫、涵閘站等重點水利工程設施,開展汛前、汛中、汛后大檢查,落實防汛行政、技術負責人。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制定應急預案,確保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同時,做好防汛物資儲備和搶險隊伍的落實。
(四)五年來,水資源管理取得新成績
1、取水管理。在全市范圍內直接從河流、水庫及地下取水的單位或個人全面實行取水許可制度、水資源論證制度、取水計劃用水制度,裝表計量和有償使用制度。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全面實行“五個一”管理。
2、水污染控制。編制出臺《儀征市飲用水源地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提高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及時有效的處理對飲用水水源構成威脅或造成污染的各類突發環境事件,減輕事故造成的危害,保證公眾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3、管理與保護成效。為了規范水資源使用,強化水資源
信息化管理,我們根據全市用水量情況,積極開展創建節水型企業、節水型社區、節水型農業等活動,對全市8家用水和排水量較大的企業進行在線監控檢測,通過以點代面,最終實現全市所有供、排水企業聯網監控。宏觀性地把握企業的水資源占用概況、監測無證采集地下水行為和監控其污水亂排亂放行為。
(五)五年來,水利改革又有新成效
一是根據儀征水利發展實際,在完善水利建設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施工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驗收制的基礎上,創新建立規劃許可制、立項審批制等,水利建設投資效益進一步提高。二是基本完成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初步建立公益性工程政府保障、經營性工程推向市場、準公益性工程民辦公助的水利工程保障機制,政府對水利投入顯著增長,水利市場融資平臺發揮重要作用,農民“一事一議”投資水利政策更加規范。三是水利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提升,實現省、市、縣三級防汛防旱指揮調度系統視頻聯網,水文站網自動化改造基本完成,行政權力網上運行系統已經運行,以信息化、智能化推進水利現代化加快發展。
經過五年的努力,我市城區生活供水保證能力達100%,農村生活供水保證能力達95.5%,工業供水保證能力達98%,農業灌溉保證能力達到70%,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5,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城區地下水超采面積為零,老城區水域面積率3.40%。至2009年,萬元GDP取水量為231m/萬元,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為65%,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80%,林地綠化率達到21%。通過干渠改造、河道整治、護岸硬質化、土地3
篇三:水利調查報告
暑期水利行業調查報告
姓名:羅曉軍 專業:11水文與水資源 學號:2011102385 2014年7月至9月,我有幸在全南水利局實習。由于只是一個實習生,所能看到,聽到,感受到的不是很多,所以我只能根據我實習的見聞及三防辦里的工作組織概述起來,研究一下三防辦行政管理上的狀況和一些水環境的調查。
以下是三防辦工作組織的一些簡單章程的介紹,三防辦在國家行政機構中并非三防,而是兩防,防旱防澇,防風是沿海地區特有的工作項目,防風即防臺風。一般三防辦的基本的職責范圍是:各級三防辦是當地政府的三防指揮機構的常設辦事機構。《防洪法》規定,該機構掛靠在當地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全南防汛防風防旱總指揮部就是掛靠在全南水利局這一水行政主管部門上。
三防辦公室具體負責貫徹執行上級三防部門和政府有關防汛防風防旱的法律,法規,政策,決定,貫徹執行指揮部的命令,指示,計劃措施等,協調有關部門共同做好水,旱,風方面的防災,抗災和減災工作。這樣的政策規定表明,三防辦不是一個獨立的機構,它也像遍布大地的水脈經絡一樣是網狀機構,有上行下行機構,也需要縱向橫向溝通,這樣的行政機構中流通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全南三防辦屬于基層三防辦機構的一個環節,基層三防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有劃分的。省以上的三防辦(我國絕大部分省叫防汛抗災辦)內設分工較細。省三防辦設有綜合科,工程科,通訊科。全南三防辦目前未做內設科室劃分,但工作內容是清楚明確的工作分工仍是有的,主要工作有八個方面。(一)綜合工作,綜合工作包括編制三防工作規劃,年度工作計劃,擬制工作簡報,綜合匯報,階段性工作總結;三防報表統計;來往文書收發,傳閱,保存,歸檔,會議籌辦,值班安排和日常維護等,而另有一人專職編制工作規劃等一類文書。
(二)工程工作,全南主要的防洪抗災工程種類有:堤圍,水閘,水庫,排洪渠,電排站,高水頭電站,對河流特性影響大的工程建筑物,灌區,河流等等。為此,全南三防辦要建立防洪抗旱資料庫,并動態更新;掌握工程防洪安全,抗旱方面的薄弱環節;汛前,汛中,汛后的檢查及匯報;掌握工程在惡劣氣候條件下的運行狀況;指導,檢查,督促損毀工程的修復;審核,批準工程度汛計劃,監督執行情況;河道行洪障礙的檢查和清除;工程防御特大洪水方案(防洪預案)編制或審核,管理;工程險情收集,匯報和搶險。工程工作主要由全南三防辦其中一名副主任負責安排,這項工作需要整個肇慶地區的大小三防辦的相互協作才能完成,并且工程每年都有,工作每季都有,對于三防工作工程的建設與完善都是需要循序漸進的,有階段性有針對性地實施是目前全南三防辦采用的方式。
(三)三防情報各工作。三防情報工作主要指與三防工作相關的雨情,水情,風情,災情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全南三防辦的情報工作方式有:與情報來源單位建立最初的溝通渠道;動態收集雨情,水情,風情;情況異常時,組織有關部門和專業人員分析,結論報指揮部或上級三防部門;情報資料整編,匯總,積累歷史資料。以上工作是所有全南三防辦工作人員都在做的工作,相當于每日必做的作業。為了更有效更科學地做好情報工作,三防辦建立了現代化的通訊網絡,運用高科技手段,引進電腦模擬分析系統,架建了自己的'工作網頁,并且將建立一個網絡操作平臺以更迅速全面掌握三防情報信息。
(四)通信和計算機系統工作。贛州市全南三防辦日常各種都離不開通信與計算機系統的運用,這方面工作包括:保障三防無線專網和計算機網的正常運行;維護三防無線通訊設備和計算機設備;協調有關部門,保障公網通訊正常;規劃、實施三防指揮決策系統的建設。這方面工作由專業人員負責,全南三防辦配備了一位計算機專業人員,并且有一位負責工程工作的副主任兼管通信設備。日常通信與電腦技術方面的問題就由他們兩位負責維護。
(五)防汛物資和專項資金管理,這方面工作由于接觸最少,只知道由一位副主任管理,具體事務不能深入了解。管理財務的工作內容及要求有:建立直接管理或委托管理的物資帳目,物資進出倉庫記錄清楚,手續齊全,帳物相符;定期檢查物質狀態,作好安全管理,注意防火、防爆、防盜;擬定物資更新、存儲計劃,防汛類物資在汛期要作好調撥準備;指導、檢查督促工程防汛物料儲備;作好防汛抗旱專項資金的下達和監督管理。
(六)部門協調工作,這是全南三防辦比較重要的工作,工作內容有:提出三防指揮機構的組成建議;擬定各部門的分工與職責建議;協調有關部門通報有關部門三防工作情況;必要時抽調有關部門人員參與三防值班。這是全體三防辦工作人員都要參與的工作,對平日以及出現緊急情況時的部門和人員的協調指導工作是三防協調工作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七)三防宣傳工作,工作內容包括:三防法律法規政策宣傳;防洪搶險防旱及減災知識宣傳;水情、災情發布。關于這方面工作,對水情和災情發布這部分是在全南三防辦工作過程中顯而易見的,對于法律法規政策宣傳和防洪搶險抗旱及減災知識方面的宣傳就一個實習生所見來說,是比較薄弱的,雖然網絡宣傳在三防辦是一個便捷的宣傳方式,但是考慮到不同年齡層次構成來說,這個方式比較新潮,對于需要這方面知識的民眾來說,普及率反而不高。
在這次實習期間對三防工作已經有了些了解了,這次實習還做了水資源環境的調查,我在水情科那里看著前輩們用這各種化學試劑對站上送來的水樣進行水質分析,然后記入下來!各種的試劑,看著他們做些實驗,蠻激動,真想自己親自來完成這些實驗,不過我做為一個實習生,這次主要是來對這里做個了解,也對自己今后要從事的工作做個了解。
一個星期的短暫的實習調查,讓我受益匪淺。首先真的很感謝全南水利局能給我這次機會對水利行業有個了解。雖然時間很短,但是我在這里看到前輩們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工作,對我這個實習生更是不厭其煩的介紹相關的工作,對我提出的問題更是耐心的講解。真的很感謝他們,讓我自己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深的了解,對自己今后從事的工作也有進一步的了解。
【水利調研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水利工程建設情況的調查報告01-01
關于水利的議案05-15
手機的市場調研報告-調研報告01-28
水利項目招標公告06-06
水利畢業博士的推薦信08-28
水利工作簡報參考11-17
水利局實踐報告01-22
山東水利職業學院的招生章程12-12
動漫專業調研報告范文-調研報告01-26
水利局工作計劃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