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走訪調查報告
為了教育現代化創建工作,傾聽家長和社會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交流學生在校、在家的表現及思想發展動態,探討促進學生發展的教育措施,宣傳學校取得的成績和辦學特色,促進家校攜手,共建和諧校園,根據上級文件精神,我校組織了這次走訪調查活動。
此次活動,我帶著一份關愛,一份問候,一份深情,收獲了許多,情感得以震撼。
這次走訪,學校安排每位教師走兩名學生,而我走訪了七個家庭,八名學生。
第一名走訪對象是水永強同學,他在學校學習成績比較差,原因是由于小時候不在父母身邊,直到上三年級才回到父母的身邊,年齡相對同年級的大兩歲左右,根基比較薄弱,有一些厭學情緒,家長想管,但由于自身文化影響,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的家庭生活相當窘困,由于戶口不在當地,很多該享受的國家優惠政策無法享受。再加上田地無半畝,只能靠打工掙錢來養家糊口。可是父母來疆積攢的一點積蓄,和別人合伙種地,又讓他人給騙了,這也是吃了沒文化的虧。此次的走訪,給其父親很多意見和建議,讓家長從思想上改變自己的觀念,同時,唐俊生老師和我都想幫助他們,并有約定——如果他弟弟能品學兼優,到時給與一定的幫助。
第二名走訪對象是韓香同學,她在學校學習成績比較優秀,但她平時沉默寡言,總是心事重重,沒有自信心,經常流露出自我封閉。通過這次的走訪得知,她家的生活費和弟弟的課輔材料費全靠父母在外打工負擔,她本人身體也欠佳,家無土地,收入甚微,是個懂事的孩子。
隨后又走訪了五個家庭,經過這次的走訪,我發現學生的教育除學校教育外,良好的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文化程度高的家長,其孩子在各方面都會有所進步,身心比較健康,而文化程度低的家長,其孩子結果都會出現“不會管,管不了”的現象。還有就是絕大部分孩子在學校表現都比較好,但在家里卻仿佛變成了另一個人——不學習,不寫作業,整天看電視,上電腦,什么家務也不干……
在走訪中,我聽到一些家長要求老師對孩子進行嚴格管理,“孩子不聽父母的話,只聽老師的話,老師管得嚴一點沒事的”、“老師的話是圣旨,家長的話是耳旁風”等,平時的工作中,也常聽到這樣的話,他們把教育的責任與希望都寄托到老師的身上。可憐天下父母心,讓家長放心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們必須以十分的熱情,百倍的信心,千倍的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項工作。
在本次的走訪中,我向家長宣傳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思路,宣傳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全過程。介紹一些心理學、教育學知識,找出學生內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在未來教育中有的放矢。還有就學生在學校與社會上的各種行為表現、思想動態等與家長及時交流、溝通,取得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對教師工作的理解和配合。同時,也解答了家長關注的教育政策和熱點問題,征求家長對學校及教育部門的意見和建議等。
這次的走訪,只要提及孩子,家長就滔滔不絕。從孩子轉學的原因、經過,到孩子在家里的表現,以及對孩子的要求,未來的希望,無拘無束,無所不談。尤其是水永強家長,把自己近十幾年來的'生活狀況都一一告知,看到家長的真誠,我也坦誠地向家長匯報了一切。從家長自然的表情中,看得出對教師的一份感激;從家長關注的目光中,看得出對教師的一份期待;從家長的熱情中,看得出對教師的一份囑托。同時,更能看到家長對教育的關注,對教育的憧憬,對學校的關注,對學校的期望。此時此刻,我堅定了一種信念:在教育崗位上,要無愧于學生,無愧于家長,無愧于一個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在返回的路途上,家長那期盼的目光還在我眼前閃現,那感激叮嚀的話語還在耳旁回響,我的腦海里回蕩著:
家長——心靈在呼喚!
教師——任重而道遠!
【教師走訪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走訪慰問簡報12-03
走訪留守兒童簡報06-17
春節走訪慰問簡報(精選12篇)01-22
母親節走訪慰問活動簡報05-09
鄉村教師工作生活現狀調查報告11-15
農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調查報告01-24
樓盤調查報告01-29
出行調查報告01-25
安裝調查報告01-24
概況調查報告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