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在校實踐調查報告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在校實踐調查報告
關于新農村合作醫療調查
所在學院 所在學院
管理學院
專業、 專業、班級
電子商務 092
學生姓名
XX
任課教師
XX
20xx年 2 月 5 日
1 完成調查
姓名
XXX
責任
進行實踐調查,統計分析數據, 進行實踐調查,統計分析數據,并完成調查報告。
2關于新農村合作醫療實施情況調查分析
一、引言
從2003年開始,國家實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 推廣是黨中央、國務院為解決廣大農民看病難、難看病及因病返貪、因病致貧的 重要手段,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切實保障廣大農民身心健康的醫 療救助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 籌資, 以大病統籌為主, 以小病統籌為輔, 體現了互助共濟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 為了解新農村合作醫療的實施情況, 我到我家——成都市蒲江縣進行了為期 3 天的社會實踐調查。調查的方式主要是當面訪談,在訪談中我對關鍵性數據進 行記錄。訪談的人數達到了 30 多人。
二、正文
(一)、各年度農民受益狀況 通過訪談并統計數據后顯示, 40.5%的人認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明顯減輕了 家庭經濟負擔,有38.1%的人認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稍微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 另外的21.4%的人認為參加合作醫療在經濟方面與未參加沒有區別,值得注意的 是沒有人認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加重了負擔。 在和被調查者交流的過程中發現,近年來,在鄉鎮定點醫院以及縣級定點醫 院的報銷比例都有明顯提高,其中甚至有些鄉鎮醫院報銷比例從40%提高至80%, 有些縣級醫院報銷比例從30%提高至60%,總體上來說,鄉鎮醫院報銷比例普遍在 60%以上,最高的達到80%,縣級醫院的報銷比例普遍在40%以上,最高的到70%。 在問到“通過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的實施,您是否認為在將來農村合作醫療對 農民群眾有好處?”時,有92.9%的人選擇了“有好處”,7.1%的人選擇了“不 清楚”,值得注意的是無人選擇“沒有好處”。 調查發現,農村合作醫療確實是一個利民惠民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 農村合作醫療基本緩解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當年 “小病撐,大病 扛,重病等著見閻王”的情況基本不復存在。并且近年來,隨著政策不斷的更新
3改進,民眾受益越來越多,在醫藥方面的負擔也越來越小。
(二)、城鄉醫院差距調查 各地區新農合的實施情況是有差距的,現在不考慮 地區差異,據調查的結果以及資料的搜索,大致可以繪出表1,該表能夠非常明 顯的表現出城鄉醫院在起付線(只有當醫藥費超過起付線時新農合才予以報銷) 以及報銷比例的差距。 鄉鎮醫院 起付線(元) 報銷比例 80~100 60%~80% 表1:城鄉醫院差異表 從表中可以看出,對于鄉鎮醫院,新農合明顯照顧到其建設,無論是在起付 線還是報銷比例上,均比縣市級醫院有更大的優勢。在起付線上,鄉鎮醫院遠遠 低于縣市級醫院,而在報銷比例上,鄉鎮醫院又高于縣市級級醫院其目的'就是為 了鼓勵農民到鄉鎮醫院就診,做到看病不出鎮。但是鄉鎮醫院的醫療水平是相當 有限的,很多稍微嚴重的病,必須得到省市級醫院就診。可是,在縣市級醫院就 診在新農合中享受的報銷卻是特別微小的,并不能夠達到大病能醫的目標。 據調查結果可以得到民眾對新農合不同方面的建議,下面的條形直方圖可 以很明顯看出結果。 縣市級醫院 150~200 40%~60%
從調查中可以得出民眾在提高大醫院報銷比例以及提升鄉鎮醫院醫療 水平和擴大報銷范圍三方面有著極大要求。由于農村醫療設備簡陋,接受新農合 補助后,在農民可以承受范圍內其更愿意到縣級醫院就診。調查中發現,目前城 鎮地市級醫院與鄉鎮村衛生院的差距仍然存在而且在不斷拉大。調查顯示,新型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實施雖然有效地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一系 列問題,但是在建設基層農村醫療設施方面并沒有取得很大的成效,新政策的實 施并沒有使對基層醫療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明顯加大, 基層醫療設施建設的速度 仍然慢于大型重點醫院的建設,與一般地市級醫院的差距也十分明顯。新農合輔 助建設鄉鎮村衛生院的目標實現得并不理想。如何加快自身建設,努力在農村做 到“小病不出鄉”,是現階段各鄉鎮村衛生所建設中主要奮斗目標。
(三)、各地區新農合實施差異調查 各地區新農合實施差異主要集中在參保金,報銷程序以及醫院的報銷比例和 范圍。下面從這三方面來闡述各地區的實施情況。 1.參保金的差異 在調查中發現不同地區的參保金是有差異的。 20元 調查結果 73.8% 30元 7.2% 40元 4.8% 0元(由村支出) 9.5%
由調查得出,大部分地區每人每年都繳納 20 元作為參保金,但也有些 地區繳納的卻是 30 或者 40 元,不過也有些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地方,例如蒲江縣 縣醫院,其繳納的參保金是由村委統一支出的。 雖然不同地區繳納的參保金各有不同,但民眾并沒有覺得不公平,因為被調 查者都很理解各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 并且參保金對于普通民眾來說并沒有增加 經濟負擔,不同地區參保金的差異是可以接受的。
5在調查中了解到,報銷醫藥費分為兩種類型。
其一是在醫院憑發票直接報銷。其一是憑發票到村委或者本地政府報銷。無論上述哪種報銷程序,報銷之前還是必 須要自己把醫藥費墊著。但報銷程序時間是有所不同的,在出院時就可以到就診 醫院的新農合窗口報銷,可以當時就領取補償金,可是在政府報銷的必須在出院 15天后將發票交至新農合辦公室,新農合辦當天受理報銷請求,但需要一個星期 后才能拿到補償金。在醫院中報銷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新農合窗口工作人員 不足或者不在值班的問題,在調查地——蒲江縣中醫院,新農合窗口和商業保險 窗口是一起的,我們發現商業報銷的窗口中有4到5個工作人員,但新農合窗口卻 無人值班。被調查者也抱怨在新農合窗口前等待時間或者排隊時間過長。調查顯 示,大部分的民眾認為報銷程序有點復雜,但還可以接受的。不同地區的差異也 是存在的,報銷程序復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眾對新農合的看法。 3.不同地方醫院報銷比例和范圍 不同地區的報銷比例差距是相當大的。例如,蒲江縣紅十字醫院的報銷比例 為80%,在縣級醫院(例如蒲江縣醫院)報銷比例達50%。而同是酉陽縣的中醫院 的報銷比例卻只有60%。 地區間報銷比例的差異是百姓感覺新農合最不公平的地方, 尤其是在大醫院 報銷比例的差異使他們最難接受的。 有許多接受調查的人都建議在縣醫院中取消
6因地區原因而產生的報銷差異。
在大醫院報銷比例上,有些民眾提出他們寧愿多 出點參保金以提高在大醫院中的報銷比例, 因為在大醫院就診的人所患的都是大 病,大病的醫藥費用大,但報銷比例卻很小,或者甚至沒有,這樣還是沒有達到 新農合的目的——讓農民大病可醫。 至于報銷范圍,各地方的差異并不大。每個地方的報銷范圍都只是醫藥費, 并不包含檢查費(例如CT)以及床鋪費等。而檢查費用和床鋪費用也是挺高的, 出去醫藥費的報銷外,很多農民還是看不起病,尤其是看大病。所以在“民眾對 新農合建議分布圖”中有51.70%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擴大報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