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全縣工業經濟調查報告
在生活中,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全縣工業經濟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我縣工業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問題。
產業結構不夠合理。一是結構單一。以礦業、電力、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為主工業產業,屬于典型的資源型結構,對資源的依賴程度高,且利用率較低,企業加工與生產呈“資源—產品—廢棄物”的直線模式。二是鏈條不完善。產品開發層次低,大多數企業處于資源“出口”或初級產品加工階段,企業相互之間缺乏必然的產業聯系,各自為戰,孤立發展。三是缺乏龍頭企業。起點高、上規模、效益好、拉動大的企業屈指可數,與湖口、共青、瑞昌等地相比,存在著“量”和“質”的雙重差距。
制約要素尚未破解。一是用地難。據了解,全縣有 4個新簽約的項目因用地指標受到限制,遲遲不能開工建設。二是物流難。縣外和縣鄉物流配套跟不上,導致許多項目的引進和生產受到制約,即使已落戶的項目,也因物流成本高、不方便、不安全,動搖了投資者的信心。三是融資難。金融部門的放貸機制不暢,企業融資困難,部分企業因資金周轉困難而不能正常生產與經營。四是招工難。我縣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企業招工難,特別是技術工緊缺,難以滿足企業的需求。
體制機制有待完善。管理體制方面,多頭管理,權責不明。目前,工業企業管理部門有縣工信委、中小企業服務局、工業園管委會、商業管理辦公室,看起來分工明確,但權責不明,部門職能弱化。推進機制方面,激勵政策不凸現,發展環境不優。我縣的優惠政策不具吸引力,與發達地區相比,項目投資成本高、風險大、回報率低。同時,少數部門小團體利益至上,經常設置一些梗阻環節,轉嫁或增加企業負擔。
二、對我縣工業經濟發展的建議與對策。
明晰主攻方向。一是主攻礦業經濟,推進產業集群。以國家產業政策為指導,結合我縣實際,完善礦業產業發展規劃,使鎢、鉬、釩、石英、石灰石等產業發展與省市“xx”規劃相適應。加大資源整合力度,使各種礦產資源向大企業集中,著重培育鎢、石英、陶瓷、石材等龍頭加工企業。鼓勵和支持現有礦業企業加大投入,推進技改,開發下游產品,為企業的長足發展積蓄后勁。建立礦產業專業市場和區域性物流園區或配送中心,相關管理部門建立資產評估、信息咨詢、物業管理、倉儲物流、涉外聯絡等機構,推進礦產業集群信息化建設。二是實施回歸工程,推進返鄉創業。縣、鄉兩級成立返鄉創業指導中心,鄉鎮作為返鄉創業工作的主體,全力開展項目開發、項目推介、創業培訓、小額貸款等“一條龍”服務。拓展返鄉創業領域,在發展服裝鞋帽、工藝飾品、電子電器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同時,鼓勵和支持參與企業改制改組和公用設施、基礎設施、社會公益性項目開發,創辦現有規模企業下游的配套配件項目。大力推進標準廠房建設,整合資源推進鄉鎮創業小區建設,讓一批個體經濟孵化為民營企業,弱勢企業孵化為優勢企業。三是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在鞏固綠冬絲科、萬順特藝、裕發河粉、一家絲被等國優、省優知名品牌的同時,加快對技術含量高、有市場潛力的農產品品牌的申報和創建,提高產業的知名度和含金量。以農業龍頭企業為載體,以農業標準化建設為基礎,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連片開發農產品商品生產基地,打造一批專業鄉鎮和專業村,形成規模經濟。
【全縣工業經濟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全縣扶貧日活動方案03-25
鄉鎮工業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09-24
全縣森林防火工作匯報10-26
全縣防范打擊電信詐騙方案06-13
縣工業經濟發展情況工作匯報11-01
全縣招商引資工作簡報08-26
全縣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08-21
全縣防范打擊電信詐騙方案(7篇)06-18
全縣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儲備方案09-16
全縣社會工作人才調研報告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