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合五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其實寫報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品德教育。落實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方案,切實讓學生體驗改革開放以來社會面貌和家鄉的可喜變化,學校利用國慶長假時間在全體學生中開展了“家鄉的昨天和今天”的社會調查活動。
本次活動采用填寫調查表的形式進行,共有10個方面的內容,發出調查表230多份,收回225份,填寫了的表格占70%以上。調查表多數是學生填寫的,少部分是家長填寫的。現將調查結果整理總結如下:
村容村貌發生了質的變化,過去的破舊不堪,現在的整齊有序形成了明顯的對比,過去的荒地沙坡變成遍野綠樹。
由不平的土路、自然路變成了柏油路。有的村子還出現了高速公路、鐵路。即使是土路也平整了許多;過去遇到沙子就下去推車的現象不復存在。
家里的交通工具由驢(馬)拉車、為數不多的摩托車,到今天,摩托車已經很普及了,有一半以上的農家都有了小轎車、農用車,有的家庭的車輛還很齊全,有用于生產的,有用于生活的。
住房的變化太大了,過去的土打墻房幾乎看不到了,約有95%以上的人家都蓋了磚房,由土木結構變成磚混結構,有部分農牧民家庭房子蓋得很豪華,房子的面積也大了。
前幾年,許多人家只有一樣家電,那就是一臺14寸的黑白電視。如今,彩電、冰箱(冰柜)、洗衣機、電磁爐、太陽能熱水器等全部進入了普通百姓家,有的家長還用了這樣一個詞--“應有盡有”,“城里人有的,好像我家里也不少什么。”
生活中必須的家具,幾年前,百姓家里可能有一張飯桌、幾個凳子,還有碗柜(櫥柜)、組合柜,現如今,沙發、電視柜、茶幾、“高科技”的椅子、衣柜都在家牧民的農里擺上了。家長還寫了“豪華家具”。
穿著打扮最能看出變化,從粗布衣服、自制衣服、補丁衣服。一年四季一套衣服到四季都換新衣,進城買衣服,多數家庭里的縫紉機看不見了,穿衣講究好看時尚。調查表中出現了這樣的字眼--“和城里人穿的一樣華麗”,“城里人穿什么我們穿什么”,“昨天老土,今天時尚”。
穿衣吃飯,是人類生存的最根本問題,用家長們的描述來說,過去吃粗糧,剛能添飽肚子,能吃飽就不錯了。很多家長寫變化時,有四個字--即過去時“黃米”,現在是“大米”;過去是“粗糧”,現在是“細糧”;過去是“玉米窩頭”,現在是“白面饅頭”;有許多家庭一年也吃不上幾顆蘋果,別說其它的果蔬,還有的家長說過去我家一年腌幾缸酸白菜,這是后半年的命根子;如今,許多家庭秋季腌菜都是幾十斤,最多也不過二、三百斤。有的家長還寫道:過去過年就是一頓肉,而如今,過年不再那么單調了,七碟子八碗的。
調查表的最后一項是人的精神面貌,還是摘抄表上的一些詞句:昨天累得、餓得無精打采,現在住著好房、開著小車,精神自然好。愁眉苦臉—喜笑顏開、思想死板—思想開放、多方面發展、無精打采—容光煥發、整天為生活奔波—有了更多愉快的活動。起得早、睡得晚、面朝黃土背朝天—不想干活想掙錢。精神憂郁、少精無神—喜氣洋洋、祥和幸福。
雖然這些語言沒有深度,也不一定能準確地形容一個人的精神面貌,但這些樸實的詞句中卻蘊含著深刻的變遷與發展。
作為一次活動,不一定能讓學生真正全面的了解中國農村的深刻變革,但通過活動,讓學生在一些簡單的詞句描述中,隱約感到了父輩們過去的生活情境,也許能激發部分孩子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意識,這就達到了我們組織這次活動的目的。很多時間,我們將德育工作抓空了、調子高,但起不到實際作用,而這種看似很低調、平淡無奇,甚至沒有給學生一個明確的教育氛圍的活動,其實,孩子們是有一些感受的,至少一部分孩子是有感受的,所以,我們認為德育工作并不是空洞無味的,而是實實在在的,只要深入到學生的生活實際,會挖掘出用之不盡的德育資源。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背景介紹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尤其是招生比例的擴大,高校相繼推出勤工助學的策略。旨在讓大學生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換取相應的勞動報酬,維持在校所需部分費用,減輕家庭經濟負擔,保障大學教育的完成。通過勤工助學活動,同學們體會到了勞動的樂趣,品嘗了勞動的成果。開展勤工助學從長遠意義講對提高大學生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具有積極作用。勤工助學活動是一項經歷時間長,內容比較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是使學生走向社會,參加勞動。直接為各項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在服務中得到提高,得到鍛煉,并在經濟上得到一定的收益。勤工助學活動,也是一種積極的人生體驗,不僅鍛煉人的毅力,磨煉人的意志,更能激發起大學生自立、自強的精神。
大學生的可支配時間較充足,學業壓力不是很大,但是社會對大學生的素質要求日益提升,就業壓力日趨嚴重。同時大學期間繁重的花銷給有些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因此部分大學生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在校內外進行了一些勤工助學的實踐活動,同時也豐富了課余生活,減輕了家庭負擔,提升了自身的能力。但是,校內為學生提供的勤工助學崗位有限,許多高校勤工助學體系有待完善,社會上一些崗位的需求不能與學校就業指導部門進行有效的溝通,這會成為制約大學生勤工助學的一大瓶頸。
二、調查概況:
為了更好的了解大學生勤工儉學現狀;引導大學生以平衡的心態和正確的途徑進行勤工儉學;更多的了解社會,認知社會,提高社會實踐能力;減輕家庭經濟壓力;促進學校和社會進行更好的交流和溝通,我們以北京各大高校大學生,分別采取隨機抽樣法和分群抽樣法進行兩方面不同的調查。對大學生有意從事勤工儉學的比例;
勤工儉學工種的構成比例;勤工儉學的目的;對工作報酬的期望值等;商戶使用大學生兼職的優缺點等進行詳細的了解,以便日后為大學生勤工儉學創造更為廣闊的發展平臺。通過調查問卷主觀題的調查,勤工儉學的促進作用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更加清醒的認知社會了解社會;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增加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交到更多朋友,充實自己的生活;培養艱苦奮斗的意識;自己培養獨立意識和自力更生能力,補助日常生活費用等。同學們對日薪報酬的期望值大多在30-50元/天,少部分同學的日薪期望在30元以下和50元以上。同學們最希望做的工作非常廣泛,包括營銷、家教、臨時促銷、校園代理,學校各類助理、幼師、網吧管理員等。雖然同學們期望工作的面非常寬泛,但是大多數同學勤工儉學中最想做的工作主要分布在銷售方面和家教這兩大領域。
三、主要觀點及分析
通過對大學生和商戶的調查,我們可以直觀的對統計數據和結果進行方向性的了解和判斷。
大學生中有過勤工儉學經歷的同學占到68%,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對勤工儉學的積極性非常之高,另外通過和沒有過勤工儉學經歷的同學交談得知,相當一部分同學對未來從事勤工儉學抱有濃厚的興趣,只是現在還沒有抓住過一些機會。
在對勤工儉學工作時限的調查中,短期工占到了92.5%的絕對大的比例,長期工僅占到了總數的7.5%。這說明了大學生勤工儉學的連續性相當不好,大學生只能把握很少的機會來進行勤工儉學,缺乏工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在對勤工助學日薪報酬的調查中,我們通過數據可以清楚的看到20-40元每天這一區間所占到的比例超過了70%以上。這一區間上下之外的高工資和低工資都不構成工資報酬分類的主流。
對勤工助學目的的調查中,增加生活費,緩解家庭經濟壓力所占比例為60.6%,提升自身能力,為今后步入社會積累經驗所占比例為77%,打發課余時間,使大學生活更充實所占比例為30.7%。積累經驗成為進行勤工儉學的首要目標,另外增加生活費,緩解家庭經濟壓力也是重要目的之一。
在對是否有必要進行勤工儉學進行調查時,86.3%的大學生認為進行勤工儉學很有必要,13.7%的同學持無所謂的態度,沒有同學認為進行勤工儉學沒有必要。
四、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勤工助學發展勢頭良好,但是在發展前進過程中,已露出一些拌腳石。畢竟,勤工助學是一條正在探索的路子,只能邊走邊瞧,出現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當然,如何引導勤工助學活動的健康發展是重中之重。目前,勤工助學范圍偏窄,崗位較少,穩定性差。勤工助學活動局限于家教、直銷、做點小生意,學校提供的崗位如圖書館管理、衛生區清潔、助管教室等,從整體狀況上存在范圍窄、崗位少、穩定性差等特點。擴大勤工助學活動范圍,尤其是得到企業界的幫助,有待急需解決。我校在將勤工助學推向校外之際,團委也可組織這樣的“人才招聘會”,大多數同學希望學校組織。勤工助學活動使得少數同學被盈利沖昏頭腦,學習與打工主次不分,更有甚者棄學從商,防患于未然也該做。當然,還有許多問題有待及時發現解決。形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主要是,舊體制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的勤工助學,學校、學生、社會尚 未形成統一的認識、做法;我國現在存在著大量剩余勞動力,許多行業都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由于社會經驗不足,勞動技能的欠缺,在某種程度上參與社會競爭尚感力不從心;社會 還沒有形成大量使用鐘點工的習慣。 勤工助學活動缺乏必要的.組織管理。有些大學雖已成立了勤工助學指導委員會,但尚處于起步之初, 真正面向社會,在企業和學生之間擔任中介角色組織學生開展勤工助學活動的寥若晨星。這樣使學生與企業之 間聯系不夠,信息不暢,直接導致大學生找工作難,報酬高低不便協調。這是造成大學生不愿參加勤工助學的 一個比較突出的直接原因。
五、發展方向
推進高校勤工助學的改革和發展是整個教育界的一項重要任務。從近十年勤工助學的發展進程及教改形勢,可以肯定地說勤工助學活動實現健康、穩步發展,基本解決大學生顧慮有望實現。但是,作為一項新興事業,針對在幾十年來所取得的成就和出現的問題,想“脫困”就得有新的思路:
(一)、正確理解勤工助學。
“助學”是“勤工”的直接目地,通過“勤工”所得勞動報酬幫助完成學業。二者相互影響,過份強調任一方面都不能達到目地。因此,正確理解勤工助學是走好這條路的關鍵。理解它,主要包括兩方面即涉及勤工助學活動的領導及參予這一活動的同學的正確理解。前者是基石。領導注意勤工助學活動發展的新動向,確定正確的方向,制定適時的政策,在他們的指引與策劃下,勤工助學活動及其同學才能踏實地邁出每一步。同時,后者更不可忽視,他們是直接受益者,是主體,有了他們的正確理解才可達到勤工助學活動開展的最終目地,不然只能是前功盡棄。另外,還包括社會人士對勤工助學活動的理解。勤工助學活動的拓寬、健康穩步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以保障大學生心靈沒有創傷,利益不受損害。加強宣傳,轉變觀念,鼓勵更多的學生參加勤工助學活動。勤工助學不僅僅是一個組織問題,更是一 個大學生通過服務于社會、增長才干,培養自主意識的過程。因此,學校、社會要加強宣傳,通過形式多樣的 教育使學生轉變觀念,樹立自立、自強的意識;使更多的大學生在課余時間勇敢地走向社會,開展勤工助學活動。
(二)、國家、社會、學校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
龐大的大學生人群,解決他們所需的,我認為在所付出的代價是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界能夠承受的情況下為大學生多提供勤工助學機會。只要鼓勵與約束適度,其實帶來的是一個多贏的局面:對學生不言而喻,對企業聘用學生比正式職工的成本低,從而可以增強市場競爭力;對國家或社會多創造多少打工機會能減少多少可能的人才夭折,以較低的代價為未來投下巨資。國家應該與企業界配合,創造良好的打工環境;同時國家還應該制定學生勤工助學相應的政策,以約束某些不法分子利用學生想打工的心里坑害、欺騙這些同學。社會及學校需依照法律積極規范勤工助學“人才市場”,規定學生打工最低小時工資。學校應加快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例如積極推行實際意義的學分制,改革教學行政管理方式和學籍管理制度。以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將大大有利于勤工助學活動的開展,學生在處理學習與勤工助學關系上將有更大的自由度,也會吸引 更多的學生參加勤工助學活動,從而使勤工助學的資助學業、鍛煉能力、增長才干的作用得以充分、全面發揮 。提倡學生免修部分課程。應盡快設立勤工助學指導組織,完善有關制度,在用人單位和學生之間起到溝通信息、協調二者之間 利益關系的作用,使勤工助學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創造條件,擴大范圍,面向社會開展勤工助學活動。為了擴大勤工助學的影響及得到社會的理解與支持,學校也可做一些宣傳工作,讓學生“打工”的重要性在學生、學校、社會各界之間達到共識,聯合起來尋求發展、構筑人才大廈。
(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21世紀是人類依靠知識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世紀。在世界發達國家充滿爭一流意識和站在發展前列的精神之際,我國也邁著改革的步伐跑步向前,轉換教育體制。大學貧困生人群龐大,捐資助學、貸款已不能滿足其求學所需的。機遇與挑戰并存。為解開這道難題,只有憑借教改的東風,在國家、社會、學校的大力支持下發展勤工助學。當然,面臨的挑戰還有很多,包括前面提到的已暴露的問題。尤其是引導學生避開學習與打工的歧途。
總之,勤工助學已經歷了風風雨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也有發展和提高的問題。只有在有組織、有紀律的領導下,社會各界與貧困生密切配合,才能提高工作人員素質,才能把這項有意義、有基礎、有特色的工作堅持做好;只有在有引導、有規范的布署下,勤工助學才能真正成為幫助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第二課堂”,才能健康穩步地發展。發展勤工助學意義深遠,全社會應聯合起來,密切配合,促進勤工助學的成長壯大,使其真正成為一種新的育人途徑,推進教育模式的轉化。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情況調查:
我校開學初都對學生上放學乘坐的社會車輛情況進行問卷調查,通過調查統
其中乘坐馬自達及非機動車的均是家中自購自用的交通工具,該學生也由其家長親自接送。基于上述情況,我校學生上放學不存在坐“五小車”的情況。
二、針對性工作:
為預防學生上放學乘坐“五小車”的情況發生,每學期,我校都會從以下方面對家長和學生開展教育、管理工作:
1、建立家校交接聯系
班主任須將自己的聯系電話和聯系方式告知家長,家長須存有老師的電話。同時,家長須向班主任提供一個以上的聯系電話,以通過翼校通的形式確保家校之間可以及時、有效聯絡。
2、做好學生上學交接要求
家長必須親自或委托接送人護送孩子上學,家長必須按時將孩子送到校門口,目送孩子進入校門后方可離開。
班主任早上須在早操前發現未到校的學生應及時查明原因。如果出現學生交接情況不明(家長將孩子送到了校門口而學生并未進入校門、學生由自己上學卻未進入校門等問題),應該及時與家長聯系,并報告學校分管領導。
3、多種渠道開展交通安全教育
(1)班主任利用晨會、班隊課通過講解或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明了乘坐“五小車”的危害,掌握一定的交通安全知識。
(2)學校通過家長學校或發放告家長書的形式,對家長進行交通安全教育,讓家長及時了解交通安全的相關規定或要求,以便更好地配合學校的交通安全工作。
4、定期不定時地開展調查,及時發現并杜絕乘坐“五小車”的情況再次發生,以鞏固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成果。
三、一些設想:
今后,學校應進一步做好家校學生交接工作:家長須向學校確認接送孩子的具體人員身份(含委托接送人:爺爺奶奶、其他親友等)以及接送孩子的時間和方式。經審查后,學校將發放接送卡。如果委托接送人臨時變動,家長須提前告知班主任。如家長決定長期由孩子自己上學和回家,不要求與學校交接,必須在“接送情況確認表”里簽名確認。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當代大學生愛情觀千奇百態,在高校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到愛情的邊緣,走進了愛情世界里。
通過對的湖南理工學院部分學生做了愛情觀的問卷調查和網絡調查。在對各系、各年級學生關于愛情觀的抽樣調查中顯示出:談戀愛這在大學校園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學生有自己的戀愛觀,約91%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戀愛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贊同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談戀愛,68.5%的女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可有可無,一切天注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為主占55%,占80%的學生認為大學的愛情是理想的,浪漫的。
在談到愛情的標準時,占71.5%的學生認為愛情應以感情為基礎,70%的男生認為愛情應是隨緣的,而只占6.5%的女生相信隨緣,多數女生還是認為愛情需要本身的努力獲得。盡管多數人認為大學生談戀愛很正常,但對愛情的信任度上占70%的學生認為大學生的愛情可信度不高,畢業意味著分手,很難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認為大學的愛情是忠貞的,可信度甚高;占18%的文科女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可以發展為婚姻。
綜上,通過對大學生的抽樣調查表明:大學生對愛情的認識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愛情,而現實的殘酷又給愛情加了許多困難阻礙,大學生對大學期間戀愛的認識又是片面的。
大學生的愛情代表著浪漫、理想化,但又無法擺脫現實的羈絆及殘酷。
從調查搜集的資料看:既有對現實的美好愛情的憧憬,如“愛情是神圣的、堅貞的”、“愛情如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又有對現實殘酷的無奈,如“難得一身好本領,情關始終闖不過,柔情蜜意,亂揮刀劍無結果。流水滔滔斬不斷,情絲百結沖不破。”又有對愛情的無奈,如“愛情如流沙”,“愛是什么?相愛,不就是兩個人你愛我,我愛你,還有我現在想的是現在相愛,以后會怎么樣呢?會結婚嘛?所以我很猶豫,我很彷徨”。因此,當代大學生的戀愛充滿著浪漫與高尚,又逃不脫現實的殘酷。無怪乎,有人說:“大學不談戀愛,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現實的愛情從來就沒有“世外桃園般的愛情”。
通過各種途徑調查的資料可以總結出,當代大學生對愛情的看法是矛盾的,既承認愛情在現實中的不堪一擊,但同時又不否認理想的、浪漫的、忠貞的愛情的存在。大部分同學都對愛情有著憧憬,但又對愛情的未來表示擔憂。這體現出當代大學生關于愛情有著較為理性的思考和體驗。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前言
俗話說,“早睡早起身體好”,這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人在睡眠的時候,意識相對不清楚,肌肉的隨意運動停止,從而幫助大家恢復體能、鞏固記憶力,其重要性僅次于呼吸和心跳,是維持健康不可缺少的。有了良好的睡眠,可以使第二天保持清醒和活力。
鑒于此,我們對吉首大學大一大二學生,進行了一次抽樣問卷調查活動。本著了解吉首大學大學生的作息基本情況,還有宣傳熬夜的危害和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習慣的目的,舉行了這此活動。雖然活動舉辦了一周,頗有收益,但是要在吉首大學改變大多數同學的熬夜習慣,還迫切需要校方的支持。
二、統計結果
“大學熬夜”在我們中國大多數大學中已經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了,我們吉首大學也不例外,而且經過我們的調查發現,我們吉首大學的熬夜現象非常嚴重,一周平均熬夜在3天以上的占了43.8%,而不熬夜的只占了17.5%。
三、統計分析
1、熬夜現象分析
據調查,主要有以下兩種現象:一是熬夜數多。二個是大家睡的都比較晚。大家在11:00以后睡覺所占比例是79.2%,說明熬夜現象在我們學校已經非常普遍;大家在7:00以后起床所占比例47.5%,7:30以后起床所占比例14.4%,說明熬夜可能會造成晚起。這個調查活動是在夏季舉行的,大家起床相對早一些,如果天氣比較寒冷,那么大家可能會起得更晚了。
那么大家對于晨讀持什么態度呢?據調查表明,有73.3%的同學認為晨讀是有必
要的,可是真正有晨讀習慣的同學卻非常少,據調查,只有26.3%的同學有晨讀習慣。大家有晨讀的想法,可是由于晚上睡得晚,早上起不來或者起得很晚,沒有時間與精力去晨讀,最終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
大家為何睡得這么晚呢?只有21.0%的同學在熬夜地學習,而有79.0%的同學在玩游戲、上網、聊天、看電視劇與電影等。這個數據比較驚人,可以用這樣的一個詞語——“玩物喪志”來形容。我們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我們一直為了心中的夢想,努力學習。可一到了大學,我們就開始放松自己,甚至是漫無邊際地放松自己,這樣的話,我們的心中的夢想如何才能實現?我們認為大家還是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只是大家控制不了自己,內心比較浮躁,容易被外界的物欲牽引。此話怎講?因為大多數人是想改掉熬夜習慣的。調查表明大家想改變這種不良習慣并回歸正常學習與休息狀態的占了86.9%,因為熬夜對身心健康、學習和工作都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同學們知道這些負面影響的占了95.9%。
2、可以改掉熬夜習慣的措施的分析
大家認為“豐富和充實白天的生活”是比較好的方法,占了60.7%,其次的方法是“學校在宿舍實施按時停電制度”,占了22.6%。我們著重地調查了大家對“學校在宿舍實施按時停電制度”的看法。有41.5%的同學認為“學校在宿舍實施按時停電制度”可以改掉大部分學生熬夜的習慣,也有42.6%的同學認為“學校在宿舍實施按時停電制度”不可以改掉大部分人的熬夜的習慣。但是,有54.1%的同學認為可以改掉自己的熬夜習慣。從大家對“學校在宿舍實施按時停電制度”的看法中,我們不難看出大多數學生是相信這個制度可以改掉大家熬夜的習慣。如果實行“學校在宿舍實施按時停電制度”,有40.6%的同學認為在11:30之前停電好,有59.6%的同學認為在11:30—12:00停電好。根據學校的作息時間表,我們認為11:00熄燈最為合適。
四、建議
我們建議在學校的宿舍實施按時停電制度與宣傳熬夜的危害與早睡早起的好處,來改變吉首大學大學生熬夜嚴重的現狀。
學校在宿舍實施按時停電制度的具體事項:1、停電時間:每天晚上11:00到第二天凌晨4:00;5·1—10·1不停電;每周周五周六在12:00到第二天凌晨4:002、停電范圍:每棟樓的每個宿舍,學校其他地方照常,還有每棟樓層的走廊與廁所不停電。
宣傳熬夜的危害與早睡早起的好處:學校、團委、學生會、社團、班級等,可以組織同學早睡早起,遠離熬夜,還有做好相應的宣傳工作。
在學校的宿舍實施按時停電制度的建議,是我們的主要建議。雖然大家比較喜歡通過豐富和充實白天的生活來改掉熬夜的習慣,但這是需要大家有很強的自制力,還有寢室的每個同學一起配合才可以實現。既然大多數人知道熬夜的危害,但還是有很多人在熬夜,這足以說明大家的自制力還不夠強,并且要一個寢室的所有同學一起改掉熬夜的習慣(因為大家一起按時睡覺才不會影響到寢室里其他同學),如果不這樣的話,那么這個方案的可行度就不高了。
我們認為在學校的宿舍實施按時停電制度,是具有很高的可行性的,因為從調查結果上看,大家的支持率是很高的。而且,中國有很多高校已經在宿舍實施了按時停電制度,并且效果非常好,大學生熬夜現象明顯減少。不僅如此,按時停電,可以節約電能,這是'低碳生活”,完全符合國家提倡的“節能減排”策略。
關于在學校的宿舍實施按時停電制度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
問題一:大家沒有更多的時間學習與工作。
解決方案:我們大學生活不同于高中生活,我們有更多的休閑時間,在這段休閑時間中,我們可以更好地利用時間去學習與工作。而且,我們建議是在晚上11:00停電,如果時間不夠,大家可以選擇早點起床,來增長白天的時間。
問題二:夏天很熱,晚上要吹風扇。
解決方案:我們建議在5·1—10·1這段時間中不實行按時停電制度,因為這段時間比較熱,大家要吹風扇。如果停電了,大家可能會因為很熱而睡得更晚了。在其他的時間照常實行按時停電制度。
問題三:手機、電腦、MP4等電子產品要充電。
解決方案:我們白天的時間很多,大家可以選擇在中午或者其它時間中充電。 問題四:娛樂的時間變少了。
解決方案:我們建議在每周的周五周六,在12:00鐘停電。
問題五:按時停電可能會有安全隱患。
解決方案:我們建議只是在寢室實行按時停電制度,在宿舍的走廊還有廁所就不停電了。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合五篇】相關文章: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合6篇09-27
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合7篇09-29
【精選】學生調查報告模板6篇09-21
關于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合五篇11-01
【精品】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合六篇10-21
【精華】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合9篇10-18
【熱門】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合5篇10-14
【實用】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合10篇10-09
關于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合9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