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7篇【必備】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設計方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設計方案 篇1
設計意圖
美術活動一直是孩子喜歡的。玩具是每一個孩子的最愛,并且各種各樣的顏色對于托班的孩子來說也充滿了好奇,這節美術活動就是通過讓孩子在用小汽車繪畫的過程中使寶寶產生對顏色的興趣,感受和同伴一起玩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對顏色感興趣。
2.聯系用小汽車輪子進行滾畫,觀察色彩和花紋的變化。
3.體驗大面積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為每個寶寶準備一輛玩具汽車。(事先用布蓋好)
2.紅黃藍水彩顏料若干盤,每組(不超過5名寶寶)一張大畫紙,莫不若干。
3.示范畫兩幅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寶寶開小汽車進入教室。
1.師:寶寶,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你們猜猜看是什么?
2.在寶寶自由猜測時,教師掀掉布,給寶寶一個驚喜,師:“看,是什么?”(小汽車)“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玩玩吧。”
3.寶寶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玩具汽車玩。
二、引發興趣,教師進行示范演示。
1.師:寶寶,快來看呀,老師的汽車會變魔術!教師把汽車車輪蘸上顏色在白紙上開過,邊開汽車邊念兒歌“小汽車,嘀嘀嘀,開來開去真有趣。”
2.引導寶寶觀察小汽車滾出來的畫,師:寶寶,小汽車還會畫畫呢,看,是什么顏色的?像什么?寶寶自由回答,在寶寶回答像什么時,教師要給與肯定。
3.師:寶寶,你們想不想讓你的小汽車畫畫?(想)
三、引導寶寶學習滾畫,并說一說,講一講滾畫的內容。
1.請寶寶試著用汽車車輪蘸色滾畫。蘸色時,提醒寶寶要把車輪前后滾動一下。
2.師:寶寶,小汽車很累了,讓我們把小汽車送回家好嗎?寶寶把小汽車放到盆里。
3.引導寶寶觀察說一說,講一講滾畫的內容。并把寶寶的作品布置在活動室的墻上繼續讓寶寶欣賞。
四、講講我的畫
(1)同一小組的幼兒相互講講自己的作品
(2)展示我的作品
五、活動結束
在音樂的伴奏下,寶寶做《開小汽車》的游戲。
活動反思
這個美術活動,我設的目標是
1.嘗試用車輪滾畫,觀察色彩和花紋的`變化。
2.體驗玩色和大面積作畫的樂趣。因為我選擇的顏色有紅色、黃色、藍色,我示范畫的時候想讓幼兒看得清楚點,所以盡量選擇了紅色。
不足:
孩子們選擇的顏料基本上都是紅色,可能他們認為老師弄的是紅色的,漂亮,我也要用紅色的。這點是我疏忽了,我應該示范的時候,盡量把每種顏色都用全了,這樣孩子們才能夠更好地開展活動。
設計方案 篇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自古有之。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通過形式多樣的敬老愛老活動和良好的社會氛圍的渲染,使學生知道孝敬長輩、尊敬老人中華民族是的傳統美德,作為中學生,要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使敬老愛老成為同學們的自覺行動,并由愛老、愛家推及到愛國家、愛社會,進一步樹立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一、活動目標
1.讓學生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及民族文化含義。
2.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活動,表達一份愛心。
3.培養對老人的尊敬之情,弘揚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
二、 活動時間
尊老敬老活動周: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三、活動內容
1、利用班會時間向全體學生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并向全班學生發出尊老愛老倡議。
2、敬老愛老活動:
利用班會課進行教育宣傳:要求學生為家里長輩做一件孝心事,如泡茶洗腳、盛飯洗碗、疊被洗菜、表演節目等,體驗長輩們的辛勞,爭當“貼心小當家”。
3、每個學生制作一張感恩卡,送給家里的.長輩,力求把感恩傳播到家庭及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4、每位同學寫一則“感恩”日記,記錄“尊老敬老活動周”活動的實際過程和感受,也可以寫自己要感謝的人和物。
通過尊老敬老活動周活動對同學們進行尊老敬老教育,讓他們不管是在重陽節,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社會上,時時刻刻都要有尊老的行為、敬老的心!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爭做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上做個好少年。讓尊老之花處處開放。
設計方案 篇3
材料及制作方法:
●小房子
用彩色紙包住廢舊紙盒的四周,將三個用彩紙包好的紙盒疊起來并用膠水粘住,這樣一幢三層的樓房就做成了。可用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樓層,并在每只紙盒(每層樓)上開一扇門。在廢舊紙板上貼金色的紙,固定在最上端的紙盒上做成“屋頂”,將回形針固定在“屋頂”邊沿,供孩子懸掛小掛件。把彩色泡沫板切割成各種幾何圖形當作墻磚,其中一面貼上雙面膠,然后將這些“墻磚”分類放入“樓房”“門”里供孩子自由取用,同時將用于裝飾屋頂的各類小掛件也放入“樓房”“門”里。
●花壇
把廢舊泡沫板的一面貼上雙面膠,讓孩子們粘貼團捏成的紙花當作花壇,擺放在“樓房”四周;準備一些裁剪成正方形的彩色縐紙、塑料花片和吸管。
玩法:
1.從“門”里摸出各種漂亮的飾物懸掛在屋頂邊沿的`回形針上,以裝飾屋頂。
2.從“門”里取出不同顏色和形狀的“墻磚”粘在樓房外墻上。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把相同形狀或相同顏色的“墻磚”貼在同一面墻上,也可以把相同形狀且相同顏色的“墻磚”貼在同一面墻上。
3.將裁剪過的彩色縐紙團捏成紙花粘貼在“花壇”上,將吸管一端插入塑料花片,插在花壇里。
說明:
這個游戲的特點在于整合了孩子們的各種生活經驗和技能,并讓孩子們在真實的情景中游戲,使他們體驗了成功,感受了美。
建議:
1.關注幼兒在游戲中表現出的不同生活經驗,引導幼兒大膽遷移。
2.如果孩子們對制作花有了一定經驗,教師可投放各種不同材料,鼓勵孩子們自由選擇材料,運用各種方式制作出各種花。
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在生活中收集龍的資料及圖片工藝品,啟發學生了解龍的形象是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
2、通過欣賞歌曲《龍的傳人》,體驗歌詞內容。欣賞卡通片《七龍珠》,進一步了解龍的故事。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有關龍的成語,并能說出他們表示的意義。
2、欣賞龍的工藝品,初步了解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師問:小朋友們,你們都知道龍是一個什么樣的動物嗎?在我們的祖國到處都有一些關于龍的故事,龍的歌曲,還有些什么呢,你能說一說嗎?
學生回答:……
師:那我們今天就和老師從這幾個方面來了解以下龍吧!
(出示課件:分出龍的知識、龍的歌曲、龍的成語、龍的故事、龍的電影、龍的工藝品)
二、 分塊和學生探討
龍的知識
龍是中國的吉祥物,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龍什么是樣子的。身體成長型,有鱗、有角,會飛、會游泳。
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給學生出示文字說明。并出示龍的圖片。
根據圖片的龍,說一說龍還有其他的什么特點!
在多媒體的幫助下,讓學生對龍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
龍的歌曲
聽唱歌曲《龍的傳人》
讓學生在欣賞歌曲的同時,了解為什么我們把自己說成是龍的傳人。教唱學生《龍的傳人》
集體學習歌曲《龍的傳人》,并個別表演。
在音樂的烘托中讓學生了解龍,并了解中國的歷史。
龍的成語
講述龍的成語:如龍馬精神、龍爭虎斗、龍肝鳳髓等成語的意義。
多媒體出示成語,提出問題。
分小組進行查找資料,進行小組間的比賽。
在競爭中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有關龍的知識。
龍的故事
講述《龍母廟》、《九龍泉》的故事。
教師出示多媒體展示,讓學生欣賞《九龍泉》故事的圖片。
口述《龍母廟》故事內容。
學生觀看《九龍泉》故事的'圖片,自己講述故事給同學聽。
讓學生在聽故事,看故事的同時,知道一些龍的故事,去了解家鄉有沒有有關龍的風景。
龍的電影
觀看電影《七龍珠》
放映影片《七龍珠》
觀察影片中的神龍是什么樣子的。
了解到龍不只是中國有,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外國也有龍的故事。
龍的工藝品
欣賞卡通的龍、泥塑的龍、九龍壁、龍頭風箏、龍的蠟染畫
借助多媒體展示出作品
觀察作品中的龍有什么共同點,什么不同點。并自己創造一條自己的龍。
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的創作熱情
三、總結本課情況
設計方案 篇5
教學內容與目標
知識:通過欣賞學習,能夠比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并且能夠設計塔的外形,進行簡單的裝飾。
能力:通過討論,探究塔的結構及特征,研究表現方法。
情意:培養創造能力,了解塔的知識,培養愛國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把自己見過的塔畫下來,或設計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難點:根據塔的特點,設計新穎,有新意。學習材料:各種塔的資料、圖片、電腦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調查了解:
1、塔的歷史發展。
2、談談我們看過的塔。
3、我們周圍有什么樣的塔。教學意圖: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養成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以及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欣賞感受:
1、相互欣賞課前收集的各種塔的圖片。
2、欣賞書中各種塔的圖片:(可以用課件)
(1)、學生思考問題:塔由幾部分構成?這幾種他有什么不同之處?你喜歡什么樣的塔?為什么?
(2)、我們大家一起看世界上的名塔。思考:
書中展示了什么塔的圖片?三座塔分別建造在什么時間?三座塔各有什么不同?
三座塔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教學意圖:
通過大量的圖片欣賞,讓學生了解不同塔的結構和材質,各種塔的'造型;通過觀察比較,認識塔的不同之處。并感受不同風格的美感。從而為下一步創作塔的造型打下一個基礎。
三、探討研究:
1、欣賞書中塔的作品:
2、研究一下塔的表現方法:
如果你現在就是一個小小的設計師,你準備設計一個什么樣的塔?
教師提示:
(1)、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2)、怎樣讓塔更美觀?
(3)、可以在什么上畫?用什么方法?教學意圖:欣賞童稚的學生作品,貼近學生的情感體驗。肯定學生的不同的繪畫步驟,主要表揚表現形式豐富,思路有創作的學生。
四、實踐創作:
1、作業要求:可以表現生活中的塔,也可以自己設計一個造型新穎的塔。要求構思獨特,構圖飽滿,形象生動,色彩艷麗。
2、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教學意圖:鼓勵學生大膽觀察、聯想、創造,讓學生感受創作的樂趣。
五、展評學生作品。
1、引導學生在構思、構圖和色彩等方面進行欣賞評價。
2、談談創作感受。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欣賞作品的能力,感受創作的樂趣。
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運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方式,能自主的設計一些活動方案。
2、對實際生活中的事件與現象,能運用可能性的知識進行合理的設計。
[教學過程]
1、復習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
2、教師向學生提出設計方案的.具體要求。(投影出示題目)
3、小組合作設計方案
各小組在設計時,教師不要作過多的提示,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以便學生設計出各種與眾不同的設計方案。
4、匯報交流
在交流時,首先請各小組匯報各自設計的方案并說一說設計時的想法。對于不符合設計要求的方案,教師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應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的想法,并結合他們的想法加以引導。
5、歸納設計特點
學生在交流匯報后,教師可以把每一種每一種方案的設計均用分數的形式表示出來,并引導學生觀察各種不同方案中的共同點,從中發現設計的基本特點。
6、課堂練習
88頁做一做,生獨立做。
7、布置作業
88頁的實踐活動。
學生可獨立設計,也可以是以小組為單位設計。
設計方案 篇7
鵝舍建筑設計要點
鵝舍的建筑,總的要求是冬暖夏涼,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干燥防潮,經濟耐用,且設在靠近水源、地勢較高而又有一定坡度的地方。
為降低養鵝成本,鵝舍的建筑材料應就地取材,建筑竹木結構或泥木結構的簡易鵝舍,也可是磚瓦頂或磚墻水泥瓦頂結構的鵝舍。養鵝只數不多時,可利用空閑的舊房舍,或在墻院內利用墻邊圍欄搭棚,供鵝棲息。
鵝舍的建筑因鵝群的用途不同而分為育雛舍、育肥舍、種鵝舍及孵化室等幾種。
一、育雛舍
3周齡前的雛鵝由于絨毛稀少,體質嬌弱,體溫調節能力差,所以育雛舍應以保溫、干燥、通風、無賊風為原則。鵝舍內還應考慮有放置供溫設備的地方或設置地火龍。鵝舍內育雛用的'有效面積(即凈面積)以每座鵝舍可容納500~600只鵝為宜。舍內分隔成幾個圈欄,每一圈欄面積為10~12平方米,可容納3周齡以內的雛鵝100只,故每座鵝舍的有效面積為50~60平方米。鵝舍地面用沙土或干凈的粘土鋪平,并打實,舍內地面應比舍外地面高20~30cm,以保持舍內干燥。育雛舍應有一定的采光面積,窗戶面積與舍內面積之比為1:10~15,窗戶下檐與地面的距離為1~1.2m,鵝舍檐高約1.8~2m,育雛舍前是雛鵝的運動場,亦是晴天無風時的喂料場,場地應平坦且向外傾斜。由于雛鵝長到一定程度后,舍外活動時間逐漸增加,且早春季節常有陰雨,舍外場地易遭破壞,所以尤其應當注意場地的建筑和保養。總的原則是場地必須平整,略有坡度,一有坑洼,即應填平,夯實,雨過即干。否則雨天積水,鵝群踐踏后泥濘不堪,易引起雛鵝的跌傷、踩傷。運動場寬度約為3.5~6m,長度與鵝舍長度等齊。運動場外緊接水浴池,便于鵝群浴水。池底不宜太深,且應有一定的坡度,便于雛鵝浴水后站立休息。
二、育肥舍
以放牧為主的肥育鵝可不必專設育肥舍,且由于育肥期杭州地區氣候已趨溫暖,因此,可利用普通舊房舍或用竹木搭成能遮風雨的簡易棚舍即可。這種棚舍應朝向東南,前高后低。為敝棚單披式,前檐高約1.8m,后檐約0.3~0.4m,進深約4~5m,長度根據所養鵝群大小而定。用毛竹立柱做橫梁。上蓋石棉瓦或水泥瓦。后檐砌磚或打泥墻,墻與后檐齊,以避北風。前檐應有0.5~0.6m高的磚墻,約4~5m留一個寬為1.2m的缺口,便于鵝群進出。鵝舍兩側可砌死,也可僅砌與前檐一樣高的磚墻。這種簡易育肥舍也應有舍外場地,且與水面相連,便于鵝群入舍休息前的活動及嬉水。為了安全,鵝舍周圍可以架設舊漁網。漁網不應有較大的漏洞。鵝舍也應干燥,平整,便于打掃。以每平方米棲息7~8只70日齡的中鵝進行計算。這種鵝舍也可用來飼養后備種鵝。
育肥舍設單列式或雙列式棚架。鵝舍長軸為東西走向,長形,高度以人在其間便于管理及打掃為宜;南面可采用半敞式即砌有半墻,也可不砌墻用全敞式。舍內成單列或雙列式用竹圍成棚欄,欄高0.6m,竹間距為5~6cm,以利鵝伸出頭來采食飲水。竹圍南北兩面分設水槽和食槽。水槽高15cm,寬20cm。食槽高25cm,上寬30cm,下寬25cm。雙列式圍欄應在兩列間留出通道,食槽則在通道兩邊。圍欄內應隔成小欄,每欄10~15平方米,可容納育肥鵝70~90只左右。這種棚舍可用竹棚架高,離地70cm,棚底竹片之間有3cm寬的孔隙,便于漏
糞。也可不用棚架,鵝群直接養在地面上,但需每天打掃,常更換墊草,并保持舍內干燥。
三、種鵝舍
種鵝舍每平方米可容納中小型鵝2.5~3.5只,大型鵝2只,以每舍飼養400只左右為宜。杭州地區舍檐高度應為3m以上,以利通風散熱,窗戶面積與地面面積的比為1:10~20。舍內地面為磚地、水泥地或三合土地,以保證無鼠害或其它小型野生動物偷蛋或驚擾鵝群。一般舍內地面比舍外高出10~15cm,以利排水,防止舍內積水。鵝舍的一角設產蛋間,地面最好鋪木板,防涼,上面鋪稻草,鵝作窩產蛋。種鵝舍外設陸地運動場和水浴池。運動場面積為舍內面積的1.5~2倍。周圍要建圍欄或圍墻,一般高度在1~1.3m即可。鵝舍周圍應種樹。高大的樹蔭可使鵝群免受酷暑侵擾,保證鵝群正常生活和生產。如無樹蔭或雖有樹蔭但不大,可在水陸運動場交界處搭建涼棚。
四、孵化室
采用天然孵化時,孵化室應選在較安靜的地方。孵化室要冬暖夏涼,空氣流通,窗離地面高約1.5m,窗要開得小,使舍內光線較暗,以利母鵝安靜孵化。孵化室面積每100只母鵝占12~20平方米。如用木搭架作雙層或三層孵化巢,面積可相應減少。舍內地面用粘土鋪平打實,并比舍外高15~20cm。舍前設有水陸運動場,陸上運動場應設有遮蔭棚,以供雨天就巢母鵝離巢活動與喂飼之用。人工孵化室要求,根據孵化用機具大小、數量而定,具體規格質量要求同孵雞用孵化室。既要通風,又要保溫、冬暖夏涼,地面鋪有水泥,且有排水出口通室外,以利沖洗消毒。
與孵化室相鄰并相通的,是有與規模相適應的存蛋庫。蛋庫中應備有蛋架車,蛋架車上的蛋盤應與孵化機中的蛋盤規格一致,以利操作。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01-06
(經典)設計方案04-10
設計方案【經典】02-03
(經典)設計方案02-24
設計方案09-09
設計方案【精選】10-17
設計方案格式02-02
教學設計方案02-08
薪酬設計方案01-06
設計方案范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