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村實施方案

時間:2022-05-18 01:04:10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生態文明村實施方案

  生態文明村實施方案一:

  社會公德、文明素質、法律意識等是村(居)民文明的靈魂,是全鎮軟環境,軟實力的根本所在,為進一步提高居民文明素質,根據永樂鎮實際情況,決定開展環境衛生、文明用語、遵紀守法、尊老愛幼、廉政文化五星級文明戶及文明村社創建活動,并制定如下方案。

生態文明村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思想,以文明素質、法律意識教育為重點,以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為載體,以科學管理和制度建設為保障,以廣大村民參與自評、互評的'方法,切實提高居民社會公德、提高文明素質和法律意識,努力建設文明戶、文明社(組)、文明村、文明和諧的永樂鎮。

  二、創建方式

  1、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結合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村支部和村民委員會的帶領下,組建鎮、村、社(組)創文明村、社(組)評議小組。

  2、廣泛宣傳發動。細化評定細則,激勵各村居民戶踴躍參加。

  3、評議要有記載。要公開、公平、公正。先進帶后進,后進趕先進,人人參與。

  4、第一季度每戶每月參加一次評定,后每季度一評,并在每個家庭戶張貼星級標識。

  5、星級標識設三星、四星、五星標識牌,三星以下不設標識。

  三、創建內容

  (一)星級戶評定標準

  1、環境衛生

  ①室內整潔,擺放合理有序。

  ②房前屋后整潔、干凈。

 、圩杂X采取滅蚊、滅蠅、滅鼠、滅蟑螂等除四害活動。

 、茉簤,室內無嗅味、怪味。

  ⑤合理栽種、修剪花草樹木。

  2、文明用語

 、僬f話和氣、友善、和睦。

 、诓徽f粗話,臟話。

 、塾鍪吕潇o,不吵架、罵人。

 、芗胰恕⑧徖锘ハ嘧鹁、團結。

  ⑤不說是道非,不以訛傳訛,不聽信謠傳。

  3、遵紀守法

 、俨粎⑴c六害活動。

 、谧龅綄W法、知法、守法、懂法。正確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利。

 、圩袷卮逡幟窦s和社會公德。

  ④不串聯、不聚眾非法上訪、鬧事。

 、葸h離邪教和非法組織。

  ⑥不違章建設、不種植毒。

  4、尊老愛幼

 、僮鹁蠢先俗龅嚼嫌兴、老有所養。

 、跍p輕老年人體力勞動和生活壓力。

  ③愛護小孩營造良好氛圍和環境接受教育

  ④關愛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⑤不虐待老人,不打罵孩子。

  5、廉政文化

  ①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②文明節儉辦酒席,除婚喪嫁娶以外,其余不得辦喜慶酒席斂財。

  ③抵制丑惡陋習現象。

 、芫芨、誠信樹正氣。

  (二)文明社(組)、文明村的評定標準

  1、文明社(組)評定標準:五星級戶達到50%以上,四星級達到70%以上,三星級達到90%以上,每社(組)文化活動的隊伍不少于一支,自辦節目不少于一個。

  2、文明村(社區)評定標準:文明社(組)達到70%以上,不少于3支具有專業性文化活動的隊伍,有切實可行的村規民約、環境衛生、公共設施、基礎設施的管養護制度,并卓有成效,民風民俗得到根本改變。

  四、工作要求

  1、各村(社區)高度重視,積極引導開展此項活動,采取以點帶面方式,逐步推廣。

  2、各村活動開展情況,定期跟蹤督查,并納入各村創文明村(社區)的重要依據。

  生態文明村實施方案二:

  為了貫徹落實《肇慶市關于建設“美麗鄉村”促進鄉風文明工作方案》的精神,加快推進“鄉村文明行動”,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懷集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鄉村文明行動”的總體要求

  實施“鄉村文明行動”,必須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以行政村和新型農村社區為單位,以村容村貌建設、村風民俗建設、鄉村道德建設、生活方式建設、平安村莊建設、文化惠民建設為重點,以營造新環境、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發展新文化為目標,通過文明戶、文明村(社區)以及新農村新生活、新農民新形象等群眾性創建活動,整合多方力量,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形式手段,全面提高農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安寧、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二、“鄉村文明行動”的工作目標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為目標,通過思想道德建設、村風民俗建設、生活方式建設、文化惠民建設、和諧村莊建設、鄉村環境建設等群眾性的活動,全面鋪開鄉村文明行動。到2017年,全縣文明村鎮創建覆蓋率達到50%以上,農村環境更加整潔、農村建設管理更加規范、村風民俗更加文明、社會秩序更加穩定,廣大農村文明程度和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三、“鄉村文明行動”的工作原則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著眼于順應農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好地服務于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科學規劃,統籌推進。把“鄉村文明行動”納入“十二五”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規劃,整合各方面力量,有重點、分階段集中實施。

  (三)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從各地實際出發,區別情況,注重實際,多辦實事,務求實效,反對一切形式主義,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

  (四)注重創新,完善機制。不斷豐富手段,創新載體,創新內容形式,保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旺盛生機和活力。

  (五)以人為本,利民惠民。突出農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創建為民,文化惠民,讓農民群眾共享文明創建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四、“鄉村文明行動”的主要內容

  (一)開展鄉村風貌改造行動。結合衛生村建設、生態文明村建設、新農村建設、名村建設、幸福村居建設和扶貧開發“雙到”等工作,因地制宜對村莊空間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村莊功能區,實現生產區、生活區、養殖區分離。對舊村,重點開展整治改造規劃設計;對古村落,重點開展修復、保護和開發利用規劃;對新村建設,參照嶺南新民居設計方案規劃設計,保持鄉村田園風光和鄉村風格風貌,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有機結合,建設嶺南新民居。對空心村,進行綠化建設,結合村莊小公園、文化活動場所等文化場所建設,改善農村居住環境和生活條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安排村莊道路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生態綠化景觀設施建設用地,完善村居水、電、路和硬化、美化、綠化、亮化等設施,切實改善農村生活條件。

  (二)開展鄉村清潔行動。以“四整治一美化”(整治農村生活垃圾、生活用水、禽畜糞便污染、水體污染,美化村莊環境)為重點,在廣大農村整治垃圾圍村現象,建立健全衛生保潔制度,設立專(兼)職衛生保潔員,清理生活垃圾、柴草秸稈亂堆放、亂搭亂建現象,做到庭院衛生整潔,物品堆放有序,村居環境整潔美觀。在有條件的村莊,按照省衛生村鎮標準、生態文明示范村標準(見附件),繼續大力推進省衛生村鎮建設,深化生態文明村、生態文明示范村創建工作,全面實施村莊綜合治理,大力推進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因地制宜開展垃圾處理、污水治理。在有條件的地方,推進垃圾、污水集中處理辦法,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理。廣泛開展“萬村綠”行動,在村頭荒地、圍村道路建設圍村綠化帶,利用村內空閑地、閑置宅基地等場所建設小花園或休閑綠地。引導農民在屋前屋后四周栽種花草,形成四季常青、花果飄香的村居生態環境。

  (三)開展鄉村移風易俗行動。充分發揮已有生態文明村、生態文明示范村、文明鎮的示范作用,推動廣大鄉村建立健全村規民約和文明守則,規劃村民行為,引導農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文明新風。健全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群眾組織并發揮其作用。結合開展各類群眾性創建活動,廣泛開展“講文明、講科學、講衛生、講法制、改陋習”活動,引導農民群眾崇尚科學、抵制封建迷信,杜絕黃賭毒,破除陋習。大力提倡和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家庭觀、消費觀,重視對婚喪嫁娶等民間習俗的引導,提倡移風易俗,文明理事、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反對婚喪事大操大辦。引導農民支持和參與志愿服務事業,組織農民群眾開展關愛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等志愿服務活動,積極幫助孤寡老人、殘疾人等生活困難群眾,大力弘揚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倡導鄰里和睦、互幫互助。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深入農村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

  (四)開展鄉村道德建設行動。利用小公園、小廣場、休閑場所建設一批嵌有道德教育名言警句的凳椅、景觀石。建立健全宣傳欄、文化廣場等宣傳陣地建設,充分發揮宣傳欄、農家書屋、文化廣場、文化活動中心等場所在道德建設的作用,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的新時期廣東精神,引導農民群眾自覺踐行。廣泛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好兒女、好婆媳、好夫妻、好鄰居、好少年等推薦評選和學習宣傳活動,發動群眾在熟悉的人群中挖掘模范,在日常的生活里爭當好人。適應農村少年兒童的特點和需要,切實抓好村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結合名鎮建設、文明鎮建設,在鎮(鄉)中心學校等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的試點建設,以點帶面,不斷拓展。深化行政村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完善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網絡,不斷深化“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引導廣大農村未成年人快樂生活、健康成長。針對農村道德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深入開展星級文明戶、文明信用戶、生態文明村、生態文明示范村、文明集市、文明鎮、文明縣城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加強以誠信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教育,引導農民群眾在生產經營中,增強文明誠信意識。市級以上文明鎮及有條件的村鎮開展“道德講堂”試點建設,開辦村鎮“道德講堂”。圍繞“仁、義、禮、智、信、忠、孝、廉、和、勇”等“十德”,以倡導孝老愛親、文明禮貌、移風易俗為主要內容,采取我聽、我看、我講、我議、我選、我行的模式,引導農民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要求,樹立現代價值觀,培養新的生活習慣,提升鄉村文明水平。

  (五)開展鄉村健康生活行動。以科學、衛生、健康為重點,廣泛開展多形式的健康生活方式普及活動,建設科學文明健康的新生活。積極推進“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組織形式多樣的文化下鄉、衛生下鄉、科普下鄉活動,積極組織科技知識講座、保健知識講座、專家咨詢等活動,利用多種手段開展衛生防病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幫助農民了解環境與健康的關系,了解行為習慣與常見病、傳染病和地方病的關系,逐步養成文明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和衛生習慣。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健康活動,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的身心健康素質。深入普及環保低碳知識,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農民群眾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環境的良好風氣。

  (六)開展鄉村文化行動。以“五個有”(有一個綜合文化活動室、有一個農家書屋、有一個文體廣場、有一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務網、有一個宣傳櫥窗或閱報欄)工程為主體,擴大完善村農家書屋、綜合文體活動室、多功能文化活動室和健身器材、娛樂設施齊全的文化廣場,加強農村基層文化設施建設,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鼓勵支持鄉村文化繁榮發展,定期組織農民文化藝術節、農民運動會或農村文化調演活動。鼓勵和引導農民群眾“自創自辦、自編自演、自娛自樂”,加強扶持村(居)建立農民自娛自樂的私伙局,重點支持一批優秀鄉土文化人才,特色鄉土群眾文藝團體,充分發揮民間藝人、文化能人、農民書畫家在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傳承發展民族民間文化方面的突出作用。春節、元宵、中秋、端午等傳統節日和重要紀念日,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廣泛開展民俗節慶活動和歌會、花會燈會、文藝演出、體育健身、書畫攝影等文化活動,讓農民在參與中抒發情感、愉悅身心。加大文化下鄉活動的力度,積極組織送電影、送戲、送書下鄉活動,建立村級群眾文化活動常態化機制,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努力為農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務。

  五、“鄉村文明行動”的工作步驟

  “鄉村文明行動”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結合 “十二五”規劃的工作部署,懷集縣“鄉村文明行動”的工作步驟作如下安排:

  20**年為鄉村文明行動啟動年。主要任務是加強調查研究,制定全縣實施方案。選擇1-2個村作為試點,為推動“鄉村文明行動”,探索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新路子,提供好的經驗。

  20**年為鄉村文明行動普及年。主要任務是加強宣傳發動,在全縣各鎮(鄉)全面推廣此項工作,使廣大群眾明確活動的意義,積累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明確各項配套細則,并使活動取得初步成效。

  20**年為鄉村文明行動鞏固年。主要任務是鞏固階段性成果,繼續推進各項工作落實,形成暢順有序的工作機制。廣大群眾的道德素質明顯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20**年為鄉村文明行動深化年。主要任務是搭建服務平臺、健全育人機制、優化人文生態環境,培育現代公民意識,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2017年為鄉村文明行動規范年。主要任務是進一步鞏固完善鄉村文明行動的長效機制,使群眾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有根本性提升。

  六、“鄉村文明行動”的主要措施

  各鎮(鄉)黨委、縣直各部門單位要把建設“美麗鄉村”,促進鄉風文明“六大行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定具體辦法,采取有力措施,認真組織實施,確保取得實效。

  (一)加強領導,形成合力。按照“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文明委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要求,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各鎮(鄉)黨委、縣直各部門單位要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密切配合,加強協作,為建設“美麗鄉村”,促進鄉風文明提供政策、人財物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各有關單位要根據工作職能,對照開展建設“美麗鄉村”,促進鄉風文明的工作內容,認清責任,明確任務,制訂工作方案,整合統籌涉農的相關政策措施,將其統一在建設“美麗鄉村”,促進鄉風文明的主題活動下,堅持常抓不懈,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和推進機制。要突出群眾主體作用,尊重群眾意愿,充分發揮群眾主觀能動性,增強群眾參與意識,確保村居建設、改造體現群眾訴求、滿足群眾需要,實現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享目標。

  (二)典型引導,分類推進。懷集縣農村分布廣、數量多,農村之間差異較大,各鎮(鄉)黨委、縣直有關部門單位必須從農村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參照《全國文明村鎮測評體系》(已轉發),結合開展星級文明戶、省衛生村鎮、生態文明村、文明集市、文明鎮、文明縣城等創建工作,抓好建設“美麗鄉村”,促進鄉風文明示范點的規劃和建設。通過示范點的典型帶動作用,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建設“美麗鄉村”,促進鄉風文明的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

  (三)以城帶鄉,城鄉共建。要強化統籌城鄉發展意識,有效整合城鎮、行業、單位和農村的創建資源,實行城鄉聯動,使城鎮與農村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充分發揮干部下鄉“十百千萬工程”、扶貧“雙到”工作等載體的作用和機關單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在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優勢,與村莊開展結對共建幫扶活動,幫助建設公共設施,治理村容村貌、改善文化條件、發展社會服務、促進鄉村文明。各級文明單位要積極參與、帶頭支持建設“美麗鄉村”,促進鄉風文明的工作,共同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四)加大宣傳,營造氛圍。要大力發揮各類載體的作用,切實加強宣傳引導,把建設“美麗鄉村”,促進鄉風文明工作的重要意義、目標要求、工作任務以及給群眾帶來的利益實惠宣傳好、講明白,讓群眾盡可能地了解和掌握,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及時總結推廣實施“鄉村文明行動”的典型經驗,充分利用新聞媒體、互聯網等進行廣泛宣傳,營造實施“鄉村文明行動”的濃厚氛圍。

【生態文明村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關于生態文明村建設的報告08-17

創建全國文明村鎮實施方案04-06

文明村創建實施方案范文(通用11篇)12-21

創建市級文明村工作總結02-24

文明村創建工作計劃03-13

文明村建設自查報告04-16

文明村創建自查報告03-29

創建全國文明村鎮倡議書05-07

創建全國文明村倡議書08-13

文明村自查報告8篇05-2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 |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 亚洲第一区视频 | 最新99国产小视频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午夜 | 在线播放十八禁视频无遮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