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態養魚實施的方案范文
篇一:工程化藕田生態養魚實施方案
一、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工程化稻(藕)田生態養魚項目建設,是解決X縣XX及XXXXXX地區漁業發展的基礎工程,是加快我縣漁業發展和水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符合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也是貫徹落實“XXX[20XX]XX號《XXXXXXXXXXXXXX的意見》”和“XX辦發[20XX]XX號《XXXXXXXXXXX施方案》”的具體措施,以促進漁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實現我縣漁業持續健康發展。
2、XX縣群眾自古就有有稻(藕)田養魚的習慣和經驗,XX年代初期全縣稻(藕)田養魚發展到XXXX畝,XXXXX之首。XXXX年在XXXXX的大力扶持下,XXX示范工程化稻(藕)田養魚XXXXX畝,到20XX年全縣發展到XX鎮XX鄉,XX個村,XX個村民小組,XXX戶,推廣、示范工程化稻田生態養殖面積XXXX畝,經省漁業X、X、XXXX檢查驗收,平均畝產XXX公斤,畝均增加純收入XXX元,稻谷增產X-XX%,推廣、示范取得的成功經驗,為XX全面推廣工程化稻(藕)田生態養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今后的產業化發展鋪平了道路。XX境XXX眾多,稻(藕)田面積大,群眾對池塘和稻(藕)田養魚的積極性亦高,工程化稻(藕)田生態養魚項目建設很受干部、群眾的歡迎。我XXX技術推廣體系健全,有工程化稻田養魚項目建設的經驗,技術支撐有保障。
二、項目建設的可行性分析
1、水資源豐富 工程化藕田生態養魚項目規劃區,屬XXX川道糧食主產區,水利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排灌方便,多年平均降雨量XXXmm,集雨面積較廣,水資源豐富,不存在水源不足問題,發展工程化藕田養魚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2、基礎條件優越 項目區內現有集中連片稻田XXXX畝,通過工程化藕田養魚示范逐步擴大有機蓮藕和有機魚養殖面積。
3、勞力資源充足 由于農業實現了機械化和半機械化耕種。大大減少農業生產人力的投入,農村富裕勞力充足,完成本次規劃工程建設任務是有充足勞力資源保障的。
4、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我縣XXXXXXX水源地保護區,工程化稻(藕)田生態養魚項目的實施,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為“XXXXXXXX”奠定了基礎。通過工程化稻(藕)田養魚,有機稻、藕種植,在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的同時,也加快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
三、項目建設單位
XXXXXXXXX有限責任公司20XX年在XXXXXX流轉稻田XXX畝,先后從XX等地引進了XXX、XXXX、XXXX、XX等6個蓮藕新品種試種,20XX年XX月成立了XXXXXXXXX蓮藕產業專業合作社,截止目前發展社員XX戶,蓮藕種植面積達XXXXX余畝,實行基地+合作社+科技和統一技術標準、統一品種、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的經營運作模式,蓮藕平均畝產達XXXXkg,20XX年產優質XX蓮藕XXX噸,另外還生產、加工XXX、XX、XXX等產品,其中正在試產XXXXX品等,產品深受消費者親睞,供不應求,且畝產值達XX萬余元,畝均純收入XXXX余元,20XX年產值達XXX萬元。
本次實施工程化藕田養魚示范項目,建設標準化示范藕田XXXXX畝,項目建成后,可輻射帶動全縣XXXXX畝稻(藕) 田生態養殖,年產有機蓮藕XXXXX噸,鮮魚XXX噸,年產值XXXXX萬元。
篇二:鎮鎮安生態魚養殖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進一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做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指導和支持下,結合我鎮的實際情況,把\“生態魚”產業做大、做強,建立生態魚養殖示范基地并幅射帶動周邊有條件農戶發展生態魚養殖,創造品牌、利用品牌優勢發展成為石塘鎮旅游觀光和垂釣休閑漁業、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
一、工作目標
根據市場需求,計劃在三年內全鎮發展養殖戶達到300戶,養殖面積1500畝,產值5000萬元,為群眾均增純收入1000元,打造鎮安魚生態養殖基地。
二、成立項目推進領導小組
組 長:\ 鎮黨委書記、鎮長
副組長:\ 鎮人大主席、鎮黨委副書記
\ 縣新農村建設工作隊隊長、鎮黨委副書
記、縣水利局副局長
\ 鎮黨委副書記、縣委組織部組織科科長
\ 鎮人大副主席
成 員: \ 鎮黨委副書記、縣民政局副局長
\ 鎮黨委副書記
\ 鎮黨委委員、副鎮長
\ 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
三、工作措施、方法步驟
(一)措施
1、組織保障。建立目標責任制,各級領導齊抓共管。根據項目內容要求,要細化責任,做到項目有領導帶隊,有專門技術人員負責技術攻關、推廣和指導,做到目標清、責任明、領導到位。
2、制度保障。制定優惠扶持政策,鼓勵有條件的群眾參與開發養殖,擴大養殖面積,形成規模。因地制宜,把山麓中有長流水且不宜種稻的低洼田、低產田改造成養殖魚池。
3、技術保障。專業技術人員為該項目的技術指導,并對承擔項目的干部和群眾分期分批進行技術培訓,使項目開始就在一種全新的理論指導下進行,注重科技,保證項目正常運行。
4、典型示范。在項目實施中,本著先行試點,集中優勢,樹立典型的原則,用典型指導全部展開,這樣可以避免走彎路造成的不應有的經濟損失。
5、舉全力確保項目的全面完成。一是協調銀行和相關單位方面加大資金經費投入,保證該項目的全面正常啟動。二是協調塘的建設部門和屬地管理部門的關系,搞好塘承租,保證該項目的正常進行。
6、配套設施。一是在大麓口路段修建一個三米高左右的蓄水壩,以滿足養殖用水的需要。二是在大麓口至馬康麓自然村路段,進行水泥硬底化,以便于交通運輸。三是以市場為導向,發展標準化無公害養殖,把該產品做成綠色生態養殖品牌,拓寬銷售渠道。四是開展生態旅游觀光和垂釣休閑漁業,以吸引更多人參與消費,擴大市場份額。
(二)、項目規劃步驟
1、排查摸底,了解清楚有養殖意向的農戶數。
2、成立生態魚養殖專業合作社,以專業合作社為載體推動新農村建設。
3、樹立典型,先扶持積極專業大戶,充分發揮示范作用。
4、產生效益形成效果后,建壩修路,全面推廣擴大。
(三)、實施項目的技術內容
1、項目技術內容和技術關鍵點
生態養殖技術示范推廣的主要內容是利用豐富的水資源推廣生態健康漁業養殖技術,通過種草和利用水體原有的生物資源,開展生態養殖;通過合理放養、科學投餌和防治魚病、等技術,以此發揮資源的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滿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要。
(1)水域選擇技術。
以背風向陽,口小肚大,底質平坦,養殖水面0.5—0.3畝的水域,平均水深2m左右,排水方便,水源充足,無污染,易捕撈,交通方便,歷年過洪少的小窩池塘。
(2)清整和清塘技術。
清除塘周雜草、雜物,疏通排水口,建造攔魚設施。攔魚設備一般為聚乙烯、竹木、金屬等制成的網片、柵欄,主要設在塘的進出水口處。清塘在捕完魚空塘后進行,可大幅度減少清塘用藥量,減少生產成本,用200ppm生石灰化乳潑灑,同時清除其它雜魚。
(3)放養技術。
主要放養草魚為主和鰱、鳙、鯉魚等濾食性魚。種苗選擇純正、體質健壯、規格整齊、無病無傷,并經檢疫部門檢疫合格的。放養前用2%的食鹽溶液浸洗5—10分鐘,放養時嚴格操作技術。
(4)科學飼技術。
一是在田地、山坡和上游閑臵的荒田上種上黑麥草、黃草、象草等牧草。二是自然界的野生綠色青飼料。三是適當投以配合飼料、農村自備的米糠、豆腐渣、等餌料。投餌要設食場和食臺,投餌遵照“三定”(定時、定量、定點)原則,日投餌率一般為3-5%。
(5)魚病防治技術。
一是運輸、分養等操作應細心,防止魚體受傷。二是苗種放養時用3%-5%的食鹽水浴后進池。病魚、死魚及時撈出,部分魚體發病時做好隔離、預防工作。臺風、暴雨后要注意防病。
(6)整進整出養殖技術。塘進排水較方便應堅持整進整出養殖,以減少魚病、統一規格。
2、輻射帶動作用
該項目選擇在\鎮鎮安村委,與該村委相鄰的白花、木山、東安三個村委有相同的條件、山泉水長年流淌且有依溪建池、山泉水養魚的傳統,現已有150多養殖戶、養殖面積60畝,預計在三年內可發展到養殖生態魚500畝;全鎮三年內可達到生態魚養殖1500畝 。
【生態養魚實施的方案】相關文章:
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01-06
生態文明創建宣傳實施方案08-10
實施實施方案07-27
[精選]實施方案10-09
實施方案(精選)11-30
實施方案【經典】12-06
(精選)實施方案01-14
【精選】實施方案02-15
(經典)實施方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