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教學常規管理方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學教學常規管理方案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你知道什么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教學常規管理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中學教學常規管理方案1
一、指導思想:
以《仙桃市XX年“教學常規管理月”活動指導意見》為指導,以“仙桃市西一中XX年春季教學工作計劃”為依托,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以活動促教研,以教研促提高。進一步規范教學常規管理,進一步落實備、教、改、輔的量化管理細則。以備課研究作為平臺,著力提高教師備課水平和備課質量,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活動措施。
1、學習教參,研究教材。
以年級組為單位,開展學習教參、研究教材活動。學習教參時,主要學習本冊教材的編排體系,本冊教材所涉及到的知識板塊;每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研究教材,就是研究每篇課文和每一課時的知識點,如何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達成教學目標。各年級在學校教務處的安排下,通過看教參中的教學光盤,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和如何去研究教材。
2、開展個體備課研討活動。
個體備課研討主要從兩個方面開展:
①學校集體組織一次關于如何備課的研討活動,探討在備課中如何挖掘教材,如何根據本班的實際確定標高,如何關注學生的生成和教師的預設,如何采用恰當合理的教學方法和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
②以年級組為單位,交流備課的心得,在年級組長的'組織下,探討本年級組在備課中存在的困惑。
3、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繼續鞏固上學期集體備課所取得的成果,在上學期探討的“如何有效開展集體備課”基礎上,完善不足之處。集體備課時,要求老師們以“構建‘四會’高效課堂”為主題,探討如何在備課中體現培養學生的“會表達、會傾聽、會質疑、會探究”。
4、建立完善備課的相關制度。
對于老師們的備課,要有計劃,有活動安排,有活動過程,有明確的備課程序。對備課中表現比較好的老師,要大張旗鼓地給予表現,對做得還不夠好的老師,一是要幫助提高認識,二是要嚴格按學校要求進行備課。對于教師的備課,給予量化,并與績效工資掛勾。
三、活動安排
周次
活動主題
活 動 內 容
第一階段
2.28-3.4
教材研 討
制定“常規教學管理月”方案
學習教材、教參。分學科各看錄像課兩節、評課。
第二階段
3.7-3.11
備課研 討
開展如何備課的專題研究,開展一次集體備課研究。并進行年級組內相互聽課。
第三階段
3.14-3.18
相互聽 課
以“構建‘四會’高效課堂”為主題,開展一次集體備課,年級組相互聽課,并推薦1人準備在全校展示本組的集體的成果。
第四階段
3.21-3.31
四會課堂展 示
各學科,以年級組為單位,展示本組集體備課的研究成果。要求在3月25前上交上課人員名單和通識性教案。
中學教學常規管理方案2
一、教學計劃管理
學校按國家教育部頒發的課程標準、課程計劃要求,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教導處于每學期開學前制定出教學工作計劃,排好課程表,發放到班級、教師。開學第一周各教研組、教師上交教研、教學工作計劃。教務處檢查各教研組計劃,教師教學計劃落實情況。
二、教學過程管理
我校按上級要求并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并實施了《合肥一六八中學教師業務考核實施方案》,《方案》對整個教學流程提出了明確要求:
1、重視集體備課
學校按年級學科建立了備課組,根據我校具體情況,歷史學科目由各年部集中備課,在集體備課時做到“五定”,即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定參加人員,并作好記錄。
教導處于開學初和學期中間、學期末,各檢查一次備課情況,主管校長和主任針對重點問題隨時抽查,并將結果由本人認定,納入考核結果中。
2、加強課堂教學
(1)規范教學行為。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課程計劃,按課表上課,嚴禁隨意缺、漏、停課現象發生。
(2)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人格,嚴禁教師使用不文明語言訓斥、挖苦學生;教態自然親切,大方得體;嚴禁隨意接打電話、離開教室等行為發生;任課教師要具有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確保平安課堂和學生安全。
(3)建立高效課堂。教師要準確地解讀教材與學生,對教材、教學資源進行加工提煉,形成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脈絡清晰,方式靈活,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設計。
講課精煉高效,要求教師合理安排目標導學、預習交流、合作探究、精講點撥、鞏固拓展、達標測評等教學流程。鼓勵并要求任課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與學科教學進行整合,加快建立高效課堂。
同時,結合新課改要求,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求在教學實踐中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得到保證,課堂學生的活動時間不少于10分鐘,參與面不低于二分之一。
(4)建立聽評課制度。按上級要求,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年輕教師都要積極聽課并作好記錄,教師之間聽評課每學期不少于10節。學期末對領導和教師聽評課數量和質量納入考核中。
3、作業布置與批改
學校按上級要求,嚴格控制學生作業總量和時間。各備課組制定作業布置與批改的具體要求,并按規定進行檢查。在檢查的同時要求學科建立錯題冊,任課教師在階段教學或期中、期末對錯題冊進行剖析指導,從而提高了學生作業的質量,起到很好效果。
4、課后輔導
針對本校教學工作實際,我們建立了學困生、優秀生輔導機制,定期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輔導。學校責成教導處對輔導情況進行跟蹤管理。
三、評價過程管理
學校對上級安排的考試活動嚴格遵照執行,對自行安排的階段性驗收也是科學、合理、適度。既達到檢驗教學效果的目的,又不增加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在考試過程中,嚴密組織,把握監考、閱卷每個環節,尤其注重質量分析過程管理,真正使考試與評價起到作用。
中學教學常規管理方案3
為了進一步強化內部管理,保障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現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師德師風
1、自覺服從學校工作安排,積極、輕松、愉快上崗,對不服從工作安排的,經教育任拒絕接受分配工作任務的教職工,根據2009國家勞動合同法規定,學校可按曠工處理。對有曠工的教職工,無論曠工時間的長短,除扣發當月日平均基礎性績效工資(每月按22.5天計算)以外,每節課扣常規考核2分,且年度考核不得評優。
2、所有教師應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各種法律法規,違反一次,扣獎勵性績效工資5—50元,扣常規考核3分。
3、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凡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造成不良影響的一次扣常規考核分2分。
4、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各種會議和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做到守時、守紀且參會有記錄,無故遲到或早退一次扣0.5分;無故缺席一次扣1分。
二、上、下班制度
1、每天上下班以學校規定的時間為準。上午上班時間8:10時,下午上班時間2:20時(夏季2:40時),上午下班時間為12:10時(第四節課無工作的教職工11:30時后才能離校),下午下班時間為5:50時(夏季6:15時)(第四節課無工作的教職工應在第四節上課后才能離校)。凡無故未按時到校上、下班者半小時以內為遲到或早退,每次扣常規考核分1分,超過半小時以上的,以時間的多少計算節次,分別按病假、事假、曠工處理。
2、上班時間內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違者以時間多少記為節次,不論時間多短,只要出現一次就記為一節。視為到校不到崗或到崗不到位的行為。一次扣常規考核分2分。
3、上班期間嚴禁私自開展打牌、下棋等活動,違者一人一次扣常規考核分2分。
4、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上班時間內,無論采取什么手段搞第二產業,影響上班或不上班者一次扣常規考核分5分,未上班者還應作曠工處理。
5、教師請假時間,必須先由本人調課,教務處審查,學校同意,并作好記載,其間耽誤的課時應提前或延后補上,造成無人上課的,每節扣責任人常規考核分1分。
6、每學月每人遲到或早退達三次及以上者,加扣常規考核分2分。
三、請假制度
1、病假 根據渝府發〔2000〕47號的規定,教職工因病不能出勤,經醫院證明,并提供相關手續,可請病假休息,其審批權限按銅教發(1993)28號文件規定辦理。
2、事假 教職工因特殊原因,不能出勤,經學校批準可請事假,半天以內到行政值周處請假登記,原則上每周只能請一次。
3、曠工 在規定的時間內無故不到工作崗位;不請假或已提出請假但未經學校批準而離開工作崗位的;未經學校批準私自找人上課、代班,而本人擅離職守的。一律視為曠工,曠工按本方案第一條第一款處理。
4、喪假 教職工的直系親屬死亡后,按規定辦理請假手續,不作任何處理。
5、婚假 按有關文件規定執行。
6、產假 教職工的產假,按有關文件規定執行。
7、公假 外出開會的以通知為依據;出公差的視為公假。
四、教學常規管理制度
(一)教學過程管理
1、教學計劃按教務處下發的學科計劃表格,認真填寫,各學科要體現德育教育內容,總結必須真實、全面反映一期來的基本情況、成績和不足以及德育教育的有關情況,總結和計劃一式兩份,并按規定及時上交,如不按規定時間上交或馬虎了事的扣考評0.5分。
2、備課
①備課要深鉆大綱,教材,分析學生情況,編寫恰如其分的課時計劃,(原則上不得使用打印教案)對備課教案馬虎了事的.,每次扣0.5分。
②教案分課時寫,前后連通號。否則一次扣0.1分。
③課時量按學校安排在課表上的計算,每月由教務處或教研組、年級組檢查一次,差一個課時扣0.2分。
④學校每年開展一次教案評優活動,對評為優秀教案的教師加常規考核分2分。
3、上課(含早、晚輔導)
①預備鈴聲響后教師應迅速到教室,上課鈴響聲結束無故未到堂上課者記為遲到,每次扣考核分1分,上課鈴響后5分鐘無故還未到堂上課者記為曠課,每次扣考評3分。
②對無教案上課或上課內容與教案不符的,每次扣0.5分。
③課堂上學生組織紀律渙散(如學生打瞌睡、打牌、下棋、喧鬧等),教師不采取措施,檢查發現一次扣該任課教師考評0.5分。
④除監考外,無特殊情況,教師坐著上課的,每次扣0.1分。
⑤未經教務處同意,私自調課或請人代課的,每節扣雙方各0.5分。
⑥課堂上吸煙、打瞌睡、打接手機、發送短信或擅自離開教室的一次扣0.5分。
⑦輔導課教師應認真完成當堂課任務,確保教學秩序及安全,不準做與當堂課無關的事。否則一次扣0.5分。
4、作業布置及批改次數不低于下表的規定:(以周為單位)
①每學月由教務處(或年級組、教研組)對教師作業批改情況進行檢查,對批改馬虎的,每次扣0.5分。
②語文大作文每期不得少于7個,全批全改,少一個扣0.5分。
③周末和節假日,中考學科應布置適當家庭作業,并將作業布置情況交教務處,否則一次扣0.5分。
④學校每年開展一次作業評優活動,對作業批改評為優秀的教師加2分。
5、輔導
輔導學生(經學校同意的)參加學科競賽或文體比賽或教師參加各類比賽獲
縣級獎:一等加1.5分,二等加1分 ,三等加0.5分
市級獎:一等加2.5分,二等加2分,三等加1.5分
國家獎:一等加3分,二等加2.5分,三等加2分
6、同一次競賽應以最高獎計算,且不得累計,凡是以名次計獎的各種競賽1—2名視為一等獎,3—5名視為二等獎,6—9名視為三等獎。
7、考試、閱卷及統分
學校安排的考試,試卷由教務處統一組織密封裝訂,年級學科組交叉集體流水批閱,未批閱完成前,任何人不得拆封查看;評分標準必須在閱卷前擬定,閱卷嚴格按評分標準執行,如發現評分標準有誤或確需修改評分標準,需學科組統一意見并報教務處批準;閱卷中個人不得擅自改動評分標準;閱卷完畢經復查無誤后,拆卷登分,試卷拆封后,除計算失誤,任何人不得改動分數。
①對不按時到堂監考或擅自提前收卷的根據情況分別記為遲到、早退、曠課。按上課遲到、早退、曠課處理。
②未經教務處同意,擅自調換監考場次,或監考不認真,造成不良影響的,一次扣1分。
③不按要求收發裝訂試卷的,一次扣1分。
④閱卷馬虎了事的,或不及時按規定時間閱完試卷的,一次扣1—5分。
(二)教研教改管理
1、安排的教研課,公開課以及教研,教改論文不完成,一次扣1分。
2、各教研組自行討論每周開展一次教研活動,組內成員非特殊情況要全部參加,每次教研活動要有主講人并作好記錄。本教研組教師無故不參加本教研組活動,一次扣0.5分
3、新教師每期聽課不得少于30節,教齡在5年以下每期聽課不得少于20節,其余教師每期聽課不得少于10節,每期由教務處檢查,少一節扣考評0.5分。
4、積極承擔教改教研課題,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教齡在5年以下的教師必須承擔一個教研教改課題,并報教務處,否則扣考評1分。對承擔縣級以上的教研教改課題,并獲獎,主研教師加分如下:
縣級: 一等加2分 二等加1.5分 三等加1分
市級及以上: 一等加3分 二等加2.5分 三等加2分
其余輔研教師加分按主研教師加分情況減半執行。
5、優質課評選
校級:一等加1分 二等加0.8分 三等加0.5分
縣級:一等加2分 二等加1.5分 三等加1分
市級:一等加4分 二等加3分 三等加2分
國家級:一等加5分 二等加4分 三等加3分
6、教師參加除優質課外的其他競賽活動經學校同意的按以下辦法加分
校級:一等加0.8分 二等加0.5分 三等加0.3分
縣級:一等加1.5分 二等加1分 三等加0.8分
市級:一等加3分 二等加2分 三等加1.5分
國家級:一等加4分 二等加3分 三等加2分
(三)教學輔助人員管理
1、教研組長
①不能履行教研組長職責,保質保量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務的教研組長扣考評0.5分。
②學校開展教研組及教研組長評優活動,優秀教研組長加2分,組員各加0.5分。
2、教務員、實驗員、油印員、打字員、水電工管理人員等,須按崗位職責,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對工作不完成,馬虎了事,出現了明顯工作失職的,一次扣考評分1分。
3、體育教師早操、課間操、集合、集會無故不到一次扣0.5分。
(四)控制學生流失管理
1、每流失一人扣中考學科教師每人0.5分,擔任多個班級的以所任中考學科班級的平均分扣減。
2、各班流失生期末考試以0分記入該班各科總成績。
五、其它管理
1、每期學校評出的先進教職工加3分。
2、出全勤的教職工加2分。
注:
1、本方案的基礎分90分。
2、本方案從20xx年12月1日起開始執行。11月27日前請各辦公室負責人將修改意見及時反饋學校黨政辦公室。
3、未盡事宜由學校行政臨時研究決定。
【中學教學常規管理方案】相關文章:
中學教學常規管理方案(精選16篇)07-18
教學常規管理方案11-04
教學常規管理方案10-27
小學教學常規管理方案09-29
教學常規管理方案(精選13篇)11-07
教學常規精細化管理方案10-31
學校教學常規管理方案(通用12篇)08-01
教學常規精細化管理方案(精選16篇)11-28
教學常規督導檢查方案09-04
小學教學常規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