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會工作總結

時間:2024-07-23 05:16:07 工作總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教育學會工作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學會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學會工作總結

教育學會工作總結1

  一、加強學會內部管理

  (一)加強學習,科學發展。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社團業務,加強法制觀念,樹立改革意識、群眾意識和自律意識,全面提高素質;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嚴格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辦事,自覺接受主管部門及各方面的監督和檢查;實施目標管理,每年都制定學會年度工作計劃,定期研究工作計劃的落實情況和學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切實做到了有計劃、有實施、有總結。

  認真貫徹省教育廳廳務會(10)號紀要精神,做到依法辦會,規范辦會。

  (二)遵章守法,規范發展。按照國家社團管理規章及學會章程,準備相關資料,接受并通過財務審計和省教育廳、民政廳的社團年審。

  (三)嚴格按照學會制定的各項制度(公文管理制度、印章使用登記制度、經費收支管理制度、例會制度等)有序地開展日常工作。

  (四)接受并通過省教育廳、省治理“小金庫”領導小組的“小金庫”檢查。根據《社會團體和公募基金會“小金庫”自查自糾情況報告表》,自查自糾并向業務主管單位上報自查自糾總結報告,匯總填寫《社會團體和公募基金會“小金庫”自查自糾情況統計表》。

  (五)根據江蘇省教育廳有關切實加強對各類學會、協會規范管理和指導的精神,按照學會章程的有關規定,經常務理事會批準,增補了教育廳基礎教育處副處長顧春明同志擔任學會副秘書長;增補了蘇州市教育局副局長皇甫志新、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長董健、省教育廳基教處副處長顧春明3位常務理事。

  二、加強學會組織建設

  (一)本著積極、穩妥、持續滾動發展的原則發展會員。20xx年仍以發展團體會員為主。經常務理事會通過后公布了第三批32個團體會員單位和49個個人會員名單,并對會員資料進行登記、整理、

  歸檔。迄今為止,學會共有336個團體會員單位和528個個人會員。(二)收繳及催繳會費、核對到帳情況、開具發票等。(三)完善組織網絡。加強學會分級管理,進一步完善以各市聯絡員為骨干的組織網絡,通過聯絡員布置、督促、檢查工作,做到不越級、不越位、常聯系、勤溝通,確保學會工作從會員單位到市、省的暢通,上下一致形成合力并有效地開展工作。

  (四)發揮理事單位作用。今年11月9日邀請理事單位參加在常州召開的“江蘇省科學特色聯盟幼兒園科學教育研討會”,共同商議有關工作。

  三、積極開展學術研究

  (一)加強對立項研究課題的管理和指導。對原教育學會幼教專業委員會課題結題鑒定的有關問題,專門發了蘇學前會(20xx)10號文作出明確規定。對20個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的“十一五”規劃立項課題進行了評審上報,有3個獲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一等獎,5個獲二等獎,4個獲三等獎,其余獲優秀獎,有3個單位在頒獎大會上發了言。

  (二)組織幼兒教育優秀論文評選。為總結交流幼教改革的經驗,提高我省廣大幼教工作者的理論和實踐水平,為廣大會員提供交流教育教學經驗和發表教育教學研究成果的平臺,我會組織了20xx年幼兒教育優秀論文評選。各市精心組織、全省廣大幼教工作者積極參與。學會成立了論文評選領導小組,制定了評審方案,組織有關專家對各地參評的論文進行了認真的初評和復評,并對獲獎論文進行公示。評選出一等獎71篇、二等獎378篇、三等獎1516篇,優秀論文獲獎比例為54.86%。

  (三)組建《未來科學家》科技特色幼兒園聯盟。為搭建全省幼兒園科學教育交流的平臺,推動全省幼兒園的科學教育,學會與江蘇教育電視臺合作,20xx年6月成立了全省科技特色幼兒園聯盟,有87所幼兒園成為聯盟成員。20xx年11月上旬在常州市召開《未來科學家》科技特色幼兒園聯盟科學教育研討會。常州市有關幼兒園作了科學探究系列活動案例介紹,觀摩了常州市部分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活動,徐州、南通、揚州、鎮江等市代表在會上作了交流,與會代表還認真討論了20xx年聯盟活動計劃。

  四、強化服務意識,發揮學會作用

  (一)積極發揮早期教育網站的作用。通過網站及時將本學會及各市、縣各項工作及有關信息發布到網上,為廣大幼教工作者和學前教育機構提供信息、提供服務、提供交流的平臺。

  (二)與省廣播電視集團幼教頻道合作,共同開發新欄目,參加有關公益活動。到目前為止學會的專家已為幼教頻道的.“育兒寶典”欄目做了近百集節目,宣傳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育兒方法。通過努力,雙方達成了免費為幼兒園和幼教工作者開通幼教頻道的協定。(三)參與全國婦聯中國婦女兒童事業發展中心、文化部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為主辦單位,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幼兒教育頻道與我會承辦的南京“中華福寶寶”歡樂節活動。

  (四)送教到縣,免費培訓教師。今年3月在宿遷、徐州分別舉辦了科學、語言送教活動;10月在東海舉辦了以幼兒美術為主題的送教培訓活動;11月在泰州舉辦了以幼兒游戲為主題的送教培訓活動。送教活動全部免費,每場都有300多幼兒教師參加,場面感人。通過教學活動展示、專家點評、專家講座等形式讓教師實實在在得到收獲,受到承辦單位和幼兒教師好評。

  (五)與全國中小學生(江蘇地區)金鑰匙科技競賽組委會等5部門聯合舉辦了第二屆未成年人“科學在我身邊”優秀美術作品征集活動。聯合舉辦畫展。第二屆優秀美術作品征集活動,我省(30所幼兒園參賽)有1146件作品獲獎,其中174件作品獲特金獎、312件作品獲金獎、337件作品獲銀獎、323件作品獲銅獎。

  五、認真完成教育廳交辦的工作

  1、參加教育廳組織的學前教育調研。

  2、積極參與籌備幼教論壇。為學習貫徹全國學前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全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現場推進會精神,落實《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推動全省學前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我會積極參與由省教育廳主辦的首屆全省學前教育論壇暨現場觀摩會的有關工作。

教育學會工作總結2

  在學習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熱潮聲中,本學期工作帶著豐腴的碩果已經圓滿落幕,回首一學期的工作,感慨頗深,工作中,我們同心戮力,取得了點滴的成績,但是仍有一絲遺憾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去填補、完善。值此學期工作圓滿落幕的時候,我們認真總結本學期的工作,把我們不成熟的做法向大家匯報一下,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本學期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我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圍繞縣教育局的中心工作,帶領廣大會員和教育工作者,積極開展了群眾性教育學術和教育科普活動;做到轉變觀念,創新學會工作思路,整合了學會各種資源,不斷提高學會的學術凝聚力和影響力,開創學會工作新局面。

  本學期我們重點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進一步加強學會自身建設,提高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

  1、學期初,我們建立了規范的學會工作機制。加強了各分會組織機構建設,建立了以《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學會章程為依據的內部管理制度,加強了學會組織的標準化建設。促進更多的分會進入標兵學會的行列。

  2、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學會工作人員自身素質。本學期,我們深入基層分會組織學習有關社團工作的文件及相關政策,提高學會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水平、業務水平及管理水平。

  3、加強研究,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學會工作的新功能。學會在工作中積極獲得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充分發揮學會的社會化服務功能,信息化功能。把握學習、交流機遇,使學會獲得新的發展空間和成長發展的平臺。

  二、深入開展了群眾性教育科研活動,普及教育理論知識

  1、做好“十二五”省級課題的實施結題工作。

  本學期,根據省教育學會精神,省級“十二五”課題開始結題,我縣有六家基層分會參與了課題研討工作,除大虎山中學外,其他五家單位均以上交了結題材料。

  2、組織分會對“十二五”市級課題的階段性工作做了小結,四家課題單位認真開展活動,為課題向縱深發展提供了詳細的材料。

  3、組織省市課題單位參加市學會結題培訓工作。

  本學期5月18號,我們根據市學會的工作要求,我們組織了白廠門等6家單位參加了市課題結題培訓會議,各單位課題主持人悉數到場參加了本次培訓。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學術活動,努力營造學術氛圍

  1、下鄉檢查課題材料準備情況。

  本學期,為了使課題結題順利,我們對育才幼兒園等4家市級課題單位進行了下鄉檢查,各單位對工作比較重視,材料準備充分,各項活動都有文字記載,教師上課緊緊圍繞課題展開工作。

  2、做好省、市級論文、著述檔案管理工作。

  本學期,我們繼續為廣大中小學教師提供學術研討活動搭建平臺,組織教師積極參與學術研討活動,有12名教師的作品分別在《現代中小學教育》和《城市建設》上發表學術論文。對去年的優秀教育教學成果證書做好管理發放工作,各項活動材料均及時存檔。

  四、整合學會工作,拓寬學會工作領域

  1、本學期,我們密切了與上級業務相關單位的聯系,主動接受指導,積極尋找合作機會與平臺;積極參與各項活動,積極推薦教師的優秀成果,為全縣廣大教師提供學術交流、發展的`空間;增強了工作的主動性,建立與兄弟學會、基層組織的合作共贏的合作關系。

  2、完成學會常規工作,取得分會支持,征收20xx年度學會團體會費

  本續期,我們開始了會費征收工作,通過我們的努力和基層學校的大力配合,截止到4月底,收繳會費工作圓滿結束。

  成績的取得,是校領導的鼎力支持,是全體會員努力的結果,工作中還有許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會會揚長避短,取得更大的成績。

教育學會工作總結3

  今年以來,我委嚴格按照縣委組織部的統一部署,嚴格執行組織部下發的文件精神,積極認真地做好我委領導班子建設工作,現將一年來,我委領導班子建設工作總結如下:

  一、大力推進培訓干部工作,進一眇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教育:

  1、今年以來每一季度舉辦了學習《條例》和區域經濟發展專題培訓,共辦班4次。

  2、建立健全了干部培訓備案制度、干部學習檔案、完善了干部學習制度。

  3、開展深化“繼續解放思想、推動科學發展”主題教育活動和各種學習實踐活動。

  二、進一步強化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

  1、建立民主生活會測評制度,建立談心談話制度。

  2、建立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狀況定期分析機制和思想政治建設成效評價機制。

  3、班子成員帶頭模范遵守各項法律法規,沒有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三、建設務實、為民、清正廉潔的領導班子

  1、建立了至xxxx年以來年度考核制,在上年度制定《述職述廉制度》和開展了述廉活動。

  2、加強對實際情況的調查研究。

  3、嚴格執行聯系群眾的各項規定,班子成員群眾接待日制度健全,接待中對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有解決、有安排、有布置、有效果,班子成員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全年走訪困難群眾、幫扶對象六次。

  4、建立了領導班子及成員廉政承諾制度。

  5、建立了至xxxx年以來單位干部基本情況檔案和工資資料檔案。

  四、建立健全選任黨務公開制度

  以擴大選人用人的知情權為重點,深入推進黨務公開,把選人用人的'政策標準、程序和方法告訴群眾為內容干部任用,做到有干部任用考察方案,召開全體干部工作會,記錄、公示通知和公示情況結果報告單,把選人用人的相關情況及時反饋給群眾。

  五、建立健全選人用人定期監測報告反饋制度

  以提高滿意度為價值取向,采取測評、民調等手段,廣泛征求群眾對干部工作的意見,并及時將選拔任用工作的的關情況向縣委組織報告備案,向用人部門通報。

  六黨建工作職責履行情況

  建立健全黨建工作責任制,認真履行抓基層黨建工作的六項主要職責。

  七、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情況

  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決定基層黨建工作重要問題,督促完成基層黨建工作各項任務。

  八、黨建工作聯系點的建立及工作開展情況

  積極幫助聯系點解決問題、到聯系點指導開展工作,把聯系點建成示范點

  九、黨建工作調研制度落實情況

  組織力量有針對性地開展黨建工作專題調研。

  十、基層黨務公開

  建立健全并堅持了基層黨務公開制度。

  十一、按照“十六字”方針,認真做好黨員發展工作

  制定了發展賞工作年度計劃,實施了發展黨員票決制、公開制、預審制、責任追究制等制度,發展黨員結構合理、程序規范、材料齊全。

  十二、黨員教育和管理工作措施到位,組織活動開展正常。

  堅持“三會一課”制度,組織活動開展正常,健全賞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做到了“四個一”,妥善解決老黨員、困難黨員的實際困難,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做好流動黨員摸底工作,建立流動黨員管理信息臺賬,及時發放《活動證》。

  十三、扎實做好了黨員電化教育工作。

教育學會工作總結4

  武安市教育學會在各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工作實效性為重點,堅定不移地實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科教興市”和“人才興市”戰略,積極發揮學會指導、協調、服務教學的職能作用,創新工作機制,提升教師素質,加強科學研究,推進校本革命,創建高效課堂,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現總結匯報如下:

  一、實施綜合改革實驗項目研究

  今年,市教育學會、教育局成功申報和承擔了河北省縣域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綜合實驗項目,我們以“縣域三級課程優化組合研究”為突破口,全面啟動了“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管理與培訓”、“教研組織和活動模式”、“有效教學、有效學習策略的理論與實踐”、“高中課程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幼兒教育存在問題及其對策”、“農村低齡住宿生學校生活與存在問題”等7個研究項目,同時,根據我市實際,又確定了“職業高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機制研究”。確定了40所實驗校,組建了研究團隊,實施了全程管理,現已制定了48個研究方案,舉辦實驗啟動論證會,開展了武安市實驗區教育教學現狀調查研究,為學校布局調整、教育質量提高等教育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基礎,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

  二、扎實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開展了新課程改革培訓,組織部分校長、教師先后到山東、上海等地學習考察。同時邀請全國教育專家、課改實驗校校長進行了專題講座;開展了國家課程計劃的.執行現狀研究,了解了學校對國家課程執行情況,找出了問題癥結,研究了相關政策,確保了國家課程開齊、開足和開好。同時,加強了校本課程的研究,重點開發《太極拳》、《書法》、《國學》等校本課程,開發了一套符合地域特色的系列化校本課程材料,先后在實驗小學、實驗中學、陽邑鎮南西井中心小學等校召開了課改研討會,分別召開初中、小學校長論壇,推進了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

  三、強化了高效課堂教學的指導

  針對課堂教學“高耗低效”、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深入了開展教師、教研教改、課堂教學“三大革命”,組織會員深入學校,傾聽教學意見,展開教學對話,舉辦專題講座,隨堂聽課評課,開展專題培訓活動,及時發現、解決課堂教學的新問題,做好指導工作。先后編寫“通案”3萬余節,制作優質課堂教學錄像120節,同時開展了“走進名師課堂隨筆征文”活動,組織教師觀摩名優教師課堂教學實錄,通過“觀一觀、議一議、仿一仿、創一創”等過程,廣泛開展反思和評議,與名師的課堂教學找差距,收到征文560多篇,促進了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初步改變了當前教學中存在的觀念落后、方法陳舊、效率不高的現狀,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

  四、加強各級教育科研課題研究

  加強了“十一五”立項課題的過程管理,對承擔的河北省教育學會10項科研規劃課題,進行了階段總結,聽取了課題負責人情況匯報,觀摩實驗教師專題研究課,查看課題研究檔案資料,并在研究方法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同時優化成果管理。認真總結研究成果,今年,有四項教育科研成果獲河北省第五屆教學成果獎,三項科研成果獲邯鄲市教學成果獎。同時,通過辦好學會內刊《武安教育》,開展報告會、展示會、觀摩課、研討會等方式,促進了科研成果的轉化,提高了研究的效益。

教育學會工作總結5

  一、繼續做好課題申報 加強過程管理 做好”十二五”課題結題工作

  年初,向區社科聯報送《中級維修電工校本特色教材的開發與研究》、《“電工電子技術”的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兩個課題,獲批準立項。

  3月份,將江蘇省教育學會課題結題辦法的材料轉發給有關課題組。省教育學會”十二五”立項課題《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關系的研究》、《農村高中學生厭學心理傾向成因分析與對策研究》和蘇州市教育學會“十二五”立項課題《職業學校女生正確戀愛觀培養研究》已先后結題,材料齊全,效果初步顯現.

  9月,全面部署了省、市教育學會、陶研會“十二五” 立項課題的結題工作。12月中旬分別在蘇苑中學和越溪實驗小學召開了集體結題會議.蘇州市教育學會 “十二五”立項課題《具有地方特色校本教材建設的策略與實踐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的研究》和《學校辦學特色的傳承與創新實踐研究》,江蘇省、蘇州市陶行知研究會 “十二五”立項課題《秉承香山文化傳統,培養學生現代創新精神的研究》、《單親家庭學生的問題成因與轉化的策略研究》和《幼兒園生活化繪畫教學的實踐研究》等六個課題設計比較規范,目標比較明確,有理論支撐,有地方特色,材料齊全,得到專家贊賞,并同意結題.其他6個課題采用通訊結題方式結題.省外校的省陶研課題已向市陶研會申請延期結題.

  二、認真組織論文、教案評選 努力構筑學術服務平臺

  今年6月底,經各校認真發動,積極推薦,教師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191篇,經專家評審,一等獎21篇,二等獎76篇,三等獎86篇.并推薦獲獎論文參加蘇州市教育學會9月組織的論文評選活動.

  上半年,組織選送了298篇論文參加江蘇省陶研會第七屆“行知杯”論文競賽活動。獲一等獎 13 篇,二等獎 62 篇,三等獎 102篇.

  下半年,已組織選送近兩百篇論文參加蘇州市陶研會組織的論文評選。

  在去年區教案評選活動的基礎上,今年初選送了359篇優秀教案參加市教育學會教案評選活動,獲一等獎20篇,二等獎93篇,三等獎113篇。

  在今年10月發動的中學、小學、幼兒園教案評選活動中,由于區教育局領導重視,加大了青年教師培養的力度,共收到送評教案近1100篇,目前正在評審中.

  三、組織教師團隊參加市第三、四屆試題“命、解、評”競賽

  根據蘇州市教育學會《關于舉辦第三屆試題“命、解、評”教師團隊競賽的通知》,經研究并報區教育局領導同意,我會組織6校30個教師團隊90位老師報名參加初賽。去年10月中旬在蘇州新區一中29個團隊參加了決賽,結果獲得一等獎2個,二等獎12個,三等獎4個。

  今年,蘇州市教育學會第四屆“試題‘命、解、評’教師團隊競賽”活動得到我區各校熱烈響應,又有高中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生物五門學科29個團隊87位老師報名參加。結果獲得一等獎1個,二等獎7個,三等獎4個。

  四、推薦“雙優之星”候選人

  在去年我區省木瀆中學王紅霞老師獲得蘇州市教育學會“學科雙優之星”(論文優秀、教學優秀)稱號后,今年我會又推薦木瀆實驗小學錢 潔老師參評。她的.教育論文獲得市學會一等獎,課堂教學也已得到市專家的肯定。現市學會已發文確認 她獲得“學科雙優之星”(論文優秀、教學優秀)稱號。

  五、組織人員參加<<行知伴我成長>>論壇 推薦優秀陶研工作者

  根據蘇州市陶行知研究會的通知,我會組織度假區中心小學教科室主任蔣 潔等3人參加”長三角”地區<<行知伴我成長>>論壇;藏書實驗小學副校長高柏青等5人參加省陶會第七屆”行知杯”優秀論文頒獎大會暨<<行知伴我成長>>論壇.我會獲得省陶會第七屆”行知杯”優秀論文評選組織獎.

  根據中國陶行知研究會、陶行知教育基金會《全國陶研、陶基系統”陶行知教育基金杯”評優工作方案》的精神和蘇州市陶行知研究會的部署,西山中學和我會共同提名,推薦顧坤明老師為優秀陶研工作者候選人,并由區教育局上報材料.

  六、申報蘇州市陶行知研究會和教育學會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年初,蘇州市陶行知研究會發文公布表彰上一年度蘇州市學陶的決定,我區越溪實驗小學、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中心小學 、郭巷中心小學三所學校和寶帶實驗小學顧 華 、東山實驗小學夏云娟 、木瀆實驗中學孫雅琴三位老師榜上有名。

  6月底,根據蘇州市教育學會通知精神,并報告區教育局同意,推薦省木瀆高級中學等8所學校和我會為蘇州市教育學會先進集體,30位老師為蘇州市教育學會先進個人。12月21日,蘇州市教育學會在公示的基礎上,公布了“十二五”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單,省木瀆高級中學、蘇苑高級中學、江蘇省吳中中等專業學校、迎春中學、城西中學、蘇苑實驗小學、寶帶實驗小學、木瀆實驗小學和我會均入先進集體行列,省木瀆高級中學宋雯婷等30位老師都是先進個人。

  我會又申報省教育學會先進集體.目前正在審批之中.

  七、做好換屆準備工作

  根據20xx你4月學會的章程和上級文件精神,我會向區教育局遞交了換屆的請示。我們將做好準備工作,以便產生新一屆學會領導班子,迎接“十三五”的新任務,為區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新貢獻。

  蘇州市吳中區教育學會

  20xx年12月30日

教育學會工作總結6

  20xx市教育學會在各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工作實效性為重點,堅定不移地實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科教興市”和“人才興市”戰略,積極發揮學會指導、協調、服務教學的職能作用,創新工作機制,提升教師素質,加強科學研究,推進校本革命,創建高效課堂,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現總結匯報如下:

  一、實施綜合改革實驗項目研究

  今年,市教育學會、教育局成功申報和承擔了河北省縣域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綜合實驗項目,我們以“縣域三級課程優化組合研究”為突破口,全面啟動了 “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管理與培訓”、“教研組織和活動模式”、“有效教學、有效學習策略的理論與實踐”、“高中課程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幼兒教育存在問題及其對策”、“農村低齡住宿生學校生活與存在問題”等7個研究項目,同時,根據我市實際,又確定了“職業高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機制研究”。確定了40所實驗校,組建了研究團隊,實施了全程管理,現已制定了48個研究方案,舉辦實驗啟動論證會,開展了**市實驗區教育教學現狀調查研究,為學校布局調整、教育質量提高等教育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基礎,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

  二、扎實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開展了新課程改革培訓,組織部分校長、教師先后到山東、上海等地學習考察。同時邀請全國教育專家、課改實驗校校長進行了專題講座;開展了國家課程計劃的執行現狀研究,了解了學校對國家課程執行情況,找出了問題癥結,研究了相關政策,確保了國家課程開齊、開足和開好。同時,加強了校本課程的研究,重點開發《太極拳》、《書法》、《國學》等校本課程,開發了一套符合地域特色的系列化校本課程材料,先后在實驗小學、實驗中學、陽邑鎮南西井中心小學等校召開了課改研討會,分別召開初中、小學校長論壇,推進了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

  三、強化了高效課堂教學的指導

  針對課堂教學“高耗低效”、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深入了開展教師、教研教改、課堂教學“三大革命”,組織會員深入學校,傾聽教學意見,展開教學對話,舉辦專題講座,隨堂聽課評課,開展專題培訓活動,及時發現、解決課堂教學的新問題,做好指導工作。先后編寫“通案”3萬余節,制作優質課堂教學錄像120節,同時開展了“走進名師課堂隨筆征文”活動,組織教師觀摩名優教師課堂教學實錄,通過“觀一觀、議一議、仿一仿、創一創”等過程,廣泛開展反思和評議,與名師的課堂教學找差距,收到征文560多篇,促進了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初步改變了當前教學中存在的觀念落后、方法陳舊、效率不高的現狀,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

  四、加強各級教育科研課題研究

  加強了“xx”立項課題的過程管理,對承擔的河北省教育學會10項科研規劃課題,進行了階段總結,聽取了課題負責人情況匯報,觀摩實驗教師專題研究課,查看課題研究檔案資料,并在研究方法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同時優化成果管理。認真總結研究成果,今年,有四項教育科研成果獲河北省第五屆教學成果獎,三項科研成果獲邯鄲市教學成果獎。同時,通過辦好學會內刊《**教育》,開展報告會、展示會、觀摩課、研討會等方式,促進了科研成果的轉化,提高了研究的效益。

教育學會工作總結7

  青島李滄區教育學會自成立以來,在省、市教育學會的具體指導下,致力于繁榮全區廣大教師的群眾性學術研究活動,積極開展群眾性的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和學術交流活動,搭建多種平臺,為廣大教師提供學習、研究、發展、服務、展示的機會。努力探索適應李滄區經濟發展的教育理論并付諸實踐,為李滄區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被評為山東省教育學會先進單位。

  一、課題帶動,全區教科研工作蓬勃開展

  xx期間,李滄區教育學會共承擔4項省課題,60項市課題,77項區級課題的管理工作。采取重點課題帶動戰略,為基層學校和教師搭建科研發展平臺。

  其中山東省規劃重點課題《創建教育品牌與推進李滄區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研究》、《經典誦讀與區域學習型組織建設的研究》和青島市重點課題《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目標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新課程背景下區域“三三三”教研工作模式的實踐研究》等課題作為研究的重中之重。區教育學會積極組織全區各會員學校和廣大會員參與各級課題研究,全區40余所中小學30多所幼兒園,校校有課題,教育科學研究蔚然成風,科研成果顯著。

  在五年一屆的山東省第二屆省級教學成果評比中,我區課題成果榮獲二等獎。在山東省創造教育研究二十周年紀念大會上,區教體局獲得“全省創造教育工作優秀組織特別獎”,實驗小學和青島東川路小學獲“全省創造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青島李滄區第二實驗小學等五所小學獲得“全省創造教育工作優秀組織獎”;8人獲“全省創造教育工作先進個人”,1人獲成果評選特別獎;78篇文章獲優秀科研成果獎;50篇論文入選《創造教育:理論實踐與教學設計》一書。《漫畫教學與德育》課題研究,由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了專著,獲省教育學會成果二等獎。學會還承擔了20xx年5月,中央教科所的“教育部重點課題‘有效教研工作機制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開題大會”在我區召開,我區的“決戰課堂‘三三三’教研模式”在大會上做典型發言并得到高度評價,我區也被中央教科所的課題組確定為全國第一個課題協作區,我區經驗在《有效教研》雜志上刊登。

  20xx年4月,青島永安路小學、青島四流中路第三小學、青島第六十二中學被評為青島市教育管理(教育科研)先進集體;青島李滄區教體局教研室陳杰等6人被為青島市教育管理(教育科研)先進個人;青島李滄區教體局教研室姜岱堯主持的課題《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目標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等4個課題在青島市教育科學課題研究優秀成果評選中分獲二、三等獎。

  學會每年都在全區會員、教師中進行學術論文評選活動,進行學術交流。近兩年來,會員們共撰寫了近300篇學術論文,其中150余篇在不同刊物發表或獲獎。xx期,全區老師平均每年共撰寫1500余篇論文,其中獲獎率高達80%以上。

  二、教改實驗,提高區域教育教學質量

  學會經過大量調研發現課堂教學的問題主要集中于三個方面:“教師指導的有效性”、“學習參與的深度”、“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問題突出。倘若教師能把握好教學的目標,教學組織、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就會加強;倘若目標當堂能達成的話,那么學生在課后的負擔就會減少,學生就會有更多的時間都入到實踐活動中,就會有更多的自主空間。還有我區特殊的區情、校情、教情、學情都促使我們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為切實推進這項工作,區教育學會在區教體局《在全區中小學中開展“目標導學”課堂教學模式實驗的意見》的指導下,依托學科攻堅基地學校,組織重點實驗教師隊伍,開展了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

  (一)學科建模

  各學科首先圍繞如何將課程標準與每節課教學目標相結合,研究如何把課程標準中的大目標細化成教研組、教師可操作的小目標,建立了基于課程標準基本要求的'基本目標,同時下發每個學科的《學業水平評價標準》,作為學校教學管理、教師備課、集體備課、單元達標、階段性質量檢測的參考。在此基礎上,各學科教研員結合不同課型、不同教學內容、不同年段進行了學科建模研究,真正引領各學科教師走上了在教學論指引下的課堂教學改革之路。如小學語文,針對“低中高”三個不同年級段,建立了三種不同操作策略。截止目前,各學科均建立自己的操作模式,有的學科建立了3—5種適應于不同教學內容的模式,初步實現了課堂教學從無型到有型的轉變。

  (二)制度備課

  為保證實驗的推廣,我們從有效教學的角度實施了制度化備課,把集體的智慧和個人的智慧有機結合起來。一是“三定三統一”的備課要求,即,集備要做到“三定”:定課時、定教學目標,定測標題;“三統一”:統一教學進度、統一單元達標計劃、統一教學案格式。二是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有效結合,提倡“一課三研”的備課方式。三是活用課時教學案。統一以活頁表格的形式制定教學案,該教學案既可以是教師的“教案”也可以是學生的“學案”,具有雙重功能。“教學活動”分“學習活動”和“活動意圖”兩部分,堅持以學定教的原則,先設計學習活動,對主要學習活動環節應注明活動意圖,提高教師課堂教學預設的目的性;強調寫課后自我評價反思。

  (三)有效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是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瓶頸問題,我區重視集中力量加強了這一方面的研究,完善了“目標導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修訂了《李滄區課堂教學評價方案》,制定了《李滄區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匯編了《課堂教學評價與紀實手冊》,并在全區進行推廣。該標準采用“3+1”的模式設列。即“教師維度”、“學生維度”、“師生互動維度”三個維度和“教學特色”一個層面。在實施過程中要求:①各學科教師根據課程標準,自覺對照《李滄區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備課上課,對每節課及時進行課后反思。②學校領導干部按“三跟進”的要求帶著研究任務走進課堂,使用《課堂教學評價與紀實》手冊記錄教師的課堂教學,課后根據《李滄區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并提出教學建議。③各學科教研員和相關科室人員要依據《李滄區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加強對教師日常課堂教學的指導,年末區教體局組成評審小組,按一定的比例對學校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抽查。

  (四)骨干帶動

  各學科從確立重點實驗教師開始,開展教學模式改革實驗,近幾年涌現出大批骨干教師,總結了“目標導學”有效教學策略,帶動了全區教師的專業發展。幾年來,李滄區已經涌現出18位全國、省、市優秀教師,4位省級特級教師,實現了特級教師零的突破。XX年來,8位教師獲省級教學能手,71位市級教學能手,先后有8位教師獲得全國學科優質課比賽一等獎,迄今為止,在當前新課程所開設的所有學科的省級比賽一等獎中,都有我區的教師,舉行過市級以上公開課349節,3000多篇論文在市級比賽中獲獎,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三、經典誦讀,創新教師專業發展提高之路

  圍繞承擔《經典誦讀與區域學習型組織建設的研究》省級重點課題,啟動了李滄區千冊教師教育圖書漂流活動,開展了教師、學生、家長層面的閱讀情況問卷調查,組織了“同讀經典、共話教育”讀書演講和讀書征文活動,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

  (一)每周一讀

  以青島市教科所編寫教師閱讀刊物《每周一讀》為主要藍本,組織全區教師進行閱讀和學習。各校積極響應,做到了全區教師人手一本,成立了各種讀書組織,比如各校的青年教師讀書會、骨干教師讀書會、領導干部讀書會,有學校甚至把《每周一讀》列為學校行政辦公會和全校教師會的必學內容。以此為基礎,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讀書展示活動:每年在全區中小學教師中開展教師《每周一讀》讀書演講比賽活動,全區所有學校都積極推薦教師參加,形成了學校有演講,區片有比賽,全區有展示的讀書演講熱潮。每次全區大的教育會議,都會安排優秀教師做讀書演講展示。區教育學活積極推進“xx”讀書實踐活動的開展,各項工作有序展開。

  (二)圖書漂流

  XX年以來,積極開展青島市教科所倡導的“千冊教育圖書漂流”活動。成立李滄區教育讀書會,各校發展2—3名會員,每個會員捐贈1—2本精品教育圖書,區教研室、教育學會也捐贈一部分,共計300冊,再把這些圖書在各校流轉,以各校的讀書會員為引領,結合學校的學習型組織,開展團隊研讀,撰寫讀后感。每所學校都組織了多個教師研讀團隊,跟教師的讀書演講一同,多次進行團隊研讀比賽,全區共有30余個團隊共近300名教師參與了團隊研讀活動。每年的教育學會年會,都有教師個人演講展示、團隊研讀展示,大大推動了我區老師的讀書熱情。

  (三)共話教育

【教育學會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教育學會工作總結報告02-25

教育學會年度總結11-22

團學會工作總結05-24

教育的工作總結05-31

醫學會工作總結10篇05-24

勞動教育教育工作總結05-11

教育崗位工作總結04-06

教育機構工作總結05-27

教育督導工作總結07-2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天天天澡天天天碰青青视频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福利网站你懂得 |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在线国内精品自线视频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婷婷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