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雙創周上大疆CEO汪滔座談會講話
10月12日,2016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簡稱“雙創周”)暨第二屆深圳國際創客周在深圳灣創業廣場啟幕。作為雙創周的重要環節,“中外創客領袖座談會”邀請了全球數十位創新創業領域頂級嘉賓,32位創響中國活動代表,250位創業代表參加座談會。
作為雙創領域頂級嘉賓,馬云、馬化騰、蘋果CEO Tim Cook、大疆創新CEO汪滔、富士康郭臺銘也出席了這次的座談會,并進行發言。座談會上,汪滔分享了自己對于創新創業的經驗與看法。汪滔表示,深圳的產業環境讓“敢為天下先”的創業口號成為可能。同時,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們需要警惕“趕風口、炒概念、投機取巧”等做法,因為這些做法無法帶來實實在在的創新,既是對創新精神的誤讀,也是對創業環境的破壞。以下為汪滔演講實錄:
(從左起:馬化騰、TimCook、汪滔、馬云、郭臺銘)
尊敬的總理、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大家好!
非常榮幸能參加這個座談會,作為科技領域的一名創業者,我談談一些創新創業的經驗和看法。
一、創新創業要“走窄門”
西方有個說法叫“進窄門”,引向失敗的門是寬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向成功的門是窄的,找到的人也少。
06年,我在深圳的一家民房內創業的時候,還沒有人相信中國企業可以生產出世界一流產品。因為國內的不少企業,仍然習慣去做模仿者和跟隨者,鮮有能夠打動世界的科技產品。2016年,大疆占據了消費級無人機行業80%以上份額,讓外國消費者對中國產品趨之若鶩。美國的時代周刊說,這是有史以來最具有影響力的50件科技產品之一。
回顧大疆創業十年的歷程,我覺得我們做的事情很單純,就是埋頭苦干,一門心思做出卓越的產品,踏踏實實地創造社會價值。這種做法比較辛苦,要耐得住寂寞,很多人覺得是個“窄門”,不愿意走。從我們的經歷來看,這樣的做法是對的。
相反,有不少創業的人喜歡趕風口、炒概念、投機取巧,這些做法門雖然寬,路雖然大,然而卻無法帶來實實在在的創新,既是對創新精神的誤讀,也是對創業環境的破壞。
我認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鼓勵大家各顯神通“進窄門”,不要再千軍萬馬擠獨木橋。那些尚未突破的技術、還未出現的設計、仍需培育的市場,正是創業的捷徑。
二、敢為天下先
深圳有個城市觀念叫“敢為天下先”,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積累,我們這一代人真正有了在國際上叫板的底氣。
12年,當我們第一次把消費級無人機推向市場的時候,很多人不相信大疆是一家中國企業。論飛行器,美國的技術積累冠絕全球;論照相機,日本的技術一直遙遙領先。按道理來說,“會飛的照相機”要么是美國公司生產出來,要么是日本公司生產出來。為什么讓一家中國公司捷足先登?
答案就是深圳的產業環境。這里擁有當今世界上最好的智能硬件產業鏈,讓我們有底氣趕超西方同行,通過十年奮斗迅速成長起來。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國家建立了完善的產業鏈,融入了全球消費市場并且培養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尤其是近年來,這些優勢逐漸積累,已經在一些領域產生了質變。一大批優秀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占得先機,甚至成為領頭羊。
我相信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中,只要充分利用國內環境優勢、敢于瞄準前沿科技率先取得突破,去打造卓越的產品,而不只是做便宜貨,中國科技企業就有能力領導行業發展。
三、培養創新人才
經濟全球化表面上看是商品、資本、信息等在全球廣泛流動,但本質上主導這種流動的力量是人才、是科技創新能力。我們在科技創新領域能不能全面發展,還取決于社會上人才濃度的高低。
現在,人才是不是一流已經很難通過應試成績來判斷。科技創新需要具備真知灼見的優秀創新型人才,他們應該能夠看到事物的本質,能在創造性工作中找到突破口。而我們的教育,我們的文化,還沒有足夠涵蓋這方面的智慧。需要我們在不斷的實踐中去充實它。
目前國家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及“中國制造2025”等理念,可以充分調動大眾的積極性。在我看來,創業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器。通過這個大熔爐,優秀的思想和企業可以在優勝劣汰中脫穎而出;通過解決一個個挑戰和難題,具有時代意義的智慧可以在大浪淘沙中沉淀下來。
事實上,我們很容易忽略這種通過實踐得來的智慧。如果我們的教育遠離社會實踐,僅通過知識量多少去評判,很難培養出優質的創新、創業人才。這也是為什么,即使是一流大學取得優秀成績的人,走向社會也要經歷重新洗牌,導致新的創新活動需要不斷去重復低級的去偽存真過程,造成很大浪費。
我認為,只有在實踐中探索,才能掌握最有活力的創新理念、高效的思維方法、敏銳的洞察力和思考本質的方法論。如果這種智慧能夠高效、迅速反饋到教育中去,形成實踐與教育的閉環,將會極大加快社會進步的速度。讓大眾能夠通過教育汲取更多具有當代意義的智慧,我們的創新動力將會變得非常強勁。
以大疆在工程技術領域的實踐經驗來看,我們發現人才的工作能力與應試成績的關聯度比較小,人才的優劣更多的應該是以興趣與項目經驗來判斷。而目前的理工科教育中,不光沒有給學生足夠的訓練,而且還繼續主要依靠應試成績來選拔和考核學生。大疆一直希望通過自身努力,彌補一些工程技術類教育的短板。這兩年來,我們在深圳政府的支持下打造了名為RoboMasters的大學生機器人大賽。通過建立一個大學生校際競技比賽聯盟,打造一個精彩刺激、極具觀賞性的機器人競技比賽,搭建一個讓發明家、工程師也能當明星的舞臺,吸引大量的年輕人加入。
今年,有228支隊伍、7000多名大學生報名參加了這次比賽,并吸引了數百萬人的觀看。隨著比賽的開展和推廣,一些海外高校也積極報名,想和中國大學生同臺競技。明年比賽會進一步推向國際化,產生全球影響力。
通過比賽的平臺,我們鼓勵在校大學生參與到機器人實踐中,讓他們獲得實踐經驗并快速反饋到學習中去,加快人才培養的速度。據我們統計,參加過Robo Masters的學生創業率遠高于大學生平均值,其中不乏已經創業成功的案例。
如果這個嘗試能夠在高校全面推廣,將培養出的一批優秀人才,可以很好的補充現有教育體系的不足。我也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企業直接參與到這樣的創新人才的培養中,真正以創新實踐推動教育變革,大大增加我國科技創新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的濃度。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添磚加瓦。
謝謝大家!
【雙創周上大疆CEO汪滔座談會講話】相關文章:
雙創工作總結10-27
環衛雙創簡報(精選8篇)10-05
雙創工作總結優秀08-15
雙創工作總結最新07-27
開展“雙創”工作簡報10-27
雙創自查報告09-07
雙創工作總結「精編」08-27
學校雙創工作總結范文09-28
最新雙創工作總結模板10-26
學校開展“雙創”工作簡報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