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紀要與記錄的區別

時間:2024-09-30 10:00:16 美云 會議紀要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會議紀要與記錄的區別

  在企業和各類組織機構的日常運營過程中,會議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決策和交流方式。而會議紀要和會議記錄,作為會議的兩種主要文檔形式,經常被提及和使用。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會議紀要與記錄的區別,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會議紀要與記錄的區別

  二者的主要區別是:第一,性質不同:會議記錄是討論發言的實錄,屬事務文書。會議紀要只記要點,是法定行政公文。第二,功能不同:會議記錄一般不公開,無須傳達或傳閱,只作資料存檔;會議紀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圍內傳達或傳閱,要求貫徹執行。

  會議紀要是在會議記錄的基礎上,對會議的主要內容及議定的事項,經過摘要整理的、需要貫徹執行或公布于報刊的具有紀實性和指導性的文件。

  會議紀要根據適用范圍、內容和作用,分為兩種類型:

  (1)工作會議紀要。

  (2)協商交流性會議紀要。

  會議紀要由標題、日期、正文三部分組成。

  (1) 標題

  由會議名稱和文種組成。如《全國高校大學語文教學研討會紀要》。

  (2) 文件日期

  成文日期通常寫在標題之下,位置居中,并用括號括起。也可在文末右下角標明日期。

  (3) 正文

  正文可寫三部分,也可只寫前兩部分。

  ①在開頭部分應扼要地敘述會議概況。如會議的名稱、目的、時間、地點、人員、議程及主要收獲等。

  ②主體部分主要寫會議研究的問題、討論中的意見、作出的決定、提出的任務要求等。

  一般有三種寫法:

  一是概述法。即把會議上的發言內容、討論情況總結到一起,概述出來。這種寫法適用于小型會議。

  二是發言記錄式寫法。按照會上發言順序,摘錄每個人發言的主要內容。此寫法主要用于座談會紀要。

  三是歸納法。就是把會議中研究、討論的內容歸納成幾個問題來寫。適用于規模較大、內容復雜的會議。寫作時,可根據表達內容的需要,分條列項寫或擬小標題分部分、分層次寫。

  總之,無論是哪種寫法,都要圍繞會議中心和目的選材、剪裁,突出重點。

  ③結尾的內容通常是提出希望、號召,要求有關單位認真貫徹會議精神。也可以在寫完主體部分后即全文結尾。

  特點。

  1.內容的紀實性。會議紀要如實地反映會議內容,它不能離開會議實際搞再創作,不能搞人為的拔高、深化和填平補齊。否則,就會失去其內容的客觀真實性,違反紀實的要求。

  2.表達的要點性。會議紀要是依據會議情況綜合而成的。撰寫會議紀要應圍繞會議主旨及主要成果來整理、提煉和概括。重點應放在介紹會議成果,而不是敘述會議的過程,切忌記流水帳。

  3.稱謂的特殊性。會議紀要一般采用第三人稱寫法。由于會議紀要反映的是與會人員的集體意志和意向,常以“會議”作為表述主體,“會議認為”、“會議指出”、“會議決定”、“會議要求”、“會議號召”等就是稱謂特殊性的表現。

  會議記錄是當事人記錄會議情況以供備查的一種文體。

  一般會議記錄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會議的組織情況,要求寫明會議名稱、時間、地點、出席人數、缺席人數、列席人數、主持人、記錄人等。另一部分是會議的內容,要求寫明發言、決議、問題。這是會議記錄的核心部分。

  對于發言的內容,一是詳細具體地記錄,盡量記錄原話,主要用于比較重要的會議和重要的發言。二是摘要性記錄,只記錄會議要點和中心內容,多用于一般性會議。

  會議結束,記錄完畢,要另起一行寫“散會“二字,如中途休會,要寫明“休會“字樣。

  會議紀要與記錄的區別

  一、定義上的區別

  1. 會議記錄:是會議情況和內容的原始記錄,詳細記載了會議的全過程,包括與會人員的發言、討論的內容等,是會議情況的真實反映。

  它通常不是正式的公文,不對外公開,一般無需傳達或傳閱,只作資料存檔。

  2. 會議紀要:則是一種正式的公文文種,是在會議記錄基礎上經過加工、整理出來的一種記敘性和介紹性的文件。

  包括會議的基本情況、主要研究事項、會上取得的一致意見和議定事項等內容。它通常需要在一定范圍內傳達或傳閱,要求貫徹執行。

  二、內容上的差異

  會議記錄:內容相對詳細,包括會議的日期、時間、地點、出席人員等基本信息,以及每位與會者的發言內容、討論情況等。

  它幾乎涵蓋了會議的所有細節,為日后回顧和查證提供了全面的資料。

  會議紀要:內容更加簡潔明了,主要記錄會議的主要議題、討論的重點、達成的共識和決策結果。

  它不會詳細記錄每個人的發言,而是提煉出關鍵信息和決策要點,便于相關人員快速了解會議的核心內容。

  三、作用上的不同

  會議記錄:的主要作用是作為存檔資料,用于日后查證和回顧會議過程。

  它為企業和組織提供了詳細的會議歷史資料,有助于了解會議的全貌和決策背景。此外,會議記錄還可以作為解決爭議和糾紛的依據。

  會議紀要:則主要用于傳達會議精神,指導相關部門和人員執行決策。

  它是一種具有指導性和操作性的文件,能夠推動會議決策的落實和執行。

  通過會議紀要,相關人員可以迅速了解會議的決策結果和行動計劃,從而更好地開展工作。

  四、寫法上的對比

  在寫法上,會議記錄更注重詳細性和全面性,要求記錄者具備較高的文字表達能力和速記能力,以確保記錄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它通常采用第一人稱寫法,以記錄者的視角詳細記錄會議過程。

  而會議紀要則更注重條理性和概括性,通常采用第三人稱寫法,客觀陳述會議內容和決策結果。

  在寫過程中,需要對會議內容進行篩選、歸納和提煉,以突出重點和便于閱讀。同時,會議紀要還需要注重語言的準確性和規范性,以確保信息的準確傳達。

  五、發布范圍的區別

  會議記錄:通常作為內部資料保存,并不對外公開發布。它主要在組織內部流傳,供相關人員查閱和了解會議詳情。

  由于會議記錄涉及會議的全過程和細節,因此其發布范圍相對較小,僅限于需要了解會議詳情的內部人員。

  會議紀要的發布范圍則可能更廣。根據會議的級別和重要性,它可能需要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傳達或公開發布,以便相關人員能夠及時了解并執行會議決策。

  會議紀要的發布范圍相對較大,主要在確保相關人員能夠及時了解會議精神和決策結果。

  六、保密性和公開性的差異

  由于會議記錄詳細記錄了會議的所有內容和討論,可能包含敏感或機密信息,因此其保密性要求較高。一般來說,會議記錄不會隨意公開或共享,以防止信息泄露或被濫用。

  相比之下,會議紀要的保密性要求相對較低。雖然它也可能包含一些敏感信息,但由于其主要是提煉和總結會議的關鍵信息和決策結果,因此相對較為公開和透明。

  在必要時,會議紀要甚至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傳播,以便更好地推動決策的執行和工作的開展。

  在實際工作中,應該根據會議的性質和需求,恰當選擇和使用會議記錄或會議紀要。例如,在需要詳細記錄會議過程和保留歷史資料的情況下,應使用會議記錄;而在需要快速傳達會議精神和指導執行決策的情況下,則應使用會議紀要。

【會議紀要與記錄的區別】相關文章:

會議紀要記錄的寫法格式07-18

關于會議紀要記錄格式要求01-20

關于安全生產的會議紀要記錄內容11-19

消防安全的會議紀要記錄(精選12篇)03-20

會議記錄與會議紀要主要有什么不同07-05

會議記錄及工作記錄11-11

請示與報告的區別07-05

賀信與賀電的區別06-15

伏筆與鋪墊的區別02-28

經典的會議紀要03-2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在人线放午夜 | 日韩亚州欧美中文字幕 | 日本性爱本地网站 | 在线观看免费肉片AⅤ视频 久久免费国产視频 |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久小说 | 亚洲国内综合91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