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荒地整治工作簡報范文(通用13篇)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接觸到簡報,簡報又稱“動態”“簡訊”“要情”“摘報”“工作通訊”“情況反映”“情況交流”“內部參考”等。你寫簡報時總是沒有新意?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撂荒地整治工作簡報范文(通用1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撂荒地整治工作簡報1
民以食為天,食以地為本。為切實解決土地撂荒,防止耕地“非糧化”,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金家鎮黨委高度重視、多措并舉,扎實推進撂荒耕地整治工作。
一是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堅持將撂荒耕地整治工作作為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土地資源節約利用的大事來抓。我鎮多次召開動員會、專題會、推進會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要求包片領導與駐村干部明確整治完成時限,掌握耕地撂荒整治情況并下村督導協助撂荒耕地整治工作,全力推動金家鎮撂荒耕地整治行動扎實開展。
二是加大宣傳排查,營造濃厚氛圍。各村通過村級廣播、移動小喇叭、微信群等方式進行宣傳。積極引導群眾認識到保護耕地,恢復撂荒地耕種是自己應盡的義務,激發群眾種地熱情。同時各村迅速深入田間地塊對撂荒地進行全覆蓋、地毯式摸排,將撂荒土地逐一登記造冊,做到數字準、底子清、情況明,建立專項整治臺賬,為集中整治打牢基礎。
三是堅持分類施策,提高治理效果。認真分析耕地撂荒原因,把握重點環節,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統籌推進,積極搶抓農時,統籌組織勞力、機械等資源,加快復耕復種進度。
撂荒地整治工作簡報2
為有效改善農村土地撂荒現狀,推動撂荒地復耕復種工作再上新臺階,近段時間以來,魏嶺鄉扎實開展撂荒地復耕復種工作,進一步遏止土地撂荒勢頭,提高土地利用率,讓閑置土地“重獲新生”,為鄉村振興助力。
來到魏嶺鄉沈家嶺村撂荒地整治現場,平整荒地的行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以前雜草叢生的荒地,在旋耕機等農業機械的作用下變成平整的良田。一些已經平整好的土地被一片片綠油油的農作物苗覆蓋,郁郁蔥蔥,長勢喜人,與藍天、白云、綠樹等交相輝映,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近年來,魏嶺鄉以農村撂荒地整治為抓手,積極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沈家嶺村黨支部書記汪崇貴說:“今年撂荒地整治工作啟動以后,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鄉主要領導多次深入現場,指導整治工作。同時,村黨支部充分利用村級廣播、微信群等載體,大力宣傳惠農政策和產業扶持政策,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撂荒地整治的積極性。”
魏嶺鄉結合實際,對全鄉8個行政村撂荒地進行認真細致地排摸工作。鄉村干部對照“三調”未耕種圖斑,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精準登記撂荒耕地信息,全面掌握轄區內土地撂荒情況,為集中整治撂荒地打牢了堅實的'基礎。并采取“一月統計一次進度,每周對賬銷號”的方式,統籌推進整治工作,針對各類撂荒地塊提出整改建議,助推整治工作順利開展。目前,魏玲鄉已累計整治撂荒地200余畝。
魏嶺鄉將進一步鞏固耕地撂荒整治成果,在產業培育中統籌謀劃,為有效銜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目標而努力奮斗、真正讓“撂荒地”變成“致富田”。
撂荒地整治工作簡報3
為堅決遏制耕地撂荒,嚴守耕地保護紅線,保障糧食安全,今年以來,和順鎮緊盯撂荒地專項整治重點任務,統籌安排,迅速行動,分類推進,高質高效推動撂荒地整治工作。
一是從“細”摸準撂基礎數據。以第三次國土調查時點更新數據、20xx年和20xx年國土變更調查數據、20xx年和20xx年地理國情監測數據,以及新一輪退耕還林數據、征供地數據、重大工程臨時用地、自然保護地等管理數據為依據,鎮、村、組干部聯合采用入戶走訪、電話聯系、召開院戶會議等方式,逐村逐戶對全鎮60個疑似撂荒地圖斑進行全覆蓋摸排,共排查核實撂荒地面積657.18畝,涉及9個行政村200余戶。
二是從“實”建立整治臺賬。對摸排出的撂荒地的名稱、面積、撂荒原因、撂荒年限、土地現狀信息等基礎信息進行詳細登記造冊,切實做到排查全覆蓋、無遺漏、無死角。
三是從“硬”推進整治行動。實行一戶一策、一地一策,改善撂荒地條件,不斷創新撂荒地托管服務,持續引導村民通過自行復耕復種、委托代耕代種、土地流轉等方式對撂荒地進行整治,切實盤活農村撂荒地資源。
撂荒地整治工作簡報4
盛夏時節,烈日當頭。巴南區界石鎮武新村撂荒地整治行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以前雜草叢生的荒地,在大型機械的轟鳴聲中,開出一壟壟“黃土花”。“之前這片土地雜草叢生,無人打理,通過村里的撂荒地集中整治行動,昔日農田終于又能被更好地利用起來,真的太高興了!”界石鎮武新村永新灣社社員龔小英笑呵呵地說。
近段時間,巴南區界石鎮武新村多措并舉,全力推進治理鄉村土地撂荒行動,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激活轄區撂荒土地等中心工作,盤活鄉村土地資源,壯大集體經濟,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促進鄉村產業新發展。
據悉,武新村以“黨建引領”為抓手,提高政治站位,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和村民代表大會,細化工作任務,部署整治工作,商討確定撂荒地復種事項,大小會議立足轄區實際,扎實開展整治撂荒土地,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同時,為推進治理工作的有序開展,該村結合民情院壩會、黨員大會、村民小組微信群等多形式寬領域,廣泛宣傳土地保護法律法規和耕地保護紅線等知識,引導村民積極投身于治理行動當中。
此外,武新村“兩委”全面摸底排查,積極組織村社黨員干部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塊,開展土地摸排工作,動員轄區黨員、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社員等一起開展土地復耕。
據武新村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復耕第一年將對村轄區所有撂荒地種植油菜籽,油菜籽預計在今年9月播撒,明年4月油菜花開滿地,5月將迎來收獲。武新村現已復耕土地達50%,年底將實現100%復耕復種。
界石鎮進一步扎實開展撂荒地復耕復種工作,有力遏制土地撂荒勢頭,提高土地利用率,不斷“喚醒”閑置土地,播種新的希望。接下來,將進一步開展復耕復種技術指導,加強耕地保護、撂荒地整治政策宣傳,防止耕地撂荒。
截至目前,界石鎮通過整治改造、土地流轉等措施,共排查撂荒地1174.09畝,已整治撂荒地939.27畝,整治率達80%。預計今年7月底前100%完成復耕,年底前100%完成復種。
撂荒地整治工作簡報5
為有效解決農村土地撂荒問題,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今年7月以來,花湖開發區阮灣村立足實際,多措并舉,扎實推進農村耕地撂荒整治行動,盤活土地資源,壯大集體經濟,積極開展耕地撂荒整治暨耕地功能恢復工作,實現對“糧田”耕地的長效性保護,確保農業增收、農民增收。
走進阮灣村的田間地頭,挖掘機和旋耕機正在緊張作業,撂荒的.土地也被整治成了平整松軟的農田,荒地重獲“新生”,煥發活力。近年來,因外出務工、就業等原因,阮灣村撂荒面積較大。為確保撂荒土地整治工作順利進行,花湖開發區農辦、阮灣村村委會組織鎮村干部深入開展進村入戶走訪、外出參觀學習等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有關耕地保護及撂荒地整治等政策,使廣大群眾充分認識到保護耕地、恢復撂荒地耕種的重要性。
“這個多年沒耕的地啊,收拾起來比其他的..都要麻煩點,耕地的時候要耕到20-30公分深的位置,雜草也要靠人力去清理出來,工作量也增加了,今年努力搞好,明年再來就輕松了。”正在田地里忙碌的村民阮勁松說。
在本次撂荒土地整治行動中,阮灣村的撂荒土地重獲新生,不僅使原本的撂荒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實現撂荒地“變廢為寶”,同時還解決了當地村民就近務工,引導了更多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留守家鄉,助力鄉村振興。目前,阮灣村撂荒土地整治中,重點整治細邱壟約200畝撂荒地,打造先行示范點,整治好后,因地制宜,將主要種植以高粱、小麥為主的耐旱農作物,預計畝產量可達200-300公斤,產值每畝可達1000元。阮灣村副主任陳文波說:“我們將以點帶面,用這個模式來帶動村民,讓他們進一步認識到種糧種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今年,花湖開發區把恢復撂荒耕地生產作為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通過土地流轉、代耕代種等方式,用足用活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有效解決土地撂荒難題,讓村民每年有穩定的土地收入,提高農戶種糧的積極性。
“為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確保撂荒地的耕種復耕,阮灣村多措并舉,堅持黨建引領,召開黨員大會,前期組織了3次外出參觀學習,累計覆蓋近100人次,有黨員、干部、小組長和農戶代表等等,整合社會資源花費10萬余元購置了第一輛旋耕機,后期按照村組兩級包片分段,靠實責任,對全村的撂荒地進行了全覆蓋地毯式的摸排,以航拍的形式與村干部、農戶核實地塊,全村累計摸排出永久撂荒地約500畝。截至目前,已完成撂荒地整改約150畝,剩余土地正在有序整治,預計在8月底完成整治任務,為全村糧食高效生產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阮灣村黨支部書記阮俊杰說道。
撂荒地整治工作簡報6
為扎實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工作,河地鎮集中開展撂荒地專項整治行動。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鎮、16個村(社區)成立撂荒地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撂荒地整治專題會,細化分解任務,確保整治工作有序有力開展。
二是摸清底數情況,建立工作臺賬。鎮村干部深入田間地頭,逐一認真測量登記,做到情況清晰,底數明了。河地鎮耕地面積31743.2畝,排摸出撂荒土地面積1278.3畝,截至目前,共整治復耕撂荒土地620畝。及時記錄撂荒地整治進度,理出整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分類施策。
三是大力宣傳引導,確保整治長效。通過召開會議、廣播宣傳、懸掛橫幅、張貼標語、發放倡議書、入戶宣講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關于撂荒地整治的相關政策,激發農民群眾種地熱情,引導群眾有序復耕復種。
撂荒地整治工作簡報7
為有效解決農村土地撂荒現狀,不斷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恢復撂荒地生產步伐,邦洞街道堅持把農村耕地撂荒整治工作作為保障糧食安全,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來抓,采取加強領導、宣傳動員、分類施策、督促檢查等四項措施,全力推進耕地撂荒整治行動,促進農業興旺、農民富裕、農村發展,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
切實貫徹精神,發揮帶頭作用。街道通過召開專題研究會、整治推進會等各類會議等形式,傳達學習省州市關于撂荒地整治相關精神,安排部署整治工作。組建耕地撂荒集中整治工作專班,帶頭實行網格化管理模式,壓實復耕責任,有序有力有效推進整治工作。
加大宣傳排查,營造濃厚氛圍。堅持將宣傳引導作為推進撂荒地整治的有效手段。利用村內“大喇叭”和微信群,多層次全覆蓋宣傳《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提高知曉率,增強群眾愛惜土地,種好土地的自覺性,激發其復耕復種的激情和熱情。對撂荒土地進行全覆蓋、無死角、地毯式排查,逐一登記造冊,建立排查整改臺賬。
堅持分類施策,強力攻堅整治。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堅持分類施策、綜合治理,著力提升整治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抓住農時有利條件,農戶自行復耕一批,親友代種一批,土地流轉一批,對一些多次告知無行動的農戶,由村集體上門簽訂流轉協議。
強化督促檢查,著力跟蹤問效。堅持將督促檢查、跟蹤問效作為推進農村耕地撂荒整治工作的有力抓手,建立“日匯報、周通報、月調度”工作制度,全面開展底數排摸和跟進整治工作,建立完善工作臺賬,全力推動整治工作落實落細。
撂荒地整治工作簡報8
今年以來,先鋒鎮認真貫徹上級要求部署,通過試點示范、政策支持、激勵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增強農民撂荒土地整治復耕積極性,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壓緊壓實責任。一是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以動員會、專題會、推進會形式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壓實鎮村兩級主體責任,及時推動工作落地落實。二是制定印發了《先鋒鎮撂荒土地整治工作方案》,形成網格化、全覆蓋的工作機制。
統籌協調到位。先鋒鎮堅持“分類施策、綜合治理”的原則,組織人員對轄區內撂荒土地進行登記造冊,因村制宜,分類施策。一方面鼓勵和引導有耕種能力的群眾復耕復種,另一方面動員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代耕代種,解決外出務工和無力耕種農戶的撂荒問題。
強化宣傳教育。結合《儀隴縣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微信等媒體,積極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廣泛宣傳,使廣大農民充分認識到保護耕地、恢復荒地耕種是自己應盡的義務,增強愛惜土地、種好土地的'自覺性,激發農民群眾種地熱情,引導群眾有序復耕復種。
發揮榜樣作用。在翻身村建立面積百余畝的示范點,為全鎮撂荒土地整治樹立了標桿樣板,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同時也充分調動了村民整治撂荒地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為實現“荒地變良田”全面助推鄉村振興打下了有效基礎。
撂荒地整治工作簡報9
今年以來,先鋒鎮認真貫徹上級要求部署,通過試點示范、政策支持、激勵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增強農民撂荒土地整治復耕積極性,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壓緊壓實責任。一是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以動員會、專題會、推進會形式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壓實鎮村兩級主體責任,及時推動工作落地落實。二是制定印發了《先鋒鎮撂荒土地整治工作方案》,形成網格化、全覆蓋的工作機制。
統籌協調到位。先鋒鎮堅持“分類施策、綜合治理”的原則,組織人員對轄區內撂荒土地進行登記造冊,因村制宜,分類施策。一方面鼓勵和引導有耕種能力的群眾復耕復種,另一方面動員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代耕代種,解決外出務工和無力耕種農戶的.撂荒問題。
強化宣傳教育。結合《儀隴縣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微信等媒體,積極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廣泛宣傳,使廣大農民充分認識到保護耕地、恢復荒地耕種是自己應盡的義務,增強愛惜土地、種好土地的自覺性,激發農民群眾種地熱情,引導群眾有序復耕復種。
發揮榜樣作用。在翻身村建立面積百余畝的示范點,為全鎮撂荒土地整治樹立了標桿樣板,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同時也充分調動了村民整治撂荒地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為實現“荒地變良田”全面助推鄉村振興打下了有效基礎。
撂荒地整治工作簡報10
4月8日,我局召開了惠東縣20xx年早造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工作推進會,各鎮(街道、區)分管領導、農辦主任等參加會議,縣委農辦主任、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李小明同志主持會議并發表講話,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羅永茂同志通報各鎮(含街道、區,下同)早造撂荒耕地復耕復種目前完成情況,并對早造撂荒耕地復耕復種補助申報方法和撂荒耕地復耕復種迎檢臺賬編制方法進行培訓指導。
會上,根據當前各鎮政府(含街道辦、管委會,下同)20xx年早造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完成情況(據統計,截至4月8日,全縣20xx年早造撂荒耕地復耕備耕面積已達10996.13畝),對鎮委鎮政府高度重視且完成任務進度快的高潭鎮、寶口鎮、吉隆鎮,給予通報表揚;九龍峰、安墩、多祝、白盆珠鎮任務重,完成進度較慢,給予通報批評。
會議強調,一是耕地撂荒問題是市委鄉村振興專項巡查反饋意見中一項重要的急需整改的.問題,各鎮政府要高度重視,進一步提高責任感和緊迫感,參會的各鎮分管領導會后要迅速向黨、政主要領導匯報會議內容,接下來縣政府還將對進度偏慢的幾個鎮召開“小灶會”推動工作;二是各鎮要建立掛圖作戰圖,采取強有力措施,復耕一塊,核銷一塊,全面完成縣下達各鎮的復耕復種任務;三是各鎮要加強交流學習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先進經驗,通過印發簡報、新聞媒體報道等方式加強宣傳,以點帶面,營造良好氛圍。
撂荒地整治工作簡報11
近日,興化鄉積極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工作,確保現有耕地應種盡種,為穩住糧食播種面積、實現糧食增產穩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黨中央和省市縣部署要求,始終把“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穩住農業基本盤,切實擔負起糧食安全責任,有效解決土地撂荒突出問題。興化鄉多措并舉扎實開展撂荒土地整治工作,不斷在全鄉掀起撂荒土地整治熱潮。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開展撂荒地復耕。加強宣傳引導,采取因地制宜、因戶制宜,分類指導落實措施。對在家農戶按“誰的`撂荒地,誰認領”的原則,自己種好自己的'責任田;對因長期外出務工無法耕種的農戶,通過村民代表大會“一事一議”委托其他村民代耕代種。
二是加大督查檢查力度,全面消滅撂荒地。由包村領導、駐村工作幫扶工作隊、駐村干部、村兩委分片包干落實撂荒地復耕。包片領導、鄉紀委組成督查組對撂荒地復耕情況進行全面督查,對落實情況進行每周一通報,并將落實情況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
撂荒地整治工作簡報12
根據市政府部署要求,連江縣切實加強耕地拋荒撂荒組織領導,強化工作舉措,緊抓整治重點,全力開展耕地拋荒撂荒整治工作,加強耕地資源保護利用,堅決制止水稻功能區出現的耕地拋荒撂荒現象和問題。各鄉鎮、各有關單位立即行動、協調配合、強化督導,實行整治工作責任制,建立督促驗收制度,廣泛宣傳動員,制定工作方案,堅決把制止耕地拋荒撂荒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落到實處。
根據前期摸底排查,全縣水稻功能區內拋荒撂荒的面積為2964.87畝。截至9月18日,全縣已完成復耕2917.47畝,總復耕率98.4%,已完成復種2864.27畝,總復種率96.6%,其中種植糧食作物2306.73畝。丹陽鎮、曉澳鎮、小滄鄉、潘渡鄉、馬鼻鎮、官坂鎮、東湖鎮、坑園鎮等13個鄉鎮已完成全部復耕復種工作。
撂荒地整治工作簡報13
10月26日,在萬寨鄉芷藥坪村,伴隨著陣陣隆隆聲,一臺挖掘機正在田間工作,一片片撂荒的旱地被攤平、翻新,整治工作如火如荼進行。在另一片已經被平整的地上,拔苗、澆水、移栽、施肥、培土……村民們正忙著移栽油菜苗,現場一派繁忙。
“我們村是10月22日開始撂荒地整治,到今天已經整治了30多畝。下一步,我們還要繼續加大撂荒地整治,力爭半個月內完成任務。”芷藥坪村黨支部書記譚斌介紹說。
為守住鄉村生命力,端穩糧食飯碗,讓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田園景致重回鄉村,今年以來,向家片區利用撂荒地復墾政策,將300多畝荒地以“聯村黨委+聯村集體經營公司+農戶”的模式重新迸發新活力,不僅給產業發展帶來了新希望,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還為村民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助力鄉村振興。
“我們在探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對向家片區的撂荒地進行綜合整治,大力發展大棚種植、商品薯、羊肚菌、稻蟹共養、油菜等特色農業,從而提高土地利用率,撐起‘糧袋子’,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萬寨鄉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撂荒地整治工作簡報】相關文章:
撂荒地整治工作簡報(通用21篇)06-26
村級撂荒地整治工作簡報范文(精選11篇)07-01
撂荒地復耕工作簡報11-08
撂荒地復耕工作簡報09-10
撂荒地排查工作簡報12-28
社區開展撂荒地整治簡報09-29
撂荒地整治簡報(精選19篇)09-29
撂荒地復耕現場工作簡報11-02
村級撂荒地整治簡報(精選8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