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脫貧計劃書

時間:2024-07-12 03:54:07 計劃書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村脫貧計劃書

  村脫貧計劃書篇一:

  一、基本情況

村脫貧計劃書

  **村位于**縣城及區政府東北部6公里,全村轄18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428戶,村民1560人。村圍南北長3.5公里,東西長2公里,總耕地面積1859畝,區域總面積7平方公里。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縣區內閑時務工為主。轄區屬丘陵地帶,黃膠土質,氣候溫差明顯。

  二、社會公益事業及經濟發展現狀

  (一)基本設施建設狀況

  全村農村電網入戶改造率達100%,移動、聯通、電信、無線信號通訊網絡覆蓋率達90%,電視網絡覆蓋率達75%,村村通公路一條,縣級公路縱橫貫穿轄區,“***廠”、“飼料加工廠”、“物流”等企業居伏籌建在內。

  (二)社會事業發展狀況

  1、計劃生育及衛生:人口自然增長率同比降低4%,村衛生室一個。

  2、社會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為100%,農村低保覆蓋人數53人,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率達99.7%,農村危房改造占農村危房總數68%。

  (三)產業狀況及經濟發展

  **村以傳統農業為主,主要是種植業、畜禽魚類養殖業為主,盛產玉米、蔬菜、花生、水稻、小麥、紅薯等多種糧食經濟作物。全村已發展養殖黃牛、生豬、山羊專業戶12戶,增收率同比往年上升40%。

  三、貧困狀況及原因分析

  **村受自然環境條件約束,沒有較好的經濟產業支柱,農民經濟收入始終無法提升,有點兒存款的農戶都是近年來沒有改造過房屋的農戶,也就是說農民辛苦勞作一輩子或者兩代人攥下的辛苦錢不夠一次的房屋改造,目前仍有部分農戶住著土木或者石木瓦結構的老式房屋,少部分還住著爺爺輩留下的年久失修的危房。

  究其貧困原因一是思想觀念落后,缺乏科學種田知識,無支柱產業支撐。二是少部分村民小農思想嚴重,商品意識弱,缺乏市場經濟效益觀念,不懂賺錢途徑和經商理念。三是部分村民文化素質偏低,缺乏技術又不學技術,沒有項目投入不懂改進等諸多方面的影響而遲遲邁不進設施農業、裝備農業和現代化農業的大門,也就自然形成了農戶經濟薄弱,收入不理想。

  四、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由于**村地處偏僻,距城區較遠,消息相對閉塞,有些農作物和經濟作物不能及時運送出售,村民經濟收入不樂觀,相應對村組公益事業發展項目資金的投入力度相應不夠。一是部分村莊的道路仍是黃土路,影響農民出行及作物外調;二是農田灌溉水利設施太差,農田不能有效灌溉;三是村民脫貧缺乏資金投入,扶貧工作沒有落到實處。

  五、發展思路和發展潛力

  按照扶貧工作的三個基本和三項工作的要求,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以穩定增加村民收入為主要目標,以產業扶貧為主要手段,整合資金,集中投入,以整村推進為基礎,統一規劃,推動農業發展,穩定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產業配套、改革創新投入機制,提高產業效益。同時強化村兩委凝聚力,力求干部務實,民風淳樸。

  一是要加強村民文化素質教育,改變群眾生產、生活觀念,利用好**村人多地廣的優勢,重點發展短、平、快產業;

  二是要積極向上爭取項目投入再發展,爭取一定項目資金,引導農戶實施,切實改變群眾生產、生活環境。

  三是要重視科技教育扶持,大力引進科技人才,做好科技人才返鄉工作,動員組織社會各界參與扶貧,促進扶貧項目的長遠發展,完善推進,實現全村貧困農戶徹底脫貧致富,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六、主要目標任務和措施

  (一)基礎設施建設

  1、新農村建設內容:

  (1)對上場、上學兩個村民組的通組道路進行硬化,投資概算:50萬元。

  (2)對三源油廠周邊的尹東、尹西、鄧莊三個村民小組入戶道路修復硬化,路燈安裝、綠化。投資概算:120萬元。

  2、水利設施建設內容

  (1)對岳莊等14個村民小組重點堰塘整治40處,投資概算240萬元。

  (2)對西片岳莊至上場組排水河道及鄧莊至上場東片兩處小河道治理。投資概算160萬元。

  (3)對東西片9個村民組新建飲水井50口,投資概算95萬元。

  3、危房改造建設內容

  危房改造5戶,投資概算120萬元。

  4、坡嶺地整治建設內容

  坡嶺地整治建設150畝,投資概算150萬元。

  (二)社會事業項目建設

  教育發展和文化活動中心建設

  (1)籌建學前幼兒園一所,技術培訓學校一所,投資概算130萬元。

  (2)新建村部及文化活動中心一處,投資概算140萬元。

  效益測算:就近兒童入學,豐富群眾文化娛樂生活,提升群眾文化素質,增強群眾生產技能。保障村民集會、學習、娛樂有場所。

  (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

  建設內容:農民種、養專業合作組織2個。

  1、產業協調資金200萬元幫扶成立黃牛、生豬綜合養殖專業合作組織,提升發展互幫互帶、脫貧致富的自我幫帶能力。

  2、產業協調資金90萬元,幫扶成立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組織4個,提倡科技種植,促進增產增收。

  七、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村成立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支部書記任組長,村委主任、支部副書記任副組長,村兩委其他成員為領導小組成員。同時發揮黨員、村民組長的模范帶頭作用,教育和引導村民積極參與扶貧開發建設,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力更生的能力。

  二、整合資源,加大投入項目建設力度,通過積極向上爭取建設項目,建設資金要捆綁使用,從人、財、物上給與大力支持。同事爭取政策支持,加大公共財政向農村經濟發展的覆蓋范圍。

  三、項目設施及資金使用實行“四議兩公開”管理,做到規劃民主、決策民主,確保扶貧一次成功一次,實施一種見效一種。

  四、定點扶貧單位要參與幫扶,制定定員幫扶扶貧規劃,想盡一切辦法為群眾解難題、辦好事、辦實事,盡可能的提供強有力的幫助。

  后附**村脫貧規劃項目一覽表。

  投資概算:350萬元。

  效益測算:不斷完善我村教育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教學環境,縮小城鄉教育環境條件差距,促進區域、社會的協調、和諧與平等。

  (2) 、實用技術培訓

  建設內容:每年進行實用技術培訓80人,六年共培訓480人。

  投資概算:50萬元。

  效益測算: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創業就業能力,從而促進農民的增收致富。

  (3)、示范戶培育

  建設內容:每年對20戶農民進行示范戶培育,六年共培訓120戶。

  投資概算:5萬元。

  效益測算: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周邊群眾共同致富奔小康。

  (4)、勞動力轉移培訓

  建設內容:每年進行勞動力轉移培訓200人,六年共培訓1200人,實現轉移就業人數1000人。

  投資概算:200萬元。

  效益測算: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加勞動者就業,增加經濟收入。

  2、基層組織建設

  (1)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

  建設內容: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個。

  投資概算:10萬元。

  效益測算:拉動整個農業產業的發展,同時促進農民的增收,按每個合作組織能促進當地農民10戶增收,每戶每年增加XX元的收入計算,六年內可增加農民總收入1440萬元,同時也促進了全村蔬菜產業的發展。

  (2)村級組織活動中心建設

  建設內容:擴建組級組織活動中心1個。

  投資概算:20萬元。

  效益測算:豐富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提升群眾的文化素質。

  (3)計劃生育

  建設內容:完善鄉、村計生服務設備、設施和隊伍建設。

  投資概算:20萬元。

  效益測算:從根本上解決我村計生服務室,有利于為貧困戶育齡婦女提供優質的生殖健康保健服務。

  (4)村衛生室建設

  建設內容:維護村衛生院1個。

  投資概算:2萬元。

  效益測算:改善群眾醫療環境,確保人民的身體健康,疾病能及時、有效得到醫治。

  (5)社會保障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建設內容:每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人數達1680人。

  投資概算:15萬元。

  效益測算:完善醫療制度,促進人民身體健康,社會和諧發展。

  2、農村低保

  建設內容:每年農村低保覆蓋人數達89人。

  投資概算:12萬元。

  效益測算:確保貧困家庭、貧困人口的溫飽、幫扶低保戶早日脫貧,進一步完善低保制度,促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3、農村養老保險

  建設內容:每年農村養老保險覆蓋人數達600人。

  投資概算:6萬元。

  效益測算:確保老年人口老有所養,推進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建設,提升社會福利。

  (三) 產業發展

  1、種植業

  (1)蔬菜種植

  建設內容:主要在王溝、田東、田西、馬北4個組新增油桃面積350畝。

  投資概算:80萬元。

  (2)干果種植

  建設內容:主要在四個村民小組新增面積300畝,主要品種有核桃等。

  投資概算:60萬元。

  效益測算:預計栽植六年后進入豐產期,

每年可增加農民收入48萬元。

  (3)中藥材種植

  建設內容:主要在王溝、田東、田西、馬北新增面積100畝,主要品種有血參。

  投資概算:25萬元。

  效益測算:預計六年內可增加農民收入50萬元。

  2、養殖業

  建設內容:新增養殖出欄量0.5萬只,主要發展以林下生態肉雞養殖、、蛋雞養殖為主的品種,大力發展生豬生態畜牧業。

  投資概算:30萬元。

  效益測算:預計六年內可增加農民收入50萬元。

  3、資源型加工業

  建設內容:建設資源性加工企業3個,主要分布在我村孫洼、馬南、馬北、馬西。

  投資概算:300萬元。

  效益測算:可促進當地農民進廠就業,按促進100人就業計算,六年內可增加農民總收入達300萬元。

  4、市場物流業

  建設內容:建設市場物流企業1個,分布在我村中坪組。

  投資概算:10萬元。

  效益測算:可解決當地40余農民的就業問題,六年內可增加農民總收入達10萬元,同時能為發展蔬菜種植提供良好的物流條件,促進我村農業產業的發展。

  5、勞務經濟

  建設內容:六年在全村范圍內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培訓農民400人次;開展農業產業化技能培訓,培訓農民200人次;轉移就業人數100人,扶持創業人數50人。

  投資概算:10萬元。

  效益測算:可增強農民就業、創業能力,預計六年內可轉移就業和創業人數達200人,按轉移就業和創業人數每人每年增收2.4萬元計算,六年內可增加農民總收入達2100萬元。

  (四) 生態建設及環境整治

  1、人居環境改造

  建設內容:民居及環境改造176戶。

  投資概算:25萬元。

  效益測算: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有益于人民群眾身心健康。

  2、污染治理

  組內垃圾處理 建設內容:主要處理孫洼、馬南、馬北、馬西和一些人群集居的村寨院落的垃圾,六年內處理垃圾50噸。

  投資概算:6萬元。

  效益測算:美化環境,提高生活質量,減少疾病發生,有益于人民群眾身心健康。

  3、環境綠化美化

  建設內容:主要在油路兩旁、村院落、人口密集的住宅小區、農貿市場及企業生產區等,六年內建設5萬平方米。

  投資概算:30萬元。

  效益測算:改善空氣質量,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維護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

  4、天然林保護

  建設內容:主要涉及王溝、馬北農民自由的天然林地,六年內對全村1300畝生長較好的天然林進行保護。

  投資概算:5萬元。

  效益測算:建立管理較完善的管護制度,管好天然林,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改善氣候環境,實施有序砍伐,增加農民收入;還可進行適量的林下蛋雞養殖等特種養殖,發展林下中草藥材等。

  四、組織實施

  (一)資金保障

  首先是國家撥下來的項目資金必須陽光使用,政府采購,保障資金的安全和專款專用:其次是企業都是良好信譽企業,效益型企業,自己籌資部分不存在困難:其三是該規劃涉及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社會事業發展資金,產業化發展資金以及生態環境建設等資金,國家政策給予支持。

  (二) 技術保障

  首先是有省、市、縣各級專家的支持,其次是鄉內各專業部門的鼎力協助,其三是各村組織相關負責人員具體操作,因此**村脫貧工作有足夠的技術保障。

  (三) 制度保障

  首先是項目資金的使用實行“四議兩公開”管理;其次是項目資金陽光使用,政府采購,公示群眾,民主監督,跟蹤審計:其三是規劃民主,決策民主,確保扶貧一片,成功一片,實施一種,見效一種。對各生產環節均建立失職贖職追究制。

  (四)機制創新

  1、建立風險保障機制

  扶貧項目中的種、養殖的發展受市場、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大,為確保項目實施具有持續性,讓更多的貧困戶從中受益,項目實施時區政府與受益戶簽訂項目實施協議,項目實施成功見效后實施戶按項目投入上交一定比例作為項目風險金。扶貧項目風險金設專人、專戶、專帳管理,用于農戶生產中不可抗災的生產救助。并建立和完善農業產業發展保險機制,進一步降低農業項目實施的風險。

  2、工作協同、督促與獎勵機制

  村、支兩委負責作好群眾宣傳、動員工作,及時處理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的糾紛。各村民小組要落實專人負責項目,在項目實施完成后,對項目實施好、成效顯著的村民小組,以及具體項目實施的人員實施專項獎勵。

  3、定點扶貧單位參與定點幫扶

  定點扶貧工作隊深入村、組、貧困戶及老干部老黨員中了解貧困村的貧困現狀、經濟收入和產業發展情況,特別是特困戶情況,制定具體明確的三年到五年扶貧規劃,千方百計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

  村脫貧計劃書篇二:

  一、xx村概況

  xx村位于xx鄉南端,距秀山縣城36公路,東接平馬、西連官莊,距鄉政府駐地4公里,有水泥硬化公路連通,交通便利。全村幅員面積6.8平方公里,下轄5個村民小組,335戶,1236人;有耕地面積2665畝,林地面積3882畝。20xx年全村人均收入4598元。

  全村平均海拔680米,位于xx頭組的梳子山最高海拔1366米,是xx河的源頭所在;xx村因離縣城較遠,具有xx、空氣、土壤、生態等地理優勢,適宜發展種植業,因廣種金銀花、白術等中藥材,被譽為“中藥材之村”。

  二、貧困現狀

  (一)客觀環境差

  xx村位于川河蓋下,多為山地,土層薄,坡度大,土壤貧瘠,受地理因素限制,全村土地零散,造成土多田少、田地灌溉不足等問題,傳統農業增收困難。

  (二)基礎設施落后

  1、道路交通。全村5個村民小組有4個村民組通有通組公路,兩個村民小組通有水泥硬化路,但由于地理條件特殊,地勢高,陽雀坳組通組路遲遲未能動工,群眾的出行和生產受到一定的困難。

  2、農田灌溉、水利設施。xx河雖然橫穿全村,但由于xx村海拔高,地理條件特殊,河流無法滿足農田灌溉的要求。“xx村二堰”修于1998年,但由于年久失修,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無法引水灌溉,迫使部分糧田改旱,影響群眾生產。

  3、農村住房。由于居住條件惡劣,農民收入水平低,加之歷年火災、雪災、風災影響,全村仍有危房戶 戶。老式木房數量大,磚瓦房比例只有30%。

  4、衛生、服務設施。目前xx村尚未能建立合格的衛生室,現有的門診室和藥房都設在農戶家中,條件簡陋、設備簡單、藥品單一,只能對簡單的傷風感冒進行治療。便民商店貨源不足,貨品單一,不能滿足群眾日常要求。

  三、20xx—20xx年扶貧開發目標任務

  圍繞《秀山縣整村脫貧工作目標》,按照“八有、四通、三解決”的要求,20xx-20xx年xx村要實現以下八個目標任務:

  (一)人均純收入在2010年的4598元的基礎上在增加2000元,達到6598元, 實現戶均擁有1-2個農業產業,95%以上農戶有較穩定的增收來源,90%以上農戶實現萬元增收。

  (二)全村所有村民小組通組公路,80%村民小組實現硬化公路連接,完成全村16000米人行便道建設。實現暢通任務。

  (三)完成農村危舊房改造,全面消除危房戶,實現磚混結構住房比例60%以上。

  (四)疏通“xx村二堰”,完成低效農田改造。

  (五)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參合率達到95%以上;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全部納入農村低保;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80%以上。

  (六)完善村衛生室,實現治療室、藥房隔離,完善醫療設備、保障藥品齊全。

  (七)建立規范整潔的農家便民超市,保障貨品充足,品種齊全。

  (八)建設強有力的基層組織,完善村級活動室,室內設施,活動開展正常。

  四、20xx—20xx年扶貧開發項目

  為實現上述目標任務,從該村實際出發,兩年計劃建設項目15個,總投資465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100萬元,上級級部門幫扶資金158萬元,群眾投勞折資207萬元。分年度實施如下:

  (一)20xx年項目:計劃建設項目9個,總投資215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50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98萬元,上級部門解決67萬元。

  1、基礎設施

  (1)道路建設:①硬化河壩組到xx頭組通組公路1.5公里。需財政扶貧資金15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20萬元,上級部門解決20萬元。②硬化河壩組、舊屋基組人行便道8000米。需財政扶貧資金16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16萬元,上級部門解決16萬元。

  (2)堰渠整治:維修“xx村二堰” 4公里。需財政扶貧資金5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6萬元,上級部門解決5萬元。

  (3)農房改造:完成農村危舊房改造,全面消除危房戶,實現磚混結構住房比例40%以上。需財政扶貧資金10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10萬元,上級部門解決10萬元。

  (二)產業發展

  (1)中藥材發展:新增金銀花種植面積650畝,總面積達2500畝,新增種植戶20戶,種植戶達280戶。建立白術種植基地,新增白術種植100畝。需上級部門解決6萬元,農戶自籌6萬元。

  (2)養殖業發展:新增500只以上規模土雞養殖大戶5戶、20頭以上生豬養殖大戶2戶。實現年出欄土雞4萬只,年出欄生豬1800頭。需上級部門解決10萬元,農戶自籌40萬元。

  (3)籌辦中藥材合作社1個,主要為群眾種植金銀花、白術、澤瀉等農產品提供種植技術、種子、產品銷售、病蟲害防治等服務。

  (4)申辦扶貧互助資金協會1個,有效解決農戶產業發展的資金瓶頸,更大的滿足群眾發展產業的要求。

  (5)勞動力轉移培訓:組織專業技術培訓、勞務培訓2次以上,累計參訓400人次以上,發放資料800余份,需財政扶貧資金2萬元。

  3、社會事業:

  完善村衛生室,農家便民超市。需互助扶貧資金2萬元。

  (二)20xx年項目:20xx年計劃建設項目7個,總投資250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50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109萬元,上級部門解決91萬元。

  1、基礎設施

  (1)道路建設:①新修舊屋基到陽雀坳通組路1500米。需財政扶貧資金8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11萬元,上級部門解決12萬元。②硬化xx頭組、姚家坡組、陽雀坳組人行便道10公里。需財政扶貧資金20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20萬元,上級部門解決20萬元。。

  (2)農房改造:改造農村老式木房,實現磚混結構住房比例60%以上。需財政扶貧資金20萬元,農民投勞折資及自籌20萬元,上級部門解決20萬元。

  (3)農村通訊:實現有線廣播電視、程控電話全覆蓋。需上級部門解決20萬元,農戶自籌5萬元。

  (二)產業發展

  (1)中藥材發展:新增金銀花種植面積500畝。新增白術種植100畝。需上級部門解決5萬元,農戶自籌5萬元。

  (2)養殖業發展:新增500只以上規模土雞養殖大戶5戶、20頭以上生豬養殖大戶2戶。實現年出欄土雞6萬只,年出欄生豬2100頭。需上級部門解決12萬元,農戶自籌48萬元。

  (3)勞動力轉移培訓:組織專業技術培訓、勞務培訓2次以上,累計參訓400人次以上,發放資料800余份,需財政扶貧資金2萬元。

  3、社會事業:

  建立藏書超過500冊的農家書屋1個。需上級部門解決2萬元。

  五、效益分析

  上述項目按規劃實施后,至20xx年,全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將得到較大改善,農民收入將有顯著提高。

  (一)基礎設施

  全村所有村民小組通組公路,完成全村18000米入戶便道建設;全面消除危舊房改造,磚混結構住房比例60%以上;旱澇保收的基本農田達到300畝,戶平達0.9畝。

  (二)產業發展

  到20xx年,全村金銀花種植面積達到3000畝,白術基地400畝;土雞養殖達到年出欄6萬只以上,生豬養殖達到年出欄2200頭;所有青壯年勞動力掌握1-2門脫貧致富的知識和技能,合理輸送400名農村剩余勞動力。

  至20xx年底,全村實現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達到6598元,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實現農戶萬元增收。

  (三)社會事業

  完善村衛生室,規范農家便民超市;農村建卡貧困戶基本銷號;醫保覆蓋率達95%以上,養老保險率達80%以上;村“兩委”班子和諧,各項制度、機制健全,村規民約完善。

  六、主要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機構。加強對xx村扶貧開發工作的領導,由鄉長劉玉忠同志任該村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分管領導張波為副組長,抓好項目規劃、統籌協調及項目實施。

  二是廣泛發動群眾。在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支持的同時,廣泛發動群眾,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采取“一事一議”辦法發動農民籌資投勞,搞好基礎設施及社會事業建設,加快產業調整步伐,改善居住環境。

  三是嚴格項目管理。嚴格執行“三專制”即專人、專賬、專戶,嚴格執行報帳制管理,做到村務公開,帳、物相符,提高扶貧資金及幫扶資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加強法制化建設完善村規民約;加強對村、組干部及黨員的教育培訓,提高思想文化素質,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保證該村扶貧規劃的順利實施。

【村脫貧計劃書】相關文章:

村脫貧致富調查報告06-25

村文化活動全年計劃書06-10

脫貧攻堅工作總結03-20

脫貧自查報告09-28

脫貧攻堅工作總結03-25

關于脫貧攻堅調研報告01-31

脫貧攻堅的公開信03-21

關于脫貧活動方案范文03-25

脫貧幫扶簡報(通用19篇)11-0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天堂va欧美ⅴa亚洲va一国产 |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 婷婷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日本 | 亚洲国产精品中文字 | 无遮高潮国产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