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審計報告編寫必要內容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審計報告編寫必要內容,歡迎閱讀與收藏。
【審計報告編寫寫作要求】
審計報告應當包括下列要素:
(1)標題;
(2)收件人;
(3)引言段;
(4)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段;
(5)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段;
(6)審計意見段;
(7)注冊會計師的簽名和蓋章;
(8)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稱、地址及蓋章;
(9)報告日期。
標題
審計報告的標題應當統一規范為“審計報告”。
考慮到這一標題已廣為社會公眾所接受,因此,我國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中標題沒有包含“獨立”兩個字,但注冊會計師在執行財務報表審計業務時,應當遵守獨立性的要求。
收件人
審計報告的收件人是指注冊會計師按照業務約定書的要求致送審計報告的對象,一般是指審計業務的委托人。審計報告應當載明收件人的全稱。
注冊會計師應當與委托人在業務約定書中約定致送審計報告的對象,以防止在此問題上發生分歧或審計報告被委托人濫用。針對整套通用目的財務報表出具的審計報告,審計報告的致送對象通常為被審計單位的全體股東或董事會。
引言段
審計報告的引言段應當說明被審計單位的名稱和財務報表已經過審計,并包括下列內容:
(1)指出構成整套財務報表的每張財務報表的名稱;
(2)提及財務報表附注;
(3)指明財務報表的日期和涵蓋的期間。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整套財務報表的每張財務報表的名稱分別為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所有者(股東)權益變動表和現金流量表。此外,由于附注是財務報表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也應提及財務報表附注。財務報表有反映時點的,有反映期間的,注冊會計師應在引言段中指明財務報表的日期或涵蓋的期間。
引言段舉例如下:“我們審計了后附的AB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BC公司)財務報表,包括20×1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20×1年度的利潤表、股東權益變動表和現金流量表以及財務報表附注。”
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段
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段應當說明,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財務報表是管理層的責任,這種責任包括:
(1)設計、實施和維護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使財務報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而導致的重大錯報;
(2)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會計政策;
(3)作出合理的會計估計。
在審計報告中指明管理層的責任,有利于區分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的責任,降低財務報表使用者誤解注冊會計師責任的可能性。
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段舉例如下:
“一、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財務報表是ABC公司管理層的責任。這種責任包括:
(1)設計、實施和維護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使財務報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而導致的重大錯報;
(2)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會計政策;
(3)作出合理的會計估計。”
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段
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段應當說明下列內容:
1.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是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注冊會計師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規定執行了審計工作。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要求注冊會計師遵守職業道德規范,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以對財務報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獲取合理保證。
2.審計工作涉及實施審計程序,以獲取有關財務報表金額和披露的審計證據。選擇的審計程序取決于注冊會計師的判斷,包括對由于舞弊或錯誤導致的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注冊會計師考慮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設計恰當的審計程序,但目的并非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意見。審計工作還包括評價管理層選用會計政策的恰當性和作出會計估計的合理性,以及評價財務報表的總體列報。
3.注冊會計師相信已獲取的審計證據是充分、適當的,為其發表審計意見提供了基礎。
如果接受委托,結合財務報表審計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發表意見,注冊會計師應當省略本條第2項中“但目的并非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意見”的術語。
理解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段內容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段內容闡明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的標準以及審計準則對注冊會計師提出的核心要求。同時向財務報表使用者說明,注冊會計師應當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以對財務報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獲取合理保證。不存在重大錯報,是指注冊會計師認為已審計的財務報表不存在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決策的錯報。合理保證是指注冊會計師通過不斷修正的、系統的執業過程,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對財務報表整體發表審計意見,提供的是一種高水平但非百分之百的保證。
第二段內容闡明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工作的主要過程,包括運用職業判斷實施風險評估程序、控制測試(必要時或決定測試時)以及實質性程序。同時向財務報表使用者說明,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是建立在風險導向審計基礎上的。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注冊會計師考慮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設計恰當的審計程序,但目的并非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意見。因此,審計報告對內部控制不提供任何保證。
第三段內容闡明注冊會計師通過實施審計工作,獲取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具備了發表審計意見的基礎。
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段舉例如下:
“二、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我們的責任是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我們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規定執行了審計工作。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要求我們遵守職業道德規范,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以對財務報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獲取合理保證。
審計工作涉及實施審計程序,以獲取有關財務報表金額和披露的審計證據。選擇的審計程序取決于注冊會計師的判斷,包括對由于舞弊或錯誤導致的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我們考慮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設計恰當的審計程序,但目的并非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意見。審計工作還包括評價管理層選用會計政策的恰當性和作出會計估計的合理性,以及評價財務報表的總體列報。
我們相信,我們獲取的審計證據是充分、適當的,為發表審計意見提供了基礎。”
審計意見段
(一)審計意見段的內容
審計意見段應當說明,財務報表是否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財務報表審計的目標是注冊會計師通過執行審計工作,對財務報表的下列方面發表審計意見:
(1)財務報表是否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
(2)財務報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因此,當注冊會計師完成審計工作,獲取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應當就上述內容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
(二)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如果認為財務報表符合下列所有條件,注冊會計師應當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1)財務報表已經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2)注冊會計師已經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規定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在審計過程中未受到限制。
當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時,注冊會計師應當以“我們認為”作為意見段的開頭,并使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等術語。
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意味著,注冊會計師通過實施審計工作,認為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的編制符合合法性和公允性的要求,合理保證財務報表不存在重大錯報。
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的意見段舉例如下:
“三、審計意見
我們認為,ABC公司財務報表已經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ABC公司20×1年12月31日的財務狀況以及20×1年度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三)標準審計報告
當注冊會計師出具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不附加說明段、強調事項段或任何修飾性用語時,該報告稱為標準審計報告。
標準審計報告包含的審計報告要素齊全,屬于無保留意見,且不附加說明段、強調事項段或任何修飾性用語。否則,不能稱為標準審計報告。
注冊會計師的簽名和蓋章
審計報告應當由注冊會計師簽名并蓋章。
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上簽名并蓋章,有利于明確法律責任。《財政部關于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上簽名蓋章有關問題的通知》(財會[2001]1035號)明確規定:
“一、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建立健全全面質量控制政策與程序以及各審計項目的質量控制程序,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本通知的要求在審計報告上簽名蓋章。
二、審計報告應當由兩名具備相關業務資格的注冊會計師簽名蓋章并經會計師事務所蓋章方為有效。
(一)合伙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應當由一名對審計項目負最終復核責任的合伙人和一名負責該項目的注冊會計師簽名蓋章。
(二)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應當由會計師事務所主任會計師或其授權的副主任會計師和一名負責該項目的注冊會計師簽名蓋章。”
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稱、地址及蓋章
審計報告應當載明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稱和地址,并加蓋會計師事務所公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的規定,注冊會計師承辦業務,由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統一受理并與委托人簽訂委托合同。因此,審計報告除了應由注冊會計師簽名并蓋章外,還應載明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稱和地址,并加蓋會計師事務所公章。
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中載明會計師事務所地址時,標明會計師事務所所在的城市即可。在實務中,審計報告通常載于會計師事務所統一印刷的、標有該所詳細通訊地址的信箋上,因此,無需在審計報告中注明詳細地址。此外,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在主管登記機關管轄區內,已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不得相同。因此在同一地區內不會出現重名的會計師事務所。
報告日期
審計報告應當注明報告日期。審計報告的日期不應早于注冊會計師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包括管理層認可對財務報表的責任且已批準財務報表的證據),并在此基礎上對財務報表形成審計意見的日期。
注冊會計師在確定審計報告日期時,應當考慮:
(1)應當實施的審計程序已經完成;
(2)應當提請被審計單位調整的事項已經提出,被審計單位已經作出調整或拒絕作出調整;
(3)管理層已經正式簽署財務報表。
審計報告的日期非常重要。注冊會計師對不同時段的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有著不同的責任,而審計報告的日期是劃分時段的關鍵時點。在實務中,注冊會計師在正式簽署審計報告前,通常把審計報告草稿和已審計財務報表草稿一同提交給管理層。如果管理層批準并簽署已審計財務報表,注冊會計師即可簽署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簽署審計報告的日期通常與管理層簽署已審計財務報表的日期為同一天,或晚于管理層簽署已審計財務報表的日期。在審計報告日期晚于管理層簽署已審計財務報表日期時,注冊會計師應當獲取自管理層聲明書日到審計報告日期之間的進一步審計證據,如補充的管理層聲明書。
【審計報告編寫注意事項】
準確性與客觀性:
審計報告中的數據、事實陳述必須精準無誤,所有信息來源要有可靠依據,避免主觀臆斷和模糊不清的表述。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如實記錄,既不夸大也不縮小。例如,在描述財務報表中的數據差異時,要精確到具體金額、科目及涉及的業務范圍,確保信息真實可靠,能經受住各方檢驗。
清晰性與簡潔性:
語言表達應通俗易懂,避免使用過于專業或晦澀的詞匯及復雜句式。報告結構需條理清晰,一般按照審計目標、范圍、方法、結果、結論和建議的順序編排內容。例如,在闡述審計發現的問題時,可采用先總述問題性質,再分點詳細說明具體表現、影響和原因的方式,便于讀者快速理解要點。
完整性:
涵蓋審計的各個方面,包括審計目標、范圍、依據、程序以及審計發現的所有重要事項等。不能遺漏關鍵信息,對于審計過程中發現的任何異常或潛在風險,無論是否已確定為問題,都應在報告中有適當體現或說明。例如,除了財務數據審計結果,對內部控制的評估情況、相關法規政策的遵循情況等都要完整呈現。
遵循審計準則和法規要求:嚴格依據相關的審計準則、會計準則以及法律法規來編寫報告。確保審計報告的格式、內容和披露要求符合規定標準。例如,在對上市公司審計時,
需遵循證券監管機構關于財務信息披露的詳細規范,保證報告合規合法。
審計意見的恰當性:審計意見是報告的核心部分,要根據審計結果客觀公正地給出。意見類型包括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和無法表示意見等,每種意見都有其嚴格的適用條件。例如,如果審計發現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但影響范圍有限,在修正后可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若錯報嚴重且廣泛,則可能需出具否定意見報告。
強調重點問題:
對于審計中發現的重大問題、高風險領域或關鍵控制缺陷,要突出強調并詳細分析。可通過加粗字體、單獨列示或詳細闡述等方式吸引報告使用者的關注,以便其能迅速把握核心要點并采取相應措施。例如,對涉及金額巨大、可能影響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的財務漏洞或嚴重違反法規的事項,要進行深入剖析并提出警示。
建議的可行性與建設性:
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提出的改進建議應具有實際可操作性和針對性,能夠幫助被審計單位有效解決問題、完善管理和控制。建議要基于對問題的深入分析和對被審計單位實際情況的了解,避免泛泛而談或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例如,在發現企業庫存管理混亂導致成本增加時,提出的建議應包括具體的庫存盤點流程優化、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等可落地實施的措施。
審核與校對:
報告初稿完成后,要經過嚴格的審核與校對流程。由資深審計人員或質量控制團隊對報告內容的準確性、邏輯性、合規性等進行全面審查,檢查是否存在數據錯誤、表述矛盾、遺漏要點等問題。審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修改完善,確保最終發布的審計報告質量可靠。
【審計報告編寫必要內容】相關文章:
關于審計報告編寫的原則探究01-31
內部審計報告的結構與內容01-31
審計報告的內容有哪些07-08
財務審計報告相關內容02-06
審計報告07-17
如何編寫訃告08-06
能源審計報告05-15
工程審計報告10-20
項目審計報告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