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中位數評課稿

時間:2024-09-12 06:58:47 稿件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五年級數學中位數評課稿

五年級數學中位數評課稿1

  蔡老師的《中位數》這節課都是以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自主探究形式進行,經我們三年級數學科組討論蔡老師這節課有以下優點:

五年級數學中位數評課稿

  一、利用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知欲。

  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學過平均數,蔡老師利用生活情境為例,出示百貨公司員工的工資表,引導學生分析、比較,從而發現用平均數已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激起學生在認識上的沖突,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此時迫切需要尋找一個數來說明“用一個什么數來表示公司員工工資的一般水平會更好一些呢?”從而引出“中位數”揭示課題,引入新課新穎。

  二、教學過程思路清晰。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從而掌握求中位數時,數據應該排序的方法。

  三、練習設計的有一定的梯度。

  從課堂練習看,體現蔡老師精心設計練習,從奇數個數據組到偶數個數據組,按順序到打亂順序的`數據,練習內容層層深入,這樣的設計遵循了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讓學生更扎實地掌握了求中位數的方法,雙基落實好。

五年級數學中位數評課稿2

  謝老師的《中位數》一課以“引發沖突”、“引導估猜”、“引進新知”、“引領建構”的有序教學流程為載體,努力追求教師的價值引領與學生的自主探究,使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師生關系等教學諸要素在和融共生中最優化地促進了學生數學認知、情感和思維的和諧發展。本節課很好的體現了如下幾點:

  一、在認知沖突中生成。

  數學教學要“抓住數學知識發生的本源”,要“選擇合適的切入點,使學生據此猜想、推理、判斷,產生新知”。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學過平均數,知道平均數是描述數據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而且建立了一般的一組數據中每個數據與平均數大小關系的經驗。課堂一開始,教師先引導學生猜一猜:“跳繩比賽的某個小組一共有9人,平均成績是117下,王明同學的成績在這組中排第三名,猜猜看王明跳了多少下?”學生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所猜的數都比平均數要大,而當成績公布后,學生驚訝地發現王明的成績雖然排第三名,但卻低于平均數,認知沖突自然產生;進而產生“為什么王明的成績排第三名,但卻低于平均數?”這一有價值的問題,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學生通過觀察、討論不難發現是因為182和170這兩個極端數據拉大了平均數,平均數不能代表這組男生跳繩的整體水平;當學生處于“憤”、“悱”的狀態下,學生會產生強烈的學習需求,“那用哪個數可以代表這組男生的跳繩水平呢?”接下來揭示中位數的意義就顯得水到渠成。這一教學設計教師努力讓學生親身經歷“認知沖突————否定————建構新概念”的探究過程,感受到引入中位數的必要性,著力體現“找準起點——打破平衡——促進發展”的教學思路,正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二、在反復比較中感悟。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覺得“感悟”是學生很重要的學法之一,有些知識和技能不是老師教會的、一蹴而就的,而需要學生親身慢慢“悟”到的。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之一,教師在本節課中不急于求成,而是引導學生在反復比較中感悟,讓學生在多次的比較中感悟到“當一組數據中有極端數據,用中位數來代表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的合理性:比如在例題的教學中教師設計了如下的比較:

  1、先引導學生把王明的成績與平均數作比較,發現“王明同學的成績在9人中排第三名,但比平均數要低”為突破口,學生初步感覺到矛盾的存在;

  2、當中位數揭示后,教師再一次引導學生以中位數102下為比較標準,評價一下各個組員的成績在這組中的位置,讓學生在充分的比較中感悟到用中位數來代表這組男生的整體跳繩水平的合理性。通過以上的兩次比較,使得學生的感悟由淺顯逐步走向深刻。

  三、深研教材活用教材。

  在本節課中,探求中位數的方法是一項技能,是教學重點但不是教學難點。教師沒有直接用教材上的例4,而是設計了一個男女生比賽的情境,讓學生在多組數據中探索、掌握找中位數的方法,這是建立在準確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基礎上的一次成功、高效的嘗試,主要分成如下的幾個層次和學生展開學習:

  1、如果一組數據(奇數個)已經排好了序,找正中間一個數就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2、如果一組數據(奇數個)沒有排序,先排序再找正中間一個數;

  3、如果數據的個數的偶數個,先排序,正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就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在熱鬧的比賽背后學生有錯誤、有疑惑、更有思考,當學生走進教師預設的“陷阱”而犯錯后,再自主發現并概括出找中位數的方法。我們相信:這樣的學習體驗學生的印象會更深刻,學生的學習也更高效!

  四、引領學生深度思考。

  本節課強調以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為主線來安排教學過程,真正把學生的思維激活,從而實現通過數學教學使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這一目的。在本節課中,老師精心設計了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有效地引領學生進行深度的思考,比如:“王明在9人中排第三名,但是成績卻低于平均數,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如果把極端數據182改成190甚至200,你認為平均數會不會變?中位數呢?”“20明明排在正中間位置,為什么不是中位數?”“如果H飛機不飛,用什么數表示其余7架飛機的飛行時間比較合適呢?”學生在這些問題的引領下,能夠思維飛揚、智慧交融,給這節課增加了濃濃的數學味。

  總之,本節課激起認知沖突,讓學生“動心”;組織觀察比較,讓學生“動眼”;重視課堂交流,讓學生“動口”;問題引領思考,讓學生“動腦”,努力追求形象思維、抽象思維、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和濟共促,最終達到了和諧和高效的雙目標的實現。

【五年級數學中位數評課稿】相關文章:

《中位數》評課稿09-08

《中位數》評課稿(通用5篇)08-14

《中位數》評課稿匯編5篇10-03

小學數學評課稿03-01

數學《統計》評課稿08-16

小學數學評課稿07-07

初中數學評課稿02-19

數學評課稿(精華)10-09

初中數學評課稿08-28

數學方程評課稿07-0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免费看在线视频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一线不卡 | 五月丁香亚洲综合499ee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久久AV | 日本三级香港少妇 | 了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