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評課稿范文
《蒲公英》是一篇童話故事,全文采用擬人的手法,寫蒲公英的種子對太陽公公的囑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結果他們的命運也各不相同,從而告誡人們做事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實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文章以優美的語言敘述了這一道理,同時也講述了一個自然常識,像蒲公英這類植物在泥土里才能茁壯成長。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是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念。人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環境、成長環境,這樣才有利于自己的成長和發展。
陸老師的課堂扎實有效,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課堂教學目標符合年段特征,重點定位在字詞的理解,概括主要內容等方面。課堂上教師能和好地引導學生理解“囑咐”等重點詞。
2、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思路清晰,順文而教,教師組織有序,學生學得輕松自在。
3、課堂上教師關注了學生能力的提升。如注重進行朗讀地指導,采用了多種形式,如看圖指導、分角色指導等。再如,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課堂上教師讓學生用詞語造句,進行合理化想象表達等,都較好地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建議:
1、 小組合作的路徑要更清晰,學生先干什么,在小組中干什么,都要分工明確。
2、 教師課堂中的問題有些瑣碎,可以根據文本特點,設計中心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思維想象、語言表達。
3、圖片要充分應用,讓學生明白“沙漠和湖泊”為什么不能去,因為那些地方表面上很美麗,吸引人,但并不適合他們生長。太陽公公囑咐他們不要被“表現現象所迷惑”。
【《蒲公英》評課稿】相關文章:
《蒲公英》評課稿07-20
《蒲公英》評課稿3篇06-30
三年級語文《蒲公英》評課稿08-27
復習課評課稿10-11
教師是怎樣評課的及評課稿04-23
挑山工評課稿07-21
老王評課稿07-23
《統計》評課稿09-13
《通分》評課稿09-15
《豐碑》評課稿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