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麥穗評課稿600字
導學靈動,孫老師通過《最大的麥穗》一課的教學,告訴我們他對文本解讀有自己的悟,引導學生學習有自己的法,語文教學有自己的道。
首先,孫老師自己是站著解讀文本的,有自己獨到的感悟。文本第一自然段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的話中只有兩個條件——一是要摘一個最大的麥穗,二是只許進不許退。孫老師認為缺失了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只能摘一次。這個條件原文中本來有,但現(xiàn)在編者對原文有所改動而拿掉了,孫老師又把它填補進來。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理解為什么那么聰明的一群弟子最終都沒有摘到最大的麥穗,讓學生明白其實有三個原因。
其次,孫老師引導學生學習有自己的`法,巧妙鋪墊。一開始,孫老師抓住關(guān)鍵詞“哲學”層層打井,由蘇格拉底是哲學家談起,談到文本的體裁——哲理性文章,談到哲理性文章的普遍特點——先故事后哲理,再引導學生梳理文本脈絡,概括主要內(nèi)容和哲理,初步理解課文,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鋪墊,水到渠成。
再次,孫老師的語文教學有自己的道。整堂課他滲透這樣一種思想——站著讀書,善于、敢于挑戰(zhàn)文本細節(jié)、文本結(jié)構(gòu)、作者觀點,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反復思辨,辯證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的智慧互相碰撞,言語生命得到綻放,而精彩無限,贏得臺下聽課老師的陣陣喝彩。
孫老師用站著讀書的方法,把整堂課演繹得扎實、靈動、智慧、厚重。
【最大的麥穗評課稿600字】相關(guān)文章:
排球課評課稿01-02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tǒng)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
腳印評課稿01-12
回聲評課稿01-10
新疆評課稿01-09
色彩評課稿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