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評課稿
駱老師能找準學生的知識起點,激活學生的學習經驗。創設的情境合理:既能符合兒童心理有趣味,又能啟發學生深入思考:這個活動或游戲隱藏了什么數學問題?能獲得什么解決問題策略?每節課,學生都積極動手,主動合作,踴躍交流…。智慧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時閃現,愉悅的神情在小臉上洋溢。
xx老師的教學內容是五年級的'“最小公倍數”,通過設計生動有趣的智力游戲“動物尾巴重新接回”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尋找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奧秘。課堂圍繞主要問題“尾巴重新接回的奧秘到底是什么?”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思考、熱烈的討論。老師以“為什么重新接回的次數就正好是多邊形邊數的公倍數呢?”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引導學生匯報交流,課堂結束后,學生與現場觀眾還沉浸在對“奧秘”的進一步思考中。
【《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評課稿】相關文章:
最小公倍數評課稿01-18
最小公倍數評課稿4篇01-18
數與形評課稿01-19
平移與旋轉評課稿01-14
圖形與變換評課稿01-14
變量與函數評課稿01-02
小河與青草評課稿12-30
排球課評課稿01-02
數與形評課稿 3篇01-19
圖形與變換評課稿3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