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數的認識的評課稿
教學工作經過課堂實踐后,總會有很多發現和缺陷,需要教學評課,進行總結和改進。評課稿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聽了徐老師執教的“倒數的認識”一課,收獲很多。總的認為這一課設計巧妙、思路清晰,流暢,重點突出,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具體評議如下:
1、對教材內容理解透徹。教學過程思路清晰、流暢,環節設計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到位,教學設計嚴謹,語言簡練。對教材理解全面、深刻。
2、充分體現新理念,讓學生充分感知、發現概念。在教學過程中能提供給學生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現的機會,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索新知的過程中去。同時教師能做到引導到位,導、放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給自己所列舉的數,通過觀察去分析特征,引出倒數這個新名詞,讓學生試著相互說,得出了兩種不同的說法,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推敲,得出倒數的概念,求倒數的方法是由小組討論,共同探索出整數、小數的倒數,交流匯報,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
3、知識的學習以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討論為主要形式。教師充分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意見,表達自己對概念的認識,從意義到求倒數的方法都是由學生來嘗試、探索,效果非常好。對0和1有沒有倒數的認識更是充分聽取了學生的意見,從多角度進行了分析、驗證。
4、練習設計精巧,有梯度,有特點。一種是搶答;一種是對概念的判斷,師生互動非常好;一種是34 ×( )=( )×5=65 ×( )0.5×( )=1×( )=1(注:擦掉1可填什么?)這樣的激趣題。讓學生有情緒、有興趣、有勇氣的來完成,注重了學生間、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可是在聽課過程中,也產生了這樣一些想法:
第一:教師的對聯導入,首先讓大家欣賞一幅對聯,出示了上聯,給學生留下了一個疑問,給聽課老師也留下了疑問,我在不住地想,教者什么時候會出現下聯,下聯是什么?最后,沒有能滿足學生的學習愿望、老師聽課的愿望。可以在總結時讓學生課后思考下聯。
第二:教師在投影出示分數的倒數求法時語言不夠準確,換句話說是一個錯句,投影如下:求一個分數的倒數,只要把分子、分母調換位置。請問03 是一個分數嗎?能這樣求倒數嗎?
第三:讓學生研究整數的倒數時,就應該能研究出或出現“0”和“1”的問題,而不是在練習中出現,再來研究。如在學生再交流整數的倒數求法時,可以讓其他學生補充自己研究的整數,而又因為整數中0和1是最小的整數,學生很容易想到“0”和“1”。
第四:游戲中找朋友,我認為不應該出現“1”,因為“1”也有倒數,如果出現“0”,是不是更好。
另外,在總結時讓學生說出收獲了,可不可以讓學生說說遺憾(也就是沒有掌握的),讓別人幫助解決是不是更好。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不足之處,敬請諒解。
【倒數的認識的評課稿】相關文章:
《倒數認識》評課稿10-04
《倒數的認識》評課稿10-26
倒數的認識評課稿04-09
倒數的認識評課稿(精選12篇)09-25
《倒數認識》評課稿(精選11篇)10-01
《倒數的認識》評課稿(通用10篇)10-16
《倒數認識》評課稿(通用7篇)09-13
《倒數的認識》評課稿(通用12篇)09-27
《倒數的認識》評課稿【常用9篇】12-14
《比的認識》評課稿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