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們周圍的變化》一課評課稿范文
今天我敲門聽了王老師的一節課,在這節課中,我收到了很多的啟發,王老師在課堂上有著他自己個人的教學風格,讓我受益匪淺,現將一點感受總結如下:
1、“生活即科學”這是本節課的真實寫照。無論是課堂的引入,還是課堂主干部分,還是內容的拓展部分,所有的探究對象都來源于孩子們真真切切的生活。
2、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首先教師沒有把學生對兩種變化的認識停留在淺層的認識上,如顏色變化,形狀變化、有氣泡產生等表面現象,而是注意挖掘更深層的東西。如教師通過追問引導學生更深入的比較那些變化后的物質和原來物質一樣嗎?變化產生的物質是原物質中的物質嗎?等等。在強烈的認識沖突中深化對兩種物質變化的本質認識,掌握辨別兩種物質變化的方法。其次,王教師沒有讓學生的認識停留在單一物質變化形式上,在課堂最后的拓展部分中,王教師又通過學生的加熱糖的實驗中,讓學生進一步的感知:這兩種物質變化形式并不是單一的存在于物質的變化中,而是一個復雜和不斷地變化的過程。
【《我們周圍的變化》一課評課稿】相關文章:
《難忘的一課》評課稿11-07
我們的城市評課稿10-02
《我們成功了》評課稿07-19
月相變化評課稿08-21
我們的空氣朋友的評課稿11-27
《我們認識的數》評課稿04-17
蠟燭的變化評課稿(精選10篇)11-22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評課稿集錦10-22
《橋》一課的評課稿(精選9篇)06-09
《物質發生了什么變化》的評課稿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