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的評課稿
本節課是一節有創意、較為生動的教學演示課,教學重點突出,教學方法得當,體現了物理以實驗為基礎的特點。設計巧妙、直觀、生動,整個實驗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從惑性到理性,生動、深刻,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積極參與,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
一、教學過程亮點:
(1)引課設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用“兩手的食指壓一端削尖的鉛筆兩端”這實驗。通過對比實驗現象,提出問題:“為什么兩手拇指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呢?”指出這是通過今天的學習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用手壓筆的兩端”這個實驗是比較貼近生活的,可以讓學生感到學習與生活習習相關,更好的激發學習愿望,調動學習積極性,帶著問題迅速進入課堂。
(2)體現了物理學是實驗科學的特點:本節課物理實驗貫穿整個教學始終,教師在設計實驗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設計合理,在課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演示實驗(課本)改為仿釘板實驗來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更容易使學生感到實驗的可信度;把課本的演示實驗改為學生的分組實驗進行探究,讓全體學生參與,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疑的能力,并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本節課設計的拓展實驗:利用斜面壓力變化實驗來說明壓力不一定等于重力,突破了本節的難點,設計巧妙。
(3)在知識的傳播上注意方法:觀察實驗是物理基本教學方法,猜想和控制變量法是物理中重要的方法。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中充分滲透了這些方法。
(4)貼近生活,體現了物理在生活中的作用:學生在課堂上舉了大量增加、減小壓強的實例,并進行分析,體現了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二、改進意見:
(1)在概念的教學上,要注意學生的理解。本節在壓強的概念的引入為難點之一,公式中受力面積要具體講解,這樣效果會更好一些。
(2)本節課討論和合作交流過程較少,使學生缺乏這種能力的鍛煉。
(3)反饋不足:學生回答增大、減小壓強的實例時答題方法不明確,沒有進行反饋訓練。
【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的評課稿】相關文章:
排球課評課稿01-02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
腳印評課稿01-12
回聲評課稿01-10
新疆評課稿01-09
色彩評課稿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