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溫標》評課稿
縱觀這節課,我們不難發現有幾個亮點:
1、流程鮮明,條例清晰。從生活主觀感知到學生發現問題,再到學生解決問題,最后到親身體驗制作溫度計的方法。整個課堂始終圍繞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從主觀感知的不科學性到科學的測量方法,再到科學的測量儀器的形成。
2、體現“教大于考”的物理教學,由于受到各種考試的影響,我們廣大教師為考試而教,往往帶有急躁的心理,對于教材的把握往往和中考聯系起來,形成只教考的內容,而對于可學可不學的知識大致采用能不教就不教的`措施。項老師不但教全部的內容而且把教學內容重新組合,使教學更趨合理化,即從無刻度溫度計到有刻度溫度計再到現代的溫度計。
3、體現了“真的物理”。通過學生活動討論,觀察對比,猜想推理等幾個環節的設計學生處處體驗科學的物理思想,使學生體驗到真實的物理。
需注意的地方:
1、要切實了解教材,溫度測量是測量的一部分,在上學期學生已經學過了測量的要素(單位和測量儀器)和測量儀器的基本要求(測量范圍和最小分度值),所以學生對于物理量的測量有一定的基礎,所以,不必在溫度計的高溫點和低溫點花很長的時間。
2、注意各學科知識的滲透,溫度的部分內容在六年級的科學中已學到過,如:熱傳遞的三種方式,冰點、熔點、凝固點、溫度計的使用等。所以,在這節課中起點是否在高一點。如在引入部分設置兩個環節,一是四季的區別,二是讓學生朗讀四季的天氣預報,最后引入課題。
3、學會聆聽學生表述。教師基本素養之一是聆聽學生陳述,不要任意的打斷學生的發言,學生在陳述每一次活動的過程是都背項老師毫不留情地打斷了,使一節好的課留下了很大的遺憾。如:學生在陳述溫度計制作過程時,項老師插入他制作的溫度計而且比學生更好的溫度計,這難免使學生感到尷尬。
4、要注意教學過程的精細化設計。各環節的連接要精心設計,不要跳躍反復,如:課的前面講到憑主觀是無法科學感知溫度,在課的中間部分溫度計的出現有重復了這部分內容;提問的問題要精心設計,要有明確的指向性,許多問題我沒聽清,不知學生聽清了沒。
5、要注重學生的評價。這節課目的之一,通過溫度計的制作讓學生體驗成就感,也就是在授課過程中通過評價使學生能但是,項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體現這一點,反而在某種程度上傷害了學生的心理。
【《溫度溫標》評課稿】相關文章:
排球課評課稿01-02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
腳印評課稿01-12
回聲評課稿01-10
新疆評課稿01-09
色彩評課稿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