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評課稿范文
1.王步廣老師評
我通過對這一節課的觀摩,有以下感觸。
講課達到了“活、細、實”結合,巧妙地將作者介紹安排到了教學中間,給學生又一種新鮮感。同時,王老師在靈活的教學安排下,又很務實,充分達到了教學的目標。
王老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了主導作用,而作為主體地位的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訓練,,有利于增強學生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這一節課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但王老師仍然能保證思路清晰,重點突出,這需要一名教師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豐富的教學經驗。
同時,我認為本節課也有少許不足。可能由于一節課時間的限制,王老師對個別內容發散和展開不夠。
每個人對同一個問題可能會有不同的思維,不同的見解,所以對學生的回答應多寬容,先鼓勵肯定,再指出不足,以調動學生發言的積極性。
所有這些是我在這節課的感受,總體上較成功地完成了教學目標,重難點突出,整節課在師生共同討論、分析課本內容和訓練中,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把學生從“學會”漸漸引導到了“會學”。
2.蔡軍老師評
從整體上看,這節課是比較成功的,其他方面我就不談了,這里我談一談感觸較深的幾個方面。
⑴主要優點
a.導語符合學生的基礎,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和參與。
b.從教學程序上看,本課結構和思路清晰,對課本的大體框架把握較好。
c.從教學內容上看,本課抓住了一個“準”字,即重點、難點的確立準確。緊緊圍繞氣候的形成和分布規律這個話題去引導和啟發學生。
d.從教學效果上看,比較理想。學生能結合課本獨立思考且能簡單地闡釋出氣候的分布規律。
e.從教學結構上看,本節課完整。在完成教學內容前,不忘對所學知識回顧和總結,且圖示的方式運用簡潔、一目了然。
(2) 主要問題
a.對本文的內容雖抓住了重難點,但缺乏深層的理解和分析,沒有挖掘出氣候形成的根源。
b.教學環節方面,前松后緊,時間的把握不是很協調,導致后面內容安排較粗糙。
(3) 主要意見
a.我個人認為,氣候的形成和分布規律是一個復雜的問題,要深刻地理解和分析它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不僅要求教師有較深厚的底蘊,且要求學生也要有一定的理解水平,只有這樣,才會有理想的課堂互動。
b.我認為,由于本課內容較多,課堂上可以取消教師細致分析每種氣候成因的環節,以免占用不必要的時間。而正因為在這一點上花了較長時間,導致后面的內容沒有時間去講解、分析,只好匆匆一筆帶過。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一點淺見,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3. 王名揚老師評
王老師的這堂課總的來說,無論是分析,還是訓練,看得出,都是經過精心準備的。
導入新課新穎,無論是導語的設計,課本內容的挖掘,還是對學生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都很到位。并且在教學中,還適時地進行了思想和道德教育,將教書與育人有機的結合起來。除此以外,王老師還注重對學生的及時訓練,而且訓練的題目亦是緊扣課本內容的。
總之,聽王老師的課就猶如漫步于林蔭小道,微風拂面,送來縷縷清香,令人心曠神怡。
當然,做為一節公開課,王老師的課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說對課本內容的整體把握比較淡薄,對學生的討論引導稍欠火候等。
以上是我聽課后的一些感受,不當之處,敬請指教!
4.王彩云老師評
執教者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教改精神,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發揮了學生的智慧,營造了和諧、互動、探究、創新的良好的學習情境和氛圍。
王老師的這堂課總的來說,是很好的。無論是從導語的設計,課本內容的挖掘,還是對學生的能力訓練,看得出,都是經過精心準備的。
當然,這里也存在一些問題容我們一起商量。
首先是教材的處理有些不足,在材料的細節上還是缺乏滲透。
其次,上課時的激情還可以再充沛些。課堂語言應該是豐富多彩且抑揚頓挫的。而語文課,更需要教師的全身心投入,投入理想,投入信念,投入人格,投入情感,投入個性,投入熱情……也可以說,是投入整個生命。
【地理評課稿】相關文章:
地理評課稿08-13
地理評課稿集錦10-26
關于地理課的評課稿06-16
初中地理評課稿范文05-30
地理評課稿(精選24篇)06-29
地理評課稿(精選22篇)07-21
地理評課稿(精選18篇)08-25
地理評課稿(通用19篇)11-08
高中地理評課稿3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