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社會活動《窗外的垃圾》評課稿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評課稿準備工作,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對探討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評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社會活動《窗外的垃圾》評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社會活動《窗外的垃圾》評課稿 1
整節課很順利,環節清晰。準備材料比較充分。整節課的感覺是很平和的。
在幾個環節上我覺得還可以更加深如一些。例如:討論:小動物們這樣亂扔垃圾好不好?有什么辦法解決一下?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讓孩子們想一想具體的方法和措施。課上感覺這個問題好像還沒有解決。
操作前有一個提問:“平時有沒有看見人家亂扔垃圾?有沒有辦法幫助他們改掉這個毛病?”這里感覺想的辦法不夠多樣化,沒有深入下去。可以想一想在你家里,你們是怎么保護家里的干凈在整潔的?媽媽爸爸是怎么做的?出去散步或是游玩的時候,你有沒有看見一些有人破壞環境,不文明的行為?幫助幼兒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來思考,從家里到家之外的公共環境。
“如果看到不好的行為,你會怎么做呢?”引導幼兒來說一說自己 的.辦法。“怎么讓每一個人都知道來保護環境呢?怎樣提醒大家?”引出畫一畫標記,用小牌子提醒大家。然后請個別幼兒試一試,同時有目的地滲透畫標記的要求:簡潔、清晰。
講評的時候如果能夠利用投影儀將小朋友的作品講述,效果可能會更加好一點。
中班社會活動《窗外的垃圾》評課稿 2
《窗外的垃圾》是一節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社會活動課。在課堂上,教師通過生動的圖片和詳細的.講解,成功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
活動一開始,教師通過談話導入課題,讓孩子們結合生活經驗談談對垃圾的看法,有效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隨后,教師引導孩子們觀察圖片,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他們講述小動物們從扔垃圾到掃垃圾的過程,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注重情感教育,讓孩子們明白亂扔垃圾是不文明的行為,要愛惜環境,講究衛生。同時,教師還通過角色扮演等互動方式,讓孩子們更加深入地理解并體驗了垃圾處理的過程,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環保意識。
總的來說,這節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過程流暢,孩子們積極參與,收獲頗豐。
中班社會活動《窗外的垃圾》評課稿 3
《窗外的垃圾》是一節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中班社會活動課。教師通過生動的課件和細致的講解,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環保知識。
在課堂上,教師首先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們觀察圖片,講述小動物們扔垃圾的情景,并引導他們思考這樣做的影響。隨后,教師展示了小動物們掃垃圾的圖片,讓孩子們感受他們改正錯誤后的變化。這一環節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還讓他們明白了改正錯誤的重要性。
此外,教師還通過讓孩子們角色扮演的方式,讓他們親身體驗了垃圾處理的過程,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環保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注重引導孩子們用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情節,并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效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的來說,這節課的教學效果非常好,孩子們不僅學到了環保知識,還培養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語言表達能力。
中班社會活動《窗外的垃圾》評課稿 4
《窗外的垃圾》是一節充滿教育意義的中班社會活動課。在課堂上,教師通過豐富的圖片和詳細的講解,成功引導孩子們關注了環保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們觀察圖片,了解小動物們扔垃圾的情景,并引導他們思考這樣做對環境的影響。隨后,教師展示了小動物們改正錯誤、積極掃垃圾的圖片,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環保的重要性。這一環節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還讓他們明白了亂扔垃圾的危害以及改正錯誤的意義。
此外,教師還通過讓孩子們參與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互動環節,讓他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環保知識,并激發了他們保護環境的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注重鼓勵孩子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總的.來說,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過程生動有趣,孩子們積極參與,收獲頗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孩子們不僅增強了環保意識,還培養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語言表達能力。
【中班社會活動《窗外的垃圾》評課稿】相關文章:
垃圾的煩惱優秀評課稿01-14
復習課評課稿10-11
中班繪本《月亮味道》評課稿02-04
教師是怎樣評課的及評課稿04-23
《亡羊補牢》的評課稿06-24
趙州橋的評課稿06-25
《麻雀》的評課稿08-13
景陽岡的評課稿08-24
Holidays評課稿06-05
《電壓》評課稿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