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走進不同的家鄉》的評課稿
讓品德教育回歸生活、回歸社會,是近年來品德教育中一直倡導的理念,而在閻老師執教的《走進不同的家鄉》一課中,我再次看到了生活中品德的重要性。
《走進不同的家鄉》課上學生自教師的'引導和合作學習中認識了地形圖,了解地理環境及氣候的不同與人們生活及習俗習慣的差異等,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的博大,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一、在地圖上找家鄉,構建課堂研究主題
教師在本課的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合作探究,深入了解內容、解決問題,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下,了解到“地形”“地形圖”的區別,以及相關的地形知識,為下一環節的學習奠定學習的基礎。教師通過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方法,重在質疑、重點撥、重引導,體現學生協作構建知識的過程。
二、自主、合作、深入探討
在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再深入了解氣溫、降雨的概念、這些問題的提出就恰到好處,引發學生去思考和研究。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發硬映熱烈、氣氛濃厚。
《走進不同的家鄉》教師的設計精妙、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寓品德教育與生活之中,激發了學生對自己鄉土的仁熱愛。收到了極好的教學效果。這些與教師的精心準備、獨到的設計、良好的素質是分不開的,對于同樣承教品德的我是再次學習了,而且受益匪淺。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走進不同的家鄉》的評課稿】相關文章:
《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評課稿01-05
數與形評課稿01-19
平移與旋轉評課稿01-14
圖形與變換評課稿01-14
變量與函數評課稿01-02
小河與青草評課稿12-30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評課稿01-09
排球課評課稿01-02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評課稿2篇01-07
0的認識評課稿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