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優秀評課稿參考
趙老師執教的對象是三年級學生,三年級學生由于剛剛接觸英語,對英語非常感興趣,但于此同時存在的是他們的基礎還非常薄弱,還不會說很多的英語句子。這一節課上的是牛津教材第一冊Module 3 Unit 1,關于七種顏色的詞匯課。如果是按照傳統的方法進行教學,會顯得枯燥乏味,并略顯簡單。在本課中,趙老師能突破傳統的教學思路,大膽實踐,把重點放在單詞的運用過程中,充分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活動的設計有趣味性
趙老師能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生動活潑的活動,如:本課一開始,教師通過歌曲:Clour song 既起到復習熱身作用,也為后面的運用做好鋪墊。在新課導入的時候通過多媒體呈現美麗的'彩虹,還有一朵紫羅蘭花,自然引出七種顏色,通過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的景物自然過度到今天的單詞教學。在練習鞏固的時候,趙老師用what‘s missing? Let’s chant等的游戲的活動,進行操練,既培養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和想象力。
二、活動的設計有層次性
本課中,趙老師在教學中先讓學生學說表示顏色的單詞,如:red 讓學生掌握單詞的音、型、意。再讓學生找一找身邊有什么東西是紅色的,用簡單的句型進行表達,如: I have a red bag/pen等等,。最后,讓學生運用所學語言進行拓展性練習,挖掘學生創造使用語言的能力,從教師的語言輸入轉為學生的語言輸出,符合語言的習得規律。能遵循語言教學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道理,注重活動設計的生活性。
三、活動的設計有生活性
趙老師在課堂一直在進行英語語言的滲透,如:think it over , let me see , here you are , you‘re welcome , what colout is it ……使學生在無意識中學習英語,這樣幾年下來,
需探討的地方:
1、整堂課缺少一個大的語言情景,是否應該課件呈現一副自然美景,讓學生感受自然之美并且給孩子一個語言運用的素材。如果能夠一條線索貫穿起來就更加好了。
2、對學生的小組活動需加強指導,培養學生用英語交流的習慣。整堂課中小組活動比較少,可以讓學生在合作中更好的學語言并且運用語言。
總得來說趙老師的這堂課是非常成功的課,值得我們學習和鑒戒。以上是我對趙老師整堂課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有不妥之處,敬請大家的批評指正。
【小學英語優秀評課稿參考】相關文章:
小學英語評課稿(14篇)12-29
小學英語評課稿14篇12-29
小學英語評課稿合集14篇12-29
小學英語評課稿精選14篇12-29
小學英語評課稿(合集14篇)12-29
排球課評課稿01-02
英語評課稿精選15篇01-05
英語評課稿(集錦15篇)01-05
英語評課稿(匯編15篇)01-04
英語評課稿匯編15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