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分數的再認識的評課稿
評課是指評者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分數的再認識的評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節課是學生在三年級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深入學習的。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體會分數所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分數就不同,教學中要突出分數的意義,理解分數的本質,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所以,教師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有打破了傳統的教學套路,運用了全新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精心設計了每一個教學環節,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分數的意義。
一、結合具體情境了解學生的知識起點
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是以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數學教學就是要調動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溝通新知識與原有知識的聯系,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此,了解學生對分數已有的認識,是進行“分數再認識”教學的基礎。教師為了了解學生的對分數已有的理解情況,利用2談談對分數已有的認識和理解,有教師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調整自己的教學進程。
二、在具體情境中引導學生體會分數的相對性
在理解分數時,教師重點拓展了分數相對性的內容,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體會分數的相對性。分數相對性就是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感受一個分數對應的不同的“整體”,分數所對應的部分的大小或具體數量的多少是不一樣的,分數相對性的理解對后續學習中分數的大小比較和解決與分數有關的實際問題都有幫助。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創設“拿鉛筆”、“捐款”等多個具體問題情境,使學生感受分數對應不同的“整體”,分數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體數量的多少也是不一樣的,從而體會分數的相對性,豐富學生對分數的認識。教師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緊緊抓住了“為什么都是一盒鉛筆的1,具體數量卻有多有少呢?”
這一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引起學生對所對應的整體“1”的關注,使學生認識到,由于整體“1”的不同,分數所對應的具體數量也不同,從而深化對分數的認識。在“拿鉛筆”活動的基礎上,教師又出示了為災區人民捐款的情境,為學生思維的發展創設了較大的空間,使學生在應用中進一步體驗分數的相對性。
總之,本節課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創設具體的問題情境,豐富學生對分數的認識,促進學生的數學理解,體會分數的相對性,發展學生的數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分數的再認識的評課稿】相關文章:
《認識分數》評課稿12-16
《認識分數》評課稿通用05-12
《認識分數》評課稿薦05-26
《認識分數》評課稿集合05-10
《認識分數》評課稿(精)10-30
《認識分數》評課稿20篇10-18
《認識分數》評課稿10篇02-13
《認識分數》評課稿(精選17篇)07-20
《認識分數》評課稿精選15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