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新關于初三英語評課稿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評課稿,評課有利于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那么優秀的評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新關于初三英語評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初三英語評課稿 1
10月20日,作為“國培”學員的一名,我有幸參加了為期10天的“鄉村教師訪名校浸入式”培訓活動,深切感受了旬陽城關一中濃郁的校園文化底蘊,領略了眾多專家名師的風采,給我們帶來了視覺的盛宴和心靈的美餐。認真聆聽了兩位省級教學能手的課,感受頗深評也受益匪淺。
優點:
1、兩位老師口語清晰流利,教態自然,有親和力,學生課堂氣氛活躍。
2、課前歌曲欣賞導入新課,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3、課堂容量大,教學內容從簡到繁,由點到面,循序漸進,從課堂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課堂容量到課件的制作都非常成功。
4、教學理念新,學生參與度高,能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感受、運用語言。
5、課堂主線清晰明了,緊扣目標語言。
不足之處:
課堂中的一些小細節還需注意,如課件制作中的`背景顏色與字體顏色搭配,坐在后排的學生可能看不清楚;游戲環節設計新穎,但沒有留給學生展示的機會;課堂難點突破不夠。
總之,兩位老師扎實的教學功底和自如掌控課堂的魅力,值得我們每一個學習和借鑒。
最新初三英語評課稿 2
本節課課堂氣氛活躍,教師語速適中,充分體現出學生主體,老師作為主導的地位。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來練習鞏固,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復習具體詳細,講練結合,使學生明白目標重難點。在教學中能盡量使用口語教學,板書工整,有條理。在傳授新知識時能做到循序漸進。
教師教態自然,富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復習充分詳細、教學形式多樣,練習充分。教學中能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
知識講解詳細,容量大。教態親切大方,板書工整漂亮。
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根據課文內容歸納能正確回答課文后的問題,而且講完后的復述很到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讀老師的`講到最后都能大致背誦課文。思路非常清晰明了。
教師準備充分,講解詳細,板書工整,教學基本功扎實。課堂容量較大,學生參與率較高。
知識講解詳細到位,拓展面寬,系統化較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再次在課堂上,老師抓住幾個關鍵的問題來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去找畫、批注,隨著問題的解決,不光理解了課文內容,也領悟了作者的寫作目的。并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老師上課一開始,就讓學生來對課題發出質疑,然后又讓他們在文中自己找答案,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與好奇心,也學生要懂得發現問題,然后再努力解決問題。
總之,老師的課堂過渡語真是非常精彩。我們知道,適合的課堂過渡語不僅能理清學生的思路,也能讓學生自然而然、順理成章地入下一環節的學習。當然,這么精彩的過渡語離不開老師課前的辛苦準備,真努力。
最新初三英語評課稿 3
聽過李艷貴老師的課后,給我的總體感覺就是她的教學思路非常的清晰,而且各個環節步驟銜接的非常自然,非常符合高效課堂的模式。
教師方面
⑴教學目標設置準確、具體,符合課標理念和要求,符合學生實際,促進學生發展。
⑵過程安排合理,層次清晰,過渡銜接自然。從對已學知識的檢測到老師的自然導入新課,再到學生對預習成果的展示,教師的點評與補充,整個課程如行云流水,非常流暢清晰。
⑶發揮教師指導作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整堂課以學生的展示為主,教師的指導為輔,全面貫徹了高效課堂的要求。
⑷情景和語境創設真實,體現語言實際應用;師生、生生互動充分,注重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在復習環節,小組的對話展示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了有效的檢驗,在后面的文章分段自主翻譯講解環節更是對學生綜合能力進一步的提升。
⑸點評補充及時。李老師能適時適量的對學生的展示進行點評與補充,既點燃的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對學生的展示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⑹李老師具有很高的教師素養,具有扎實的知識功底,教學技能嫻熟,課堂調控能力強。
學生方面
⑴學生學習態度端正,能積極、主動、自覺學習。在對已學知識回顧進行回顧的時候,學生們都能非常清晰流利的`造句子,編對話,并且能準確的表達出來。在預習檢測展示的環節,學生們能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并能主動質疑。
⑵學生情緒飽滿,學習狀態保持良好。不管是在聽寫單詞,編對話讀對話,語段翻譯講解時,他們都能投以最飽滿的熱情。字跡清晰,聲音洪亮。
⑶敢于提問敢于質疑。對參與展示的同學持有不同的意見時,他們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出質疑,達到了高效課堂的要求。
總而言之,李老師的這堂課是在搞笑課堂模式下的一節高質量的課,值得很多老師學習。
最新初三英語評課稿 4
在經過三天的關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培訓后,聽了四位老師的關于單元整體教學的課之后感受頗深。現就這一話題對四位老師的課稍作評述。
單元整體教學與常態教學最大的區別是脫離了我們以往所謂的課型的限制,更加注重實效。四位老師各有特色,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第一節課的陳舜華老師,她課堂的'最大特色是容量大,復現率高。第二位吳淑繁老師的課非常的扎實有效。陳飛老師上的課也很注重實效只是單元整體教學的感覺不是很強烈,更接近與我們的常態課。汪雪潔老師的課是家常小炒,但也是比較適合初三的學生復習辨析的。
一、單元整體教學在詞匯處理上有什么不同?請結合課例談談。
單元整體教學在詞匯處理上是最有特色的。基本上在第一課時就已經出現了本模塊的所有生詞。之后以話題為依托,結合語篇反復滾動落實。在經歷的幾輪的復現之后學生基本能熟練地掌握生詞。以吳淑繁老師的課為例,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吳老師在教學了該模塊的單詞之后利用自然拼讀法讓學生繼續讀出其它生詞的發音,不僅教授給學生新單詞,還教學歸納了單詞的拼讀規則,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請結合觀察的四堂課談單元整體教學給學生提供的練習機會有多少?
單元整體教學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操練的機會,熟能生巧,自然就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四堂課中前兩位老師的詞匯教學都是很有特色的。詞匯量大,反復滾動復現。這對我今后的教學還是很有幫助的。
最新初三英語評課稿 5
王云云老師的這一堂課是一堂清晰實在,扎實系統,動靜結合的英語課。教師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考慮了學生這一年齡階段的特點,在本課的教學設計和組織上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游戲導入,充分調動起學生興趣。良好的開頭對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起著關鍵的作用。本堂課一開始,教師就用tpr活動導入新課,使學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里,被激活。接著教師利用游戲引出新詞教學,自然有效。
2、關注教學方法,體現了一個活字。教師的教學方法靈活,新單詞呈現形式多樣。應該說整堂課中,教師在引入新詞時,都是比較新穎而又自然,而且具有生活化的。教師還注意利用實物,圖片,卡片,身體語言,表情動作等作為教學資源,創設講解,操練和運用英語的情景。王云云老師能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關注教學過程,盡可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實的去感受知識,體驗知識,積極參與,努力實踐,在活動中學會用語言表達交流,較好的體現了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
3、教學活動的設計豐富多彩,有效,訓練方式多樣,有全班活動,師生互動,小組活動,雙人活動,個人活動等,在活動中突破難點,在活動中發展能力。教師為了鞏固本課的內容,精心設計了多個活動:有歌曲,謎語,游戲,內容非常豐富不但使單詞、句型的操練面廣,練習次數多,而且還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參與熱情。將熱鬧的形式與有效的語言實踐有機結合。
在英語課中,活動的設計和開展還應該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英語課堂的活動應該以語言運用為落腳點,本堂課上,王云云老師很好的貫徹了:在用中學,學中用,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同時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在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處于相對自然的態勢,不斷的在習得和使用語言,學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諧的交織在一起。
通過認真觀摩了19節課,大家收益不少。19位老師各有所長,他們教學目標明確,基本功扎實,教態自然,教學思路清晰,活動形式多樣,三維目標的制定都非常具體,采用大量小組活動形式,使整堂課學生的活動面廣,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生生在課堂中共同探索氛圍,適合各年齡段孩子的學習特征,訓練方式有效,教學效果顯著。下面就部分老師的授課作簡短的點評。
徐匯區瞿海英老師上的forestandland,運用了flash,讓學生回憶看到的內容,既復習了課文有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接著開始又運用了“十字”格游戲的方式,復習所學的單詞,逐漸過渡到新句型bemadeof。在教授此句形時,她采用了多種方式,與材料相匹配,加上課本上touch游戲進行復習,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非常積極,很好地貫徹了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學和用始終和諧、高效的交織在一起。通過一些圖文材料,讓學生了解人類所面臨樹木和土地的危機,從而喚起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實現了素質教育在課堂中的滲透。
最新初三英語評課稿 6
10月10我們英語組全體教師學習了沈老師和蔡老師的一節新授課,她們的課無論是從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程序的組織、教學內容的密度、重難點的突出、突破和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學性上,無不時刻體現出先學后教和以學生為主體的英語課堂教學。
1、導入自然,直接切入主題。沈老師的課緊緊圍繞“音樂”展開教學,從詞到詞組再到句型,構成了一個點、線、面的立體化的.課堂知識結構模式。學生學的東西活學活用,而蔡老師的課堂從激趣開始,從猜測自己的車牌號到問車這項交通工具的發明時間到其他發明物的時間,讓學生自然而然的進入學習語言目標階段,從而導出重點句型,然后就訓練并運用。
2、教學流程設計合理,各部分之間過渡自然,體現了整節課的完整性。尤其是沈老師設計的課堂,知識層次清晰,層層遞進,學生能在她的教學設計下從易到難,從簡到繁,達到學習語言目標的目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都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滲透,使整堂課的教學達到了高潮,讓學生不僅得到了知識的鞏固、能力的提升,而且從本質上激發了學生對學好英語就是為了突出交際的認識和學習熱情。
3。教學活動的設計豐富多彩,有效。在活動中發展能力。內容非常豐富不但使單詞、句型的操練面廣,練習次數多,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在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處于相對自然的態勢,不斷的在習得和使用語言,學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諧的交織在一起。真正體現出了我校的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
最新初三英語評課稿 7
老師的這節課是一堂清晰、實在、扎實、系統、動靜結合的英語閱讀/對話課。老師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考慮了學生這一年齡階段的特點。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和組織上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很好地完成了本堂課的知識與能力目標,基本完成情感目標。
2.本堂課教學重點突出,在活動中突破了重難點,發展了學生能力。不僅解放了學生的耳與口,還解放了學生的眼、腦、手,不但完成了聽與說,還練習了學生的讀和寫。
3. 教學設計形式多樣。先圖片導入,簡單自然,做好了課前熱身活動。后師生對話,小組討論,設計了聽力、填表、朗讀課文/對話,完成了語言輸入到輸出。
4.教師關注教學方法,整堂課體現了一個“活”字。教師借助多媒體,不斷運用實物、圖片、肢體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
5.教學活動設計豐富多彩、有趣。師生對話、小組活動、分角色、個人活動等。
6.學中用、用中學,學用結合,學以致用,體現了“學為主體,較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
7.板書設計別出心裁清晰自然一目了然。
8.教師運用了激勵性語言,適時表揚與激勵。
本堂課達到了教學要求,完成了教學目標,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探討的地方:
1.本堂課Summary中兩個語言知識點,如果附上例子來講解與回顧,更貼近實際,有助學生更好地使用。
2.本堂課,教師在布置任務時未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導致學生現場場面有點兒亂。
3.教師語言素質較好,但教學語言還有待豐富。這就要求我們英語老師平時多閱讀書籍、報刊,豐富課外知識面的同時,為學生做好榜樣。
總之:課堂是師生共度的.一段生命歷程,作為老師的我們,更應為此付出努力,讓我們的課堂彈奏出更美的生命華章。
最新初三英語評課稿 8
七年級的學生仍然保持著活潑開朗、好奇心強的特點,我借助小組合作、比賽活動等形式來展開課堂教學,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我認為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在于:
1、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己發展的一個空間;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自學,并在自學中善于質疑,探究,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進行恰當的引導,及時解決了學生展示時出現的小問題。
2、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了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盡可能地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3、對學生展示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及反映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進行及時的評價,充分發覺學生的進步,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通過評價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不足之處:
在進行展示學習成果的環節時,時間倉促了些,有些學生準備不充分,進行表演時放不開,課堂氣氛還不夠活躍。
最新初三英語評課稿 9
中小學英語課程銜接的問提日益受到重視,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英語,有著濃厚的興趣。因為學生愛說話,愛表現自己。教師經過設計不一樣的活動,讓學生有充分的表現機會。但到了中學,學生興趣不大。隨著年紀的增大越來越害怕英語,究其原因,五六年級教材資料跨度太大,六年級的單詞量、知識點是小學的幾倍。有時,教師為了趕進度,課堂留給學生的時光比較少。如果教師采取必要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效率,還是能使學生順利經過這個坡度的.。
牛津英語的單詞教學法。牛津英語中龐大的單詞讓學生生畏,如何幫忙他們既要復習又能掌握新知識,我采取了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并用讓學生很多地做動作或猜動作方法等,讓學生簡介參與。特別是讓學生看動作,造句型學生很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也注意新舊知識、單詞的連貫性。但覺得有兩個方面還是要注意的:
1、放給學生的時光還不多,有些單詞的讀音完全能夠讓學生根據發音規律試讀。
2、真實展示情景還不夠,得讓學生有一個real life的生活。因為同學僅僅從教師的提示中進行句型的操練,實際上完全能夠根據平時的生活進行拓展練習,這樣才真正起到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目的。也能夠設計一些卡片,讓學生親自上臺表現,這樣讓學生在參與活動過程中學會單詞,到達語言交流的目的。
3、整個教學好像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為單詞,另一部分是句型,就單詞教好后沒有重復。其實,我本意讓同學在兩人對話中使用新單詞(副詞的比較級),并運用到句型中去,這樣效果會好些。
4、英語課程標準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教學中我努力貫徹著一理念,結合本課學習資料,設計各項活動,引導學生在完成用比較級造句子的過程中運用語言,到達學以致用的目的。
5、本堂課我在教授比較級詞組時花費的時光太多,能夠放一些時光讓學生自學比較級,這樣受到的效果較好。總之,在有限的教學時光內讓同學進行很多的語言操練活動,以真實的情景讓學生習得過程,都是中小學教師必須爭取的方法。僅有如此,學生才能順利進入大學學習。
最新初三英語評課稿 10
讓學困生學會學習。古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很多學困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英語單詞和短語的積累仍屬于初級階段,對一些單音節詞的讀音規則都不知道如何掌握。因此,開學之初,我系統地從音標教起,并進行了語音測試,對學困生的音標要求逐步過關。在記憶單詞方面,教導他們通過記憶字母組合和辨認音節類型的方法來記憶。同時,要求他們對已學過的單詞要運用到口頭表達和寫作中以達到長期的記憶。其次,摸清學困生的知識困難點,給他們制定短期目標,如有的同學一般現在時沒有掌握好,那么要求他這個時間段重點搞清楚這個語法點;有的'同學是混淆一般疑問句和wh-疑問句,則要求他們把每張卷子上同類題型在老師的課堂講解之后,經過自己的理解,反饋給老師,這道題錯在哪?為什么錯誤?實現了一個小目標,再制定下一個短期目標,使他們能感覺到學習成功的快樂感,不帶畏懼情緒沖刷下一個目標。但在制定目標時,要注意由易到難的原則,才能漫漫地提高學困生學習的意志力。對于那些在課堂上羞于開口的同學,每天約好時間到我辦公室朗讀或背誦學過的課文,分析生詞的讀音規則,詞性和詞義,這個過程也就是教會他們如何預習新課的過程,在課堂上,經常請這些同學朗讀比較有把握的單詞或對話,并任命發音有了明顯進步的同學來擔當英語小組長,負責同學們的單詞和課文背誦,在不斷傾聽的過程當中,他的英語水平也躍上了一個新臺階。此外,我每天與他們約好時間,面對面地交談,詢問他們今天的學習心得,有哪些障礙,及時給他們解決。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初一(3)班的大部分學困生在答題技巧上有了一定的改觀,在預習、聽課、復習、作業、總結這五個學習環節上基本能達到要求,少部分同學從‘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
因此,我認為學困生并不是真正學習困難者,他們同樣具有進取心,同樣渴望知識,讓他們獲得某一種成功,設法滿足他們的成功欲,不僅可以使他們看到自己的潛力,增強他們的信心和勇氣,還可以激起他們對更大成功的追求。重要的是我們要有耐心,信心和愛心,要用真情去教育他們,鼓勵他們,多給他們具體的指導和幫助。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把他們的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心坎里,培養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了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很有可能培養了一位未來的棟梁之材。
【最新初三英語評課稿】相關文章:
英語評課稿(經典)01-06
英語評課稿07-02
小學英語評課稿04-10
小學英語評課稿08-17
英語評課稿范文10-10
《PElessons》英語評課稿03-28
英語評課稿通用01-05
小學英語的評課稿11-29
英語評課稿(熱門)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