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自然和諧發展講話稿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講話稿,講話稿是為發言者表達自己想要講的話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大家知道講話稿怎么寫才正確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珍愛自然和諧發展講話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珍愛自然和諧發展講話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珍愛自然,和諧發展》。
“陽春三月天氣新,湖中麗人花照春。”三月,本應是春季里最美妙的一段時節,但是由于人們生產水平的逐步提高,導致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正逐漸變得惡劣。就拿這段時間我市的霧霾天氣來說,其實霧本身并不污染環境,但是由于產生霧的大氣環境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從而導致空氣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擴散,造成集聚效應,所以會使污染愈發嚴重。再加上城市污染物與空氣中的水汽相結合,更加重了霧霾程度。這些“污染物”絕不是一兩個人所造成的,更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而是由人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積累而成的。這充分說明了人們保護自然環境意識的淡泊,正因為如此,才使得我們的城市被霧霾所籠罩。這更是提醒了我們要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只有有了這種意識,我們才會去慢慢地改善環境,讓城市的明天變得更加美好。
大自然是人類最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沒有良好的自然環境,人類的生活將受到影響;如果沒有良好的自然環境,人類的身體將受到威脅;如果沒有良好的自然環境,那么自然生態平衡將會被破壞。如果要想讓大自然永遠清新美好,我們只有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實現自然與人類的和諧發展才能留住我們生存的美好家園。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應該樹立對自然的正確態度。我們每天在校園里活動的時間相較于其他時間來說是最長的,我們是否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護好校園環境呢?雖然我們面對的是用鋼筋水泥筑成的教學樓,但是我們仍可以用自己的行動為自然增添一份它應有的活力。比如:不踐踏校園的草坪,隨手撿起校園地面的紙屑,關掉不斷漏水的水龍頭,擦一擦櫥窗上的塵土,關掉教室內無人但仍亮著的電燈等。從身邊小事做起,以實際行動愛護我們的校園。
保護環境,建立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關系,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現在不但要利用自然,從大自然中發現有利于我們人類發展的價值,同時也要善待自然,保護自然,不破壞自然。就讓我們懷著對自然的尊重與保護環境的意識來細心呵護我們所成長的家園吧!“珍愛自然”使我們的明天更加美好,“和諧發展”使明日的`太陽因我們而更加燦爛!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珍愛自然和諧發展講話稿2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珍愛自然,和諧發展”。
曾經看到這么一個廣告,說的是在一個拍賣會上,人們爭先恐后地競拍世上最后一滴水。也許看似無稽之談,卻越發引人思考。
當一只雄鷹在鐵籠里用一雙乞求的眼睛望著你時,你想到了什么?當一只麋鹿在荒野里仰頭發出悲慘嚎叫時,你還想到了什么?當一只揚子鱷無辜地被漁夫宰殺時,你又想到了什么?
我們人類源于大自然,是大自然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世間萬物生態鏈條中的一環,是生命之網中的一個節點。大自然中的萬物構成了地球互相聯系的生命之網。一旦生態鏈條斷裂了,生命之網支離破碎了,人類將無法生存,人與自然萬物唇齒相依,息息相關。在新的世紀中,我們要倡導尊重自然,愛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倫理精神和高尚理念。
如果要以一種獨特的形象代表地球的活力,有一種單純的生命象征,那就是綠色植物。改造自然、戰勝自然曾經是家喻戶曉的口號,人定勝天只是一句豪邁口號,要生存,必須保護自然。過去,我們對自然占用太多,破壞得太嚴重,而現在,我們需要給自然修復、療傷的機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撿起地上的每一片紙屑。
2.多植樹,多造林。
3.愛護花草樹木
4.不隨地吐痰
5.不浪費糧食
6.勸說家長少開車,多選擇綠色出行。
作為學生我們雖以不同的身份生活在這個社會上,但對社會也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這其中對于環境的保護尤為重要。一個學生在校時間占絕大部分,學校作為學生汲取知識的殿堂,干凈,舒適的學習環境需要學生來共同維護。口號喊得再響也無濟于事,身體力行才是關鍵。思想決定行動,行動創造未來。我們要有感于大自然的神圣,從大自然的征服者轉變為大自然的好朋友,在潛移默化中增添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新篇章,以使人類的思想上升到新的認識,行為更具成熟、理性,精神更加高尚、完美。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了。
【珍愛自然和諧發展講話稿】相關文章:
珍愛生命預防溺水講話稿(15篇)12-27
珍愛生命預防溺水講話稿五篇12-27
珍愛生命預防溺水講話稿15篇12-27
珍愛生命預防溺水講話稿精選15篇12-27
珍愛生命預防溺水講話稿(合集15篇)12-27
珍愛生命預防溺水講話稿集合15篇12-27
領導講話稿珍愛生命預防溺水五篇12-24
珍愛生命預防溺水領導講話稿五篇12-23
和諧家村發展情況調查報告-調查報告12-27
學校珍愛生命防溺水領導講話稿五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