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學生開學典禮講話稿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需要使用講話稿的場合越來越多,講話稿可以起到指引或總結會議,傳達貫徹上級精神等作用。你知道講話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大學生開學典禮講話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生開學典禮講話稿1
在同學們大學的第一天,有很多東西想跟大家聊,但繞不開的那個話題還是:究竟應該如何度過大學。盡管沒有標準答案,但正如北宋大儒程頤所說“大學之法,以豫為先”,你或許應該首先了解,有哪些因素可能會阻礙自己的繼續成長,從而能“禁之于未發”。為此,我們或許也應參考儒家先哲們所強調的一系列基本功課,這里我想談談其中就當下而言頗為緊要的兩項——“灑掃”與“事長”。
所謂“灑掃”,字面上無非是灑灑水、掃掃地,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已,為何要強調呢?因為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是自立的第一步。如果你身上還或多或少地留有些許“嬌”氣,那么從今天開始就來掃除它們吧:把疊被子、洗茶杯、掃宿舍、理書案變成日常習慣;學會理剪梳洗,以及根據時令、場合恰當地著裝。還有更重要地,學會合理而規律地作息起居。
推而廣之,“灑掃”又何嘗不是對我們的內心而言呢?在紛擾、誘惑四布的當下,要想有一份踏實淡定的心境來念書,必須學會過濾雜音、摒棄雜念。所謂“吐故納新”,減法做好了,才能更好地做加法。那么,具體要從哪些方面來做減法呢?
首先要掃除“傲”氣。成績、榮譽和光環只屬于過去,不應成為你繼續前行的羈絆。只有做好重新再來、再接再厲的心理準備,正心誠意,才能輕裝上陣。
要掃除“習”氣。大學階段學習的內容、形式及要求都有了深刻變化,你要更加兼顧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懂得為自己確定目標、制定計劃,學會自主學習。針對過度碎片化的思維和交流方式,請學會合理有度地使用現代化信息工具:不要為了在虛擬世界中苦刷“存在感”,而忘卻自我的真實存在;更不要因為擔憂于種種網絡“盛宴”的缺席而終日惶惶,以致為其所累、所困、所誤。給自己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吧,去閱讀、沉思、咀嚼、暢想,去神聊、質疑、爭論抑或發呆。
要掃除“躁”氣。大學的課程給你的第一感覺未必是快樂,艱辛與苦澀往往是必經的味道,不能急于求成,請學會透過這些味道體會樂趣、享受過程。所謂“舉一反三”,別在乎學得多少,而要看是否學得透徹、融會貫通;所謂“先傳后倦”,別在乎學得遲早,而要看能否保持那種“饑渴”狀態,持續成長。
最重要的,是掃除“俗”氣。如果將讀書局限于知識與技能,降格為個人謀生、發達的工具,就會功利而短視地對所讀之書妄加取舍。陳寅恪先生說“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于俗諦之桎梏”,是的,讀書的目的畢竟在于完善自身、提升心志,最終使你成為能夠自覺肩負時代使命之“士”。大學的意義,正在于使你從這種使命的層面去重新認識自己。
還要掃除“乖”氣。當下的另一“俗諦”,是片面夸大技術進步之于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實際上,人類社會的發展既非有公式可循的推導,亦非有方程可依的反應,更不是憑借機器的計算,需要綜合哲學文化、人文藝術、科學技術等各個方面的最新成果。面對人類文明的每一部分,都請保持應有的敬畏;面對每一輪的流行熱潮,也請保持一定的清醒。比如,去年作此發言的是茅盾文學獎得主格非(劉勇)教授,千萬別因為看到今年換成了一個計算機系人工智能實驗室的老師,就以為AI已經替代了文學藝術。
再來說“事長”,善待父母、長輩,如今則更多地體現為精神上的理解和尊重。每一次畢業之后,我們都會不自覺地經歷一段心理膨脹期。現在的你,或許正開始發現父母這里不科學、不衛生,那里不經濟、不大器,這很危險。請記住,父母不僅曾經養育過你,現在仍是你最堅強的后盾,將來更是你精神上終極的維系、永遠的依戀!
廣而言之,“事長”也包括厚待他人,以及將自己置于團隊和集體當中。給老師寫的email有無文采并不重要,但別忘了稱呼與落款。開班會時誰先發言無所謂,但要記著相互遞茶倒水、彼此讓座。同學聚會時誰來埋單無所謂,但要曉得如何點菜更能兼顧大家的口味。運動會上是不是體能之星無所謂,但加油鼓勁、送水遞毛巾卻要人人爭先。組隊參賽、做大實驗時,學霸、學渣不論,但陷入困境時一定要搶著背鍋、迎難而上。
進一步引申開來,“事長”也涵蓋對傳統的認同與繼承。厚古薄今固然不必,但數典忘祖卻萬萬不能。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的主旋律畢竟是傳承,從牛頓力學到相對論,從圖靈機到馮·諾依曼架構,創新總是以前人的經驗為參考,以前人的成就為基礎。年輕人應該首先了解自己的民族,并從她的歷史、文化中汲取智慧與力量。作為中國人,英文要念,中文更要學,經典也不妨多讀。
同學們:需要攀登的又一高峰已在眼前浮現,你已踏上人生新的跑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們不僅要心向往之,更要身力行之。“行勝于言”,惟愿大家能夠把握好接下來的1400天,從日常的灑掃、事長做起,用行動與作為去傳承清華的基因與價值!心中壯志常在,腳下須臾不息!
大學生開學典禮講話稿2
我叫xxx,是20XX級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學生。很榮幸作為老生代表在這里發言。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長們,對材料學院20XX級全體新同學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學院會因為你們的加入而更加精彩!
一年前的我,就像現在的你們一樣,滿懷著對大學生活的期盼來到武漢工程大學,在這里一切都是新的。新的開始會有不適應,會有忐忑、也會有迷惘。但更多的是新的希望,新的夢想,新的憧憬。學校經過四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成為湖北省有水平、有實力、有特色、有地位的地方高校。“團結嚴謹,勤奮求實” 的校風和“格物明理,致知篤行”的校訓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工大學子追尋自己的夢想。我相信在老師們的關懷下,在學長們的`關懷下,你們一定會很快適應這新的一切。
面對期待已久的大學生活,很多同學都會思考:大學四年的生活會怎樣,四年后的生活又會怎樣?其實,這種疑惑、迷茫,是每一名新生都會面臨的問題。但是,請相信,它們必定會伴隨著大學成長而逐漸消失。在此,作為一名學長,我想和你們分享一下我的大一生活,希望能夠帶給大家一些幫助和啟迪:
首先,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大學期間最主要的任務仍然是學習。
這里包括兩點:一是端正學習態度。很多大一新生以為走過高考進了大學,就進入了保險箱。如果你抱著“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60分萬歲!”的思想混日子,那么結果必然是大學畢業時追悔莫及。步入大二,周邊的同學好多都發出這樣的感慨:“真后悔大一沒有好好學習,專業課程越來越吃力;還要面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所以從大一開始,就要制定學習計劃,有目的學習和生活。要時刻提醒自己,大學不是用來享受的,而是為未來奠定基礎的。二是正確的學習方法。大學不同于中學,課程安排較少,自由學習時間多,考試更加靈活多樣。在此,我提醒大家要學會主動學習,合理分配學習時間,特別是有效地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內容不能局限于課本,要聯系實際進行實踐;多向老師、同學請教學習經驗和感受,培養和發現自己的學習興趣,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肯定自己的每一次成功,尋找學習的成就感。總之,我希望大家銘記一句話:“大學是用來珍惜的,不是用來惋惜的;大學是用來奮斗的,不是用來睡覺的”。不要因為今天的懈怠與縱容,影響你今后的一生。
其次,大學的魅力還在于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在大學,除了學習知識,我們也要加強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做學生干部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機會。不管是什么學生干部,只要你在這個職位上,你就會多了除考慮自我因素之外的責任感,做學生干部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強化自己責任意識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上講,在大學期間,一定要爭取做一段時間學生干部,不單為那些外在的榮譽,還為培養自己承擔公共責任的意識和能力。在有意識去為同學、班級、集體奉獻自己的同時,也使自己的大學生活更加多彩,更加有意義。
一份耕耘必有一份收獲,一滴汗水必有一份回報。請告別昨天,它是一張底片,多少遺憾也都變成美麗;請把握今天,它是一個腳印,帶你踏上尋夢的征程;請展望明天,它是一個夢想,總有一片天空屬于自己!最后衷心祝愿在座的各位在武漢工程大學材料學院度過一段精彩而有意義的大學時光,續寫我們更加燦爛的明天!
謝謝大家!
大學生開學典禮講話稿3
今天,你們實現了長久以來的憧憬,正式成為清華園的新主人。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你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也向精心培養你們的老師和家長致以誠摯的感謝!
大學生活即將拉開帷幕。你們一定很好奇,大學階段同以往的教育有何不同,清華會給你們帶來什么樣的改變?我想有一點可以肯定,如同剛才你們學長所說的,不只是男女生比例的不同,也不只是發型的改變。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使學生成為人格健全、個性和諧的人,而不是‘專家’,應始終成為學校的目標。”他還認為,“教育就是忘記了在學校中所學的一切之后剩下的東西”。在清華,你們將接受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育,學會做人,學會洞悉自然、人生和社會,為成就美好的未來做好準備。當你們離開清華以后,伴隨你們的將是勤學、修德、明辨、篤實,還有歷久彌新的清華精神。
同學們,一百年前,1914年的11月5日,梁啟超先生來到清華以《君子》為題發表演講。他引用《周易》中“乾”“坤”兩卦的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講解如何成為“真君子”。此后,“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成為了清華的校訓。今天,在這里,我也想談談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清華人。
做清華人,首先要養成獨立的人格。獨立人格,是做人的核心品性,它來自于獨立的思考、大膽的質疑和批判性思維。同學們,你們都是以高分考進來的,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們所熟知的知識和認知都是對的。從現在起,你們要學會質疑,要善于質疑,要勇于挑戰。“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敢于質疑和挑戰,就邁出了“不唯書、不唯上、不從眾”的擇,主動接觸課內外的東西,發現和培養自己的興趣,體驗別樣的挑戰和樂趣,賦予大學生活全新的意義和價值。
做清華人,還要學會包容和欣賞。對于你們而言,有了高分,更要懂得尊重別人,理解別人的情感,學會與人溝通。獨立并不難,從眾更易,既善獨立又能合作,才是最難的。前些天我參加蘇世民學者項目的夏令營,西門子基礎設施與城市業務首席執行官博樂仁(Roland Busch)先生談到,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但一個團隊卻有可能做到完美。我參觀過校友創辦的很多公司,他們說創業最大的困難往往不是技術,不是資金,而是創建一個和衷共濟的團隊。所以,你們要在集體中深刻理解團隊的重要性,學會與同學們相互了解和理解,包容彼此的不同,學會欣賞多樣性。清華也會為你們的團隊協作提供平臺。去年,學校推出了極限挑戰課程,將選課的學生分成8個組,每組有9~10個來自不同院系的隊員,由同學們在80個小時內通過自主學習,實現機器人巡線、航拍等技術攻關,并草擬出具有實踐意義的商業策劃書。這個過程不僅需要技術攻堅,也需要工藝設計、人文探索、團隊組織,只有彼此尊重、包容和欣賞,才能做好項目規劃、時間管理和跨學科知識學習,并最終通過答辯,獲得風險投資人的認可。
同學們,現在你們對清華園充滿了好奇和新鮮,總想在一步一景中感悟她的寧靜與美好。當一切漸漸歸于平靜,你們難免會發現有很多不滿意,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今天,你們已是清華園的主人。希望你們不要習慣于從這些問題旁邊溜走,不要放之任之,而是要敢于提出問題;不僅要敢于提出問題,還要學會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設性方案;不僅要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設性方案,更要敢于擔當,作為一個領導者、參與者,主動參與問題的解決。今天,只有以這種態度對待身邊的每一個問題,你們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的國家、社會和人類的大問題。
同學們,在一百年前的那次演講中,梁啟超先生說:“今日之清華學子,將來即為社會之表率,語默作止,皆為國民所仿效。深愿及此時機,崇德修學,勉為真君子,異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之底柱。”希望你們像梁啟超先生所期盼的那樣,像家庭、社會和學校所期盼的那樣,經過大學生活的砥礪,修君子之德,成君子之風,在清華園放飛人生的夢想,今后能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類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
謝謝大家!
【關于大學生開學典禮講話稿】相關文章:
學院開學典禮校長講話稿12-10
開學典禮村書記講話稿12-07
小學秋開學典禮講話稿12-06
秋季高中開學典禮校長講話稿12-07
學校開學典禮講話稿15篇12-06
第二學期開學典禮領導講話稿12-22
春季開學典禮高中校長講話稿12-21
小學領導春期開學典禮講話稿12-17
中小學開學典禮校長講話稿12-17
新校園落成開學典禮校長講話稿12-08